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536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复习整理Word格式.docx

确凿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否符合某一具体心理障碍的标准的过程。

临床评估(clinicalassessment):

一个临床工作者根据对个人的心理功能最有影响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因素对一个人做出评价的过程。

应激源(stressors):

是个体感知到的并且经过认知评价认为对机体有威胁,并引起了机体的应激反应的事物或环境。

儿童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指儿童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严重的、过度的焦虑反应。

闪回(flashback):

是指当个体突然唤起记忆并发现自己再体验此事件时,这种情况称之为闪回。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

“somatoform”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soma”,意思是“躯体”。

患躯体形式障碍的人群,以躯体症状作为其临床表现,但是却不能证实存在器质性损害。

转换性障碍(conversiondisorder):

以前称做歇斯底里或癔病(症)(hysteria),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做作性障碍(factitiousdisorder):

没有明显目的,故意编造心理或身体症状的一种障碍。

曼丘森综合症(Munchausensyndrome):

做作性障碍的一种,特点是编造躯体症状。

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disorders)也是一种既满足某种需要,又可以逃避紧张的方式——使个体可以推御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的责任的心理障碍。

自是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亦称自恋型人格,是一类以夸大、需要赞扬和缺乏同情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PersonalityDisorder):

亦称剧化型人格障碍,是一类以过度情感化和寻求注意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是一类以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以及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

属B类人格障碍,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模式。

性别身份障碍(Genderidentitydisorder)患者不认同自己的解剖性别,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性别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

性偏好障碍(sexualpreferencedisorder)是一类与正常不同的性爱,即反复出现以非人为性对象、使自己或性伴痛苦或侮辱性伴,或者以儿童或未同意者为性对象而强烈性唤起的性想象、性冲动或性行为。

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亦称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

根据DSM-Ⅳ-TR,它是指一种戏剧性的分离性障碍,在这种障碍中显示出两种或更多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状态,这些不同身份与人格交替以某种方式控制着患者的行为。

附体:

有的人现实身份丧失,而为一种神鬼或精灵的非现实身份所代替(主要是由于记忆障碍对既往身份遗忘)。

思维破裂(Splittingofthought):

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素质—应激(diathesis-stress)模式:

个体会以多基因的方式遗传获得某种特性或者行为的倾向,然后在某种应激条件下被激活。

易感性(vulnerability):

当合适的生活事件,如某种应激源发生时,就会产生某些障碍。

这种倾向就叫做素质或称为易感性。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personalitydisorder);

又叫妄想型人格,是一类以不信任和怀疑他人,以致认为别人都有恶意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

2.基本知识一

布雷德的催眠术通过法国乡村医生李厄保为法国医生伯恩海姆所继承,后者最终创立了催眠术的南锡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家们主张,有两个防御机制在躯体形式的障碍上发挥了作用,一个叫做初级得益(primarygain),另一个叫做次级得益(secondarygain)。

无结构性访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病史采集,在多数病例中,病史就是指患者个人的个人史与家庭史。

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中,个体经验到了意识、记忆以及身份的分裂。

研究指出,应激导致血压上升,但是有朋友一起经历应激源的人,血压会上升得较少。

这说明个体的社会支持会影响其身体的健康。

支配妄想,也称作物理影响妄想、被控制感。

患者坚信其它的人、外界的某种力量控制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行动,或者认为经常受到通过由电子操作的装置直接地发送信号到大脑。

强迫观念以强迫怀疑等这些形式存在,不伴有强迫行为。

加拿大学者塞里基于生物学的观点研究了应激,并提出了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焦虑障碍包括对紧张的主观报告、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等三种基本成分。

DSM-Ⅳ-TR将惊恐障碍区分为不伴广场恐惧症和伴有广场恐惧症两种类型。

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的发作都典型地与焦虑障碍相联系。

在转换障碍中,转换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

神游是一种游走中的遗忘,神游反应实际是一种逃避式的防御反应。

分离性障碍是一种既能满足某种需求,又可以逃避紧张的方式——使个体可以推御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的责任的心理障碍。

在性别身份障碍中,对自我生理性别有一种心理上的不满。

这种障碍不是特殊的性行为,而更是一种个体对自己是男是女的认同感的紊乱。

1911年,瑞士的精神病医生EugenBleuler指出,实际上“早发性痴呆症”对病人来说并非一个准确的描述,并由此提出了精神分裂症这一新概念。

阴性症状是指缺失了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出现的反应,其表现包括语言贫乏、情感平淡、退缩、情感淡漠和注意力损伤。

