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6868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的研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

随着公有企业“抓大放小”和“国退民进”战略性改革措施的实施,这个比率差距还在拉大。

非公有企业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公有企业员工不足6000万而非公有企业员工号称2亿多,据最新报道,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有1.5亿之多,他们几乎都集中在非公经济组织。

深化公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布局,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完善“资本和技术参与分配”的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工会十四大报告指出:

“职工队伍发展壮大,内部结构、分配方式、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工会工作对象和范围出现了新的情况和特点,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把广大职工更好地组织起来,保持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会必须有在非公经济组织组建方面有新的作为。

一、提高对非公有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意义的认识

中共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向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公有企业和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和控制的主体作用,但是,非公经济组织和员工数量却三分天下有其二,甚至四分天下有其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的格局不再是改革前的国家职工与国营企业的关系了,因此,必须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工会组建工作意义的认识。

第一,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工会是协调劳使关系需要

所谓劳使关系就是一般称之为的“劳资关系”,我国在中共八大以后习惯称之为的“劳动关系”,即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所谓公司制股份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资本所有者不一定直接经营企业而企业是独立的经济组织,所以,“劳资”或“劳动”这样的概念已经都不能反映这种社会关系的本质了,于是,国际上流行起了“劳使关系”这个概念,也就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

这个概念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的特性。

在中共党的八大前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见宪法序言),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完全被消灭掉了。

几十年来,非公经济在我国一直被作为非社会主义经济进行批判,文化大革命愈加强化了人们的这个意识并使之登峰造极。

因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劳使关系的认识,劳动者的思想深处仍然有着“剥削和压迫”的雇佣观念。

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劳动关系”被称作“劳资关系”而在公有经济组织中则是“劳动关系”,这一度成为某种政治的界定。

同样,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其心态也是复杂的。

加之他们缺乏对这类企业的管理经验,诸如此类的思想心态必然导致“劳使关系”的复杂、紧张甚至对立。

雇佣与被雇佣的思想心态使劳使关系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其结果往往是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劳动争议也大幅度上升尤其是集体争议案件几乎是成倍增长。

在我国劳使关系中的人权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当中。

工伤、死亡、职业病,童工、污辱女工、监禁劳动,工作超时、拒发延长工时费、拖欠工资、不缴纳保险费等等侵犯人权、违反法律、有悖道德的现象,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多有发生。

在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有相当多的员工其工资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劳动强度则是最大的。

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发生在惠东的一家非公企业恶性拖欠工资导致罢工,保安开枪打伤员工,老板携款逃逸。

这个事件可谓典型之极。

即便是在那些所谓规范管理待遇优厚的大型外资企业中,员工的劳动强度也是较大的,员工很少有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感,白领“疲劳症”已经是普遍存在是现象。

“有赚钱的时间没有花钱的时间”,这是非公有制企业所谓待遇不错的员工之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决定的劳使关系如此紧张的局面,不得不接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本血腥积累的事实,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如此紧张对立的劳使关系就必然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不能健康发展,还有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调适这个矛盾使其健康发展呢?

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近200多年的历史证明,把员工组织起来才是化解这个矛盾对立的最好办法。

如果说在原始资本主义时代,工会是团结劳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的产物,那么,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工会则担当起了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角色。

北京切诺基公司的美方代表十分看重中国工会的作用,为妥善处理劳使关系,主动向工会建议建立集体谈判制度的机制;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在与外资合资时,都把组建工会和签订集体合同作为首要的条件之一。

中国非公经济发展近20年的经验证明,有工会组织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劳使关系就可以调适到一个和谐健康的状态,工会的存在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工会是迎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无论愿意与否,全球化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尤其是经济的世界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企业的国际化即跨国经营。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开始迈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越来越被各国承认,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

我国政府已经对全世界承诺中国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经济的全球化迫使中国的劳使关系不能不与之相适应。

发达国家的员工和不发达国家的员工对全球化经济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看法,然而,其实质反映了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反对无情的剥削。

对于不发达国家的员工而言,往往政府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作为吸引发达国家的资本的一个筹码;

而对于发达国家的员工而言,资本向不发达国家的转移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造成大量的失业或迫使其降低工资要求。

美国劳工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抗议活动是最典型的例证。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挪威、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几家工会组织,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向中国工会呼吁制定联合的工会对策。

经济的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资本国际化联合起来的一种表现。

那么,历史告诉我们工会是顺应雇主组织的产生而产生的即先有雇主组织后有工会组织。

同样道理,如果说资本的国际化联合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工会的国际化对策也就只能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必然——无论人们、雇主或政府喜欢不喜欢。

