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945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

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4)排洪沟纵坡的确定

排洪沟的纵坡应根据地形、地质、护砌、原有排洪沟坡度以及冲淤情况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1%,设计纵坡时,要使沟内水流速度均匀增加,以防止沟内产生淤积。

当纵坡很大时,应考虑设置跌水或陡槽,但不得设在转弯处。

一次跌水高度通常为0.2~0.6m,有的多达20~30级,消能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陡槽终端应设消力设备。

(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

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

H=0.4m×

0.4m排洪沟的材料及加固形式应根据沟内最大流速、当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6)排洪沟的设计流速

为了防止山洪冲刷,应按流速的大小选用不同材质的沟底沟壁。

明渠最小流速为0.4m/s,但水深为0.4~1.0m时,排水明渠的最大流速应按下表规定取值。

表3-1明渠最大设计流速

明渠类别

最大设计流速(m/s)

粗砂或低塑性粉质粘土

0.8

粉质粘土

1.0

粘土

1.2

草皮护面

1.6

干砌块石

2.0

浆砌块石或浆砌砖

3.0

石灰岩和中砂岩

4.0

混凝土

(7)排洪沟的其他规定

明渠和盖板渠的底宽,不宜小于0.3m。

无铺砌的明渠边坡,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按表3-2的规定取值;

用砖石或混凝土铺砌的明渠可采用1:

0.75~1:

1的边坡。

表3-2明渠边坡值

地质

边坡

粉砂

1:

3~1:

3.5

松散的细砂、中砂和粗砂

2~1:

2.5

密实的细砂、中砂、粗砂或粘质粉土

1.5~1:

2

粉质粘土或粘土砾石或卵石

1.25~1:

1.5

半岩性土

0.5~1:

1

风化岩石

0.25~1:

0.5

岩石

0.1~1:

0.25

3.4排洪沟设计计算

3.4.1设计防洪标准

在进行防洪工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洪峰设计流量,然后根据该流量拟定工程规模。

为了准确、合理地拟定某项工程规模,需要根据该工程的性质、范围以及重要性等因素,选定某一频率作为计算洪峰流量的标准,称为防洪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一般常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高低,即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标准越高,工程规模也就越大;

反之,设计标准低,工程规模小。

根据我国现有山洪防治标准及工程运行情况,山洪防治标准见表3-3。

表3-3山洪防治标准

工程等别

防护对象

防洪标准

频率(%)

重现期(a)

大型工业企业、重要中型企业

2~1

50~100

中小型工业企业

5~2

20~50

工业企业生活区

10~5

10~20

本设计中主要防护对象为山坡下居民生活区,因此本设计重现期取25年,频率为4%。

3.4.2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

排洪沟属于小汇水面积上的排水构筑物。

一般情况下,小汇水面积没有实测的流量资料,所需的设计洪水往往用实测暴雨资料间接推求。

并假定暴雨与其所形成的洪水流量同频率。

同时考虑山区河沟流域面积一般只有几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平时水小,甚至干枯;

汛期水量急增,急流快。

目前我国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

洪水调查法、推理公式法及经验公式法。

本设计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洪峰流量。

常用的经验公式计算方法有:

一般地区性经验公式、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第二铁路设计院等值线法、第三铁路设计院计算方法。

本设计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

(3-1)

式中:

Q——设计洪峰流量(m3/s);

F——流域面积(km2);

K——径流模数,按表3-1采用;

n——面积参数,当F<

1km2时,n=1;

当1<

F<

10km2,按表3-2取值。

表3-1径流模数K值

地区

华北

东北

东南沿海

西南

华中

黄土高原

8.1

8.0

11.0

9.0

10.0

5.5

5

13.0

11.5

15.0

12.0

14.0

6.0

10

16.5

13.5

18.0

17.0

7.5

15

14.6

19.5

14.5

7.7

25

15.8

22.0

16.0

19.6

8.5

注:

重现期50a时,可用25a的K值乘以1.20。

表3-2面积参数n值

n

0.75

0.85

0.80

当F<

1km2时,n=1,其中新疆、西藏及西北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南海诸岛,由于缺乏资料,K值及n值待补。