双相障碍的基本特征是过分的妄自尊大观念(senseofself-importance)与周期性的自卑感(periodicfeelingsofinferiority)相结合。

根据塞里的观点,各种应激源都需要适应:

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他的平衡或稳定,从而维持或恢复其完整和安宁。

应激源带来的反应被塞里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

在古代社会,人们相信是恶魔进入人体,并控制了其思想与躯体,导致了心理障碍(mentaldisturbance),从而形成了所谓超自然主义观点。

在身体变形障碍的个案中,患者会过度担心外表的某些想象的、或微小的缺陷,其中某些患者可能会每天在对自己的身体缺陷的强迫性检查中度过时光,不断在镜子里观察自己。

马林患有社交恐惧症,因为他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在午饭和自由活动时他总是躲在男厕所。

30年前,15岁的陈小组被人强奸。

最近,30年前的噩梦总是在记忆中回现。

她夜间无法入睡,并且害怕与她的丈夫发生性接触。

陈小姐的问题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18岁的李红在没有任何医学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失去了手臂机能。

完全的瘫痪渐渐发送到他稍稍可以举起手臂。

李红不能写字,不能举起东西,也不能进行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临床治疗师认为李红患上了转换性障碍。

张杰是被母亲带来就诊的。

母亲很担心儿子,因为有时他的行为变得很奇怪。

他说话的方式与周围环境及人的关系都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而最让她和张杰烦恼的是,他根本记不起来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咨询师认为张杰的问题是分离性身份障碍。

一位30岁的男性病人近半年来觉得有人跟踪自己,有人在屋里放了窃听器而不敢大声讲话,常听见有人在议论如何对付他。

因而表现闷闷不乐,闭门不出,写信到公安局请求保护。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偏执型精神分裂。

今年夏天,张小姐亲身经历了一场自然灾害,洪水将她的家的房屋夷为平地。

从那时起,她开始反复回忆这一事件,并开始出现睡眠困难,对雷雨天产生了极度的害怕。

有人认为张小姐患上了特殊恐惧症。

曹某,20岁,9岁开始就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并一直存在法律上的问题。

他欺骗同学、老师,甚至父母,破坏教室的教学设备,纵火烧毁了社区文化设施。

当他受到谴责与惩罚时没有任何自责。

曹某的问题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

临床医师说小温患上了人格解体障碍,因为他感觉失控。

他说他有时感到自己在天花板下漂浮,观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他还具有视野狭窄性,觉得发生在他身边的事都与他无关。

这使他恐惧和出汗。

小李上周又和朋友一起出去喝酒了,一直玩天亮,感觉极佳。

今天小李根本没精力爬起床去上班、看朋友,甚至连把灯打开也不能。

这种情况在小李身上每3个月发生一次。

你认为他的问题是双相障碍

小宋感到他肯定能赢得这次彩票,他整晚处于兴奋的购物状态,眉头也不皱一下就把所有信用卡里的钱都花了个精光。

我们知道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如此异常的兴奋、愉悦和快乐了,他的问题属于躁狂症。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郭琳虽然一直睡得很多,总是睡不着。

她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甚至连离开家都提不起劲儿来,体重也骤减。

她这种问题是重性抑郁。

小吴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她为了确保自己的健康,曾经向很多医生求医。

一点点的不舒服都会加剧小吴的焦虑,被认为是患上了严重疾病(如头疼,肚子疼等),小吴的问题是疑病症。

C在没有任何医学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失去了手臂的功能,完全的瘫痪渐渐改善到他稍稍可以举起手臂。

C不能开车,不能举起东西,也不能进行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C的问题是转换性障碍

临床医师在陈晓说话的时候立即发现她表现出很多的极端情绪化行为,看起来就好像是在表演—样。

她的问题是表演型人格障碍

凯悦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出色地胜任任何工作,并认为自己的表现永远是非常好的,并因此渴求得到其他人的赞许。

自是型人格障碍

张楚不相信任何人,并且错误地相信别人想要伤害他并骗取他的钱财。

即使没有证据,他还是认为老婆有婚外情,他不再向朋友们倾诉,也不愿意向同事透露任何信息,因为害怕他们会用此来对付他。

他常因为家人的无害评论而仔细思索数小时之久。

偏执型人格障碍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佩林(Kraepelin)最早把精神分裂症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开创了精神病学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研究。

2.基本知识二

大学生王某每次进教室前必须先立正站好,再原地转两个圈,方才进入,稍有做错就要重来,这种行为属于(B)。

A.强迫意向B.强迫性仪式动作

C.强迫检查D.屈从性强迫行为

在进行行为是否异常的判断时,当一个人的智商小于90分,我们使用的标准主要是(D)

A.社会规范标准B.个人的经验与感受标准

C.行为功能标准D.统计学标准

对异常心理的超自然与神鬼学的解释,正确的答案是(A)

A.存在于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落后地区

B.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信奉

C.导致收容所的诞生

D.导致梅毒螺旋体的发现

皮奈尔改革的主要贡献是(C)

A.导致了颅相学的产生B.解开了精神病人的锁链

C.发明了道德治疗D.促进了精神病人的住院治疗

梅毒与麻痹性痴呆关系的发现,证实了下列哪种学说?

