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598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南(5)Word格式.doc

(五)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 48

(六)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55

(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57

(八)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58

(九)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 60

附件3各行业企业基本信息表 65

(一)城市工业危险源 65

(二)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危险源 71

(三)城市交通运输设施危险源 76

(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危险源 78

南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

南昌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采取政府(安委办)领导、咨询机构帮扶、企业负责、属地和部门审核把关的组织方式,其中企业风险辨识评估是整个工作的基础。

以下内容为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直接依据。

一、工作范围

(一)行业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重点行业领域:

(1)危险化学品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

(2)建筑施工企业;

(3)非煤矿山、尾矿库;

(4)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生产、经营企业;

(5)油气管道、城镇燃气;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包括商业零售、餐饮、星级饭店、体育运动场馆、旅游景区(点)、公众娱乐场所、医疗康复机构、教育文化、宗教文物场所、城市大型综合体、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等);

(8)交通运输(客运车站、旅游客运企业、班线客运企业、渡口、码头、港口危险货运企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等);

(9)垃圾填埋场、渣土受纳场;

(10)其它可能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业领域。

(二)企业范围

规模以上企业或者安全风险程度高的企业。

(三)风险范围

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重点辨识可能导致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

这里的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493号)中规定的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事故等级划分如下: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工作方法

风险评估包括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即辨识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设备、设施)、导致事故的原因和途径,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第二,采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级;

第三,采取有效风险管控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风险辨识

1、风险辨识

(1)风险辨识的要点

风险辨识必须找出三要素:

风险源、风险因素、风险后果。

风险源指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如场所、设备设施等;

风险因素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途径,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管理缺陷;

风险后果指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例:

危险化学品仓库(风险源)在装卸危险化学品作业中不慎造成危险化学品泄露,并遇点火源(风险因素),造成火灾事故(风险后果)。

风险辨识应把握的要点:

(1)风险源要指出具体的场所(设备设施)的名称或者编号。

(2)对风险源的特征进行描述:

指风险源的基本情况介绍,如储罐区的数量、容积、介质名称、压力;

设备设施的型号、数量等。

(3)风险因素要描述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途径,可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分别考察,具体可参考《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

(4)风险后果的描述要规范。

要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中规定的20类事故类型规范表述。

20类事故类别名称包括: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风险辨识内容要按照“二、工作成果”中“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的格式进行填写。

(2)各行业风险辨识的主要范围

城市安全风险辨识应抓大放小,重点辨识可能导致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风险,而事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量的集中程度,二是人员或者财产集中的程度,因此城市安全风险应紧紧围绕能量集中或者人员、财产集中的地方开展辨识。

各行业重点辨识的范围如下表。

表各行业重点辨识的范围

城市

单元

行业

重点辨识范围

重点辨识的风险类型

1、城市工业风险源

危险化学品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储存、使用)

1、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场所

如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等;

2、化工生产装置

如反应釜/器、换热器、加热炉、压力管道、压缩

3、生产辅助设施

如变配电室、停车场等。

火灾、爆炸、中毒

建筑施工企业

基坑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等。

坍塌、高处坠落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涉氨、涉氯、涉可燃性粉尘、有限空间

中毒、窒息、其它爆炸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

地下矿山:

采掘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通风系统、防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

露天矿山:

采场、排土场、运输系统、供配电系统。

尾矿库:

坝体、库区周边。

机械伤害、淹溺、坍塌、冒顶片帮、触电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

工房、库房、零售点

火药爆炸

2、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源

商业零售

营业场所、通道、电梯、仓储、餐饮厨房、变配电室

火灾、其它伤害(人员踩踏)

餐饮

厨房、包房、液化气储罐、燃气管道、变配电室

火灾、触电

星级饭店

大厅、餐厅等公共区域,厨房、配套娱乐休闲场所、客房、锅炉房、柴油机发电机房、物资仓库等

火灾、其它伤害(拥挤踩踏)、锅炉爆炸

体育运动场馆

观众厅、马道、比赛厂区、舞台、布景、临时座椅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火灾、高处坠落

旅游景区

游览车及相关道路、游览船及相关水域、游乐设施、水(山、崖)边栈道、山体滑坡易发点、过桥(含索桥、吊桥、简易桥、浮桥、湖面桥等)、大型活动举办地、索道、缆车等。

车辆伤害、坍塌、其它伤害(踩踏)、淹溺、高处坠落等

文化娱乐场所

影院的放映厅、售票厅、舞台、厨房、观众厅、包间、变配电室、

火灾、其它伤害(拥挤踩踏)

医疗机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康复护理机构)