对于我国而言,在外商投资企业全面建立工会组织则是迎接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

随着公司社会责任即SA8000标准在全世界各国的发展,劳工的权益保护尤其是劳工的团结权,将越来越引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及企图成为跨国公司的各国企业的关注,工会是劳工团结权的具体形式,组建工会必将成为一种潮流。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兑现向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承诺,我国劳使关系的调适的手段也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原始会员国,我们有责任成为履行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模范。

员工的团结权是实现其应当享有的劳动权利的基础,建立集体谈判制度和调适劳使关系三方原则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工会组织。

因此,建立工会组织不仅在外商投资企业是必要的,对于内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而言也是必要的。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的结社自由权,据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工会法规定工会的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

由此可见,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国际联合及企业跨国发展,要求我们不得不按照国际惯例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新型的劳使关系即全面成立工会组织,建立资本、政府和工会组成的“三方机制”调适劳使关系。

第三,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工会是深化经济制度改革给中国工会提出的新课题

按照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中共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我国全面改革的战略,中共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调整经济结构布局深化经济制度改革,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上,在保证公有制对国民经济控制的前提下,公有经济的数量可以少一些;

不仅如此,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应当是多样化的,鼓励和引导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中共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化公有企业改革有进有退的总体部署,公有经济企业在竞争领域要逐步退出。

由此可见,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有的地区已经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多数的目标,有的城市正在为实现非公有企业达到70%的目标而深化公有企业改组改造:

主辅分离、股份化改造、出让公有股份、关闭一批公有工厂、破产一批公有企业等等。

调整经济结构布局深化经济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挑战。

中国工会几十年来的工作重心都是在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几十年来全力以赴研究的是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工会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理论。

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制度基础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面对70%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70%以上的员工就业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新格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号称15000万会员的中国工会一度减少至不足9000万,组建工作加大力度以后至2003年,工会会员恢复至1.34亿。

与此同时,就职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员工从1.8亿增长至2.5亿。

据估计2004年工会可组织的对象达3.00亿,而工会会员2003年则又下降至1.20亿左右。

公有企事业及机关单位越来越少,其员工数量也越来越少,工会组织率不断滑坡,在改制后的企业有些虽然还保留工会的招牌却没有了工会专职工作人员,更有甚者干脆取消了工会组织。

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几乎都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被动地成立工会组织,工会组织的发展远不及非公有经济组织的发展速度。

非公经济组织的工会组建率不足10%,其中还要相当多数是老板工会或老板娘工会,工会成为一种摆设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工会的组建工作就不能不成为中国工会的一项现实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其社会性,社会生活即群体性的生活是人的本能的愿望,只要组织起来才能战胜其原始的可怖心理;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果不建立和完善合法的工会组织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诸如同乡会等打工者组织就可能进入,员工中非正式组织就必然出现且会伴随着劳使矛盾的加剧而膨胀起来,也不排除其他反社会的组织利用劳使关系的矛盾而根植其中的可能性。

二、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工会存在的若干误解

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立工会,有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如工会无用论、工会麻烦论、工会负担论、工会分权论、工会收费论等等,所有这些论调都严重地阻碍了工会的组建工作。

第一,来自政府官员方面的误解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工会的最大阻力应当说是来自政府官员对工会的误解。

在他们看来经济建设是最大的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某些政府官员却存在这样的论调,认为工会是阻碍改革、影响开放、妨碍引资、制约发展的力量。

在公有企业改造的过程中,工会被“改革”掉了。

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效率第一“精简”机构,还能够把工会的牌子保留在“党群办公室”已经是不错的了。

再者,“国有”企业已经不在是全民所有的“国营工厂”了,股份化的公司存在“非公有股份”,所以,某些官员认为强调保留或建立工会是对“非公有股份”资产所有权的藐视。

个别政府官员甚至声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工会“捣乱”。

由此,在一些改造为非公有独资的经济组织中,工会消失了且很难重新组建。

在私营企业组建工会,这些官员则声称,有“侵犯私营企业主权益”之嫌,严重挫伤了企业主发展经济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在外商投资企业组建工会,这些官员则认为是破坏招商引资改革开放之大计,唯恐吓跑了海外来的资本家。

第二,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方面的误解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方面的误解是工会组建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工会就是带动员工共同闹事与资本所有者对立斗争的团体,成立工会无异于为自己安置了一颗定时炸弹,因此,畏惧工会进而由衷地抵制组建工会。

