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646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实验期末复习总结Word下载.docx

金属因为有电子的移动会刺激神经。

3、避免过度牵拉和压迫神经。

4、分离神经时一定要将周围组织剥离干净。

5、要常用任氏液浸润标本,防止干燥,勿用清水冲洗。

6、分离肌肉时要按层进行,不要乱剪。

思考题:

为何锌铜弓刺激神经会引起肌肉收缩?

锌铜弓在溶液中沾湿以后,锌的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

而铜的表明电离出负离子,里面形成正离子。

当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电流便沿着锌片→活组织→铜片的方向流动而产生刺激效应。

所以锌相当于正极,而铜相当于负极发挥刺激作用。

当断开时,则发生相反的效应。

实验二刺激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关系;

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实验目的:

1、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记录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阈强度/阈值/阈刺激:

引起肌肉收缩反应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

阈上刺激:

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最适刺激:

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名词解释)

单收缩:

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

一般经过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三个时期。

从刺激开始到收缩开始这一段无明显外部表现的时间,即为潜伏期。

这是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以及兴奋-收缩耦联所耗费的时间。

由潜伏期末到肌肉开始收缩到收缩达到高峰,是肌肉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的时间,曲线较陡,称为收缩期。

从收缩高峰开始,曲线较缓慢地下降至基线,是长度或张力恢复过程,称为舒张期。

受到连续单刺激时,肌肉能够发生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

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各收缩不能分开,肌肉维持稳定的收缩状态。

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

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过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

但如果第二个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个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将标本置于屏蔽盒内,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上,结扎肌腱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此连线不宜太紧或太松,并应与桌面垂直。

3、连接装置和计算机采集系统;

4、刺激观察。

①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幅度的影响

1)刺激方式用单刺激,刺激强度初始值设为0.01-0.05V,增量0.005V,然后采样;

2)将刺激强度逐步增大,记录阈刺激和最适刺激强度数值。

②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形式的影响

1)选用单刺激,用刚能引起最大收缩的刺激强度采样,刺激间隔时间大于肌肉收缩时程,记录肌肉的单收缩张力曲线;

2)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观察肌肉收缩形式的变化,记录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时的刺激频率。

1.分离坐骨神经时,避免过度牵拉神经,绝对不允许用手或镊子夹神经。

2.股骨要牢固地固定在肌槽的小孔中。

3.坐骨神经要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紧密接触,但不要损伤神经。

4.防止神经、肌肉标本干燥,需经常在神经和肌肉上以任氏液润湿。

5.长时间刺激标本可能使骨骼肌的收缩能力下降,因此每个步骤后应让肌肉休息片刻。

6.把腓肠肌悬挂在换能器上的棉线应松紧适中,不要过长,并和换能器平面保持垂直。

7.实验的采样速度较快,为避免过度消耗硬盘和内存,不要长时间记录。

实验三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神经干传导速度的测定;

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分离蟾蜍的坐骨神经,细胞外记录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和双相复合动作电位;

测定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的传导速度

神经兴奋不应期的观察

神经细胞(纤维)在受到有效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后,产生了动作电位,即兴奋,它是“全或无”的;

神经干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故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不同,它是由许多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综合成的复合性的电位变化,其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神经纤维是“全或无”的但神经干不是,因为神经干是有很多的神经纤维组成的)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神经每兴奋一次及其在兴奋以后的恢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

为了测定神经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的变化,首先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S1)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的不同时期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S2),检查神经的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值,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如果两引导电极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一端兴奋后,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处,可以记录到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如果两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组织有损伤,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导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能记录到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

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各不相同,取决于其直径、环境温度等。

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导距离(d)与通过这些距离所需的时间(t),即可根据V=d/t求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m/s)。

刺激伪迹(Stimulusartifact):

是刺激电流通过导电介质扩散至两引导电极而形成的电位差信号。

测量刺激伪迹到两个动作电位起始点的时间,求出t2-t1值;

测量标本屏蔽盒中两对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S(测r1-r2的间距)(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

动作电位传导速度=(r1-r2)/(t2-t1)。

在同样的刺激强度下,缩短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

当第二个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开始降低时,说明第二个刺激落入第一次兴奋的相对不应期,此时两刺激的间隔时间为t1。

