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221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管理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2.6选型购置设备和自制生产设备改善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6.1设备的精度及技术性能的先进程度,生产效率能否满足新的生产与工艺要求。

2.6.2设备性能的可靠性。

2.6.3维修性好,结构合理,零件通用化、标准化、互换性强,便于检查维修,消耗少,维修费用低。

2.6.4设备的安全装置齐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

2.7凡公司各生产部门需新增设备,须由使用部门根据生产需要、当前设备状况、法规符合性及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的要求提出,经充分调研,得到公司管理层同意后方可立项实施。

需购买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申购单》,按流程进行审批,由采购部门协同设备管理部门按所需执行购买。

3、设备进厂验收管理

3.1新设备(包括自制设备完工)进厂后,由采购部会同使用车间、设备管理部,以及安装单位对进厂设备进行开箱检查,主要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各部件或配件有无缺损,并按合同及装箱清单进行清点随机附件、备件、技术文件、使用说明等。

若有缺损应及时跟供应商联系,得到索赔或退货,最后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

3.2对需要抽样复试和按规定需要进行二次检测的设备或材料,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质量检测。

对其质量、性能等存在怀疑的,必须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现场取样,并及时送至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设备或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专业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验收。

3.3设备进厂验收应做好记录,验收工作结束后,参加验收的各方代表应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确认。

4、设备安装、调试管理

4.1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1.1检查验证安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安装资质,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4.1.2设备安装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开工报告、基础验收及复测记录、安装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措施,要有图纸会审记录,并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进行安装调试。

4.2设备安装过程管理

4.2.1要安装的设备必须是验收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设备不得安装。

4.2.2特种设备安装前必须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相关手续,申请监督检验。

4.2.3设备安装前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设备基础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进行基础移交,移交的基础必须要与图纸的技术要求相符,要附有基础施工验收记录。

4.2.4设备安装过程应做好记录,设备安装记录应据实填写。

4.3设备安装验收

4.3.1必要时验收前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小组召开预备会议,监理、

车间介绍安装过程简要及存在的问题。

验收后召开验收总结会,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由设备管理部门作好记录,限期由安装单位负责整改。

整改完毕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复验。

4.3.2设备安装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备安装合同、技术协议、设计图纸、经双方签字的有效变更文件进行验收。

4.3.3特种设备要有试验记录和政府监检部门的检验、检测报告。

5、设备试运行管理

5.1设备在试运行之前,应装好防护装置,做好安全各方面的措施工作,凡设备以外的多余物品一律清除,确保试车安全。

5.2在设备的滑动面上要多次加油,各滑点保持足够的润滑油。

5.3试车前应先空车运转一定时间,注意设备摩擦部分的温度情况。

先从部件运转,再由部件到组件运转。

由组件到单机,再由单机到机组的整体联动,若前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试运转。

5.4开始启动按钮时应采用点动方式,观察部位动作正常后方可正式运转,从低速逐渐加速。

5.5试运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进行检查和维修。

5.6试车中达到润滑液压系统和冷却或加热系统等正常运行要求时,各管道畅通无阻,阀件和机械动作正确、灵敏、可靠及无漏气漏油现象。

5.7试车结束后,断开电源,消除压力和负荷,复查主要部件的配合和安装精度,检查固定部位,清理现场,整理试运转记录。

5.8对照设备的出厂检验证书和项目,逐项认真检查,如不合格的应及时向供应商反应,要求其帮助解决,并把试运行记录归入档案。

5.9试运行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管理员及使用部门负责人分别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名,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5.10新设备在未正式移交生产前,各部门一律不准动用。

5、设备的台账建立(登记、编号)和档案管理

5.1每台设备在正式移交生产后,设备管理部应根据设备的目录进行统一编号,编号牌贴在设备的明显处,以便清查核对。

5.2设备管理部应建立设备档案袋存放设备的档案文件,经常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及数量和变动情况,对固定资产及附件,设备管理部会同使用车间每年进行一次设备盘点,确保帐、物、卡相符。

5.3设备档案基本内容:

5.3.1制造厂、出厂检验单及装箱单

5.3.2设备安装移交书

5.3.3设备的附件及工具清单

5.3.4事故报告及重大事故分析处理结论

5.3.5设备的改装、改进资料

5.3.6设备大修、半修的完成验收单

5.3.7设备的保养,小修检验记录

6、设备使用管理

6.1在使用新设备、新技术之前,使用部门必须对操作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组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6.2新上岗员工和转岗员工操作设备前,均要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新员工必须由熟练工带领实习,经考试合格后,并对培训结果进行确认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6.3设备应有状态标志,认真执行《状态标志的使用》。

6.4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校核设备与标志牌状态是否相应,保证设备使用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正常,不影响药品质量。

6.5检查发现不正常的设备挂上停用标志牌并及时维修,维修时挂上设备维修标志牌。

6.6设备运行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6.7设备运行中有异常,必须及时排除,不可带病运行。

