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90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Word文件下载.docx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静沙·

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

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四川省南充市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__

说明:

1.全卷共五大题,满分以100分计。

2.本试卷设有卷面书写4分,附加题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

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积累与应用 

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

裹藏(  ) 葱茏(  ) 潜行(  ) 猛犸(  )

狩猎(  ) 喧嚣(  ) 喑哑(  ) 静谧(  )  

峰峦(  ) 弥漫(  ) 霎时(  ) 残骸(  )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8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二、现代文阅读 

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

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3、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4、四个小层介绍说明的对象分别是:

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⑷ 

5、本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2分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7、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是本质。

8、文中⑸⑹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

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⑶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

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

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⑷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⑸瞧!

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

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9、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

10、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包括哪些?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一句的作用是:

2分

1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的特点。

3分

13、如果化石上有裂开的缝隙,可以推断那个时期的特点是。

14、化石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又渐如常楼;

又渐如高舍;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为初生阶段;

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

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阶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5分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恒: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无何: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连亘: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

⑸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逾时: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四、附加题 

6分

1、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文化部将出资购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儿童剧目的著作权,无偿提供给全国基层艺术院团演出。

B.我们虽然至今还不能够弄清“莫扎特效应”的奥秘是什么,但是莫扎特音乐在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C.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国产新车不断层出不穷,其中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有十多种,是历届车展中最多的。

D.自今年二月份中国十部委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以来,中国共取缔了八千六百多家黑网吧,严查了一批违法接纳未成人进入网吧。

(作文部分)

五、作文 

40分

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500以上。

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20分

1、略

2、弱肉强食;

里程碑;

津津有味;

静谧 

3、D 

4、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5、第⑽句: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6、B 

7、云的形态;

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8、这两个词在句中都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和“经常”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表达得很严密。

(二)14分 

9、总领全段 

10、和泥沙埋在一起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的动物遗体、北极冻土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11、过渡

12、寒武纪:

地球上海洋宽广;

石炭纪:

地球上温暖而潮湿;

第四纪:

天气寒冷,冰期来临 

13、天气干旱 

14、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

15、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16、⑴经常⑵不久,不一会儿⑶连绵不断⑷隐隐约约⑸过了一会儿 

17、⑴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A

2010级七年级(上)期末学业评价

语 

文 

试 

题 

2011.1

1.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2.全卷共四个答题,24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这份试卷中有好些题没有设计标准答案,请你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做出你大胆的表述。

4.请乘坐思考,认真答题,祝你考试成功!

题号

总 

总分人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根据下列拼音,正确美观地写出汉字。

(2分

小声chuò

泣 

碧瓦飞mé

ng 

静mì

无声 

气势pá

ngbó

2.给下列加点字写出拼音。

(2分)

喧嚣 

水波澄澈 

伫立凝望 

春华秋实 

3.填入下列句子中最准确的词语是( 

)(2分)

(1)当我爬上那一座座 

着我的山顶,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2)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 

着当年的功勋。

(3)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

(4)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 

A.迷惑 

炫耀 

迷蒙 

跨越 

B.诱惑 

夸耀 

梦寐 

飞跃

C.困惑 

赞颂 

进步 

D.引诱 

夸奖 

成就

4.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心旷神怡 

喑哑 

苦心孤诣 

嬉戏 

问心无愧

B.玲珑剔透 

枯涸 

险像迭生 

劫掠 

仙露琼桨

C.猝然长世 

什物 

随声附和 

弥漫 

轻飞慢舞

D.豪不犹豫 

憔悴 

流水潺潺 

懊恼 

可望不可及

5.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①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

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句①改为:

句②改为:

句③改为: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的事迹,感人肺腑。

B.走进2011年,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执着地追求、具体而微的学习方法迎接新年。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我国健儿开创金牌总数最多的先河,至今关于他们的话题仍然让不少人侃侃而谈。

7.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上,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8.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我们班组织一次“漫游语文世界·

走近新词语”活动。

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

(任选两个)(2分)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①词语:

②词语:

【活动二】:

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

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

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

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

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

“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活动三】:

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

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

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

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哦,我明白了!

那你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吗?

学生的回答:

9.走进名著。

(1)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首小诗出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的诗集 

,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它告诉人们 

的道理。

(2)请回忆《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蝉》的语言故事,结合下图,简要写出其故事情节并说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故事情节】 

【寓意】 

10.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2分)  

【例句】: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

·

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1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

标题:

(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

答:

二、阅读与积累(40分)

(一)古诗词、积累、欣赏与文言诗文阅读。

(20分)

12.根据上下文或提示语,用课文原句填空。

(1)、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3)曾子曰:

“士不可不弘毅, 

(4)晏殊《浣溪沙》的“ 

”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莺燕景象给人带来勃勃感觉的是:

(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

13.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后面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感情?

请写下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一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

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提示:

可从内容、情感、用词、修辞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评析)(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