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51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6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敬等人

《名医别录》内容

宋·

掌禹锡等人宋·

马志等人

唐慎微增补内容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

总论以十三条文字概括了药性总论。

各论记述365味药物的性味、主治及功效,是早期临床药学经验的总结。

梁·

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了《名医别录》的内容,撰成《本草经集注》。

在药物分类上,陶氏以《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为基础,又创造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730种药物按玉石、草本、虫兽、果、菜、米、有名无用分类。

为了辨别文献来源,陶氏采用朱墨杂书,以红字书写“本经文”,黑字书写“别录文”,即《本草经集注》包含《神农本草经》的全部内容。

到了唐代,苏敬等人又将陶氏《本草经集注》发展成为《新修本草》,新增药物114种,使药物总数发展到850种。

在编写体例上,苏氏仍沿用陶弘景的方法。

在药物分类上分得更细,将《本草经集注》的草本、虫兽划分为草、木、兽禽、虫鱼4类,共分为9类,每类又分上、中、下三品。

在药物文献标记方法上,亦采用陶氏的方法。

《新修本草》新增药,注“新附”二字,新增注文,冠以“谨案”二字。

实际上,《新修本草》包含《本草经集注》的内容,当然也包括了《神农本草经》的全部内容。

《新修本草》发展至宋代,被马志等修纂成为《开宝本草》,所以《开宝本草》无论在编写体例,还是分类、分卷上,都承袭了《新修本草》。

此次新增药物133种,使本草药物的总数达到983种。

由于宋代印刷术比较发达,《开宝本草》则是用雕版印制的。

药物正文印成单行大字,注文印成双行小字。

正文出《神农本草经》者,印成白字;

出《名医别录》者,印成黑字;

出《新修本草》者,加注“唐附”;

马志新增者,加注“今附”。

注文出《本草经集注》者,注明“陶弘景”;

出《新修本草》者,则冠以“唐本注”;

出《开宝本草》者,则冠以“今按”、“今注”。

《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以下简称《嘉佑本草》)是掌禹锡在《开宝本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其编写体例承袭《开宝本草》。

全书新增药物99种,使本草药数发展成1082种。

与《嘉佑本草》同时编纂的,还有苏颂的《本草图经》,两书分别刊行。

公元1092年,陈承将两书合刊,未增加新药,只增加陈氏本人的一些见解(别说),由林希作序,编成23卷,名《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

唐慎微在此基础上,又增加经史子集内容与附方,定名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且唐氏所增资料,皆冠以黑盖子“【”标记。

书中新增药物628种,使本草药物总数发展到了1746种。

公元1108年,艾晟增入陈氏“别说”至《证类本草》,改名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到公元1116年,由曹孝忠校刊,改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公元1249年,张存惠翻刻《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时,分条散入寇宗奭《本草衍义》的内容,成为今日现行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为《政和本草》)。

现今通行的《证类本草》专指《政和本草》,而《政和本草》又有多个版本,常见的有明成化十年刊本、商务影印本、人卫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抄本。

在各种版本中,以人卫影印《政和本草》最佳。

因此,本论文所用《证类本草》,即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之《政和本草》[2]。

2.1.2《证类本草》引方来源

2.1.2.1关于引用者

首次在本草著作中引到医方者,并非唐慎微。

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就引到医方,如术条陶氏引《仙经》云:

“亦能除恶气,弭灾疹。

丸散煎饵并有法。

其苗又可作饮,甚香美,去水。

”(151页)*薏苡仁条陶云:

“今小儿病蛔虫,取根煮汁糜食之,甚香,而去蛔虫大效。

”(161页)景天条陶云:

“叶,可疗金疮止血,以洗浴小儿,去烦热,惊气。

”(188页)但是陶弘景对药物的用法用量描述得还不够明确,且引方具有随意性。

《新修本草》中仍引到医方,如茺蔚子条苏云:

“捣茺蔚茎傅丁肿,服汁使丁肿毒内消。

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血胀闷,诸杂毒肿、丹油等肿。

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聤耳。

中虺蛇毒傅之良。

”(153页)络石条苏敬引《别录》云:

“主疗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

刀斧伤诸疮,封之立差。

”(176页)与陶弘景一样,苏敬等人还是随意引方,对药物用量的描述亦不明确。

陈藏器《本草拾遗》亦引到医方,青黛条陈藏器云:

“青黛并鸡子白、大黄,傅疮痈、蛇虺等。

”(229页)白颈蚯蚓条陈藏器云:

“蚯蚓粪土,疗赤白久热痢,取无沙者,末一升,炒令烟尽,水沃,取半大升,滤去粗滓,空肚服之。

”(445页)韭条陈氏云:

“取子生吞三十粒,空心盐汤下,止梦泄精及溺白,大效。

”(511页)相比陶弘景与苏敬而言,陈藏器较为明确地描述了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引方更为规范。

到了宋代,《本草图经》引方又有新的发展。

书中除了详细地描述药物的用法用量外,还标明所引医方的文献出处。

如龙胆条引《集验方》谷疸丸:

“苦参三两,龙胆一两,二物下筛,牛胆和丸,先食以麦饮服之,如梧子五丸,日三,不知稍增。

”(164页)地榆条引崔元亮《海上方》:

“赤白下骨立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绞滤,空腹服三合,日再。

”(220页)但苏颂引方还是比较随意,并非每味药物条下都引到相关医方。

因此,唐慎微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系统地对医方进行归类整理,将他所见方书的条目有选择地列于相关药物名下,引方多达3000条,涉及药物538种,有助于医家了解药物之应用。

此举堪称唐氏首创,同时也影响着后世本草方书的体例。

2.1.2.2关于方书

古人引书非常灵活随便,往往一个书名有多种省称或别称。

如葛洪《玉函方》一书,《证类本草》还引作《葛氏方》、《玉亟方》、葛稚川;

姚僧垣《集验方》一书,《证类本草》又引作《姚氏方》、姚大夫。

值得注意的是,《证类本草》引集疗1条,即“男子阴肿如斗大,核痛,人所不能治者,芜菁根捣傅之”,但历代经史著录中并未收载“集疗”一书。

《外台秘要》卷26曾引到:

“《集验》疗男子阴肿大如斗,核痛,人所不能疗者方。

取蔓菁根捣薄之。

范汪同。

”[3](高本504页)芜菁,即蔓菁也。

对照两条引文来看,《证类本草》所引“集疗”应该是指“集验疗”,脱“验”字而成为“集疗”。

《证类本草》引方包括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以及尾注同书三种情况。

其中直接引用如卷3芒消引《千金方》作“疗漆疮方:

用汤渍芒消令浓,涂之,干即易之”(86页)、卷8百合引《圣惠方》作“治伤寒,腹中满痛。

用百合一两,炒令黄色,捣为散,不计时候,粥饮调下二钱服”(204页);

间接引用如卷5铅丹引《外台》作“《集验》疗逆产方:

真丹刀圭,涂儿跖下”(126页)、卷14椿木叶引《杨氏产乳》作“《近效》疗久痢及疳痢。

拣樗根白皮,不限多少,常取土际不用见狗及风,细切,捣如泥,取面捻作馄饨子,如小枣大,勿令破,熟煮吞七枚。

重者不过七服。

皆空肚。

忌油腻、热面、毒物”(345页);

尾注同书如卷8瞿麦引《梅师方》作“治竹木刺入肉中不出。

瞿麦为末,水服方寸匕。

或煮瞿麦汁饮之。

日三。

《千金》同”(202页)、卷7黄连引《子母秘录》作“因惊举重,胎动出血。

取黄连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孙尚药同”(176页)。

《证类本草》直接引用医方2983条,间接引用医方36条,尾注同书58条。

《证类本草》引到的经史方书,一一列入《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

今通考唐慎微引用医方的部分,共涉及方书79种(同书异名者算一种,无名单方不包括在内),现存9种,亡佚70种,其中辑佚10种。

此外,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有11本方书不见于“所出经史方书”的目录中,故可以认为《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为后人所添,而非唐慎微所作。

