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03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文档格式.docx

本文在阐述对外贸易理论的前提下,对宁波外贸现状的贸易规模、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进行分析,结合市场占有率、TC等外贸竞争力指数,分析其外贸出口的特点,为宁波市提出提升外贸竞争力对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二、分析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理论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

1、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利用2*2模型论证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普遍性,大大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其核心内容为:

每个国家都应按“两优择其重,两劣权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好处。

通过分工和自由交换,两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产量,世界也会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然而,比较成本理论只看到了成本、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形成的影响,而忽视了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2、要素禀赋理论

到20世纪初,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根据2*2*2模型,提出了要素禀赋说。

它揭示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模式和利益,而且揭示了一国比较优势的来源。

这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模型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至今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和可借鉴的价值,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寻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商品结构以及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全面、更深入,最终认识到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

但是,该理论所依据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因此,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二)新贸易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1、经济增长趋势

经济学上经常把投资、消费、出口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其中,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因此,外贸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是一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可以体现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大小。

2、国际市场占有率

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国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

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是对各国开放的。

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或占有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商品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该比重越大,则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国际竞争力越弱。

三、宁波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宁波港

宁波市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

宁波港具有天然的水深、湾多、浪小、流顺、不冻不淤且建设用地宽阔等优越条件,可从事10万吨级以上矿石、原油、木材等大宗散货和国际集装箱远洋中转运输。

此外,宁波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东交通枢纽,与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

(二)进出口贸易的规模

改革开放30多年,宁波市贸易规模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宁波驶上发展“快车道”,大致可分为以下四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87,这10年是宁波对外经济开放的起步阶段。

1984年,宁波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987年,国务院批准宁波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全面单列,赋予相当于省级经济的管理权限。

然而,直至1987年,对外贸易额仅为0.21亿美元,贸易差额呈现逆差。

第二阶段:

1988~1992,宁波对外经济开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1988年,国家赋予其进出口经营权,开创了直接自营进出口贸易的新局面。

特别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工业区的建设,对外引资、加工出口开始加速。

该阶段中,对外贸易额逐年缓慢上升,贸易差额呈现顺差。

第三阶段:

1993~2000,1993年,宁波又被国家列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4年中央又明确宁波市为副省级城市,定位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从此,宁波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在国内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相应的,对外贸易额从1993年的16.94亿美元上升至2000年的75.41亿美元,翻了近4.5倍。

同时,贸易顺差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四阶段:

2001-至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宁波开放型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00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8.9亿元,其中出口62.44亿美元,进口26.47亿,2011年,全年进出口额达到981亿美元,规模增长11倍。

此阶段,贸易顺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上升较快。

高点出现在2012年,贸易顺差为263.18亿美元。

图1:

1987年~2012年,宁波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单位:

亿美元

(三)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

入世以来,宁波外贸出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直接与宁波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多个,欧盟、美国、日本继续保持与宁波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地位,但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传统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新兴市场得到拓展。

从宁波对各大洲出口情况来看,宁波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变化不大。

2001年至今,亚洲、欧洲、北美洲是宁波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三者之和占宁波出口总额的85%左右。

其次是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2001年以来,亚洲地区所占份额整体呈下降趋势,比重由2001年的41.17%降至2012年的30.7%,数据显示,宁波市对亚洲出口的过度集中现象有所改善。

对欧洲和北美洲的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见宁波市对欧洲和北美洲的出口依赖性还是很大。

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总体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三洲所占份额还不到18%,这也给宁波市进一步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机会。

图2:

2001年~2012年宁波市出口区域分布——各大洲(单位:

%)

从主要出口发达国家(地区)来看,美国一直是宁波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从2004年至今,出口到美国所占比例总体比较稳定,最低年份占总比例的16.1%,最高年份占总比例的19.6%。

日本总体来说是宁波第二大出口国,但下降趋势相对明显,由2001年的10.53%降至2012年的5.9%。

其次是德国、香港和韩国,该三国同样是宁波商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2007年之前,三个国家(地区)在宁波出口比例的排名中互相变动,但到2007年之后,德国稳定地排在宁波出口商品的第三大国的位置。