门诊、住院部、手术室、放射科、核医疗科、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

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火灾等

教育文化

教学区域、宿舍、实验室、校车、厨房

车辆伤害、其它伤害(踩踏)等

宗教文物场所

木质结构的建筑物、宗教活动举办场所

火灾、其它伤害(踩踏)等

城市大型综合体等

营业场所、出入口及通道、中庭、仓库、玻璃幕墙、餐饮厨房、配电室等。

火灾、物体打击、触电、其它伤害(踩踏)等

超高层建筑

玻璃幕墙、柴油发电机房、供暖设施、屋顶停机坪等。

物体打击、火灾等。

大型地下空间

地下电气设施、停车场等。

车辆伤害、火灾等

3、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风险源

油气管道

油气输送管道及沿线区域、输油(气)站场

其它爆炸

城镇燃气

燃气管道、液化石油气储罐、罐车、气瓶库

容器爆炸

4、城市交通运输风险源

“道路交通企业(重点是两客一危”企业)及设施

客运车辆、客运站、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危险货物停车场、桥梁、路口等。

车辆伤害、中毒、火灾

水上交通等企业及设施

码头、船只、通航水域

淹溺、其它伤害(船只碰撞)

轨道交通企业及设施

车站、车辆、线路

车辆伤害

5、城市其它风险源

九小场所(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的总称)集中的区域。

重点关注:

建筑结构和材料、违规建筑、“三合一”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电气线路

火灾

群租房现象突出的区域

消防通道、电气设备

垃圾填埋场

边坡及边坡坍塌影响区域

坍塌

地质灾害

山体滑坡、洪涝灾害易发的场所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专门针对危险化学品的一个特定概念,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有明确的标准,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40号)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要求,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并按照“二、工作成果”中“重大危险源清单”的格式填写。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把握的要点:

1、如实填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本身的关键信息。

主要包括:

重大危险源名称、

级别、主要装置、设施名称、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名称、危险化学品最大存量(t)。

2、填写重大危险源周边脆弱性目标的情况。

由于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后对周边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重大危险源辨识时还需要对重大危险源周边脆弱性目标情况进行考察,并将相关情况(脆弱性目标的类别、名称、基本情况、相对于重大危险源的方位和距离)填入重大危险源清单中。

由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需要调查的信息较为详细,所以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除了按照安全风险清单的格式填写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情况外,还要单独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的等级,以便于把握管理的重点。

1、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点评估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

由于不同的评估方法在评估程序、评估难度、评估指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为方便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本项目统一采用操作简单的LEC法进行评估。

LEC法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具体的风险事件为对象,对风险事件的危害后果、事件发生可能性及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别进行判定,然后将三者的乘积作为风险的大小。

方法如下:

D=LEC

式中: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

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具体的可能性可结合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上事故发生的频率来判定,可参考表4-2所示的规则进行判定:

表4-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指标

释义

分级

可能性

分数值

历史发生

概率(Q1)

从该风险过去N年发生此类突发事件的次数(频率),并结合国内行业事故发生情况得出等级值。

风险管理完全失控,隐患相当严重,随时可能发生事故

完全可能预料

10

本企业过去2年发生1次以上,或者国内行业内频繁发生

相当可能

6

本企业过去5年发生1次,或者国内行业内经常发生

可能,但不经常

3

本企业过去10年发生1次,或者国内行业内发生多次

可能性小,完全以外

1

本企业过去从未发生,或者国内行业内过去10年以上发生1次

较不可能

0.5

本企业过去从未发生,或者国内行业内10年以内未发生

极不可能

0.2

本企业过去从未发生,或者国内行业内也几乎不发生

实际不可能

0.1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4-3。

表4-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0.5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

具体的后果严重度应根据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判定,可参考表4-4的规则进行判定:

表4-4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临界值(满足其中之一)

人员伤害、经济损失轻微,对环境几乎无影响,未造成社会影响

1、造成人员伤害,但不构成轻伤;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下;

3、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4、几乎不造成社会影响,仅本厂人员关注。

造成人员轻伤,造成较小的经济损失和轻微的环境影响,厂区周边群众关注。

1、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轻伤人员1-2人;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

3、仅对事故场所周围造成影响,一般限于车间内部;

4、造成本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短时间中断,厂区周边群众关注。

造成人员重伤,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本地区广泛关注。

1、无人员死亡,但造成重伤人员1-2人或者轻伤人员

3-5人;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

3、对事故发生所在的厂区范围内环境造成影响;

4、造成区域性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短时间中断,本地区广泛关注。

7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厂区周边环境破坏,本省广泛关注

1、死亡人数1-2人,或者受伤人员5-15人;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至5000万元人民币;

