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5272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Word格式.docx

100%(15-3)

2.人口金字塔

(1)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pyramid)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的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更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

(2)人口金字塔的类型:

人口金字塔可分为三种类型:

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年轻型:

塔顶尖、塔底宽。

成年型:

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缩。

年老型:

塔顶宽,塔底窄。

从人口年龄结构对今后人口增长速度影响的角度,又可将人口金字塔分为增长型、静止型和缩减型,分别与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相对应。

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

(1)粗出生率:

粗出生率(crudebirthrate,CBR)又称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活产数),人口的出生率明显受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的影响。

其算式为:

粗出生率=

某年活产总数

1000‰(15-4)

同年平均人口数

(2)总生育率:

总生育率(generalfertilityrate,GFR)又称生育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的活产数,是测量人群生育水平的指标。

生育率=

1000‰(15-5)

同年15~49岁妇女平均人口数

(3)终生生育率:

终生生育率(life-timefertilityrate,LTFR)说明一批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妇女一生的生育水平。

终生生育率由于观察时间很长,一般很难观察到。

终生生育率=

某批妇女生育的活产子女数

1000‰(15-6)

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该批妇女数

(4)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otalfertilityrate,TFR)假定一批妇女按某一套年龄别生育率计算,平均在整个育龄期会有几个活产。

该指标反映的是调查年时间横断面上的生育水平。

因其消除了年龄构成不同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故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直接比较,因而应用较广,是较好的测量生育水平的指标。

总和生育率=

(15-7)

(5)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naturalincreaserate,NIR)为粗出生率与粗死亡率之差,是测量人口再生育的指标。

易受人口性别、年龄的影响,只能粗略的估计人口的一般增长趋势,不能用来估计未来人口的发展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

粗出生率―粗死亡率

(15-8)

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

(1)粗死亡率:

粗死亡率(crudedeathrate,CDR)又称死亡率(deathrate),是某时期(一般是1年)死亡总数除以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所得的商。

如果用一年的资料计算年死亡率,分子是一年内的死亡数,分母就是该年的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粗死亡率说明人群中总的死亡水平,易受人口性别、年龄的影响。

 

粗死亡率=

某年死亡数

1000‰(15-9)

(2)年龄别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deathrate,ASDR)指某年某年龄别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

年龄别死亡率=

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1000‰(15-10)

同年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3)标准化死亡率:

一群人的死亡率高低受该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所以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间的死亡率比较时,应该考虑用某种方法消除年龄构成的影响。

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mortalityrate,SMR)就是这样的一个指标。

直接法计算的标准化死亡率,就是用同一套标准的年龄构成比与各自的年龄组死亡率乘积的总和。

(4)婴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infantmortalityrate,IMR)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

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为敏感的指标。

婴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周岁婴儿死亡数

1000‰(15-11)

同期活产数

(5)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mortalityrate,NMR)指某地某年未满28天的新生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

与婴儿死亡率同样是反映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新生儿死亡数在婴儿死亡数中占很大的比重(约占50%),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但是,新生儿死亡漏报现象非常严重。

在我国,有的边远地区新生儿死亡漏报率高达100%。

新生儿死亡漏报直接影响到该指标的准确性。

新生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28天新生儿死亡数

1000‰(15-12)

(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由于儿童死亡率比较高,且不易获得完整的统计资料,在卫生事业不发达或统计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和地区,婴儿和新生儿死亡数往往有漏报。

故也常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某年不满5岁儿童死亡数

1000‰(15-13)

同年活产数

(7)死因别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deathrate,CSDR)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某死因死亡率=

某年内某种原因的死亡人数

100000/10万(15-14)

(8)死因顺位:

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或死因别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相对重要性。

(二)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

1.发病率:

发病率(incidencerate)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该病的频率。

某病发病率=

观察期内新发生某病的例数

1000‰(15-15)

同期平均人口数

2.患病率:

一般所说的患病率(prevalencerate),又称现患率,指时点患病率(pointprevalencerate),是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某病患者数占受检人数的比例,它是一种静态指标,虽然名称是率,但它的性质是比例。

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

患病率=

现患人数

1000‰(15-16)

受检人数

在某些场合,也使用时期患病率(periodprevalencerate),时期患病率的分子实际上是该时期起始点的患病例数与整个时期的新病例数之和,分母是同期平均人口数。

3.某病病死率:

某病病死率(fatalityrate)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某病病死率=

观察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1000‰(15-17)

同期该病患者数

4.某病死亡率:

某病死亡率(mortalityrate)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内,人群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

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或年代某种疾病的死亡水平。

某病死亡率=

1000‰(15-18)

5.治愈率:

治愈率(curerate)指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

主要适用于一些急性病的疗效统计。

治愈率=

治愈人数

100%(15-19)

受治人数

6.生存率:

生存率(survivalrate)是指观察对象能存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

常用的是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等。

临床上,一些慢性病的病人经过某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常用

年生存率来表示。

对恶性肿瘤等疾病,难说“治愈”,用

年生存率来表示治疗效果或凶险程度是比较合适的。

年生存率=

活满

年的例数

100%(15-20)

观察例数

生存率一般要用寿命表法(即Kaplan-Meier法)计算。

不宜按照对上述公式的直观理解,用“直接法”进行计算。

(三)医学人口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1.医学人口统计:

是应用人口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类健康和卫生保健的角度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变动及其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人口统计学在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领域中的应用,是卫生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资料来源:

主要来源于人口统计收集的资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普查;

(2)人口抽样调查;

(3)人口登记,包括生命事件登记(出生、死亡、胎儿死亡、结婚、离婚、收养、生育、认领、离弃等)、人口迁移变动登记和户口登记。

(四)疾病统计的意义及其资料来源

1.疾病统计:

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流行的规律,为病因学研究、疾病防治和评价疾病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资料来源:

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

(2)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3)疾病调查资料。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

婴儿死亡率。

答案:

婴儿死亡率(infantmortalityrate,IMR)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总数的比值。

其计算式为:

1000‰

同年活产总数

[评析]本题考点:

婴儿死亡率概念的理解。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死因统计分析中,死因顺位是按()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

A.发病率B.死因百分构成比或死因别死亡率

C.死因别病死率D.患病率

B。

对死因顺位含义的理解。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或死因别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

2.反映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有()。

A.患病率、感染率B.发病率、病死率

C.感染率、发病率D.发病率、患病率

答案:

D。

反映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

发病率与患病率同为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

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在特定人群中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反映某病新发病例的发生频度。

患病率是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种疾病的人数,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

3.总和生育率是指()。

A.一批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数

B.一批妇女按某年的年龄别生育水平计算,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数

C.一批妇女某年的平均活产数

D.某年龄段的育龄妇女某年的平均活产数

总和生育率概念的理解。

总和生育率(totalfertilityrate,TFR):

假定一批妇女按某一套年龄别生育率计算,平均在整个育龄期会有几个活产。

计算公式为:

4.人口金字塔可以用来反映()。

A.人口出生情况 

B.人口死亡情况

C.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情况 

D.人口迁入迁出情况

C。

人口金字塔的意义及用途。

人口金字塔是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故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更形象直观的反映了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和类型。

5.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可使()。

A.粗死亡率增高B.粗死亡率下降

C.婴儿死亡率下降D.出生率迅速下降

A。

[评析]本题考点:

粗死亡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粗死亡率又称死亡率,是某时期(一般是1年)死亡总数除以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所得的商。

一般情况下,老人和婴儿的死亡率较高,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某年死亡人数

1000‰

(三)简答题

何谓人口老龄化?

请简述其影响因素。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升高的现象。

在没有迁移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主要受生育率和死亡率两种因素的影响。

死亡率(主要是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降低,使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生育率下降,使低年龄人口的比重降低,高年龄人口的比重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的下降速度。

当生育率水平下降达到很低的水平且很难再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时,中老年人口死亡率的降低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才比较明显。

(四)计算题

表15-1是某地区的人口学调查资料,请就此资料作如下分析:

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期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负担系数;

4.计算老龄人口的比重。

表15-1某地男、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年龄组(岁)

0~

4.2

4.0

45~

2.4

2.7

5~

3.2

3.1

50~

2.1

10~

4.4

55~

1.2

2.2

15~

5.5

5.3

60~

1.3

20~

5.1

5.2

65~

1.1

1.4

25~

6.0

6.1

70~

0.8

30~

4.3

4.5

75~

0.5

0.9

35~

3.3

80~

0.2

40~

2.3

2.5

85~

0.1

解:

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全人口的性别比=

男性人口数

100

女性人口数

=

男性人口占全人口的百分比

女性人口占全人口的百分比

 

