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14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用饱和(NH4)2SO4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10.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12mL蒸馏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11.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NaCl、MgCl2、FeCl3 

B.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 

C.Na2SO4、BaCl2、KNO3、NaCl 

D.K2SO4、Na2CO3、BaCl2、稀HNO3

12.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

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13.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通过石灰水

硝酸铵和磷矿粉

看颜色

加水溶解

C

食盐水和医用酒精

蒸发结晶

铜粉和氧化铁粉

用磁铁吸引

加稀硫酸

14.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15.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

①MgCl2溶液 

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KOH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进行鉴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16.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二种试剂和必要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区分开的物质组是( 

A.NaCl、NaOH、Na2C03 

B.NaCl、CaCl2、NaOH

C.NaOH、Ca(OH)2、CaCl2 

D.NaCl、Ca(OH)2、CaC12

17.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Al+2HCl=AlCl2+H2↑

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Na2CO3+H2SO4=Na2SO4+H2O+CO2↑

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BaCl2+H2SO4=BaSO4↓+2HCl

18.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方案一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氢氧化钠溶液

19.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 

①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

②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

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

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

21.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

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2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CO2(CO)

通过NaOH溶液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HNO3溶液(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23.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氧气 

C.氯化钠晶体D.铜

2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厨房中)

B.观察——鉴别硬水和软水

C.闻气味——鉴别尿素和碳铵 

D.燃烧——鉴别羊毛和涤纶

25.可以一次性鉴别出蒸馏水、稀盐酸、石灰水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

26.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是是( 

A.Na2CO3 

KCl 

Na2SO4 

B.CuSO4 

HCl 

C.HCl 

KOH 

Na2CO3 

D.AgNO3 

BaCl2 

HNO3

27.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 

NaOH 

H2SO4 

B.HCl 

KNO3 

Na2SO4

C.AgNO3 

NaCl 

HNO3 

D.BaCl2 

HCl

28.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29.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HNO3和KNO3

酚酞

HCl和NaCl

AgNO3

AgNO3和Na2SO4

BaCl2

Ca(OH)2和NaOH

Na2CO3

3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闻气味方法鉴别:

NH3和O2B.用酚酞试液鉴别: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沉淀法鉴别:

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D.用燃烧法鉴别:

H2和CO

31.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A)CaCl2固体(CaCO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NaCl固体(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Fe粉(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固体(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32.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2SO4、Na2SO4、NaOH 

B.Ca(OH)2、KCl、K2CO3

C.NaCl、Na2CO3、KNO3 

D.CuSO4、NaOH、Na2SO4

3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CuSO4、H2SO4 

B.NaCl、Na2SO4、NaHSO4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SO4

34.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边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可能是( 

A.CO 

B.H2和CO 

C.CH4 

D.H2

35.不用其它试剂,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

①CuSO4;

②MgCl2;

③KOH;

④NaNO3,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36.以实验事实和化学原理为依据进行科学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CO2是气体,所以CO2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B.酸电离出的阳离子是H+,NaHCO3能电离出H+,所以是NaHCO3酸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凡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均为单质

D.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有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于金属切割,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为熟石灰显碱性

38.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2、H2SO4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B.Na2CO3溶液 

C.BaCl2溶液 

D.CO2

39.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酚酞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1.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4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4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B.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棉花

C.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呼救

D.生活中用食盐水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44.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食品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甲 

醛——浸泡肉类食品,以防变质

工业盐——用来腌制凉果、酸菜等食物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能源

蛋白质、淀 

粉——用碘溶液来鉴别

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45.(10南京市)19.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所含杂质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46.【10福建宁德10】.下列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或方法)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燃着的木条 

D. 

澄清石灰水(或带火星的木条 

或紫色石蕊试液 

或湿润的pH试纸等合理答案)。

47.(10日照17)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杂质

除杂试剂

提纯方法

水、铁粉

过滤、蒸发、结晶

NaCl

稀盐酸

蒸发、结晶

CO2

CO

石灰水

干燥

MnO2

KCl

过滤、洗涤、干燥

48.(10日照20)下面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Ca(OH)2

石蕊

HCl

H2SO4

Ba(OH)2

CaCl2

49.(10邵阳2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点燃

KClO3

加热

NaOH溶液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FeCl3

加过量铁粉,过滤

50.(10南充12)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通过灼热的铜网

CaO(CaCO3)

高温煅烧

CO(水蒸气)

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

51.(2010·

辽宁鞍山,11)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1、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D.Ba(OH)2溶液

52.(10贵港13)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K2SO4 

NaNO3 

B.HCl 

C.KOH 

CuSO4 

D.KCl 

AgNO3 

NaCl

53.(10贵港14)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实验

目的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鉴别O2和CO2气体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方案1

加入足量的Fe粉,过滤

滴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用带火星的木条

方案2

加入足量的CuO,过滤

滴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用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54.(10成都6)下列几组固体物质,仅从外观不易区别的是( 

A.铁丝和铜丝 

氯化钠和碳酸钠C氯酸钾和高锰酸钾 

D硝酸铵和磷矿粉

55.(10天津市14).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用pH试纸检验

加入硫酸铜溶液

碳酸钙和硫酸钡

加入足量水

加入盐酸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氯化钡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硫酸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

56.(10,深圳)36、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①NaCl②CuSO4③BaCl2④H2SO4不用任何试剂将它们一一检验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57.【10桂林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分离溶液中的FeCl2和CuCl2 

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C.③检验CO32-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58.【10桂林1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铜片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在硬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浮渣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

59.【10桂林20】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沉淀

气体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A.Ba(NO3)2、NaOH、H2SO4、K2CO3 

B.H2SO4、K2CO3、Ba(NO3)2、NaOH

C.NaOH、Ba(NO3)2、H2SO4、K2CO3 

D.H2SO4、Ba(NO3)2、NaOH、K2CO3

60.【10桂林22.】如右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X

NH4NO3

NaHCO3

Y

H2O2

H2O

61.(10泰安)1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2.(2010·

A.AgNO3溶液 

63.(2010·

甘肃兰州,14)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 

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64.(2010·

甘肃兰州,22)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

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SO42-。

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

则b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A.MgSO4、NaClB.H2SO4、 

Ba(NO3)2

C.BaCl2、 

HClD.H2SO4、 

MgCl2

65.(2010·

遵义,10)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I3、NaCl、Na2SO4、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某同学取该废液样品观察为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可能存在Nacl 

B.可能存在Na2SO4

C.一定存在FeCl3 

D.一定存在Ba(NO3)2

66.(10哈尔滨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

硝酸铵和硫酸钾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适量水观察是否溶解

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点燃闻气味

铁粉和氧化铜

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二、填空简答题

1.(10滨州19).(4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

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若C为难溶性钙盐,写一个由E→D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所示的所有转化的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10眉山20)、(4分)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常温下为气体单质,反应④常用于实验室制F气体,G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H的化学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