从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地区)来看,宁波对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口份额则变动较大,但总体而言,韩国排在第一,印度所占比例最小。

图3:

宁波出口区域分布变动趋势图——主要发达国家

图4:

宁波出口区域分布变动趋势图——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

(四)出口商品的结构

出口商品的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

一般可将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其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程度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刘易斯在研究国际贸易的引擎作用时指出:

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微快一些。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各国居民,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产品的劳动力增值量将远远低于信息增值量,以低成本劳动密集为优势的国家将逐步失去发展的动力,从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由图5可见,在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比重的变化方面,30年来,宁波出口商品结构已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从1987年工业制成品比重44%到2001年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达到94.11%,比重增加一倍之多,直至2012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再次提升到96.4%,将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被压低。

然而,在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的变化方面,制成品出口呈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高一低“(”一高“是指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一低“是指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较低)的特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偏低。

因此,表现出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如下图所示:

从2001年直至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45%-60%,总体呈递增趋势。

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只占到出口总值的8%-17%,并且,从2007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

综合来说,宁波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多数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技术含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图5:

宁波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变化(单位:

%)

图6:

宁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

根据各年《宁波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由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构成,其他贸易所占比重很小。

由下图所示,从2003年-2011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一般贸易出口额,2008年两者最为接近,数值仅差125.99亿美元。

直至2011年,全国一般贸易出口额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817.08亿美元。

与全国相比,宁波第一出口贸易的方式是一般贸易而非加工贸易。

如下表所示,宁波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一般贸易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高于加工贸易近5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加工贸易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加工贸易额由2003年的21.4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17.38亿美元,达到历年最高值。

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工贸易金额下降至87.89亿美元外,其余年份,加工贸易金额比重逐年增加。

图7:

中国主要出口方式构成(单位:

亿美元)

图8:

宁波主要出口方式构成(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格局。

在宁波对外贸易活动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贸公司占各类企业总出口额的75%-80%。

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占出口额比重达到40.16%,所占比重超过外贸公司,居为榜首,2008年,比重继续爬升,达到40.7%。

之后,出现小幅度的下降,直至2012年,比重降为35.06%。

但总体而言,外商投资企业占出口额比重较大。

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在宁波贸易利益分配中所得的份额也比较大,尤其在加工贸易中,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本土企业仅承担了加工装配的角色。

图9:

宁波各类出口企业出口比例变化(单位:

四、运用经济增长趋势和市场占有率对宁波外贸竞争力分析

(一)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受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人民币汇率变化、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

如下表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3.9%,较2010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其中,发达国家增长趋势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趋势6.2%,分别减少1.6和1.3个百分点。

进入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显现积极信号。

表1:

2001年-2011年国内经济增长单位:

%

2010

2011

2012

2013

世界经济

5.3

3.9

3.5

4.1

发达国家

3.2

1.6

1.4

2.0

美国

3.0

1.7

2.1

2.4

欧元区

1.9

1.4

-0.3

0.9

日本

4.4

-0.7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7.5

6.2

5.7

6.0

世界贸易

12.9

5.8

4.0

5.6

如下图所示,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15.33%,较2010年上升0.46个百分点。

其中,浙江省增长14.22%,宁波市增长14.79%,分别减少2.85和1.36个百分点。

宁波经济增长14.79%,较2010年下降1.36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在2001年-2003年,宁波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中国经济增长,慢于浙江经济。

2004年-2006年,宁波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浙江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然而,相比较而言,宁波经济的增长速度仍快于浙江及中国经济增长,可见宁波经济回升气象明显,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强大。

图10:

宁波经济增长、浙江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单位:

(二)市场占有率分析

2012年宁波市进出口总额为965.73亿美元,同比下降1.6%。

其中出口总额为6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

比较近10年数据发现,宁波市GDP呈快速稳定增长趋势,其总量在省内的份额基本稳定在50%-70%,可见出口对宁波经济的重要性。

图11:

宁波生产总值图12:

宁波出口占GDP比重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即某种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

IMS越大,说明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出口份额越大,从量上说明了一国在该产业具有优势。

本文采用2001-2012年宁波市出口额与浙江省出口总额、中国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数据进行分析,以说明宁波市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由下表可见,宁波市出口产品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到2009年呈稳定增长趋势,在2009年达到最高,IMS为0.5%,出口总额占中国的5.06%,占浙江省的45.72%。

2010-2012年呈缓慢下降趋势。

此外,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外贸遭遇重创而宁波,而宁波出口幅度在中国及世界的比重却空前的高,可见总体而言,宁波市外贸出口竞争力还是相对较强的。

图13:

X1表示宁波市出口额占浙江省出口总额的比重,X2表示宁波市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图14:

X3表示宁波市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表2:

浙江出口额下跌幅度低于全国跌幅,出口市场占有率提升

年份

宁波市出口额(亿美元)

浙江省出口总额(亿美元)

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

世界出口总额(亿美元)

X1

(%)

X2(%)

X3(%)

2001

62.44

229.77

2661

61910

27.18

2.35

0.10

2002

81.63

294.11

3256

64920

27.75

2.51

0.13

2003

120.74

415.95

4382.3

75860

29.03

2.76

0.16

2004

166.9

581.46

5933.2

92180

28.70

2.81

0.18

2005

222.17

768.04

7619.5

104890

28.93

2.92

0.21

2006

287.71

1008.94

9689.4

121130

28.52

2.97

0.24

2007

382.55

1282.73

12177.8

140000

29.82

3.14

0.28

2008

463.26

1542.67

14306.9

161160

30.03

3.24

0.29

2009

608.13

1330.10

12016.0

125220

45.72

5.06

0.50

519.67

1804.6

15777.50

152380

28.80

3.29

0.35

608.32

2163.5

18983.80

182558

28.12

3.20

0.33

614.45

3122.3

20498.3

______

19.68

3.00

___

注:

(1)X1表示宁波市出口额占浙江省出口总额的比重,X2表示宁波市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X3表示宁波市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2)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宁波统计年鉴》、WTO网站

五、外贸竞争力指数(TC)分析

TC指数即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该指数能够反映一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用公式表示为:

TC指数=(X-M)/(X+M)。

其中,X表示该经济体产业的出口额,M表示该经济体产业的进口额。

TC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TC的取值接近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当TC>

0时,表明竞争优势大;

而且越接近l越大,产品竞争力越强;

反之,产品竞争力越小。

1>

TC>

0.6,极强竞争优势;

0.6>

0.3,较强竞争优势0.3>

0,微弱竞争优势;

0>

-0.3,微弱竞争优势;

-0.3>

-0.6,较大竞争劣势;

-0.6>

-1,极大竞争劣势。

表3:

TC指数数据分析

商品类别

年份地区

全部商品

中国

0.03

0.07

0.12

0.09

0.06

0.04

浙江

0.36

0.43

0.45

0.46

0.42

0.40

广东

0.11

0.15

江苏

宁波

0.27

0.32

0.37

0.25

初级产品

-0.49

-0.50

-0.56

-0.60

-0.65

-0.64

-0.68

-0.71

-0.23

-0.22

-0.28

-0.36

-0.45

-0.52

-0.46

-0.66

-0.67

-0.73

工业制成品

0.23

0.22

0.52

0.53

0.56

0.38

0.49

0.48

0.41

机电产品

0.55

0.60

0.64

0.65

0.66

0.67

0.05

0.59

0.63

0.62

高新技术产品

0.20

0.31

0.08

0.34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宁波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一)宁波市全部商品出口体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部商品出口的情况来看,宁波市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指数在0.2-0.4区间,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浙江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指数在0.3-0.5区间,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显而易见,宁波市整体商品出口竞争力优势略低于浙江省水平,然而,相比较广东、江苏以及全国的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