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2020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器图谱集·

田制门》里也说:

“沙淤之田也。

或滨大江,或峙中洲,四围芦苇骈密,以护堤岸,其地常润泽,可保丰熟。

普为塍埂,可种稻秫;

间为聚落,可艺桑麻。

或中贯潮沟,旱则频溉;

或旁绕大港,涝则泄水:

所以无水旱之忧,故胜于他田”。

沙田涨没不定,无法精确测量步亩,享受免征或少征租税的政策优待。

这种耕作和政策上的双重优越性,确令农民提高了垦殖的积极性。

据《琴川志》卷6《版籍》,在常熟县总耕地数2,321,563亩中,沙田为4964亩,占2‰,这一比例或可作为当地沙田在耕地数中占有率的参数。

其二,塘涂田,亦名滩涂田、塘田、涂田。

上引《农书》说:

濒海之地,“其潮水所泛沙泥,积于岛屿,或垫溺盘曲,其顷亩多少不等;

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这是指沿海滩涂田。

此外大河之侧、水汇之地和陂泽之曲,“凡潢污泗互,壅积泥滓,水退皆成汙滩,亦可种艺”。

《琴川志·

版籍》记常熟县有塘涂田362亩、塘涂地457亩,应属后者。

其三,围田、湖田。

这里所说的围田是指以围筑堤岸的方式向水面争得的新耕地,以此围湖垦辟的田,也称湖田,例如宜兴即“县多湖田”。

[7]但在宋代文献中,这种新拓耕田往往与圩田混称。

实际上,圩田是指将已耕熟田筑以堤围或圩岸的水利田;

而围田则主要是指一种新拓耕地的方式和名称,当然这种新拓耕田在耕熟以后一般也都建为圩田,但在垦拓初期毕竟是有区别的,故而《文献通考》卷6将“圩田水利”和“湖田围田”分别列目。

宋代江阴境内的芙蓉湖,“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又号三山湖,今皆为圩田”,这些圩田显然是由湖田围田改造而成的;

而嘉定二年(1209)湖州境内因修筑堤岸,“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自然也是围田或湖田;

绍兴年间,太湖“濒湖之地,多为军下兵卒侵据为田”,“盖队伍既众,易于施工,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曰坝田”,坝田也是围田和湖田的别称。

[8]围田或湖田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向水争田增加了可耕土地,据《琴川志·

版籍》,理宗时常熟有围田54,016亩,约占全县总耕地数241,982亩的2.2‰;

另一方面毫无节制地围水造田,使河湖水面急遽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农田水利的环境。

其四,葑田。

北宋蔡宽夫指出:

“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

因为葑田是浮动的,苏州遂有投诉“夜为人窃去田数亩”的佚事,范成大诗说“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印证葑田确是可撑取窃走的。

[9]上引王桢《农书》名之为架田,称其“既无旱暵之灾,复有速收之效,得置田之活法”。

大体说来,蔡氏所说葑田,最初是自然生成的,当地农民受其启发,有意“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故谓之架田。

葑田不愧是江南水乡人民在与水争田过程中的出色创造。

此外还有宋代括官田时经常提及的积水茭荡田。

这类田虽已非湖泽河汊,但尚未成为可耕的塘涂田。

理宗时,常熟即有这类田3216亩。

另有安吉县境内“陂堰旧有七十二所,盖其地势高仰,近山之田号承天田,亦号佛座田,谓层层增高,灌溉不及也”,“储蓄灌溉,全藉陂堰”。

[10]承天田、佛座田是当地农民向山争地的例证,“层层增高”表明其是梯田。

对这一地区耕地的增长作定量分析不无困难。

范仲淹在景祐年间(1034-1037)称苏州出税之田3,400,000亩;