=49.9/52.1×

100=91.94

2.计算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育龄期妇女人数

100%

总人口数

=

(5.3+5.2+6.1+4.5+3.3+2.5+2.7)

=29.6%

3.计算负担系数

负担系数又称抚养比和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

总负担系数=

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

15~64岁人口数

=30.0/70.0×

100%=42.86%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6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口百分比之和

=6.9%

100

[评析]本题考点:

人口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的人口资料分析,往往是从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比及人口金字塔等诸方面进行描述,计算其相应的统计指标,以反映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变动情况。

四、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老年人口系数2.负担系数3.人口金字塔4.出生率5.总和生育率

6.标准化死亡率7.计划生育率8.死因别死亡率9.孕产妇死亡率10.生存率

(二)单项选择题

1.出生率下降,可使()。

A.婴儿死亡率下降B.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总死亡数增加D.老年人口数下降

2.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的分母为()。

A.年活产总数B.年初0岁组人口数

C.年中0岁组人口数D.年末0岁组人口数

3.自然增长率是估计一般人口增长趋势的指标,它的计算是()。

A.出生数—死亡数B.粗出生率—粗死亡率

C.标化出生率—标化死亡率D.年末人数—年初人数

4.计算某年围产儿死亡率的分母是()。

A.同年妊娠28周以上的妇女数

B.同年妊娠28周以上出生的活产数

C.同年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

D.同年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数

5.终生生育率是指()。

A.一批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数

B.一批妇女按某时的生育水平,一生可能生育子女数

C.一批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妇女某年的平均活产数

D.某年龄段的妇女某年的平均活产数

6.年龄别生育率是指()。

A.每1000名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数

B.每1000名妇女按某时的生育水平,一生可能生育子女数

C.每1000名妇女某年的平均活产数

D.每1000名某年龄段的育龄妇女某年的活产数

7.婴儿死亡率是指()。

A.0岁死亡率

B.活产婴儿在生活一年内的死亡概率

C.某年不满1岁婴儿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总数之比

D.某年不满1岁婴儿死亡数与同年婴儿总数之比

8.某病病死率和某病死亡率均为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两者的关系为()。

A.病死率高,死亡率一定高

B.病死率高,死亡率不一定高

C.青年人口中,病死率高,死亡率也高

D.女性人口中,病死率高,死亡率也高

9.总和生育率下降,可使老年人口百分比()。

A.上升B.下降

C.毫无关系D.以上答案均不对

10.观察某种疫苗的预防效果,若第一季度初接种了400人,第二季度初接种了300人,第三季度初接种了100人,第四季度初接种了200人,到年终总结,这1000人中发病者20人,计算发病率的分母应该是()。

A.1000人B.(400+200)/2人

C.(400+300+100+200)/4人D.400+300×

3/4+100×

1/2+200×

1/4人

11.随访观察某种慢性病1000人的治疗结果,第一年死了100人,第二年死了180人,第三年死了144人,则该慢性病的3年生存率的算法为()。

A.(0.9+0.8+0.8)/3B.1–0.10×

0.20×

0.20)

C.1–0.10–0.20–0.20D.0.90×

0.80×

0.80

12.老年人口一般是指()。

A.50岁及以上的人口B.55岁及以上的人口

C.60岁及以上的人口 

D.65岁及以上的人口

1.发病率、时点患病率、时期患病率的区别。

2.疾病统计的观察单位“病人”和“病例”的区别。

3.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区别。

五、习题答题要点

1.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说明人口老年化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

一般把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以60岁作为老年年龄界限。

老年人口系数的算式为:

老年人口系数=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

2.负担系数:

负担系数又称抚养比或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

一般以14~64岁为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或抚养年龄。

负担系数包括三个指标:

总负担系数、少年儿童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

各国由于人口年龄构成不同,负担系数也有所不同。

3.人口金字塔: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pyramid)。

人口金字塔更形象直观的反映了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和类型。

4.出生率:

出生率(birthrate,BR)又称粗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活产数),人口的出生率明显受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因此,它只能粗略的反应生育水平。

出生率=

5.总和生育率:

(年龄组组距×

各年龄组生育率)

6.标准化死亡率:

7.计划生育率:

计划生育率是指每1000名活产中符合计划生育要求者的例数。

他综合说明计划生育的质量,可与反映计划生育工作的其他指标联合,用于评价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率=

某年符合计划生育的活产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