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621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分层练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7.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

B.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C.部分S型菌转化为R型菌

D.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8.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去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AB.BC.CD.D

9.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二、填空题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配制培养基:

通常加入琼胶或明胶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1)重复实验:

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细菌;

B组接种正常S型菌;

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

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

培养结果如下。

(2)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________(相同、不相同)。

②观察D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D组实验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菌中存在着某种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S型菌中能促使R型菌转化的物质是DNA。

兴趣小组同学分析S型菌加热杀死后,S型菌的DNA之所以能进入R型菌,是因为R型菌应处于________态。

(3)兴趣小组又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________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死亡、存活

◆能力题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本质探索过程中经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烟草花叶病毒没有DNA的事实,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D.对于遗传物质的本质,可以认为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2.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一种不能进行逆转录的RNA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B.禽流感病毒的衣壳蛋白在自身的核糖体内合成

C.家禽和人类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似的受体

D.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3.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

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5.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如蛋白质和核酸

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

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6.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适时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7.科学家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B.搅拌使吸附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上清液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

D.在T2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DNA起作用

8.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

9.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人类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最具说服力的实验。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

om]

(1)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如果仅凭猜想,控制其性状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代噬菌体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

◆提升题

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可以控制生物性状

B.转化而来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有R型活菌和S型活菌

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2.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3.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5.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了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6.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7.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TMV的遗传物质是RNA

B.单独使用病毒的蛋白质也能使烟草感染

C.该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跟踪构成TMV的物质去向

D.烟草叶片受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接种的病毒进行了逆转录

8.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搅拌离心

④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A.①②④③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③⑤D.②①④⑤③

9.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均不能进入大肠杆菌,因此离心后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释放出来的

C.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未参与子代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10.每格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从2009年3月底开始,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爆发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蔓延至北美地区以外的国家,全球拉响防疫警报。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

问: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

显微注射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

把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

第二步:

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学。

科。

网]

第三步:

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2.D3.D4.B5.D6.A7.C8.D9.C

10.【答案】

(1).ABC

(2).基因重组(3).不相同(4).C(5).转化因子(6).感受(7).D

【解析】

1.【答案】C

【解析】肺炎双球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A错误。

噬菌体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故B错误。

S标记的主要是蛋白质,因为入侵时只有头部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应在上清液中放射性高,故C错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故D正确。

3.【答案】D

【解析】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A项错误;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项错误;

在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项错误;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15N和35S,A项错误;

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B项正确;

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也找不到15N,C项错误;

噬菌体的DNA中不含S元素,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由于A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有荚膜;

D组加入的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所以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A正确;

由于D组加入的是DNA,E组加入的是蛋白质,所以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正确;

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C正确;

D组产生的后代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和无荚膜的无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原因是只有部分无荚膜的无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D错误。

6.【答案】A

【解析】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细菌;

又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分别利用含有35S和32P去标记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A正确;

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噬菌体,若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

入细菌,不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B错误;

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错误;

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错误。

7.【答案】C

【解析】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以便进行确定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A正确;

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以确保肺炎双球菌能增殖和转化,B正确;

R型细菌部分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分别于R型细菌混合,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8.【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人工重建形成的丙病毒,核酸为乙病毒的核酸,故其增殖以乙病毒核酸

复制形成新的乙病毒核酸,合成乙病毒蛋白质外壳,组成乙病毒,后代为乙病毒,故D正确。

9.【答案】C

【解析】两组噬菌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后应分别侵染两组细菌,A项错误;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蛋白质没有机会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故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项正确;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能进行短时间保温,否则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D项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题需要考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进行准确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3)小题需要考生理解:

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并据此答题。

①①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原则,由于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S型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所以ABC都是对照组,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所以是实验组;

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是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整合到R型菌体内,所以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因而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不相同。

②如果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则C组实验中应出现的S型菌。

所以根据C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菌中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④S型菌的DNA之所以能进入R型菌,是因为R型菌应处于感受态。

(3)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由于S型菌的DNA能被DNA酶水解,所以R型细菌不能转化成S型菌,小鼠存活;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

型菌→注射入小鼠,加入的S型细菌就足以导致小鼠死亡;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由于高温加热后R型菌失去活性,不能繁殖,所以加入S型菌的DNA后也没有新细菌产生,小鼠存活;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由于高温加热后S型菌失去活性,不能繁殖,所以加入R型菌的DNA后也没有新细菌产生,小鼠存活。

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1.D2.C3.C4.C5.A6.B7.A8.D

9.【答案】

(1)①蛋白质和DNA都是遗传物质;

②其遗传物质是蛋白质,不是DNA;

③其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2)将宿主细菌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含有32P的细菌;

用T2噬菌体去侵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待细菌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会被32P标记(3)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4) 细菌细胞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1.【答案】D

【解析】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但是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B错误;

烟草花叶病毒没有DNA的事实,只能字母其遗传物质不是DNA,不能证明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C错误;

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只有RNA,以RNA为遗传物质,D正确。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禽流感病毒的衣壳蛋白在寄主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B错误;

禽流感病毒既能感染禽类也能感染人类,家禽和人类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似的受体,C正确;

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3.【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细菌性病毒,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错误;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