本工程位于开县,属于西南地区,且汇水面积小于1km2,重现期设计为25年,因此径流模数K=16,面积参数n=1。

中原小区A线排洪沟的汇水面积为50000m2,设计洪峰流量

木桥小区B线排洪沟的汇水面积为45000m2,设计洪峰流量

3.4.3排洪沟水力计算

排洪沟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1)流量公式:

Q=A×

V(3-2)

(2)管道流速计算:

(3-3)

V——流速(m/s);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

n——粗糙系数。

将公式(3-3)代入(3-2),得:

(3-4)

(3-5)

A——过水断面面积(m2),其他参数意义同前。

公式中的过水断面A和湿周χ的求法为:

对于梯形断面:

(3-6)

(3-7)

h—水深(m);

B—底宽(m);

m—沟侧边坡水平宽度与深度之比;

n—沟壁粗糙系数。

矩形断面:

A=Bh(3-8)

(3-9)

本设计排洪沟主要截留小区旁边山上的雨洪,并最终收集后排入市政排洪管道中。

排洪沟依山上的地势而建,排洪沟表面与坡面相平,由于山体坡度较大,因此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同时采用稳定性好的梯形截面。

A线排洪沟计算:

设定梯形明渠的底宽为1m,边坡1:

m=1:

0.5,有效水深H=0.7m,超高取0.3m,则达到设计水深时的过水断面面积和湿周分别为:

水力半径

山坡上的雨洪沿线收集后汇入山脚段排洪沟,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市政主管,因此山脚段排洪沟的最大流量即为洪峰流量

该山坡的坡脚处地势最缓,则该段排洪沟的坡度最小,坡度为0.023,钢筋混凝土明渠的粗糙系数为0.014,则该段排洪沟的最大输送能力为:

可以看出,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排洪沟完全可以满足最大洪峰时的排水量需要,考虑长期运行会有大量泥沙沉积而使排洪沟有效断面变小等因素,采用底宽为1m,边坡1:

0.5,有效水深H=0.7m,超高0.3m的钢筋混凝土梯形明渠是合适的。

由于山脚段地势最缓,排洪沟的设计坡度最小,需要输送的洪水量最大,而其他段的设计坡度更大,需要输送的洪水量更小,因此在其他段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排洪沟也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

因此,A线排洪沟的设计尺寸为:

底宽1m,边坡1:

0.5,有效水深0.7m,超高0.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B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

,小于A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而且B线排洪沟的坡度比A排洪沟的坡度更大,因此设计采用与A线排洪沟相同的尺寸和结构。

3.5沉砂池设计:

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在本工程中主要去除随山洪带来的泥砂,将其沉淀下来之后再排入市政管道,避免堵塞市政管道,同时对于山上的雨洪进行一定的缓冲,起到消能的作用。

沉砂池的进水端与排洪沟连接,出水端采用DN1200钢筋混凝土管,并最终与原市政DN1200水泥涵管对接。

沉砂池的形式,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旋流式三种;

按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简单、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的优点。

本设计拟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由于该沉砂池处理的是山上的雨洪,砂量较大,且随雨天间歇运行,因此只需要待砂斗装满,不定期排砂即可。

本设计采用吸砂泵不定期进行排砂,吸砂泵不置于现场,需要时运至现场使用即可。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规范为:

1、最大流速为0.3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30s,一般采用30~60s。

A线沉砂池计算:

1、长度:

设计采用最大流速为0.2m/s,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40s,则L=vt=0.2

40=8m

2、断面尺寸:

A=Q/v=0.8/0.2=4m2,设宽度为4m,则水深为1m,砂斗的高度设为1m,考虑到管道连接及超高,设计沉砂池总高度为3m。

则A线沉砂池的净尺寸为长×

宽×

高=8m×

4m×

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考虑到吸砂泵能更好的清除泥砂,在沉砂池的底部设砂斗,砂斗的高度为1m,下底尺寸为1m×

1m,上口尺寸为4m×

4m,倾角为43度。

B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为0.72m3/s,接近A线洪峰流量,因此采用相同尺寸和结构的沉砂池。

3.6结构设计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