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5648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3、请给下面的例句(5)(6)加标点:

(5)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呢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6)如果不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

(5)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呢?

奖他么?

我还能裁判车夫么?

我不能回答自己。

(6)如果不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

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

【落实3】连续发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4、要能辨别句子是否是疑问语气,即区分“有疑有问”和“有疑无问”。

简单地说,有疑有问需要对方作答;

有疑无问形似疑问句,含有“如何﹑谁﹑什么﹑怎么样”等疑问词甚至疑问句,但不需对方回答,且此类句子中疑问词或疑问句作陈述句中的一个成分。

例如:

①我不知道谁是他的同学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③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明确】①我不知道谁是他的同学。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③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总结】

问号

注意

选择问句“……,……,……?

倒装句中问号的位置:

在全句句末“……,……?

连续发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

……?

“有疑无问”(做了陈述句的句子成分)

练习:

1、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

2、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

是有几处画得好?

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

3、小雨突发奇想地说:

“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

”博文打趣地说:

“去我家?

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4、有钱的人开着豪华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为了几斤米去卖血,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5、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

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6、处于争议漩涡中的跨行查询收费对储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昨日从中国银联获得的数据显示,自6月1日开收0.3元跨行查询费用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ATM的跨行查询量减少了10%左右。

【答案】

1、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2、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3、最后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问号。

4、“批评”和“之手呢”后面都改问号。

5、在两个“吗”后加问号。

6、“多大”后的逗号应改为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结束的停顿。

二、句末点号——叹号

1、叹号表感叹,用于句末。

2、在理解叹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落实下面几种情况怎样使用标点。

(1)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主谓倒装)

(2)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状中倒装)

(3)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

在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时期里,将焕发青春,变得更壮丽。

(3)(把!

改为,把。

改为!

【落实】

1、倒装句中,叹号要放在句末

2、叹号不能放在句中

叹号

用于句末,表感叹

倒装句中,叹号要放在句末“……,……!

叹号不能放在句中

一、句内点号——顿号

1、顿号的作用:

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是点号中最小的停顿。

2、如何理解最小的停顿?

例:

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作家记者戏剧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明确】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作家,记者,戏剧、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落实】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3、何时不能用顿号?

请分析下面的例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无错误:

(1)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明确】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落实】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一般放在最后项)“和”“与”“及”“或”“或者”等,连词本身相当于一个停顿,不能在连词前面再加一个表停顿的符号。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熟悉的。

【明确】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熟悉的。

【落实】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3)中、小学学生,农、工商集团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明确】中小学学生,农工商集团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落实】有的并列词语相互紧密联系,又是人们熟知的,读起来并不停顿,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4)肤尔康指定销售药店:

德威治大药店(和平里林达大厦一层)、普生大药店(科技广场三层)、北京正中三特药店(大栅栏42号)、安康堂药店(农大西门对面)……

【明确】这段话中的顿号应一律改为逗号。

【落实】冒号领起的并列成分间一般不用顿号,特别是冒号领起的并列成分较长时。

(因为冒号表示的停顿比较长,有时甚至比句号还长。

如果用顿号,则顿号和冒号表示的停顿在长短方面相差太远,显得不协调。

(5)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6)今年春季,这个有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5)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6)今年春季,这个有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落实】并列短语作谓语和补语用逗号。

【特例】如果充当谓语或补语的并列词语在复杂的复句中,处于最小的层次,而大层次仅用逗号,它们也可改用顿号。

它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广,既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又是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实行农田林网化和农桐间作的好树种,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3、注意区分的情况

①序数与约数。

相邻的两数字表约数时一律不能使用顿号,表序数时要使用顿号。

(1)他可能是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

(2)我校的五六年级都使用新版教材。

(1)他可能是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

(2)我校的五、六年级都使用新版教材。

②书名号或引号连用时不能用顿号。

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带引号或带书名号的短语或文章、书籍组成,那么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

①课文《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等,分别比喻什么?