这样的观点在内资私营企业主和来自一些工会力量比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如韩国等投资人中多有存在。

另一观点认为工会是企业的麻烦,成立工会无异于作茧自缚,由于有了工会某些事情就不便于独自决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工会是负担,成立工会就不得不按照规定提供办公场所、安置有关人员、还要拨交经费,这无异于瓜分利润。

也要个别的企业如柯达公司,他们认为成立工会是无意义的,因为公司已经为员工提供了最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公司对员工的地位作用甚至其个人的发展都有充分的考虑,总之工会能够做的公司都已经做到了,工会没有存在的必要。

还要更特别的,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员工俱乐部”,公司为员工俱乐部提供所有的帮助和支持,所谓“员工俱乐部”可以发挥工会组织的一切作用,其实际就是工会,但是公司方面就是反对把该公司的员工组织纳入“中国工会”的系统。

如此观念决定了在某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出现了拒绝成立工会的现象:

或者以建立和完善内部员工组织以抵制工会的进入,或者迫于压力成立“老板工会”、“老板娘工会”等等。

“老板工会”或“老板娘工会”等,其实质是“羊头幌子”专供应付检查给人看的。

“老板工会”和“老板娘工会”等形式上的工会,不但不能发挥工会应有的法定作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玷污了中国工会的形象。

第三,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方面的误解

阻碍工会组建工作的还有来自非公经济组织员工方面的误解。

他们有些人不了解不知道工会是干什么的,还有些员工对工会反感情绪,认为工会没有作用或者也不小。

尽管在建国初期有过非公经济,但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这些经济组织或被交公成为国营企业或经合作成为集体企业,非公经济的业主也被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我国现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近25年改革中出现的。

就职于非公经济组织的员工多数是青年人,更多的是来自农村甚至偏远落后地区的,他们对工会不甚了解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他们对工会组建可以说是无动于衷。

据介绍某特区一家很有规模的私营企业率先成立了工会,笔者亲自去实地调研。

笔者随便问一位在这里打工三年的员工,答曰本店确实成立了工会。

当问及工会主席是谁,工会办公室在哪里时,答曰“不知道”。

对工会反感者也大有人在。

某地工会副主席亲自抓非公经济组织工会的组建工作,对员工进行工会性质职能教育:

工会可以指导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其争取参加社会保险等等。

这些员工则强烈抗议:

签订合同我们就被囚死在这家企业而不能随时找到更好的工作,参加保险实际上是帮助老板把我们本来就不多的工资再骗走一些,更有甚者还认为工会居心不良。

面对这样的情况组建工会工作则处于尴尬境地。

沿海某市产业工会,经过努力终于说服企业为外地打工者缴纳社会保险金,同时,员工也必须依法按工资比率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

结果却导致这些员工集体抗议,险些酿成群体事件。

还有一些就职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员工,他们是来自公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多数认为“工会无用”。

在公有企业里长期不发工资,直至无端下岗,“工会没有保护”或者说“工会没有能力保护”他们,找到工会的时候还被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他们“要顾全大局”。

这些员工对在非公经济组织组建工会不屑一顾,他们认为,有工会的地方员工的工资被拖欠克扣却没人管,没有工会的地方至少还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和稳定的工资拿。

笔者为北京某非公公司代理一宗拖延发放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为了使员工获得更多的利益与公司协商要求也更多的补偿和赔偿换取员工撤诉。

当与员工协商的时候,说明笔者是来自工会方面的,不会做对员工不利的事。

员工答曰“别和我提工会,我父亲就是做工会工作的,工会实际上是帮企业说话的”。

来自员工的这些虽然不能真实地反映工会实际作用的说法和误解,不能不是我们组建工会工作的问题。

据调查,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的工作,其实真正考虑员工愿望或者说员工对工会的认同,确实也很少;

想当然地认定员工有加入工会的要求。

因此,我们看到,在组建工会的工作中很多同志多把困难集中的其它方面,做企业行政方面的工作比做员工的工作要多得多。

三、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建工作的几点“软环境”建议

目前,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工会的问题,工会内部对其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应当说基本上形成了共识。

有关组建的具体方法、形式、程序和操作的步骤等考虑得很仔细,如与工商局联手在非公经济组织注册的同时要求其成立工会,与税务局联手在非公经济组织纳税的同时拨交工会经费等等。

