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808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文档格式.docx

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

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

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民主决策的随意性B.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7.伯利克里如此描述雅典的民主政体:

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律只调节私人争端B.法律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实行多数人的民主

8.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9.《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是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B.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军

C.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赔款4.5亿两白银

1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

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总统、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11.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

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

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

”这表明作者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2.《权利法案》载: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D.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13.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

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上述规定体现了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14.1885年镇南关大败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法国总理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追加军费预算,以加强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遭到反对党群起抨击。

最终,预算案在众议院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率内阁各部部长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

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

A.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B.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相悖

C.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D.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

15.列宁曾说: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16.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

“有的!

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

”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7.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有人认为法兰西共和国是“从窗缝潜入的”。

这主要说明了法国

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B.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18.1795年,德国著名诗人、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曾发出“德意志?

它在哪里?

我找不到那块地方”的感叹。

1830年,世界文学史上的泰斗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

这就是德国。

”他们发出如此感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现状B.德意志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

C.德意志君主专制的黑暗D.德意志面临异族入侵、领土被分割的问题

19.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

“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

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普京的“遗憾”主要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D.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20.2013年7月1日零时整,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洲联盟,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

从目前来看,欧盟不断扩张

A.消除了欧洲国家概念B.使世界格局向美欧两极格局发展

C.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D.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21.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分别同英、法代表进行了个别会谈,并且会晤了柬埔寨与老挝代表,交换了意见。

周恩来还邀请柬、老代表与南越代表范文同会晤,以便经过协商使各方面意见接近起来。

这些做法

A.成功绕开了美国的阻挠B.体现了中国对会议的主宰作用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D.促使与会各方消除了分歧

22.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以下三种称呼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

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

23.“使欧洲成为夹在东西方之间的锻铸物,东方好比一柄铁锤,而西方则是铁砧,欧洲在这两股力量的猛烈击打下铸就到一起。

”材料主要表达的是

A.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B.东西方“冷战”已经开始

C.欧洲成为“冷战”的焦点D.“冷战”之初苏联处于攻势

24.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为经济腾飞创造政治条件的是

A.“冷战”爆发后,美国转而扶植日本B.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D.铲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5.基辛格说:

“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因为一旦美国打出道德大旗,斯大林熟谙的现实政治就永远终结,讨价还价争取互惠让步已经不复可能。

”之所以说“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标志着“冷战”的开始B.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C.揭开了“冷战”的序幕D.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6.“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A.对解放农村生产力有积极作用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

27.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等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口号反映了

A.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B.“造反派”夺取了党政领导权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28.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这说明

A.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均为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实施途径

D.新中国成立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

2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30.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是蒋介石先生。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成功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D.领导了正面战场上一系列战役

二、非选择题

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

僚佐担任,每三年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

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

……汉

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

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

……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

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

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

的分级巡视。

……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

、荣辱予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

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

定反腐法律的国家。

……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

……议会监察,是“民意

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

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

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

……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

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

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英国监察制度:

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

除上述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代监察的例子。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

条例规定:

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

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

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的行为

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

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

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

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

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

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

任职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以下是其中一封电邀。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蒋中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材料二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

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

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

共产党将拒绝谈

判。

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材料三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

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

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

无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的一封读者来信

注:

《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

(2)哪些事实能够证明蒋介石的阴谋?

(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中蒋介石的“圈套”了吗?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欧洲安全来说,在西方国家看来,北约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或国家无

法替代的。

……1993年1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来自包括欧共体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

区的钢铁征收反倾销税,欧共体方面指责这一措施是美国“大规模地骚扰”国际钢铁市

场的“最新措施”。

……1994年,当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而加速北约东扩时,法国总

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反对,德国总理科尔也要求美国慎重行事。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

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

……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

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xx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材料三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

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

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

“美国的责

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

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矛盾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为什么要“既合作又竞争”?

(3)材料三中美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这一目标能实现吗?

说明理由(3分))。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10分)

(1)措施:

实行上计考察;

设立刺史、采访使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

开展临时性突击考评;

依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对官员予以赏罚。

秦朝:

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

宋朝:

设通判监督知州。

(2)特点:

政府高度重视;

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监察制度完整、灵活;

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

(3)共性:

都很早就注意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察;

都有相配套的监察措施;

都注重监察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32.

(1)特点:

各州结成的松散联盟。

问题:

政府无力维持社会稳定,社会动荡;

政府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

(2)原则:

中央集权(联邦制);

分权制衡;

人民主权原则。

特点和影响:

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参议员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33.(10分)

(1)①意图:

a.如果毛泽东不去,就说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b.如果毛泽东去了,则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②原因: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

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2)谈判期间,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说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没有和平诚意。

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3)①策略:

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②没有。

34.(10分)答案:

(1)表现:

出现贸易争端;

围绕北约东扩产生分歧。

原因:

美欧要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欧洲日益走向联合,欧盟成立后,实力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竞争加剧。

(2)原因:

日、欧在国际事务中有许多共同利益,利于合作;

日欧经济实力都不断增强,双方都互为竞争对手。

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3)目标:

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日本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制约美国的企图。

(或答各大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制约)(3分)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二.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