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533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

《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学案(学生版)2Word格式.doc

 8、或凭几学书()

 9、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0、比去,以手阖门()

 11、亦遂增胜()

 12、吾妻来归()

 13、始为篱,已为墙()

 14、三五之夜()

 15、何竟日默默在此()

 16、且何谓阁子也()

17、余自束发()

三、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始为篱,已为墙()

 2、过

  日过午已昏()大母过余曰()

 3、置

  顾视无可置者()内外多置小门()

 4、而

  余扃牖而居()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5、为

  始为篱,已为墙()轩东故尝为厨()

  庭中通南北为一()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6、以

以当南日() 以手阖门()

能以足音辨人()执此以朝()

 7、谓

  且何谓阁子也()妪每谓余曰()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妣尝一至()

 9、日

  以当南日()不能得日()

 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大母婢也()

四、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而母立于兹()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客逾庖而宴()

  执此以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垣墙周庭()

  雨泽下注()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

  又北向()

  东犬西吠()

  前辟四窗()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4.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

六、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

  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翻译:

  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翻译:

  3)室西连于中闺(翻译:

课后巩固

一、基础巩固题————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叫不简单!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大母过余曰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B.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C.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妣尝一至

B.鸡栖于厅而母立于兹

C.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而母立于兹久不见若影

二、读下面一篇文章并回答后面问题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淹,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

“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南纳土(投降),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僧人)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

虽然,钱锣因乱攘窃(窃取帝位),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超越本分),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尽)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文居大云庵,环水环:

环绕

B.治园于子城之西南治:

修建

C.国富兵强,垂及四世垂:

留传

D.极一时之盛极:

完全

2、下面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即苏子美沧浪之地也

B.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垂如此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译:

②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4、沧浪亭是谁建的?

又是谁重建的,重建时曾改名为什么?

答: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