继续缩短两刺激的时间间隔,当第二个动作电位完全消失,表明此时第二个刺激开始落入第一次兴奋后的绝对不应期,此时两刺激的间隔时间为t2,即为该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

t1减去t2的差值,则为该神经干的相对不应期。

1、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

2、连接实验装置

①记录随刺激强度增强而改变的双相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

②测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③不应期观察,用刚能使神经干产生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

④观察单相动作电位

实验四反射时的测定;

反射弧的分析

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了解刺激强度与反射时的关系;

了解反射弧的组成通过某些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至效应器出现反应所经历的时间称反射时。

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如脊蛙或脊蟾蜍)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脊蟾蜍-半毁髓)

标本制备: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从蛙背侧捏住腹部脊柱,右手用剪刀伸入蛙口中,在鼓膜的后面剪去头部,即为脊蟾蜍。

用蛙嘴夹夹住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实验项目:

1、反射时的测定:

将蟾蜍一侧后肢的最长趾趾尖浸入盛有0.1%硫酸溶液的平皿内(深入的范围一致),立即记下时间(秒),当出现屈反射时,停止计时,此为屈反射时。

重复测定3次。

再以0.3%、0.5%硫酸溶液测定同一侧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2、搔扒反射:

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或腹部,记录反射时。

3、破坏皮肤感受器:

左后肢趾关节上作一环形皮肤切口,将切口以下的皮肤全部剥除(剥除干净!

),1%硫酸溶液浸泡该趾尖,观察该侧后肢的反应。

以上各步反应后,清水洗掉滤纸片和硫酸,纱布擦干。

4、阻断坐骨神经:

将动物俯卧位固定在蛙板上,于右侧大腿背部纵行剪开皮肤,在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沟内找到坐骨神经干,在神经干下穿一条细线备用,并在神经干下放一小块浸蜡纸片。

再将动物悬挂在支架上。

提起穿在右侧坐骨神经下的细线,用浸泡过2%普鲁卡因麻醉剂的棉条压在神经干下面(在浸蜡纸片上,以免麻醉剂渗透至周围组织)。

每隔15秒,用硫酸刺激右侧趾端皮肤,记录加药至屈反射消失的时间。

5、破坏中枢:

捣毁脊髓,硫酸刺激观察有无屈肌反射。

制备脊蛙时,颅脑离断的部位要适当,太高因保留部分脑组织而可能出现自主活动,太低又可能影响反射的产生。

用硫酸溶液或浸有硫酸的纸片处理蛙的皮肤后,应迅速用自来水清洗,以清除皮肤上残存的硫酸,并用纱布擦干,以保护皮肤并防止冲淡硫酸溶液。

浸入硫酸溶液的部位应限于一个趾尖,每次浸泡范围也应一致,切勿浸入太多。

实验五视野的测定;

毁鸽一侧半规管效应

视野测定

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由于受面部结构和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情况的影响,在同一光照条件下,正常人的视野鼻侧和上方视野较小,颞侧与下方视野较大。

(1)弧架水平。

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眼眶下缘靠在眼眶托上,调节高低,使眼与弧架中心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遮住一眼,另一眼注视弧架的中心点。

检查者持白色视标,沿弧架内面从外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看到时记下度数;

再将白色视标从中央向外周边移动,当看不到时再记下度数。

求两次度数的平均值,并在视野图纸相应的方位和度数上点出。

(2)将弧架转动45度角,重复上述操作,共4次,得出8个点。

将视野图纸上的这8个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出大致的白色视野图。

(3)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出该侧的红色、绿色视野。

1、实验时受试者最好背对光源,且上下左右光照亮度要一致。

2、测定视野过程中,受试者被测眼应始终凝视弧架中心点,眼球不能移动。

3、测试时,视标移动速度要慢。

4、实验过程中可让受试者稍作休息,以免眼睛疲劳而影响结果。

  

家鸽一侧半规管损毁效应

通过观察毁坏鸽一侧半规管后行为的改变,掌握半规管的功能。

1、将鸽子用纱布包好

2、剪去头部羽毛,在顶部切开皮肤,用手术刀将皮肤分向两侧,可见两块肌肉附着于颅骨上。

3、用手术刀小心从肌肉附着处紧贴颅骨将肌肉往下刮(不应将肌肉切断),暴露其下的颅骨。

4、小心将骨膜刮干净,用棉花吸去渗出的血液,在颅骨下隐约可见半规管。

用刺蛙针穿过颅骨小心将半规管刺破(不要刺得太深,以免损伤其它的脑组织)。

5、将头皮缝合,待动物清醒后,观察其在静止时的姿势以及行走和飞翔时的状态,注意与正常各自加以比较。

如果将鸽子的眼睛蒙上,现象会更明显。

(手术中尽量避免出血。

如果出血,可用棉花或止血海绵压迫止血)