各地方工会及区域性工会干部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的工作之困难感受最深。

然而,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的“软环境”问题思考得相对比较少。

所谓“软环境”,是指与采取行政手段如与政府的职能部门联手及“自上而下”的下达指标加大考核力度等“硬”措施相比较而言的,那些树立工会自身社会良好形象、从社会心理着眼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这项工作受到更多阻碍,多是因为在这些“软环境”方面工作不够得力;

能够使组建起来的工会组织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也正需要我们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软环境”方面的工作必须得以加强。

第一,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工会和中国工会的新理论并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之。

思想支配行动,没有思想的行动是盲动,没有行动的思想是空想。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的组建工作,不能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先导。

我们强调研究工会组织的新理论,无意否定以往对工会理论的研究成果,而是强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研究工会组织活动的发展规律。

以往关于工会组织理论的研究,更倾向于公有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会组织的工作。

那么,经过25年改革后的中国,工会组织则是生存于市场经济而且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当然,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经济原始积累时期的工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还要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工会组织的性质职能,从而进化历史的比较。

这样的比较研究会使我们发现:

工会组织是为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领导劳工通过罢工等手段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而产生的,几百年来工会维护劳工权益的基本职责没有变化;

但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工会的性质职能则不同以往。

工业社会时代的工会是“劳资关系”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产物,现代社会的工会则承担起了协调“劳使关系”,稳健维护劳工权益的任务。

所谓现代社会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已经令人深恶痛绝,痛定思痛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安定的工作和生活,人权至上保障社会的秩序;

包括罢工在内的各种激烈的社会冲突事件,人们越来越有一种反感情绪,提出了劳动安定的口号。

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发达国家的“劳资”双方已经取得了这样的共识:

双方以企业为利益的共同体,和平谈判是解决分歧的第一手段。

工会正是“劳方”赖以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利益的组织手段,也是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的劳使关系之的组织形式。

就我们国家而言,企业是职工和投资人利益共同体的理念,在改革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实际上也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与以往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工会性质职能不同,中国工会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其性质和职能更加鲜明地体现为“劳使关系”协调者的角色,在中共党的绝对领导下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工会有着调动“劳使”双方积极性的责任。

关于公有企业改革,我们提出了“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理顺劳动关系”的理论,然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产权关系应当说是清楚的,那么,如何理顺其劳使关系呢?

工会在此空间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其实,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发达的国家的工会所担当的角色,虽然仍是以罢工和纠察队为保护劳工权益的终极手段,但是,实际上更主要的是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劳使关系的调适,从而实现劳资利益的双赢。

本世纪初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的大罢工,最终还是以工会代表劳工与公司谈判,双方妥协达成协议而告终,就是典型的案例。

无论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改革开放25年以后的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与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不同,工会实际上就是劳使双方矛盾的平衡器,不再是一方独大单方胜利。

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这样的理念,使之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那么,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工作就有可能减少误会化解阻力。

第二,塑造市场经济制度中的新形象,全面而有效地发挥工会的作用。

形象好比旗帜,没有鲜明而良好的社会形象无以感召天下。

所谓新形象是针对以往的形象而言的。

市场经济原始积累时期的工会形象之鲜明就在于领导劳工与资本的残酷剥削进行无情而彻底的斗争,从经济的斗争发展为政治的斗争;

共产党领导的工会则以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为终极目的。

正是这样的旗帜感召了被压在社会最底层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

工会的这个形象影响至今。

计划经济制度时代的中国工会,虽然会员众多但是其形象却是被模糊了的,人们能够记起来的工会不过是福利组织,因为工会的形象的模糊,甚至连工会自己都一度提出为“消亡工会”而奋斗的荒唐口号。

诚然,那是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逻辑的:

资本家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了;

因此,从理论上说,“劳资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劳资矛盾产物的工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中国工会居然停止活动长达10余年之久。

25年前实施改革,“市场”在“计划”中萌生;

经历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25年后彻底转变了“计划经济制度”的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制度的价值理念,从理论到实际完全得以确立。

那么,在中共党的绝对领导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后的中国工会再也不能继续其“模糊角色”的形象了。

工会会员流失之迅速不能不说是与工会模糊的形象有关。

那么,现代中国的工会需要怎样的新形象呢?

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实际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后,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领导班子顺应历史的潮流及时地提出了“突出维护职能”的“总体思路”。

“维权”成为中国工会新时期的新形象,这面大旗使中国工会工作为之一振,开拓了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工会十三大则高举起了“支持改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