②第五册中的《阁夜》《旅夜书怀》《客至》《咏怀古迹(其三)》《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诗代表作。

但是,如果在这类并列成分之中,还有其他的词语,则仍需要使用顿号。

①斯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②请结合文章(《说“木叶”》)说说古典诗歌中“木”与“树”、“落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不能

顿号

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前不能加顿号。

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啊”“呀”“啦”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约定俗成集合名词不加顿号。

中小学生、工农兵、农林牧、省市领导、城乡结合部、公安干警。

冒号领起的并列成分间一般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并列短语作谓语和补语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概数不加顿号,序数加顿号

1、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2、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3、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4、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5、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

6、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7、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8、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9、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请她签上一个名。

10、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1、在我们眼里,像“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人住在高档别墅里天经地义,但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12、在沙坪坝,树人景瑞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小学。

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了多部“情景剧”,让孩子们在演出中,受到感化、接受教育。

13、快,是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快,直观地体现在财政收入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亏损额同比下降,就业形势好转,民生持续改善。

1、顿号删掉。

2、正确。

3、第一、二、四个顿号改为逗号。

4、顿号改为逗号。

5、顿号改为逗号。

6、顿号改为逗号。

7、顿号改为逗号。

8、顿号改为逗号。

9、顿号删掉。

10、顿号删掉。

11、将“最差”后面的顿号删掉。

12、顿号都改为逗号。

13、“回升”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二、冒号

1、冒号的作用:

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2、提示到哪里?

冒号要管到句子末尾。

判断下面句子所用标点的正误。

(1)北大方正的王选把科技领域的人喻为三类:

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明确】把倒数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

(2)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

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明确】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

3、何时总结上文?

从意思上判断,句子的总起和分述之间要用冒号。

请分析下面例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无错误:

(1)爸爸在钢铁厂是劳模,妈妈在印刷厂是能手,大儿子是先进生产者,小儿子是三好学生,全家四人,谁也不甘落后。

(2)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三好学生”和“开了裂”后面都应用“:

”。

4、不能用冒号的几种情况:

(1)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层冒号。

我们认为:

不犯错误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已经去世的人,另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

【明确】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2)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

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该一管到底。

冒号改破折号,起局部解释的作用。

(3)不要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

我急忙从车上跳下来,说了声:

“王大爷再见!

”就往家里走。

【明确】这个句子是陈述句,“说了声”跟“王大爷再见”之间没有停顿,“说了声”后边的冒号是多余的,应该删去。

同时,“再见”后边的叹号也应该删去。

(4)冒号后面不能接着用“即、乃、是”这样的词语,因为它们与冒号一样也起提示作用,如果使用,就造成会重复。

我们的任务是:

即在每一时刻,都要保卫这座大桥的安全。

【解析】去掉“即”。

5、关于“某某说”的位置。

(1)王老师说:

“还要下功夫。

【总结】“某某说”之类在引文前(管下),其后一般用冒号。

(2)“你去试一试嘛,”王芳解释说,“这又不是丢人的事。

【总结】“某某说”之类在引文中(管上下),其后用逗号。

(3)“你去试一试嘛,这又不是丢人的事。

”王芳解释说。

【总结】“某某说”之类在引文后(管上),其后用句号。

(4)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大衣:

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总结】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

1.当学术委员宣布:

张毅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

“你为我想想”。

【答案】1、删掉冒号。

2、冒号去掉。

(二)分号

一、分号的作用:

主要表示复句中分句主要是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层次的作用。

二、何时用分号:

请给下面的例句加上标点符号:

(1)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

一要发动群众;

二要找准目标;

三要速战速决。

(1)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

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将“;

”都改为“,”

【总结】分号的停顿大于逗号而小于句号,表并列的几个分句里至少有一个用了逗号,才能用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

注意下面句中分号的位置: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总结】有时为了使句意紧密,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三、注意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的情况。

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

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解析】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因为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中点号。

(一)引号

一、引号的作用:

(1)直接引用,指对话或引文部分。

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2)特定称谓,指特别的称呼。

“一·

二八”战争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3)特殊含义,例如:

“生产”垃圾

(4)突出强调。

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5)否定。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二、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

1、直引时,被引用文字的最后一个标点应放在引号内。

什么是直引?