而另一研究表明,苏州在雍熙(984-987)前后的耕地数至多不会超过1,400,000亩,50年间耕田数增加近1.5倍。

端平二年(1235)常熟的耕地数为2,419,892亩,常熟是苏州平江府5个属县之一,倘以该数据作为5县之平均数,那么这时苏州总耕地数应在12,000,000亩左右,约为景祐耕地数的3.5倍,雍熙耕地数的8.5倍。

[11]从垦田增长率来看,显然景祐以后远远超过景祐以前;

南宋远远超过北宋。

以上分析虽有推断的成分,但或可据此把握太湖流域在两宋时期耕地垦辟增加的总体趋势。

二、水利田的全面建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决定性进步,是与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稍具规模的水利事业,政府的组织作用和管理机能至为关键。

《隆庆长洲县志》卷2《水利》指出:

“江南水利,无论汉唐,计宋有天下三百年,而命官修治凡三十余度,殆不十年一兴利也”。

宋代在财力物力上给水利建设以积极的支持。

熙宁变法大兴水利之时,凡有疏导水患而开决农田时,“即以官田计其顷亩,拨还田户,如无田可拨,即计田给直”;

政和六年(1116),徽宗拨封桩米10万石、常平本钱10万贯等命赵霖主持平江水道的大规模疏浚工程。

[12]北宋曾给两浙路等下诏:

“辖下州军圩田并河渠、堤堰、陂塘之类合行开修去处,选官计工料,每岁于二月未农作时兴役,半月即罢”,把兴修水利纳入每年春耕前地方官的常规公务。

[13]兴修水利的诸多内容在宋代不仅作为州县长吏的重要职责,还直接与考课磨勘优劣相联系,使他们对属地水利不敢掉以轻心。

当地人民深知太湖农田水利的症结所在,高度重视疏浚工程和堰闸工程,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首先,疏通河湖港浦的水利工程,使广袤农田去水涝之害而得沾溉之利。

例如,至和二年(1055),调发民夫15.6工,疏浚诸泾64、浦44、塘6,筑成至和塘,“田无洿潴,民不病涉”,两岸膏腴之地数百万顷都蒙其利;

宣和元年(1119),赵霖役工278万余,历时19个月,浚治1江、1港、4浦、58渎,使平江府“二十年间并无水患”;

政和五年(1115),江阴浚治横河、市墩河、东新河和代洪港以后,使附近“十乡之田,频苦旱涝,尽除其患”,得益农田达6,573顷;

乾道二年(1167),开浚顾会浦河道,“故水所败田数万亩还为膏腴”。

[14]开通疏导河湖港浦,不仅保证了太湖水系能循环畅通地流入江海,而且使当地农田能够有力抗御水旱灾害。

其次,堤堰斗闸则使疏浚的成果得以维持、巩固和发挥效益。

当地人民往往在疏浚同时,就“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而堤岸高厚”;

再在关键河段,设立斗闸,“大水之年,足以潴蓄湖瀼之水,使不与外水相同,而水田之圩垾无冲激之患;

大旱之年,可以决斗门水濑,以浸灌民田,而旱田之沟洫有车畎之利”。

[15]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嘉祐六年(1061),对六年前疏浚的至和塘“创石堤,疏斗门”,“得膏腴田数百万顷”:

熙宁时,“松江堤没,水为民患”,因筑丈高石堤90里,“复良田数千顷”;

政和五年(1115),江阴在开浚河港后,造马师闸、唐市闸“以南泄震泽,北节大江”,灌溉民田4060顷;

乾道二年(1166),江阴蔡泾闸改造工程与申、利二港疏浚相配套,遂使“附近七乡岁入增十余万石,毗陵诸邑固当倍蓰”;

淳熙年间,对海盐常丰闸和81处堰坝进行了两次修治和改造,“自是农被闸堰之利,频岁得稔”。

[16]