3、对事故发生地厂区外围100米范围内的空气或者水体、

土壤造成污染;

4、造成区域性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中断

10天以上,本省广泛关注。

15

灾难,数人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区域性环境破坏,国内社会广泛关注。

1、死亡人数3-9人,或者受伤人员16-49人;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至1亿元人民币;

3、对事故发生地厂区外围100-500米范围内的空气或者水体、土壤造成污染;

4、造成区域性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中断10天至1个月,国内社会广泛关注。

4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环境灾难事件,国内外广泛持续关注。

1、死亡人数≥10人,或者受伤人员≥50人;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人民币;

3、对事故发生地厂区外围500米范围外的空气或者水体、

土壤造成污染,造成重大环境灾难事件;

4、造成区域性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中断1

个月以上,国内外广泛关注。

100

(4)风险等级判定

根据风险值在表4-5中所处的区间进行风险等级的判定,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

表4-5风险等级划分

D值

风险等级

备注

>320

重大风险(红色风险)

160~320

较大风险(橙色风险)

70~159

一般风险(黄色风险)

<70

4

低风险(蓝色风险)

LEC法是针对单个风险事件的评估结果,如果一个风险点存在多个风险事件,则取该点的风险值为该点最高等级风险事件风险值的平均值,该点的风险等级根据其风险值按照表4-5的标准进行判定。

企业的整体风险值为该企业最高等级风险点风险值的平均值,该企业的风险等级根据其风险值按照表4-5的标准进行判定。

风险评估应把握的要点:

1、重大风险源采取从严判定的原则。

由于LEC的使用存在主观性,可能导致一些风险程度高的风险源被评估为较低级别,为确保应该管控的重大风险源不被遗漏,对未评估为重大等级的风险源,但符合“附件:

重大风险源判定标准”的风险源也须判定为重大风险源,对已经使用LEC法评估为重大等级的风险源则保持其等级不变。

2、注意重大风险源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区别。

重大风险源是经过评估后风险等级为重大级别的风险源,不限于危险化学品行业,具有一般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一个仅限于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特定概念,是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18)直接判定的重大危险源,需要单独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

根据本手册“附件:

重大风险源判定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也必须判定为重大风险源。

(三)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风险管控措施的维护,确保不出现隐患。

对于已经在生产运营状态的企业,风险管控目的就是查找管控措施的漏洞。

1、明确分级管控主体

根据企业的管理层级和部门分工明确不同等级、不同类型风险源的管控主体。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同时,上一级负责对下一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可参考以下的原则执行:

重大风险(红色风险):

公司进行管控;

较大风险(橙色风险):

专业(职能)部门进行管控;

一般风险(黄色风险):

车间(区队)进行管控;

低风险(蓝色风险):

岗位(班组)进行管控。

2、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1)明确应该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导致事故的原因和途径),明确应该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可综合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确保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得到落实,风险能处于可接受的状态。

应该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即为企业日常安全检查的标准。

(2)考察实际采取的管控措施,找出和消除管控措施的漏洞(隐患排查治理)

对照应该采取的管控措施,对各个风险源实际采取的管控措施进行现场考察,找出并消除管控措施的漏洞(即隐患),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始终处于完好的状态。

风险管控措施的漏洞有两个表现:

一是风险管控措施的缺位,即应采取而未采取的管控措施;

二是风险管控措施的损坏,即已经采取的管控措施出现故障或者失效。

这项工作其实就是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对于一般隐患企业纳入日常工作进行治理,对于重大隐患企业要单独填写《重大隐患清单》。

风险管控应把握的要点:

1、风险管控措施要具有且有针对性。

风险管控措施应与风险因素对应,即风险因素是导致事故的原因和途径,而风险管控措施就是切断导致事故的原因和途径。

2、风险管控措施应在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并结合风险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

国家标准的本质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必须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但标准通常原则性强,不够具体细化,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细化。

3、依据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进行判定。

对于已经颁布了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的行业(领域),按照标准进行判定,目前已经颁布的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有: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一〔2017〕98号、《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A653-2006等、《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电监安全〔2013〕5号)、《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水安监[2017]344号)、《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

对于目前还未颁布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的行业(领域),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第三条的要求进行判定。

(16号令第三条: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四)绘制企业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将不同等级的风险源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在企业的平面布置图中,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企业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可以车间为单元进行标注,如果车间较大,也可以以具体的风险点(如设施、设备、场所等)为单元进行标注。

如果企业有多层空间,如大型商场,要分别绘制每层的安全风险分布图。

图4-5企业安全风险四色示意图

三、工作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