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069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

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

②天雨________

③公将焉之________

④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3)给这则短文拟写一个标题。

【答案】

(1)约定;

下雨;

到、去、往;

于是,就

(2)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3)文候与虞人期猎

(1)本题中的“雨”是名词用如动词,“下雨”的意思;

“期”是古今异义词,“约定”的意思。

(2)在此题中,要注意“虽(虽然)、岂(怎么)、期(约定)”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本文叙写的主要事件是“文侯与虞人期猎”,可用此作为文章的题目。

故答案为:

⑴约定;

于是,就;

⑵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⑶文候与虞人期猎。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⑶本题考查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约定了打猎的时间。

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

文侯要出去赴约,左右的侍臣说:

"

今天饮酒非常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

魏文侯说:

我与别人约好了打猎的时间,虽然现在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于是文侯停止了宴席,亲自前往。

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3.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练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 

孔子,名________,字仲尼,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④不逾矩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4)写出一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常用成语。

(5)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

那么,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答案】

(1)丘;

春秋或春秋末

(2)通“悦”,愉快;

生气;

替或给;

越过,超过

(3)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4)示例:

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三十而立等。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5)示例: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则。

这则讲的是如何调和“学”与“思”的矛盾。

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

就像读《论语》,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牛角尖。

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1)此题考查的是与孔子有关的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春秋或春秋末的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说”:

通“悦”,愉快。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逾”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越过,超过”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自”:

从。

“亦”:

也。

(4)根据诗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

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

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

如可从“吾日三省吾身”提取“三省吾身”。

可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取“温故知新”。

可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提取“三十而立”等。

(5)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解答时根据所选的句子的意思来谈启示,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即可。

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

能者为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就说我们班吧,有各方面的人才。

有学习成绩优异者、绘画高手、书法好手、象棋大师等。

多向他们学习,一定会获益匪浅。

⑴丘;

⑵通“悦”,愉快;

⑶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⑷示例:

⑸示例:

【点评】⑴本题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积累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知识的理解和自觉的积累能力。

⑸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在深入把握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孔子说:

“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左太冲①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②,思意不惬。

后示张公③,张曰:

“此二京④可三。

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

”思乃询求于皇甫谧⑤,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

于是先相非贰⑥者,莫不敛衽赞述⑦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左太冲:

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

②讥訾(zǐ):

讥笑非难。

③张公:

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

④二京:

指东汉班固所做《两都赋》和张衡所做《二京赋》,是赋中的名篇。

⑤皇甫谧:

字士安,学识渊博,在当时名望很高。

⑥非贰:

非难、不同意。

⑦敛衽(rè

n):

整理衣襟,指表示敬意。

赞述:

称赞传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莫不敛衽________

②未重于世________

(2)下面句中划线的“于”与成语“受制于人”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君文未重于世

B.思乃询求于皇甫谧

C.于是先相非贰者

D.责任重于泰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思意不惬。

②然君文未重于世。

③宜以经高名之士。

④遂为作叙。

(4)文中左思的做法和“时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没有;

重视

(2)A

(3)①(他)心情十分不好。

②但是你的文章没有被世人所重视。

③应当找个有名望的人士给推荐下。

④于是就为他做了《序》。

(4)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并不懂得真正去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

(1)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莫:

否定副词,没有;

重:

动词,重视。

(2)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适合多义词的哪一个义项,辨析正误得出正确选项。

A项和例句的“于”字都是介词,被。

其余三项都是介词,B、向;

C、从;

D、比。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翻译句子要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要弄清楚指示词指代的对象,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字词是否有活用现象,还要明确句子的句式等。

另外,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

注意“惬、然、宜、经高名、遂”等字要准确翻译。

(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阐述的道理。

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文段写左太冲写好《三都赋》时,受到很多人的讥刺,直到皇甫谧见了,赞叹不已又为他做了《序》。

说明人们不去认真读文章,人云亦云,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并不懂得真正去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

(1)没有;

重视。

【点评】

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莫不”指没有一个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2)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答题时应注意,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不惬:

不好;

然:

但是;

宜:

应当;

高名之士:

有名望的人士。

答题时应注意,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

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附参考译文】

左太冲刚写好《三都赋》时,当时的人们对他多有讥刺,他心里不好受,就拿去给张华看。

张华说:

“看来张衡的《二京赋》可以变成《三京赋》了,但是你的文章没有为世人所重视,应当找个有名望的人士给推荐下。

”左思就去询问皇甫谧,皇甫谧见了赞叹不已,就为他做了《序》。

这样,原来非议他的人,没有一个不行礼赞叹的。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

”(《学而》)

②曾子曰:

③子曰:

”(《为政》)

④子曰:

⑤子曰:

⑥子曰:

”(《雍也》)

⑦子曰:

⑧子曰:

”(《述而》)

⑨子曰:

⑩子在川上曰:

”(《子罕》)

⑪子曰:

⑫子夏曰:

”(《子张》)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博学而笃志__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曰:

②子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⑦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

知之、好之、乐之。

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答案】

(1)反省、自我检查;

坚定;

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2)①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②孔子说:

(3)C

(1)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一词多义词,学:

(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2)①句“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②句“好:

喜欢,爱好。

乐lè

以……为乐趣。

”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C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取舍,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⑴反省、自我检查;

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⑵①孔子说:

”;

⑶ 

C。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

既可作出选择。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黄香扇枕暖被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

家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年九岁失母,慕思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

(乙)王祥卧冰求鲤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

性至孝,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①之,由是失爱于父。

每使扫除牛下。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

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②,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

【注释】①谮:

说坏话,诬陷别人。

②炙:

烤。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B.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C.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D.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持之而归

B.人不知而不愠

C.丁壮者引弦而战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①香躬亲勤苦________ 

②殆不免丧________

③性至孝________ 

④乡人称其至孝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②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

(5)黄香与王祥都具有怎样的品质?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C

(2)B

(3)亲自;

完全,始终;

极,最;

称赞

(4)①夏天睡觉时就为父母扇凉枕席,冬天睡觉时就用身体捂暖床铺。

②(继母)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因此他从小就失去了父爱。

(5)孝顺父母。

(1)根据句意:

母亲曾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脱下衣服将要去破冰捉鱼,冰忽然自行破裂,两条鲤鱼从中跃出。

故停顿划分为:

C.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2)ACD三项都是表顺接,B项表转折。

故选B。

(3)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