在各种水利工程综合效应下,太湖流域的农田建设大受惠益,是宋代全国水利田最密集的区域。

有人对北宋熙宁年间各路水利工程、水利田及其占总耕地数作过统计,太湖流域所在的两浙路均居第一,水利工程为2,294处,水利田为10,484,842亩,占总耕地数的28.8%。

[17]南宋淳熙前后,以太湖流域为主体的浙西路水利工程为2,100余处,接近熙宁时期两浙之和,《宋史·

食货志》说:

浙西“南渡后水利之田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

太湖水利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而数百里之内,常获丰熟”,经过治理的太湖流域“畎浍脉分,原田棋布;

丘阜之间,灌以机械;

沮洳之滨,环以茭楗;

则泻卤硗确,变为膏泽之野;

萍藻葭苇,垦为秔稻之陆”,成为宋代集约化农业的首善之区。

[18]

在太湖流域水利田的建设中,疏浚和堰闸的功效不可低估;

与此同时,每一田块的圩岸修筑也起了重要作用。

这种圩岸,有些岸段就是前文述及的堰搪堤坝所构成,但更多的岸段则是围田别建的田塍。

圩岸所围之田大小不一,少者数十亩,多者以千计,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田圩之制。

当地历来将“大筑圩岸,高围民田”,视为农田水利的要策。

嘉祐三年(1058),两浙转运使即建议在苏、湖、常、秀修作田塍,位位相接,以御风涛,以狭水源,并“令县官教诱殖利之户自作塍岸,定其劝课为殿最”。

[19]政和元年(1111),提举常平司命苏、湖、秀三州令佐主管创立圩岸工程,浙西掀起了兴筑圩岸的热潮,仅平江府就兴修田围达2,000余顷。

南宋黄震曾针对太湖农田水利建设指出:

“田岸之事在民。

在民者,在官不必虑;

水利之事在官,在官者,在民不得为”。

[20]他所说的水利之事应指疏浚河道、修建堰闸等大型工程,而田岸之事则指圩岸田塍的修筑维护。

正是在发挥和协调政府与农民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太湖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在两宋时期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全面起飞准备了硬件条件。

其中不少农田水利工程还泽被后代,为太湖流域农业经济在明清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集约农业的样板地区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而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具体系的形成,也是有助于农业集约经营的。

这一体系虽在唐代大体定型,在宋代却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完备、实用、先进是其基本特点。

曲辕犁创制于唐代,宋代以两浙最称先进。

曲辕犁调节转向灵活方便,犁镵加大则为深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犁镵、犁壁的分工,既能犁起上块,又将后土翻下,常令熟土在上,生土在下,利于作物生长。

这种犁在宋代被改造得更适合于水田操作,俗称江东犁。

秧马也是浙西水利田的主要农具,能减轻插秧季节的劳动强度。

其体制“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藳其首以缚秧,日行千里,较之偃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21]宋代江浙间还创制了耘荡这一新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据王桢《农书》说,耘荡“形似木屐,而实长尺余,列短钉二十余枚”,用以推荡水田禾垅间草泥,“使之混溺,则田可精熟。

既胜耙锄,又代手足,况所耘田数,日复数倍”。

因农田灌溉和圩区排水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水车,是当地农具体系中最具个性的代表。

其型制不拘一格,有一二人手摇的刮车,也有四五人或六七人脚踏的大棚车,有畜力水车和风转翻车。

王桢《农书》还载有一种高转筒车,“如田高岸深,或田在山上,皆可及之”。

龙骨水车(即翻车)的使用最普遍。

苏轼《东坡集》卷6《无锡道中赋水车》曾述其形制功用: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龙骨水车不但可用于临水地段,倘有足够的车水劳力,其所汲之水竟可达到3丈以上的高旱之田。

范成大有诗似即说此: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垅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水车是当地水利田集约化经营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

当地“农器甚备”,为精耕细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太湖流域水热条件虽然优越,但土壤性状并不理想。

《禹贡》列其所在的扬州“厥田下下”。

但两宋“天下之田称沃衍者为吴越闽蜀,其亩之所出视他州辄数倍”,秦观以为是“培粪灌溉之功至也”;

陈傅良也说:

“闽浙之土,最是瘠薄,必有锄耙数番,加以粪溉,方为良田”。

[22]可见施肥是经营集约农业的重要环节。

当地农学家陈旉在其《农书》里主张“地力可使常新壮”,提出“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亦何敝何衰之有?

