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872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化学练习1Word文件下载.docx

A丙酰氯B丙酰胺C丙酸酐D丙酸甲酯

6.()

 

7.某烯烃经臭氧化和还原水解后只得CH3COCH3,该烯烃为()

A(CH3)2C=CHCH3BCH3CH=CH

C(CH3)2C=C(CH3)2D(CH3)2C=CH2

8.丁二烯与溴化氢进行加成反应构成什么中间体?

()

9.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10.实验室中常用Br2的CCl4溶液鉴定烯键,其反应历程是()

A亲电加成反应B自由基加成C协同反应D亲电取代反应

11.下列化合物有芳香性的是()

12.下列化合物进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BCD

13.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溴水即可鉴别的是()

A乙苯、甲苯B苯胺、苯酚

C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D苯乙烯、苯乙炔

14.选择性的还原间二硝基苯中的一个硝基成为氨基,选用哪种还原剂?

()

A(NH4)2SBNa2SO3CFe+HClDSn+HCl

15.下列哪个化合物不能起卤仿反应()

ACH3CH(OH)CH2CH2CH3BC6H5COCH3

CCH3CH2CH2OHDCH3CHO

16.常温下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A2,4,6-三甲基苯酚B2,4,6-三硝基苯酚

C2,4,6-三溴苯酚Dα-萘酚

17.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苯胺B环己胺C对甲苯胺D对硝基苯胺

18.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常用的方法是加入少量哪种物质?

A甲醛B低级硫醇C乙醛D甲醇

19.下列哪一种化合物能与氯化亚铜氨溶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20.常用于鉴别氨基酸的试剂是()。

A茚三酮B尿素C氯仿D溴水

21.β-D-甲基葡萄糖苷所具有的性质是()。

A变旋光现象B酸作用下不水解C与Tollens试剂作用

D与乙酸酐作用

23.降二氢愈创酸(NDGA)是一种从美洲沙漠蒺藜树分离出来的物质,并被用于防止猪油的腐败。

它的化学名称为2,3-二甲基-1,4-二(3,4-二羟基苯基)丁烷。

它有()个立体异构体。

A1B2C3D4

24.冠醚可以和金属正离子形成络合物,并随着环的大小不同而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络合,18-冠-6最容易络合的离子是:

ALi+BNa+CK+DMg2+

二、命名或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题

1、2、

(用Z、E构型表示)4、

5、(2R,3S)-2,3-二羟基丁二酸6、反-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

7、乙酰水杨酸8、氯化三甲基苄基铵

9、N,N-二甲基苯胺

三、完成下列化学反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合成题

1、由合成,所需无机试剂可任意使用。

六、结构推导

1.化合物A(C5H12O),氧化后得到化合物B(C5H10O),B能够与苯肼反应,B与碘及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生成黄色沉淀,A与浓硫酸共热得到化合物C(C5H10),C与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反应得到丙酮和乙酸,试写出A、B和C的结构式。

2、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4H6O2,它不溶于NaOH溶液,和Na2CO3没有作用,可使Br2水褪色。

它有类似乙酸乙酯的香味。

(A)和NaOH溶液共热后变成CH3CO2Na和CH3CHO。

另一化合物(B)的分子式与(A)相同,它和(A)一样,不溶于NaOH,和Na2CO3没有作用,可使Br2水褪色,香味和(A)类似。

但(B)和NaOH水溶液共热后生成甲醇和一个羧酸钠盐,这钠盐用H2SO4中和后蒸馏出的有机物可使Br2水褪色。

问(A)和(B)各为何种物质?