(A)

A.生源论B.心源论

C.社会文化论D.认知理论

最早把童年期精神创伤与成年期的心理障碍联系起来的学者是(B)

A.苏格拉底B.弗洛伊德

C.华生D.罗杰斯

关于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心理障碍不会导致躯体疾病

B.心理障碍必然伴发躯体疾病

C.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可互为因果

D.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互相独立

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被称为(C)

A.生活事件体验B.变化事件

C.应激性生活事件D.生活经验

由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我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系统称为(D)

A.ICD-10B.APA

C.DSM-ⅣD.CCMD-3

精神状况检查是临床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关于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表述中错误的是(D)

A.外表和行为

B.情绪和情感,感知觉

C.思维过程和智能

D.意识

急性应激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C)

A.5天B.15天

C.30天D.60天

以下哪一种诊断系统已经取消了神经症的概念?

A.DSM-ⅢB.ICD-10

C.CCMD-3D.ICD-9

附体状态属于(A)

A.分离性身份障碍B.转换障碍

C.分离性神游D.妄想

李某曾被狗咬,因为担心会得狂犬病而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明知在公园或街道遇到遛狗的人牵着的宠物狗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仍然情不自禁地害怕,后来发展到不能看到“狗”字,否则就会极度焦虑紧张,这种行为属于(D)

A.惊恐障碍B.疑病症

C.强迫症D.恐惧症

二、简答题

1.简述转换性障碍的心理学特征

转换性障碍的心理学特征可以通过它们突然出现于应激情景这一事实得到说明,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弗洛伊德,他认为被压抑的本能能量转入了感觉运动通道,并妨碍了其正常功能。

焦虑与心理冲突被转化成身体症状,某些患有转换性障碍的人表现出某种自我满足,甚至安详的表情,并且渴望不消除症状,也不把自己的症状与自己所处的任何应激情境相联系的特点。

2.举例简要说明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具有什么特点?

精神分裂的幻听内容多半是争议性的,如两个声音议论患者的好坏;

或是评论性的,有声音不断地对患者的所作进行评头论足。

如一位50岁的女患者出门买菜,声音讲“大破鞋又出门了”,患者听到后十分气愤,掉头回家,声音马上又说“装洋蒜”。

幻听也可以是命令性的,如在大夫检查患者时询问患者的姓名,有声音告诉患者,“别说你真名”患者就随口编了一个假名。

幻觉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3.用素质—应激模式简要解释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原因。

素质—应激模式认为:

这一模式假定某一个体本身存在着对疾病的易感素质,而当外界不良刺激出现在具有这种特殊素质的人身上时,便产生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也就是说,生物因素与环境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4.雨桐是一个19岁的男孩,从记事开始,他就把自己当作女孩。

还不到5岁,就开始完全穿着女孩子的衣服,直到初中,一直异装。

现在他爱上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男孩。

请简要回答:

⑴雨桐有问题吗?

根据诊断标准,他的问题是什么?

⑵雨桐爱上一个男孩,是否属于同性恋?

为什么?

⑶某男性是性偏好障碍异装症患者,他也常常男扮女装,他与雨桐的男扮女装的行为在性质上一样吗?

(1)问题是性别身份障碍,诊断标准有:

一、渴望自己是女性,偏爱女性服装。

二、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该少年已经持续14年。

(2)不属于同性恋。

因为同性恋的性定向指向同性,但两者根本的性别特征是不同的。

同性恋一般对自己的生物学性向满意,心理性别和生物性别是统一的,从心理上持肯定态度。

(3)不一样,性偏好障碍的实质是性心理发育不成熟,害怕以正常的方式去求爱,所以表现出幼稚的行为方式。

性身份障碍是对该性别角色的认同,渴望成为异性,是真的喜欢异性的服装。

5.简述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

社交恐惧症是和他人的出现相联系的、持续的、无理由的恐惧。

患者一般害怕在公众面前讲话、表演、用餐、使用公共浴室、或在他人面前写字。

这种障碍的基本问题在于限制了个体选择的机会,使他们进入狭小的行为模式中,严重地干扰了个体的生活。

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自尊水平低,出现经常性的认知歪曲——放大他们个人的缺点。

作为焦虑反应的一部分,社交恐惧症患者更易于脸红、出汗。

而这些则阻碍了他们的社交,进而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6.什么是应激源?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应激源?