如果引用的原文,自成单句和复句,且前面有提示语“说”、“云”、“曰”等(注:

“说”、“云”、“曰”与“说了声”、“说的”、“所说的”不一样)和冒号,这叫“直引”。

(1)鲁迅曾批评过这些人,他说: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2)毛泽东有两句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

2、夹引时,引文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不保留,但引文末了是问号、叹号或省略号的除外。

什么是夹引?

如果引用的原文,只是作者叙述句中一个句子成分,这叫“夹引”。

(1)列宁早已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2)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1)列宁早已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2)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注意:

引文前虽用了提示语和冒号,但后文接着是作者的话,再接着才是引文,仍做“夹引”处理。

毛泽东同志说:

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争取的东西,不是现成的东西。

【明确】毛泽东同志说:

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争取的东西,不是现成的东西”。

三、特别注意

1、转述。

只说出别人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叫转述。

转述的话不加引号。

请分析下面例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无错误。

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

“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明确】“承认”后是转述的话,去掉引号。

2、加引范围要注意。

耿大妈对儿子说:

“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嘛。

’”

【明确】后半句应为“·

·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1、罗伯特·

舒曼说:

“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2、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

3、今年“三八”节,身残志坚的女警官黄曼为战友写了篇文章《黄桷树下的女人花》,读了她的文章,姐妹们都称赞她是中国警界的保尔。

4、“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但要尽量减少死刑”。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认为,这种修改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顺应国际上废除或减少死刑的趋势。

5、TCL海外销售经理郝义说,公司二季度海外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东和南美市场,“我们正在调整战略,新兴市场将成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新增长点。

1、第一个句号放到引号里面。

第二个句号放到引号外面。

2、正确。

3、“中国警界的保尔”在文中应加引号。

4、“全国人大”前应使用逗号。

5、句号应在引号外。

(二)书名号

一、何时用书名号?

书名号用在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文章名、法规文件名、剧目名、歌曲名、影片名等的时候。

二、特别注意:

主题、话题、机构、单位等名称不能用书名号。

(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

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完成。

(2)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3)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书名号改为引号。

(2)去掉书名号。

(3)句中“重庆日报”是单位名,不用书名号;

“不朽的红岩”是栏目,应用引号。

练习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

《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解析】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可以把冒号改为破折号,另外,第一个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三)省略号

一、省略号的作用:

表示省略和话语断断续续、语意未尽。

二、注意:

1、省略号的后面。

省略号的后面不能用表示停顿的符号,不能用诸如“等”一类的词语。

(1)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果……等年货。

(2)在妈妈的叮嘱下,书包里的考试用品都已准备好了:

钢笔、铅笔、尺子、橡皮、绘图仪、准考证……之类。

(3)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在党内不少同志的思想意识中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1)

(2)删掉省略号。

(3)去掉省略号后面的逗号。

2、省略号的前面。

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

省略号的前面不是完整的句子,省略号前不应有点号。

(1)“啊呀,米呢?

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

”好一会儿,四婶这才惊叫起来。

(2)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1)把问号移到省略号之前。

(2)删去“清白”后的逗号。

因为这里孔乙己话还未说完被别人抢去说了,他说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三、省略号与破折号的区别: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省略号表示余声未尽,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或者声音的延长。

(1)听到民警的询问,夏某断断续续地说:

“我不知道——喝酒不让开车——国庆——都过去了——咋还查——醉驾啊?

(2)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笔画,拉长声音念着:

“祖……国……万……岁!

”柳老师慢慢回过头,我们竟看到他眼含泪水。

(1)这里说话断断续续,故不能用破折号。

应该把破折号改为省略号。

(2)省略号改为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解析】省略号的后面不能用表示停顿的符号。

(四)破折号

一、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

②语意的转换、递进;

③声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④引起下文、总结上文。

1、破折号的双用: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找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找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行文中,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解释或说明的话,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没语气停顿的句子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2、破折号与“是”

诺贝尔基金会评出了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

他们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

路德·

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

【明确】句中破折号与“是”重复,应该去掉破折号。

【总结】在起注释性作用的句子中,破折号相当于判断词“是”,在使用中不能和“是”共用。

(五)括号

一、括号的作用:

注释或补充说明前面的词语或句子。

二、括号的位置:

括号要紧挨被注释被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请分析下面例句中标点符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