半规管的作用是维持姿势和平衡,当毁坏鸽子左侧的半规管后,鸽子会逆时针方向向左歪斜行走,当飞行时会逆时针方向飞行,并且身体朝左歪。

实验六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心音听诊;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正常参考值(在我国平原地带)

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儿童:

110~160g/L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则为贫血。

掌握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

血红蛋白本身的色泽,常随所结合氧量的多少而变化,不宜比色。

但在一定量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经少量盐酸作用,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能力,呈现较稳定的棕色。

用水稀释后与标准色比较,从而测定出血红蛋白的含量。

血红蛋白计包括:

标准比色架、血红蛋白稀释管和血红蛋白吸管。

此外还有搅拌用的玻璃棒和添加蒸馏水的滴管。

(5个东西!

1、用滴管将0.1mol/L盐酸加入血红蛋白稀释管中至刻度“10%”或“2”处。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刻度20mm3处(0.02mL),拭净外壁,将血液立即吹入血红蛋白稀释管的盐酸中。

反复吸吹,使血红蛋白吸管中血液全部进入盐酸液中(避免起气泡)。

混匀,静置10min。

3、将血红蛋白稀释管插入标准比色架两色柱中央的空格中,使无刻度的两侧面位于空格的前后方,便于透光和比色。

4、用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使液体颜色变浅,边加边混匀并与标准比色板比较,至二者颜色相同止。

5、读出测定管内液体凹面最低处所在克数,即为每100mL血液中含血红蛋白的克数。

另一面刻度表示百分率,可参照血红蛋白计的说明换成克数以核对读数。

1、滴加蒸馏水时,宜逐滴加入,搅拌均匀。

2、比色应在自然光下进行,避免在阴暗或有色灯光下比色。

人的心音听诊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

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42s),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

音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1.受试者安静端坐,胸部裸露。

2.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

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端紧贴于受试者胸部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注意区分两心音。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压法,是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的。

血管音:

当外压大于收缩压时:

血管被压闭,无血流,无血管音;

当外压小于收缩压而大于舒张压时:

血管时断时续,出现血管音;

当外压小于舒张压时:

血流通畅,无血管音。

正常人的血压

收缩压:

90毫米~140毫米汞柱。

舒张压:

60毫米~90毫米汞柱。

血压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老年人血压比正常人血压偏高。

1.受试者脱左臂衣袖,静坐5min。

2.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内的空气完全放出,再将螺丝扭紧。

3.将压脉带裹于左上臂,其下缘应在肘关节上方约3cm处,松紧应适宜。

受试者手掌向上平放于台上,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

4.在肘窝部找到动脉搏动处,左手持听诊器的胸具置于其上。

注意:

不可用力下压。

5.听取血管音变化。

右手持打气球,向压脉带打气加压,此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消失后再加压20mmHg,然后扭松打气球螺丝,缓慢放气(切勿过快),此时可听到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从无到有,由低而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然后扭紧打气球螺丝继续打气加压,反复听取声音变化2~3次。

6.测量动脉血压重复上一操作,同时注意检压计之水银柱和声音变化。

在徐徐放气减压时,第一次听到血管音的水银柱高度即代表收缩压。

在血管音突然由强变弱时的水银柱高度即代表舒张压,记下测定数值后,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

测2~3次,每次间隔2~3min。

1.测压时室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戴听诊器时,务使耳具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接耳的弯曲端向前。

3.压脉带裹绕要松紧适宜,并与心脏同一水平。

4.重复测压时,须将压脉带内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位,而后再加压测量。

5.切勿将听诊器放入袖带内。

6.开始打气时打开水银柱根部的开关,使用完毕后应关上开关,以免水银溢漏。

实验七离体蛙心灌流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

观察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性,故离体的蛙心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产生节律性收缩。

离体心脏的自动节律性活动依赖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所以改变灌流的成分,即可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

心肌的舒缩活动是由Ca2+触发的,而心肌细胞舒缩活动所需的钙主要依赖于细胞外液。

5%NaCl溶液:

[Na+]o↑→Na+内流↑→Na+-Ca2+交换↑→[Ca2+]i↓

→兴奋—收缩耦联↓→收缩力↓。

2%CaCl2溶液:

[Ca2+]o↑→Ca2+内流↑→[Ca2+]i↑→兴奋—收缩耦联↑

→收缩力↑。

舒张期Ca2+与肌钙蛋白不完全解离,舒张不完全,表现为基线上移产生Ca2+强直。

1%KCl溶液

[K+]o↑→Ca2+内流↓→收缩力↓。

K+与Ca2+在心肌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一、离体蟾蜍心脏制备

1.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

2.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3.蛙心插管

•右主动脉结扎。

•在左主动脉下穿一线打一松结;

在左主动脉下再穿一线,在距离主动脉干0.5cm处结扎。

•在左主动脉近根部剪口,将蛙心插管(盛有2~3cm高度的任氏液,内加入1滴肝素溶液)插入心室内。

•插管插入心室标志:

见血液涌入插管内,并随心跳上下波动。

4.将松结线扎紧,并固定在插管的侧管上。

5.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

6.用任氏液反复换洗心室内余血,直至蛙心套管内无血液残留。

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1.5~2cm即可进行实验。

二、连接实验装置

1.用试管夹将蛙心套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2.将与张力换能器有连线的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在心尖肌肉上。

张力换能器固定在铁架台上,调节线的松紧并使其垂直。

3.张力换能器与计算机生理机能实验系统的通道1输入端口相连。

三、观察项目

1、描记正常心搏曲线

2、离子和药物的影响

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纪录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的一致。

插套管时要特别小心,应逐渐试探插入,以免损伤心肌。

随时滴加任氏液于心脏表面使之保持湿润;

如果其深度和位置合适,则套管中的液面随心脏的跳动而上升和下降。

须待心跳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下一实验项目。

实验八肾上腺摘除小鼠的观察

学习和研究摘除小白鼠肾上腺造成内分泌功能缺损对机体水盐代谢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分泌的激素为维持机体生命和正常的物质代谢所必需。

肾上腺皮质释放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

髓质分泌的激素与交感神经功能类似,摘除后并不影响生命。

糖皮质激素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调节,并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

盐皮质激素则参与水盐代谢的调节。

故摘除两侧肾上腺后,皮质功能失调现象迅速出现,表现出食欲下降、低血压、肌无力和肾衰竭等,同时也表现出抗炎症、抗过敏能力下降及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下降。

1、小鼠用浸有乙醚的棉球将其麻醉,勿麻醉过深;

2、俯卧固定于解剖台上;

3、最后肋骨至骨盆区之间背部剪去被毛,用酒精擦拭;

4、从最后胸椎处向后沿背部正中线切开皮肤1.0~2.0cm,在一侧背最长肌外缘分离肌肉,剪开腹腔,扩创,略将肝脏前推,暴露脂肪囊,找到暗红色肾脏,在肾脏的前方即可找到由脂肪组织包埋的粉色半个大米粒大小的肾上腺,用小镊子轻轻摘除肾上腺(与肾脏之间的血管和组织可用镊子夹住片刻)。

然后将皮肤切口向另一侧牵拉,用同样的方法摘除另一侧肾上腺。

最后缝合肌层和皮肤,缝合后用酒精擦拭消毒。

勿伤腹腔膜及脏器。

5、最后缝合肌层和皮肤。

6、实验观察:

应激反应:

游泳。

按组将实验、对照组投入冰水,比较各组动物的游泳姿势与速度。

动物下沉后立即捞出,待其恢复放笼中观察饮水。

饮水和盐水量。

盐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

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所以摘除肾上腺后小鼠肾小管重吸收钠会减少,理论上应该是饮盐水更多。

实验九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相对稳定,通过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

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各种心血管系统的反射而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反射即减压反射。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为迷走神经。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药物能通过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

交感神经兴奋通过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erine,NE)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1受体结合,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迷走神经兴奋通过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引起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血压升高,其机制是:

阻断颈总动脉血流,导致颈动脉窦血压下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冲动减少,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心血管中枢活动发生改变,表现为心迷走中枢抑制,心交感中枢兴奋和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从而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而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引起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结果导致血压升高。

两侧心迷走神经对心脏不同部位的支配有所侧重。

一般说,右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因而对心率影响较大;

左迷走神经对房室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