每本方书基本情况如下:

(1)《百一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40条。

陶弘景增补东晋·

葛洪《肘后救卒方》而成《补厥肘后百一方》,简称《百一方》。

历代史志书目均有记载。

今本《肘后方》由金·

杨用道增补《证类本草》的附方至《百一方》而成,书中葛、陶部分混淆一起,无法区分,唯杨氏所增部分,以“附方”列出,显然可别。

通考《证类本草》引《百一方》与《肘后方》的引文,我们发现《百一方》与《肘后方》并非同一书也,可能是今本《肘后方》在不同时期流传的两个不同版本。

(2)《备急方》

此书不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唐慎微直接引《备急方》仅“榆皮”1条,《外台秘要》同样引过“榆皮”条,标明出自《备急》第三卷中。

有关《外台秘要》引到的《备急》一书,并未明确作者姓氏,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此即张文仲《随身备急方》,未能确定。

据高文铸考证,此《备急》并非张文仲氏《随身备急方》,可能是王方庆《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共十卷。

(高本940页)由此看来,唐慎微引到的《备急方》可能亦是指王氏之书。

(3)《必效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0条,间接引用6条。

疑指唐·

孟诜《必效方》。

关于此书卷数,史志说法不一。

《新、旧唐志》并称十卷,《旧唐书》本传作三卷,《通志·

艺文略》作十卷。

明代以后,有关医林传纪,方志书目及医学著作所引,多据《本传》所云,说成三卷,几成定论。

(4)《扁鹊方》

历代史志著录未见记载,唯《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扁鹊方》仅“妇人月水”1条,另间接引用1条。

扁鹊曾著有《内经》和《外经》,二书均佚。

唐慎微所引《扁鹊方》究竟出自扁鹊的何本著作,今已无从考证。

(5)《兵部手集》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又名《薛弘庆兵部手集方》、《李绛兵部手集方》,原书已佚。

唐慎微直接引用37条《兵部手集》文。

《新唐书·

艺文志》记载:

薛弘庆《兵部手集方》三卷。

唐李绛(深之)传方,薛弘庆撰。

以李绛曾任兵部尚书,故名。

此外,《宋史·

艺文志》、《通志·

艺文略》、《崇文总目》等史志书目亦记载过此书。

(6)《产宝》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

详见专题研究之《证类本草》引妇、儿科方书小考。

(7)《产书》

(8)《巢氏病源》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即《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专论病因、病理、病候的专门著作。

作者巢元方,史志鲜有记载。

唐慎微直接引此书仅“白马茎”1条,且此条引文与《外台秘要》卷12引《病源》的内容基本相同,究竟唐慎微直接从《巢氏病源》引用,还是据《外台秘要》转引,不敢妄下断言。

(9)《陈巽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

历代史志书目未记载此人,有关其著作,也无相关描述。

(10)《乘闲集效方》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唐慎微直接引用3条。

有关此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记载:

一卷,佚。

《直斋书录解题》记载:

《集效方》一卷,南康守李观民集。

按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

经籍考》:

“《集效方》一卷,南康守李观民集”。

《证类本草》多次引到《乘闲集效方》,其中蜘蛛条引作《乘闲方》,天南星条引作《集效方》,故《乘闲集效方》又简称《集效方》。

且马氏著录者与《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所录卷数亦合,故《乘闲集效方》的作者应该就是李观民。

(11)《初虞世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5条。

作者初虞世,字和甫,居于灵泉山(今河南襄城),后为僧人。

著有《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简称《养生必用方》、《初虞世方》,另有著作《尊生要诀》。

二书均佚。

有关此书卷数,史志说法不一。

《宋史·

艺文略》皆载三卷,《郡斋读书志》则作十六卷。

(12)《崔氏方》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唐慎微直接引用5条,间接引用4条。

《崔氏方》,即崔知悌《崔氏纂要方》。

《旧唐书·

经籍志》载:

《崔氏纂要方》十卷,崔知悌撰。

据高文铸考证,《新唐书·

艺文志》、《宋史·

艺文志》、《崇文总目》并题崔行功撰,皆误。

(高本936页)值得注意的是,《证类本草》直接引《崔氏方》的内容亦被《外台秘要》引到。

宋臣林亿等人校注《千金要方》时,曾用到《崔氏方》一书,唐慎微应该见过此书原本。

(13)《崔氏海上集》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即崔元亮《海上集验方》,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

作者崔元亮,磁州昭义人。

崔玄亮《海上集验方》十卷。

艺文略》亦同《新唐书》之说。

(14)《催生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催生诸方》一书。

(15)《斗门方》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

详见专题研究之《斗门方》初考。

(16)《杜壬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1条,且多为复方。

《新、旧唐书》、《宋史·

艺文志》皆不见记载,亦不见于各家书目。

近代《中国医籍考》[4]云:

“《杜壬医准》一卷,佚,记录其平生治人用药之验。

”(医考743页)或为此书。

(17)《范汪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7条,间接引用1条。

作者范汪,字玄平,东晋顺阳(河南内乡)人。

宦门出身,他本人也是久经官场的人物,曾任东阳太守之职,人称范东阳,故此书又名《范东阳方》。

其撰医方数百卷(《太平御览》称撰方五百余卷),在当时医家中最富,虽历经散佚,到南北朝时还存一百七十六卷,且影响最大。

(18)《广济方》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唐慎微直接引用5条,即《开元广济方》,史称唐玄宗李隆基御纂,是唐代一部很有影响的方书。

玄宗本记》云:

“开元十一年九月己已巳,颁上撰《广济方》于天下。

”是知此书成于公元723年。

到了宋代,该书仍被人们所推崇,在嘉佑年间校正医书局校勘的几部重要著作中,就有《广济方》一书。

可惜这次校正,未能流传下来。

关于此书的卷数,《新唐书·

艺广略》、《日本国见在书目》并称五卷,与《外台秘要》所引《广济》卷数基本吻合。

(19)《高供奉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条下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

有关此书作者及其著作,历代史志书目未见相关记载,无考。

(20)《宫气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小儿宫气方》一书。

(21)《古今录验》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唐慎微直接引用16条,间接引用1条。

首载《旧唐书·

经籍志》,共五十卷,是唐朝初年较有影响的一部大型方书。

原书早佚,佚文散见于《千金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以及宋代以后的一些重要医药方书。

并东传日本、朝鲜,为《医心方》、《医方类聚》、《东医宝鉴》等书所收录。

有关此书作者,史书记载颇不一致。

经籍志》云甄权撰,而《旧唐书·

甄权传》附《甄立言传》云甄立言撰;

艺文志》模棱其说;

之后诸史志书目,或作甄权,或作甄立言。

直至今日,学术界还是各执一说。

据高文铸考证,初步认为其主要作者应该是甄权,其弟甄立言可能协助编写或书成之后进行修订补充。

(高本931页)

(22)《广利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49条,尾注同书1条。

即《贞元广利方》,唐德宗皇帝李适撰,共五卷,方五百八十六首。

是书未见行世,后世之《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均有引文。

(23)《集验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50条,间接引用3条,尾注同书4条。

此书共十二卷,亦称为姚大夫《集验方》,或云姚公《集验》,是姚僧垣积多年临证经验,又“搜采奇异,参校征效”编撰而成。

《集验方》不但在国内流传,而且还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代史志书目皆有记载。

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24)《家传验方》

此书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

历代史志书目均未收载此书,有关其作者及成书年代,已无资料可考。

(25)《简要济众》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59条,尾注同书1条。

皇祐三年(1051年),医官周应奉旨节取《圣惠方》,编成《简要济众方》五卷。

周应《简要济众方》五卷;

《通志·

艺文略》亦同其说。

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医方类聚》等书。

近代有辑本1卷。

(26)《金匮方》

此书不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唐慎微直接引用4条。

又名《金匮要略方论》,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共3卷。

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经晋·

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

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

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值得一提的是,《证类本草》引《金匮方》的4条引文亦被李时珍引到,但“蛇床子”条李时珍标明出自《金匮玉函方》。

