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286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2)制造业大力发展19

(3)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回转支承行业发展20

(4)技术的不可替代性20

(5)外商的全球采购将为我国回转支承的发展提供较大的机会20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1

(1)市场需求受基建投资规模制约21

(2)低端回转支承生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制约回转支承行业的健康发展21

(3)国内企业起步较晚,影响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21

(4)原材料价格上涨22

(5)经济形势影响导致行业波动22

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22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23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23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23

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23

1、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24

2、专业化分工显著,细分市场明确24

3、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高端产品市场空间增大25

4、国内外行业的发展趋势25

八、行业竞争格局25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管理

我国对轴承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对轴承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具体业务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回转支承属于轴承行业的细分行业,针对回转支承及轴承行业,由于行业属于细分行业,因此尚未有专门的法律规范。

行业主要会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工业行业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

回转支承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政府行政管理已相当弱化。

目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以颁布相关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中的有关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对回转支承行业带来间接影响。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规模

1、行业发展概况

轴承工业在全世界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前轴承工业主要被欧美国家所垄断;

随着日本汽车、摩托车、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电、机床等行业的大力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在微、小型轴承领域已逐步取代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微、小型轴承领域,

中国轴承企业开始与日本企业正面竞争,并逐步占领了微、小型轴承的中、低端市场及部分高端市场。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轴承制造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机械设备配套和维修需要的轴承基本依赖进口,1949年全国轴承年产量仅为138万套。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轴承工业飞速发展,轴承品种从少到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低到高,行业规模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基本齐全、生产布局较为合理的专业生产体系。

回转支承属于轴承行业的细分种类,自从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诞生后,主要为工程机械配套,伴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壮大,回转支承的产品及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回转支承认知水平的提高,其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已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行业外的其他机械设备制造业,比如港口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化工机械、医疗设备、船舶机械、轻工机械和军事装备等行业,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回转支承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我国回转支承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回转支承企业的研发能力已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开发、工艺装备和检测仪器的研发制造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在国产回转支承产品中,高精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高端回转支承产品仍依赖进口。

在回转支承制造技术方面,大部分企业的制造工艺和工艺装备技术发展缓慢,加工设备数控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

对回转支承寿命可靠性至关重要的热处理工艺和装

备有待提高;

回转支承所需新材料的研发、其他辅助材料及其工艺的研发,不能适应回转支承产品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因而造成工序能力指数低,一致性差,产品加工尺寸离散度大,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而影响回转支承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为了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我国资金、技术实力较为雄厚的回转支承企业都在不断加大对研发力量的投入,如制定了比行业标准更为苛刻的企业内部标准,以确保回转支承几何精度进一步提高;

增加淬硬层深度,提高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

加强对防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回转支承应用领域的拓展;

进行一些试验设备的开发,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进行回转支承承载能力的有效验证,对产品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同时这些企业也开始重视对回转支承基础技术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行业规模

(1)轴承行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轴承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年递增1820%,轴承产量平均年递增2011%。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轴承行业研究小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

轴承制造行业规模(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共有1416家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3211亿元,同比增长2759%;

销售收入为191097亿元,同比增长3030%;

利润总额12523亿元,较上年增长为2654%。

全年轴承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20亿元,同比增长20%。

“十二五”期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将拉动基础建设的投资,进而推动冶金、电力、建筑机械、建筑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汽车、航空航天、机床、风电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这些行业对轴承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

同时随着我国轴承主机行业的发展,轴套的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其高端产品在产品中的比重上升,销售单价也将随之提高。

根据《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轴承行业发展总量目标如下:

同时,国内将逐渐提高轴承自主化率,这也会为国内轴承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根据《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大装备轴承综合自主化率将达到80%以上,其中:

2005年至2012年,我国轴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轴承产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1423%,轴承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04%,已经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同时自主创新体系和研发能力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形成了由97项国家标准、103项机械行业标准、78项轴承标委会文件组成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轴承标准体系,国际标准采用率达80%,零件专业化与工艺专业化生产取得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的配套能力大大增强。

受到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以及国际经济危机持续蔓延造成的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我国轴承行业在201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数据来源:

中商情报网)

(2)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1841万亿元、18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1254%(数据来源:

中商情报网)。

机械工业各主机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也带来了维修市场的同步增长。

特别是对轴承需求量大的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石油机械、水泥设备、汽车、电机、家用电器、自动化办公机械等主机行业的高速发展,为轴承行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由于主机的性能、寿命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对轴承产品的精度、性能和寿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推动轴承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决定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数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对经济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

其次,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效应日益显现。

中西部地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效应逐渐显现。

大量产业园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次,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并为经济增长创造新动力。

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左右,城镇投资仍将占到85%左右;

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海洋建设工程、铁路、公路、城镇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电力、输气工程、输电工程;

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

地方“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等诸多因素,到2015年,我国对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将达到8370-8510亿元,而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亦将高达1000亿元。