”为这一地区地力养护提供了积极的建议。

当地农民也在农业实践中充分重视了这一问题,大量使用有机肥,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改变其理化构成,以提高肥力。

这一时期,粪肥来源扩大,施用也更合理,此即陈旉所说:

“俚谚谓之粪药,以言用粪犹用药也”。

据其介绍,“浙间络年备办粪土,春间夏间常常浇壅”,当地“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人畜粪是农家肥的主体,但“凡扫除之土,燃烧之灰,簸扬之糠秕,断槁落叶”,也都沤入粪屋,堆积发酵,成为上好的有机肥。

河泥是另一项重要肥料,罱泥不仅可以积肥,还能使水域不致淤潴。

故稍有农闲,农家便以小舟驶入河港塘浦罱取河泥。

宋人诗说:

“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播种,胜如贾贩岭南归”,可见河泥肥效之高。

[23]

太湖流域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农业,在宋代已积累了较系统的经验,影响、指导着这一地区以后农业的发展。

除去肥料,耕、种、耘、水在当地水利田的经营中,都是别有讲究的。

首先是耕田。

“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冻令酥脆”,利用冻晒使土壤酥碎,起自然松土与杀虫作用;

“春二月又再耕,名曰炒田”。

经两次犁耕,土质松细,故时人认为“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

其次是播种。

选好良种后“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浸种下秧,深耕浅种后,秧苗既长,“便须及时栽插”。

再次是耘田。

在禾苗生长过程中,杂草亦生,“浙间三次耘田,次第转折,不曾停歇”;

有时还放干田水,逐一拔出杂草,沤在泥中,培固禾根。

最后是换水。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天旱缺水,便须以水车车水,“全家大小,日夜不停”;

“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日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

根既固矣,复车水入田,名曰还水”;

而“还水以后,苗日以盛,虽遇旱暵,可保无忧”。

[24]这种烤田技术远比前代进步,且沿用至近现代。

集约农业是天时、地力、人工的统一体。

为准确预测阴晴、水旱、寒暖、丰歉等气象和农业的前景,当地农民积累和形成了气象占测的系统经验,归纳为各种口诀韵语式的农谚。

宋元之际松江人陆泳曾采方言俗语作《田家五行》(亦名《吴下田家志》),例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四月麦秀寒,五月温和暖”,“蜘蟟蝉叫稻生芒”,都有关农业气象。

这种农谚甚至被范成大写入诗中:

“湔裙水满绿萍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自注道“吴下以上巳蛙鸣,则知无水灾”。

这些气象农谚虽有附会成分,但大量保存了当时农民的直观经验,反映了集约农业对气象的重视。

《乾隆吴江县志·

生业》引述范氏语云:

气象占测,“自古说者纷纭聚讼,曾不如老农之言,慧于鬼神”,高度肯定当地老农在占测气候上的准确预见。

总之,无论水利、农具、肥料,还是耕种耘荡等田间管理,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农业在精耕细作方面,都走在各地区的前列,无愧为全国集约农业经营的样板地区。

陈旉《农书》以及元代王桢《农书》的相当部分,都是这种集约农业的经验总结。

四、举足轻重的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水平的主要标准。

太湖流域在宋代已实行了两熟制,这对提高更多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出数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两熟制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稻作两熟制。

苏籀《双溪集》卷9《务农札子》所说“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税稻在熟”,即指稻作两熟制。

