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79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生活 知识点理科Word下载.docx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族选举:

①选举方式及其特点

选举方式

含义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

等额选举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举名额

为选民提供余地,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

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②选举方式现状: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普遍的差额选举。

(2)民主决策:

①方式

民主决策方式

内容

具体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

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需要利用到专家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公示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在听证会上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②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

A.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B.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C.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形式:

①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

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

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民主监督:

①渠道、方式

民主监督的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人大代表的议案和质询。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②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A.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A.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B.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公务活动。

C.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理论)

1.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基本职能:

职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①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②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

③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④保障人民民主,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①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②市场监管(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宣传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②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社会建设

1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气、建筑等)。

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我国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4.我国政府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具体要求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政府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不能损害人民利益,违法失职行为受到追究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5.政府依法行政(是什么):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为什么)

(1)必要性: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重要性:

(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怎么做)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6.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7.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为什么)

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会造福人类;

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意义:

(重要性)

①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②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③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3)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怎么做)

①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③推行政务公开: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称为“阳光工程”。

意义:

①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②有利于群众维护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8.政府权威含义:

政府在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标志: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们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中央政府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1)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2)权利:

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3)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为民服务、受民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P59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

6.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要会填写: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

1.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基本执政方式:

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5.党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6.党的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二、我国政党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

(3)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①人民政协性质:

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职能是: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新型的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原则:

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平等,平等地履行义务

(2)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侧重讲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三项原则关系:

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4)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6)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它的优越性在于: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3.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包括两方面:

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一个根本,三个基本)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村委会、居委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2、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主权国家的权利

独立权(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

平等权(每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在外交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自卫权(建立军队、建筑要塞以防外来侵犯。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包括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的使馆)

4、国际组织分类:

按主体分:

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按范围分:

世界性和区域性的。

5.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6.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

①国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

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3。

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我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6.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7。

国际竞争的实质:

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①我国外交政策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④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