回转支承是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配套行业,并为主机零部件的维修更换提供支持。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将带动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

虽然在2012-2013期间,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工程机械行业整体销量大幅度下滑,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行业处于过剩状态。

但尽管市场仍有较大规模的社会存量设备,在设备有效小时利用数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的背景下,下游领域对新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已初显端倪,预计行业市场有望温和回升。

(3)机械维修市场需求

截至2013年底,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约为611~662万台。

其中液压挖掘机1419-1538万台,735千瓦(100马力)以上推土机

76-82万台,装载机1716-1859万台,平地机35-37万台,摊铺机20-22万台,压路机118-128万台,轮式起重机227-245万台,塔式起重机372-403万台,叉车1708-1851万台,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258-274万台,混凝土泵车53-57万台,混凝土泵68-74万台,混凝土搅拌站43-47万台。

根据上述数据,我国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较大,而工程机械所用的回转支承有维修及更换需求,这也为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

(4)其他机械市场需求

回转支承还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轧钢机械、医疗设施、环保机械、娱乐设备、运输机械、军事装备等领域,主要为球磨机、圆盘给料机、机器人、医疗CT机、污水处理装置、公园游艺机、焊接变位机、桥梁运输车、大型拖车、雷达、自行火炮、导弹发射架、坦克等配套。

随着人们对回转支承认知水平的提高,其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相应的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拓展。

(5)海外市场需求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复苏,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平稳增长之中。

而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工程机械零部件产品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国内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参与国际竞争,而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逐渐增长。

2012年我国出口整机127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56%,占出口总额的6827%;

零部件出口590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173%,比上年增长830%。

2012年出口增幅较大的产品有:

履带挖掘机、其他挖掘机、装载机、大马力推土机、铲运机、其他全路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堆垛机、叉车、混凝土搅拌车、凿岩机及隧道掘进机和打桩机及工程钻机等。

2013年1-11月,我国工程机械(注:

不仅整机,与上段统计口径

有所不同)出口额为13712亿美元,同比增长74%;

出口量为360亿台,同比增长199%。

2013年11月当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为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环比增长25%;

出口量为3,33903万台,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204%。

随着回转支承生产企业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内生产的回转支承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可靠性水平已显著提高,部分产品的性能已接近国际水平。

由于我国回转支承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不少国际工程机械生产厂商来华考察、采购,采购数量逐年增加,品种逐渐增多,为我国回转支承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会。

综上所述,预计回转支承产品在未来几年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行业进入壁垒

1、市场品牌壁垒

由于机械设备的特殊性以及回转支承在机械设备中的特殊作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因素是机械设备选择回转支承产品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如果回转支承出现质量问题,设备的维修与更换成本很高,因此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对回转支承的质量非常关注,回转支承生产厂商需要通过机械设备企业的考核认定后,并尝试合作一定时间后才能正式进入其采购体系,获得大量的订单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使得回转支承行业在市场培育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精力,存在较高的市场品牌壁垒。

2、设备和资金壁垒

回转支承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属于资金、人才、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进入回转支承生产领域需要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及试验、检测设备和仪器,同时需要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厂房。

所以,新进入本行业者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及购置大量的设备。

3、人才和技术壁垒

工程机械主机厂家对回转支承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回转支承生产企业加强回转支承制造技术研究和开发,建立一支技术水平高、研发力量强的团队,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回转支承新产品,这对新进入者有一定难度。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年修正本),机械制造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之一,而回转支承有属于重点发展的关键零部件。

从产业发展政策来看,当前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重点产品的投入力度,扩大产品系列,增加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明显的规模效益,加快机械制造业“优胜劣汰”进程,促进具有产品、技术优势和鲜明经营特色

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盈利,从而推动作为重要零配件的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壮大和产品更新换代。

回转支承所隶属的轴承行业是“十二五”重点发展行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基础公益、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

“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术、通用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和高精度检测仪器”。

政府对包括轴承在内的基础零部件的高度重视,赋予轴承行业新的竞争活力。

《全国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设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加强结构调整,着力加强技术改造,着力加强品牌建设,着力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重大装备配套轴承的自主化率,显著提高轴承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加快建设轴承强国步伐,为2020年建成世界轴承强国打下决定性的坚实基础,为做强做大我国装备制造业作出重大贡献。

”的宏伟蓝图。

(2)制造业大力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结构升级,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结构升级。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

的基础性产业,今后10-15年,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将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为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回转支承行业发展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大江大河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机械将有一个较大的需求;

同时从市场购买趋势来看,建筑施工、工程作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工程机械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品种、应用不断丰富,工程机械产品市场日益发达,从而推动回转支承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

(4)技术的不可替代性

在回转支承没有开发前,小型设备的内部相对回转和传力是通过几组不同形式的轴承和座体组合来实现的。

从回转支承特性和功能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没有一种技术或产品能够代替回转支承;