应激源:

是个体感知到的并且经过认知评价认为的对有机体有威胁,并引起了机体的应激反应的事物或环境。

分类主要有:

1)危机与灾难2)重大生活事件3)日常生活琐事4)慢性应激源

应激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此按应激源的内容可分为三种,分别是环境应激源、职业性应激源和心理性应激源。

(1)环境应激源。

环境应激源(environmentalstressor)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自然环境应激源和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自然环境应激源。

指各种特殊环境、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包括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日常琐事、重大社会变故、文化冲突等因素。

霍尔姆斯用生活变化单位来表示生活事件的作用强度。

(2)职业性应激源。

  职业性应激源(occupationalstressor)特指与工作有关的应激源,它的产生常常由于个体与工作岗位要求不相匹配而引起。

职业性应激主要来自如下四个方面:

(1)工作者本身,

(2)工作条件,(3)工作性质,(4)组织方面。

(3)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mentalstressor)主要指发端于个体头脑内的事件,比如:

不切实际的预测、凶事预感、心理冲突和挫折等。

根据造成挫折的原因不同,分为外部挫折和个人挫折。

引起心理冲突的刺激或境遇称作"

冲突情境"

.Lewin把人的基本冲突分成:

趋-趋冲突、避-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以后,Hovland又添加了多重趋-避冲突。

7.与性别身份障碍(Genderidentitydisorder,GID)有关的常见临床鉴别诊断有哪些?

性别身份障碍:

患者不认同自己的解剖性别,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性别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1)表现形式:

1.女性性别身份障碍;

2.男性性别身份障碍;

3.易性症

2)临床特点:

1.女性性别身份障碍:

持久和强烈地因自己是女性而感到痛苦,渴望自己是男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男性)或坚持自己是男性,固执地表明厌恶女装,并坚持穿男装,固执地否定女性解剖结构,

2.男性性别身份障碍:

持久和强烈地为自己是男性而痛苦,渴望自己是女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女性)或坚持自己是女性,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表现为偏爱女性着装,或强烈渴望参加女性的游戏或娱乐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

固执地否定男性解剖结构。

3.易性症:

期望成为异性并被别人接受,常希望通过外科手术或激素治疗而使自己的躯体尽可能与自己所偏爱的性别一致。

8.举例说明焦虑障碍包含哪三个基本成分?

焦虑障碍是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明显的负性情感和躯体化症状。

患者预料将会危险或不幸,并因此担心。

焦虑障碍可表现为感觉、行为和生理反应。

当焦虑严重到使个体难以从事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时,就成为所谓焦虑障碍。

①对紧张的主观报告:

焦虑障碍患者会主动报告紧张、忧虑、恐惧和无能力应对的预期。

②行为反应:

患者通常会回避令其害怕的情境,语言和运动功能受损,执行复杂认知任务的能力也受损。

③生理反应:

生理上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心率和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口干、恶心、腹泻、眩晕等。

9.简述简述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基本成份和基本类型。

概念:

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明显的负性情感和躯体化症状。

临床特点:

焦虑障碍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基本成分:

10.何为人格障碍?

它有哪些类型?

你认为人格障碍有什么共同特征?

定义:

人格障碍也称变态人格、人格异常。

DSM-IV-TR对其定义为“明显偏离了对个体文化期待的一种持续的行为与内在的体验形式,开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并导致痛苦和损害。

类型:

1)DSM-IV-TR根据人格障碍中存在的相似性而将其分成三类人格族群:

A类人格(怪异人格)、B类人格(戏剧性与不稳定人格类)、C类人格(焦虑-恐惧人格类)

A类人格:

包括偏执型、精神分裂型、分裂型。

该类人格障碍患者似乎常有古怪或怪异的行为,如从不信任、怀疑到社会性分离。

B类人格:

包括自是型、表演型、反社会型、边缘型。

该类人格障碍患者共同具有的一种倾向是戏剧性、情绪化与不稳定。

C类人格:

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

焦虑与恐惧是该类人格障碍常见的特征。

共同特征:

(人格障碍的三要素)

①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期起病。

②人格的某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

③给本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11.简述高风险设计(High-riskdesigns)

一种纵向研究形式,它包括对具有某种疾病的高发生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