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707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同违约损失赔偿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

关键是可得利益如何确定?

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债权人可以实现或者取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未来性。

可得利益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一种未来的利益,它必须是经过合同违约方履行后才能获得的利益。

②期待性。

可得利益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损失也是合同当事人能够预见到的损失。

③一定的现实性。

尽管可得利益并非订立合同时就可实际享有的利益,但这种利益并不是臆想的,如果合同违约方不违约,是非违约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2)合理预见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合同法》第113条规定,“……,但赔偿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就是合理预见原则,又叫可预见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预见的主体是违约方;

②预见的时间是合同订立时;

③预见的内容是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范围;

④判断违约方能否预见的标准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即通常以同类型的社会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3)减轻损害原则。

也叫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损害部分。

也就是将减轻损害作为受害人的一项义务看待,并以此限制违约方的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119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

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减轻损害原则的构成要件是:

①损害的发生由违约方所致,受害人对此没有过错;

②受害人未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③受害人的不当行为造成损害扩大。

  (4)损益相抵原则。

又叫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

这是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重要规则。

根据这一规则,违约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损害,又使受害人获得了利益时,法院应责令违约方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害与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额,这是净损失、真实损失,但并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没有规定损益相抵原则,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应承认此原则。

具体地说,违约损害赔偿地目的是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并非使受害人反而因此而受益。

由于同一违约行为既遭受损失,又获得利益,如不将利益予以扣除,就等于让受害人因违约行为而受益,这是违反违约损害赔偿的本意和目的的。

因此,必须采取损益相抵原则。

  损益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违约损害赔偿之债已经成立。

这是前提条件。

即只有构成违约损害赔偿之债时,才有必要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而损益相抵恰恰是限制损害赔偿范围的因素。

②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和收益。

即损害和收益是同一违约行为的不同结果。

  (5)责任相抵原则。

是指按照债权人与债务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确定责任范围。

《合同法》第120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就是责任相抵原则。

同时应明确,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责任相抵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是指当事人的责任抵销,是在确定各自应负的责任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

  责任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

即适用前提是双方当事人都存在违约行为。

这是客观要件,只要客观上具有违约行为,而不管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②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当事人双方都违约的情况下,其各自承担与其违约行为相对应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替代。

  (6)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

针对交易中各种严重的欺诈行为,特别是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欺诈行为的严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数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经营欺诈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食品安全法》[2009]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经营者提供商品、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存在。

常见的有:

直接出售假冒商品的行为;

故意短斤少两的行为;

消费加工承揽中偷工减料、偷换原材料的行为;

在修理服务中偷换零件、虚列修理项目、增报修理费的行为等。

②消费者受到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