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75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

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

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

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角是怎样组成的?

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

这两条射线呢?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

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三、课堂小结

2、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线段的长度,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多好啊。

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

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

怎样去量角呢?

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

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

这就是一个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

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

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

)领学生读“1’。

追问:

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

1‘的角有多大?

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

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

内圈呢?

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

拉出10、30、90、120、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

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

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

45呢?

80?

)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

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

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

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

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

(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

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

请大家看课本。

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

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

量角要分几步进行?

哪两步?

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

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

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为什么要看内圈?

四、课堂小结

3、量角的练习

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投影仪,量角器。

1.角的量法。

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用投影仪)

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

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

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

老师作示范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

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

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

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

(老师巡视指导)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量角的吗?

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要怎样摆?

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

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4、角的分类和画法

教材第41—42页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

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

上面哪个角是90?

哪个角小于90?

哪个角大于90?

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

二、教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

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

直角)

(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

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90)

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

(3)画出下列图形。

这个角多少度?

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

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

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这个图形是角吗?

(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

(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

平角)

(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

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

平角是180。

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

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

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

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1平角=2直角)

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

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小黑板出示图:

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类?

你是怎样分的?

(2)同学们分得很好。

现在来看一下,∠1、∠5是什么角?

∠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3、∠4有什么特点?

那么,像∠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

像∠3、∠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角呢?

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

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问:

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

锐角钝角)

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

4.认识周角。

(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

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边?

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

(用手势指示:

o);

想一想,从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这一边绕端点旋转了多少?

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

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

(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

)为什么?

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来。

(画图)

指着图说明:

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

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老师。

出示周角定义。

(4)说明:

周角是360。

周角是360)

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

等于几个直角?

(5)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三、教学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

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

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

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

哪几步?

画角要分几步?

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1)先画射线;

(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

(3)再画射线。

3.画角。

例4的要求是什么?

画65的角要怎样画?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的角)

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独立口算。

16×

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

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

3=和160×

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30=

4、让学生在与“16×

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

(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

(略)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的练习

练习十二的第4~7题。

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一)复习

1、投影出示第4题:

2、问:

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口算

3、比一比,谁算得快?

(小黑板出示第八题)

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二)综合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

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三)提高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

(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

16÷

4=4(元),理由:

“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

2、小结。

笔算乘法

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

145×

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

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

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应说以下几点: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

32=54×

145=254×

36=

217×

83=43×

139=328×

25=

提示学生:

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习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练习

第50-52页练习八的2、4、5、8-11题。

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

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

134×

16246×

34

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

让学生笔算过程。

2、口算:

14×

725×

3160×

523×

100

60×

7021×

30018×

50

(二)练习

1、投影第2题: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

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怎样列式表示什么?

5天时间有几分钟?

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

114×

59=6726(分钟)

114

×

59

24×

5=7200

7200>

6726

问:

59114

114和×

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

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

114

学生比较后得出:

笔算时比较简便。

1、练习:

完成4、5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作业:

练习十三:

8-11题。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

P53例2及练习八1—4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

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景: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3反馈第

(1)题: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5、反馈第

(2)题:

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质疑与小结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

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三、知识反馈:

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

2、比较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八:

1、2、3、4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全课小结

六、教学反思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P54例3及练习八5-9

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速度×

时间=路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3、再出示:

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4、师说明:

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

哪种方法简便?

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6、汇报成果:

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

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出示例3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决第

(1)

(2)小题

3、出示:

(1)80×

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

(2)2×

80=160(千米)

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

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

(1)

(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

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展示成果:

时间=路程路程÷

时间=速度

发现:

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

练习85、6、7、9

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积的变化规律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器、写有试题的作业纸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