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318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座谈会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班述要Word文件下载.doc

培训班采取了领导报告、专家讲座、小组讨论、教学观摩、专家答疑、大会交流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央对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基础》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充分研讨和交流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

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握教材、交流经验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设

“基础”课的现实意义

会议认真听取了周济同志的报告,并学习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重要批示精神。

与会教师一致认为,通过听取领导报告和学习文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

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的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审定的教材基本精神上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确保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与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体现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体现了整体和综合的要求,课程设置合理,结构功能相互搭配,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符合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今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校首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基础”课,这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决策。

这一决策,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符合高校教育教学的规律。

开设“基础”课,主要是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着重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这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以及大学生活的实际比较贴近,在教学内容要求上也比较具体、形象,因此,这门课最适宜作为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入门课程。

开好这门课,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全面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意义非同寻常。

开设“基础”课在高质量地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中具有奠基的意义。

与会人员表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准备,努力把“基础”课打造成一门学生真心喜爱并能够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

二、把握教材的特点,吃准吃透

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

会议请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罗国杰,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唐凯麟、陈秉公、吴潜涛,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陈大文、武东生系统介绍了《基础》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尤其是对各章的编写思路、逻辑结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与会教师普遍认为,专家的讲解思路清晰、视野开阔、释疑解惑、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有助于教师比较全面地把握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从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与会教师普遍认为,本教材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材以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基础,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成才着眼,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大学生成才目标的实现,即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归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突出的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性和鲜明的实践性,是一本高质量的教材。

与会教师认为,在“基础”课教学中,要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把“八荣八耻”的要求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澄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线,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不但要教育大学生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为重,培育大学生的高度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要引导大学生有广阔的胸怀和理性的思考,既不盲目排外,又不崇洋媚外,塑造文明的中国人形象。

要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周济部长强调,“基础”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第一门课程,要把全体任课教师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做好充分准备,坚决地打赢这关键的第一仗。

会议指出,“基础”课开得好不好,学生喜欢不喜欢,关键在教师。

“基础”课并不是“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合并,而是一门在体系和内容上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的崭新的课程。

新教材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广大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会议强调,广大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每个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都要把努力掌握《基础》教材的知识同践行其中的要求紧紧结合起来,在提高修养上下功夫。

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地做到;

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应当首先自觉地遵守。

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厚的理论业务素质、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力求做到“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地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模范”。

会议强调,要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广大任课教师应着力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同时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必须贴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着重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价值取向问题、诚信问题、社会责任感问题、艰苦奋斗问题、团结协作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切实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会议还强调,要恰当地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结合大学生各个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结合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结合大学生存在的各种思想认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加以解释、引导和提高,充分发挥授课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切实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切实围绕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要不断完善考试考核模式,真正体现“基础”课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四、加强领导和管理,为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提供可靠保证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会议指出,实施新课程方案的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会议强调,各省(区、市)教育部门要负责组织对本省高校“基础”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各地教育部门要作充分的准备,安排专人负责,安排专项经费,制订专门计划。

培训中要充分发挥本省(区、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学协作组、相关课程研究会的作用,充分利用部级培训班提供的相关资料开展培训。

各高校要在上述两级培训基础上,通过研讨会、集体备课会、教学观摩等形式,搞好本校“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为高质量、高起点地开设“基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议强调,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保障。

当前,要进一步落实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主管校领导负责,学校宣传、学生、教务、科研和财务等部门相互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贯彻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生均15—2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建设经费,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长;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等有力措施,让高水平的教师愿意来、留得住;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估机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评价和衡量学校以及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教育教学和领导班子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当前,要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五个二级学科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加大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教学带头人的工作力度;

要加强师德建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

要建章立制,把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落到实处;

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妥善地解决好有关教师在新方案实施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工作量计算、工作考评和换岗等。

尤其要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既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要重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会议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从战略高度、全局高度、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和指导新课程方案的实施;

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方案实施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制定行动规划和具体措施;

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和解决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注意总结、典型引路,及时宣传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保证每一所高校都能成功开设“基础”课,为实施新课程方案开好局、起好步,努力营造关心和支持“基础”课开设的良好氛围。

转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9期

责任编辑:

查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