练习二

一、选择1.下列正碳原子稳定性最大的是:

2.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3.比较下面三种化合物发生碱性水解反应的相对活性最强的:

4.下列化合物中以SN1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5.下列羰基化合物中最易与HCN加成的是:

6.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构象式为:

7.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8.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最强的是:

9.比较下列化合物中水解速率最快的是:

10.苯丙氨酸在pH=10(等电点pI=5.48))时的离子形式是

11.某三肽经水解得两个二肽,分别是甘-亮,丙-甘,此三肽结构

A.甘-亮-丙B.丙-亮-甘C.丙-甘-亮D.亮-甘-丙

(高分子做)对氨基苯磺酸熔点高达228C,是由于该分子:

A.对称性好B.形成氢键C.生成内盐D.相对分子质量大1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变旋现象的是:

13.

一对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是:

A.相同化合物B.对映异构体

C.非对映异构体D.不同化合物

14.Ag(NH3)2NO3处理下列各化合物,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15.冠醚可以和金属正离子形成络合物,并随着环的大小不同而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络合,18-冠-6最容易络合的离子是:

(A)Li+(B)Na+(C)K+(D)Mg2+

16.涤纶的单体是:

(A)乙二醇,对苯二甲酸(B)丙三醇,对苯二甲酸

(C)乙二醇,邻苯二甲酸(D)乙二胺,对苯二甲酸

17.环氧乙烷+NH3───>

产物是:

(A)(B)NH(CH2CH2OH)2(C)N(CH2CH2OH)3(D)全都有

18.磺胺药SMD为2-磺胺-5-甲氧基嘧啶,下列结构式中哪个为正确:

19.1-甲基环己烯加ICl,主产物是:

(±

)(±

20.RMgX与下列哪种化合物反应,再水解,可在碳链中增长两个碳:

(A)(B)

(C)(D)

21.下列四个试剂分别同乙酰乙酸乙酯作用,哪个试剂作用后,只回收到乙酰乙酸乙酯?

(A)Br2(B)NH2OH

(C)①C2H5ONa②CH3CH2Br(D)①RMgX②H3O+

22.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按其反应速度排列成序:

A2-丁醇>

烯丙醇>

丙醇B2-丁醇<

烯丙醇<

丙醇

C烯丙醇>

2-丁醇>

丙醇D丙醇>

2-丁醇>

烯丙醇

24.在水溶液中下列物质碱性最强的是

A.甲胺B.二甲胺C.甲胺D.NH3

25.下列试剂中不与苯甲醛反应的是()

A.托伦试剂B.斐林试剂

C.NaHSO3D.H2NOH

26.下列化合物室温能与硝酸银的醇溶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是 

A

B

C

D

27.有机合成中可用来保护醛基的反应是

A.羟醛缩合反应B.银镜反应C.加氢反应

D.在干燥HCl的存在下与醇反应

28.下列化合物受热不能发生成环反应的是

A丁二酸B庚二酸C-醇酸Dδ-醇酸

30.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羟基丁二酸B甲基苯基甲酮C苯甲醛DD-(+)-葡萄糖

31.下列结构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二、命名或写出结构(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CH3)3CNH2

5..6.苯基苄基醚

7.4-苯基-2-羟基苯甲酸

三、完成方程式

1.

2.

4.

5.

6.

7.

8.

9.

10.

四、化合物鉴别

1.丁醚

1-丁醇

苯酚

2.2-戊酮

3-戊酮

环己酮

3.甘氨酸

乙胺

二乙胺

4.苯甲酸

苯酚

苄醇

3.乙醛

丙酮

五、结构推断题

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4O,能发生下列反应:

(1)A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2)A能被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氧化成酮;

(3)A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烯烃,若将生成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2,2-二甲基丁烷。

试写出化合物A的结构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2.(+)-龙胆二糖存在于龙胆根中。

它是一个还原性糖,具有变旋光现象,能与苯肼作用生成脎,用烯酸水解可得到D-葡萄糖。

若将(+)-龙胆二糖用(CH3)2SO4/NaOH甲基化,然后水解,得到2,3,4,6-四-O-D葡萄糖和2,3,4-三-O-甲基-D-葡萄糖。

试推测(+)-龙胆二糖的结构。

七、机理题

1.试举例说明有机化学反应中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

2.试举例说明单分子、双分子取代和消除的机理及反应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