同时随着回转支承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回转支承应用的新领域会不断增加。

(5)外商的全球采购将为我国回转支承的发展提供较大的机会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可靠性水平显著提高,由于我国零部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不少外商来华采购,数量逐年增加,为我国回转支承的发展提供了较大

的机会。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市场需求受基建投资规模制约

虽然回转支承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展,但目前国内回转支承行业仍主要为工程机械配套,而工程机械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受基建投资拉动比较明显,依赖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如果国家采取调控措施,相对压缩国内投资规模,将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间接对回转支承行业的整体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低端回转支承生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制约回转支承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低研发能力、低创新能力以及低制造水平的回转支承生产企业较多,由于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旺盛,回转支承行业整体业绩良好,各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回转支承产量大幅上升,回转支承产品结构中普通、低档回转支承的比例较高。

小规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生产企业往往通过恶性的价格竞争获取市场,制约了回转支承行业的健康发展。

(3)国内企业起步较晚,影响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回转支承行业主要受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影响。

由于国

内工程机械企业起步晚,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国际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

(4)原材料价格上涨

随着近年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及国内钢铁价格波动,国内钢材价格也处在不稳定的情形中。

若遇原材料价格上涨,且该成本压力难以完全转移至下游行业,则回转轴承行业面临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

(5)经济形势影响导致行业波动

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机械行业,而从整个机械行业的表现观察,由于行业对宏观经济的敏感程度高,在近几年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了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机械行业进入震荡区间,从而导致作为上游的轴承行业的发展亦不稳定。

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行业的周期性主要受回转支承配套机械所在行业的周期性影响,由于配套机械所在行业之间的不完全同步及回转支承新应用行业的开发,回转支承的总需求量在逐年增加。

除了受配套的主机行业在一定区域的影响外,回转支承行业没有其他的区域性影响,生产和销售不受季节性影响。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回转支承的上游主要是环形钢坯以及钢球等零部件供应。

关联性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环形钢坯、零部件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回转支承产品采购成本的提高;

(2)环形钢坯、零部件的质量影响回转支承产品品质及可靠性;

(3)环形钢坯、零部件供应的及时性影响回转支承的生产和交货的及时性。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目前回转支承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主机厂家(如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的需求和维修件或备用件市场。

(1)主机厂家所在行业的景气度:

主机厂家所在行业的景气度高,其采购的回转支承数量大、价格相对较高,回转支承厂家的生产能力得到较好发挥,经济效益提高,进一步刺激回转支承产能的扩大、技术的提升;

(2)主机厂家产品的规格、档次:

主机厂家产品的规格、档次提高,促进回转支承厂家提高回转支承产品质量;

(3)现有主机设备的维护:

现有使用的主机设备数量大、使用频率高,导致其回转支承的更换量增加。

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轴承行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较大的生产

规模。

近年来,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回转支承企业明显增多,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高利润、低库存、低欠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针对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综合实力的比拼。

目前,就国内市场而言,国家城镇化建设、保障房建设、水利建设、高速铁路以及核电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兴建将是拉动工程机械行业今后5-10年实现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相比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有所改变。

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步恢复,新兴市场经济体开始稳定增长;

欧美市场呈现明显复苏,将带动出口需求;

南美、俄罗斯市场受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近期会带来增长。

具体而言,轴承行业面临的发展趋势如下:

1、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目前我国轴承行业集中度较低,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

目前国内生产回转支承产品的厂家较多,但规模大、系列产品多的厂家并不多,目前正处于竞争整合阶段,市场份额有日益集中的趋势。

随着未来行业竞争将从产品价格的单一竞争逐渐进入以品牌、网络、服务、人才和管理以及企业规模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平的竞争,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

2、专业化分工显著,细分市场明确

不同种类的轴承对车加工精度、热处理水平、锻造精度、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工艺路线优化等的要求也不同,对周边地区外协加工

的专业化协作厂家要求也不同。

国际轴承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化分工,国际轴承巨头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组织专业化生产。

未来国内轴承生产企业将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走专业化分工道路、做强做精细分市场、实现规模效应。

3、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高端产品市场空间增大

目前我国中、低档轴承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而各类专用、精密、高可靠性等高技术含量的轴承产品只占20%左右。

中商情报网)未来随着航天工程、汽车工业、精密数控机床等工业的发展,对作为机械基础件的轴承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轴承行业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还将伴随产品结构的调整,高精度、高转速、高可靠性的高档轴承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4、国内外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工程机械零部件产品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生产的回转支承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可靠性水平已显著提高,部分厂家的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

此外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快速成长也促使国外厂商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竞争的压力,纷纷把目光转向全球范围内寻求价低质优的配件产品,由于国内回转支承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不少国际工程机械厂商来华考察、采购,采购数量逐年增加,品种逐渐增多,为国内支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舞台。

八、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回转支承生产企业市场化程度很高。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品牌等方面的限制,国内回转支承生产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

近年来,国内有实力的回转支承生产企业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如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大对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生产线的研发投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使部分回转支承产品在质量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于高端回转支承生产企业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