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018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

答案 1.D 2.C 3.D

人民网2012年11月28日报道 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32.61亿斤。

其中水稻总产159.6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1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4~6题。

4.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

5.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均占有耕地多

B.机械化程度高

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技术水平高

6.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比南方肥沃

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

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

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

解析 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由于垦区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多,所以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热量不足导致这儿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单季水稻的生长期较南方产区长,质量高。

答案 4.A 5.A 6.C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的16.8%,水资源占全国的4.01%。

读图甲和图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8题。

甲 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乙 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

7.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③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7题,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难度不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东北三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快速增长,1998年以来灌溉用水量在减少。

第8题,从文字资料可以看出,东北三省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不足。

根据我国降水特征和东北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得出水资源东多西少、耕地资源集中于中部的结论。

答案 7.B 8.C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9~10题。

9.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D.成都平原

10.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 根据框图所隐含的信息:

牧草、野猪、狍子等事物,该地区有牧场分布并靠近山地或林区,所以位于松嫩平原。

该地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副业)综合发展,而且畜牧业、林业等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工业的发展,沼气工程的建立使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使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

答案 9.B 10.D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结合下图,回答11~13题。

1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讯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

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1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解析 第11题,虎林位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C。

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虎林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条件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故选D。

第13题,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

答案 11.C 12.D 13.D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

A.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天然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C.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D.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15.有利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的措施有(  )。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①②⑤D.①③④

解析 第14题,图中显示吉林省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天然湿地面积减小,但湿地总面积增加,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第15题,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为华北、西北供水,铺设防渗地膜影响水循环,降低湿地环境效益。

答案 14.B 15.A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网2011年3月6日讯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马立群建议,将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材料二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

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三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3)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4)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解析 第

(1)题,“北大荒”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一带,读图并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分析沼泽地的成因。

(2)题,东北平原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未开垦的黑土上原本生长着茂盛的草甸植被,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和不合理的使用,造成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土壤冲刷严重,黑土大量流失,黑土层日渐变薄。

第(4)题,沼泽是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

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

答案 

(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

(2)有利的方面:

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的方面: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较短,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沼泽广布,排水困难。

(3)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生产能力下降乃至丧失。

(4)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

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17.新华网哈尔滨2012年10月28日电 记者从28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的关于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素有“北大仓”美誉的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大荒集团管辖区域略图。

材料二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

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洪涝灾害频繁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什么?

社会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解析 第

(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

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

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

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洪涝灾害频繁。

(2)题,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

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

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

第(4)题,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水资源不足

光、热、水充足

(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

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4)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

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