有学者以为这种稻作两熟主要并不是双季稻的复种连作,而是所谓再熟稻,即“丰岁已刈,而稻根复蒸苗,极易长,旋复成实,可掠取,谓之再熟稻。

恐古所谓再熟者即此”;

这种稻“春夏收讫,其株有苗生,至秋薄熟”,产量不高。

[25]但从苏籀所说“税稻”,应不仅指自生自长的再熟稻;

有意识有计划的双季稻复种连作,在宋代太湖地区虽未普及,但已出现。

其二是稻麦两熟制。

北宋后期,当地已是“刈麦种禾,一岁再熟”,但稻麦轮作制似尚未推广,故苏轼说:

“两浙水乡,种麦绝少,来岁之熟,指秋为期”。

[26]小麦的大规模种植和稻麦两熟制的全面推广也在南渡以后。

南迁北人从面食喜好出发,当地南人从土地效益出发,竞相种麦。

宋代“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种麦之利,独归客户”,而“农获其利,倍于种稻”,优惠政策和经济因素刺激了农民(尤其客户)的种麦积极性。

“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诗人记下了两浙普及稻麦两熟制的历史场景。

有学者认为宋代江南“也就只能象北方那样实行两年三收”,[27]至少并不符合太湖流域的实际。

随着稻麦轮作复种的发展,当地水旱轮作的耕作体系也渐趋完善。

排水是水田变旱作的关键,本地农民在水稻刈获后,便在畦旁起垅作纵沟,再作横沟贯通纵沟,纵横交错以利排水。

而整地灌水则是旱作变水田的要件,时人便在小麦收割后精耕细耙,将田面整为平畦,稻秧入田后,以勤灌浅灌方式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

两熟制大大提高了太湖流域的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

北宋当地亩产据范仲淹所说:

苏州地区“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硕至三硕”。

南宋嘉定二年(1209)湖州“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亩收三石”;

约略同期苏、湖的“江乡田,上色可收谷四石”,但“四石之田,固不多见”。

理宗时高斯得说:

两浙“上田一亩收五六石。

故谚曰:

苏湖熟,天下足。

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

[28]宋元之际,方回《续古今考》卷18指出,吴地之田亩产米三石,山田二石。

综合以上数据,太湖地区普遍的亩产量在三石左右,少数上田可达五石,在全国是处于先进地位的。

良种的引进与品种的改良,是粮食生产提高产量、满足需求的重要环节。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粮食品种之多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以稻为例,如以成熟早晚而论,在粳稻中以杷稏稻较早,箭子稻、乌口稻、雪里寻、师姑粳皆晚熟,而红莲稻、乌野稻、白野稻、稻公拣登都有早晚两个品种,麦争场六月就成熟,闪西风则迟至八月;

糯稻中秋风糯早熟,而抄社糯“未交社先熟”,师姑糯和矮糯都属晚熟品种;

至于赤谷稻似为补种的稻种,而“立秋日如东南风,不撒种”。

以成色形状论,杷稏稻精白,师姑糯皮黄而圆,金钗糯皮糠黄而粒扁,雪里寻、雪里拣颗粒硕大。

以吃口质量论,乌口稻“其谷色黑”,是“米之最下者”;

香※米“米粒甚香,晚熟,著数合,余饭皆香”;

箭子稻是贡品,“此品最高”。

红莲稻在唐代颇有种植,故陆龟蒙诗说“近炊香稻识红莲”,其“米半月有粒,碓时红粒先白”,但北宋一度不种,南宋因其早熟味香,在太湖流域再广为莳植,范成大说:

“二十年来,农家始复种,米粒肥而香”,公认为“米之最佳者”。

故《吴郡图经续记·

物产》说:

“稻有早晚,其品名甚繁,农民随其力之所及,择其土之所宜,以次种焉”。

[29]

值得一提的是占城稻的引进和改良。

占城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大中祥符四年(1011),因两浙江淮“稍旱即水田不登”,宋真宗派人赴福建取占城稻种3万斛,分给两浙等三路,“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