考《金匮玉函方》乃《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与《金匮要略方论》并非同一本书也。

此处可能是李时珍误称,《本草纲目》刘衡如点校本亦未纠正。

(27)《金匮玉函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条下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8条。

此书为《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

艺文志》云:

“《金匮玉函经》8卷,王叔和集。

”《通志·

艺文略》、《山西通志》亦同《宋史》之说。

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

其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

自北宋整理雕版印行后,即已散佚,清代发现后旋即流失日本,1932年返回我国,现存清刻本。

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28)《近效方》

历代史志书目均未收载此书,《证类本草》“所出经史书目”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间接引用4条。

《外台秘要》曾引到,又名《近效极要方》。

据高文铸考证,《近效方》为唐代作品无疑,其成书时间大致在705~713年之间。

(高本950页)

(29)《经效方》

《证类本草》“所出经史书目”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5条。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经效方》十卷,未题成书年代及作者姓氏。

南宋·

李朝正所撰《备急总效方》中曾多次引到此书,是知此书在南宋时仍存。

有关其亡佚时间,俟考。

(30)《经验方》

此书不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唐慎微直接引用125条,尾注同书1条。

历代史志书目中题名为《经验方》的书籍甚多,如《宋史·

艺文志》记载了三种《经验方》,即“陈氏《经验方》五卷(不知名)。

胡氏《经验方》五卷(不著名)。

王素《经验方》三卷”;

《郡斋读书志》提到两种《经验方》,即“陆宣公《经验方》二卷。

陈氏《经验方》五卷”,其中陈氏《经验方》与《宋史·

艺文志》记载的陈氏《经验方》为同本著作。

据杜勇研究,陈氏《经验方》一书,因有李璧作序,其作者生活年代应在南宋[5]。

而马继兴[6]根据《证类本草》卷16“羊乳”条“正元”避讳字,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改“贞”为正。

推知《证类本草》所引《经验方》撰写年代大约在唐代。

(马492页)如此看来,《证类本草》所引《经验方》应该不是指陈氏《经验方》。

初步统计,《证类本草》中有6条《经验方》引文与刘禹锡《传信方》的内容相同,究竟是《经验方》借鉴《传信方》,还是《传信方》转引《经验方》呢?

《证类本草》卷3马牙消条引文提到“窦群在常州,此方得效”,考窦群与刘禹锡乃是同时代之人,故《经验方》成书年代应晚于《传信方》。

将其确定为唐代末期之书,大致不差。

《本草纲目》“引据古今医家书目”中有陈抃《经验方》一书。

陈抃《手集备急经效方》一卷;

《直斋书录解题》曰:

陈氏《手集方》一卷。

建安陈抃;

《文献通考》亦同陈振孙之说。

由此可知,陈抃著有《手集备急经效方》一书,此毫无疑问者。

有关陈抃《经验方》,历代史志书目皆不见记载。

疑李时珍误称。

(31)《经验后方》

此书不见于历代史志著录,唯《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本草纲目》“引据古今医家书目”中列有此书名目,但语焉不详。

近代《医籍考》、《中国医籍大辞典》皆未提到此书,关于其作者及成书年代,俟考。

唐慎微直接引用78条,尾注同书1条。

值得注意的是,《证类本草》中至少有15条《经验后方》引文与《太平圣惠方》的内容相似或相同。

由此看来,《经验后方》与成书于淳化三年(992)的《太平圣惠方》似乎有一定联系,但究竟是《经验后方》借鉴《太平圣惠方》,还是《太平圣惠方》转引《经验后方》,甚或二书皆从其他书中转抄类似条目,实在难于断言。

(32)《经验前方》

此书不见于历代经史著录,亦不见于《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

近代《医籍考》、《中国医籍大辞典》皆未提到此书,关于其作者及成书年代,无考。

(33)《救急方》

历代经史著录均未收载此书,《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列有此书名目,唐慎微直接引用1条,间接引用9条。

林亿在校正《千金要方》时,也曾引过该书。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