后经改良,使其能适应各种水土气候而成为不同品种,太湖流域的六十日稻、赤谷稻、金钗糯等都是占城稻的改良种,六十日稻又名早占城。

对占城稻的浸种,在实践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经验:

“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用竹笼周以稻秆,置稻种其中,约五斗许,又覆以秆,入池浸三日,伺微熟,如甲坼状,则出而布于地,及苗与谷等,别用宽竹器贮之。

于耕过田细土停水二寸许,布之三日,决去水,至五日视苗长二寸许,复引水浸一日,乃插莳”。

[30]

由于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改良,仅《玉峰志》卷下《土产》和《琴川志》卷9《叙产》所载昆山和常熟两县的水稻品种,去其重复至少也有50种以上,糯稻中的宣州糯和粳稻中的睦州红,从命名的地名即知是引进的良种;

而乌青一镇就有籼稻70余种,糯稻40余种;

倘据太湖流域的有关方志作一统计,两宋时期这里的水稻品种应过百数。

难怪当地人自豪声称:

“吴地宜秔稻,玉粒甘香,为天下甲,其种名不一”,诗人范成大还把一连串的稻米名品写入他的诗里。

[31]太湖平原是宋代粳稻主要产区,肥田沃土在精耕细作下,最宜粳稻生长。

曾在湖州为官的王炎说:

“管内多系晚田,少有早稻”;

其他诗文也可印证:

“犁田待雨插晚稻”,“浙西纯种晚秋禾”。

[32]除去水稻,当地粮食作物还有大麦、小麦、荞麦、粟、黍、胡麻(芝麻)、豆类等。

仅据《琴川志》,这里豆类就有十余个品种。

太湖流域是宋代最大的粮食产地,政府极为重视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所谓“苏、常、湖、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也”。

而这里的丰歉也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粮食供应,“故岁一顺成,则粒米狼戾,允然有余”,米价也大幅回落,例如熙宁五年(1072),“苏湖大稔,米价视淮南才十分之五”。

[33]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在宋代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主要是作为税米漕运入京,以保证中央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

此外,和平时期,太湖流域不啻是国家赈灾济民的备用粮库,如皇祐四年(1052),江南饥荒,遂命苏州运米50万斛赈贷饥民。

战争时期,太湖流域更是军粮的大宗征集地,例如建炎三年(1129)命浙西籴米40万斛供东京留守司支用;

绍兴十八年(1148),浙西军储米额竟高达76万斛。

太湖流域粮食增长趋势是明显的。

以苏州税米为例,宋初才18万石,元丰三年(1080)升至35万石,元符二年(1099)竟激增至60万石。

再如南宋和籴,浙西路原为105万石,到嘉定时期(1208-1224),仅平江府的和籴数就高达100万石;

嘉定以后,常熟一县“岁籴多至三十万石,少亦不少十四五万石”,为该县苗税的三四倍之多。

[34]在税米与和籴米的巨大增幅背后,尽管有剥削加重的因素,但水利田的开发与亩产量的提高却是最根本的前提,同时也充分反映了这一地区粮食生产的举足轻重的实力和地位。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最生动地证明这点,而这一局面要直到明代才逐渐被“湖广熟,天下足”所取代。

五、领先一步的商业性农业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是宋代农业长足进步的表现之一。

在这一方面,太湖流域也是得风气之先的。

这里,试述当地主要的商业性农业门类。

1、棉麻桑蚕业

在为纺织业服务的商业性农业中,棉花在太湖流域的推广种植,无疑是一件大事。

棉花,宋代以前称为木棉,也名贝吉,西北、西南和闽广早有种植。

王桢指出,作为纺织原料,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

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故而从南宋后期起太湖流域就已栽种。

旧说多以为这一地区是在黄道婆于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从海南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