6.8每台主要设备均需要建立使用日志,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情况以及日期、时间、所生产或检验的药品名称、规格、和批号等。

6.9定人、定机、定作业

6.9.1主要设备的操作工人,由各车间负责人提出定人、定机的名单,并报工程部备案。

对于部分精密设备、大型设备及稀有设备则由工程部指定具体人员,经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

6.9.2定人、定机名单明确后,要求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动时,仍按以上规定执行。

6.9.3定人、定机的意义是要使设备维护保养的有关规定得到落实,原则上各车间每个操作者使用一台设备,以求做到精心操作、认真维护。

6.9.4属于多人操作的设备,由车间指定组长负责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6.9.5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者均需经考核合格之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

7、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7.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内容

A设备应完好,部件、配件应无缺失。

B动设备先进行空转,确认声音正确、润滑良好,方可正常操作。

C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在使用中脱落。

D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应完整、安全、灵活、准确、可靠。

E检查润滑装置应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F对各传动部位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器开关所处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G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应完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H清洁设备各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导轨和接合处无油污、锈迹、灰尘和杂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I各种工具、附件摆放有序,存放整齐。

J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巡回检查,操作中通过听、看、闻等方法观察设备。

K操作岗位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

a一平,即工房周围平。

b二净,即玻璃门窗净、地面通道净。

c三见,即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

d四无,即无油垢、无积水、无杂物、无垃圾。

7.1.1一级保养

7.1.1.1设备的一级保养定为三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除电器部分由电工负责外,其余由维修工负责,操作人员协助进行。

7.1.1.2一级保养内容

A清扫、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应良好,接线应牢固。

B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除表面活动毛刺,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无药垢,无油污。

C检查、调整必要的零部件,调整各运动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

D检查紧固件和操纵装置,做到齐全可靠。

E清洗油杯、油管、油标,检查油质,按规定加油,做到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F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G必要时对设备局部拆卸检查,调整和修复。

2.2.2保养后应达到:

外观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油窗明亮,润滑良好,设备磨损减少,设备缺陷排除,事故隐患消灭,设备操作灵活,运转正常,保持完好状态。

7.1.2二级保养

7.1.2.1设备的二级保养视不同设备情况,一般一年进行一次,以维修人员为主进行,操作人员参加。

7.1.2.2二级保养的内容

A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检查内容。

B检查传动系统,修复、更换磨损件。

C清洗变速箱或传动箱。

D调整检查各操作手柄,使其灵活可靠。

E清洁电机,更换润滑脂,检查电机绝缘。

F整理电器线路,做到线路整齐安全,接地线符合规定。

G更换新油,消除漏油。

H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调整、修复和更换必要的零部件。

7.1.2.3二级保养后设备应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大修理间隔期内的设备完好率。

7.2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7.2.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

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

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发生误操作,造成设备损伤事故。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缩短设备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7.2.2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7.2.3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

要做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7.3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7.3.1熟悉掌握各设备的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7.3.2做好各设备运转时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如异常振动,异常声响),应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为产量拼设备的现象。

7.3.3严禁各设备超负荷运转,尤其重点检核计件生产用设备,并严格按照各设备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7.3.4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设备调试运转,确认正常以后,方能投入使用。

7.3.5建立健全各类设备台账,设备卡片,并将设备的维护保养落实到人。

7.3.6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对易产生热量和安装在潮湿环境的设备,运转时要及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7.3.7停用设备及闲置设备要做到及时入库管理,保持设备整洁。

7.3.8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专业理论教育及培训考核工作,严禁违章操作。

7.3.9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检修记录,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检修过的设备在下次使用期间发生问题影响生产,由检修人承担责任。

7.3.10由于操作失误,发生设备事故及损坏设备,操作人应按设备维修费用的80%进行赔偿,并责令下岗。

7.4设备维护实施要点

7.4.1操作工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7.4.1.1单机、独立、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7.4.1.2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区域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7.4.1.3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管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7.4.1.4每台设备都要指定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7.4.2维护保养责任者职责

7.4.2.1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

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发现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

生产过程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应及时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并立即处理。

7.4.2.2按车间制定的润滑油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

7.4.2.3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将设备和工作场所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污、无脏物。

7.4.2.4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应填写清楚,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簿上签字确认。

7.4.3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保修制

7.4.3.1每个设备区域和每台设备都要悬挂检修、维修牌,并填写责任者职责。

7.4.4专业维修者职责

7.4.4.1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车间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保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保修。

7.4.4.2包机的个人应根据车间规定的每台设备检修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存档备查。

7.4.4.3设备管理部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上报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7.4.5设备主管工程师应将分管的每台设备进行编号,编写日常维护检查表和巡回检查表(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必见部位、检查标准和检查时间)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7.4.6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7.4.6.1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

因此,各级领导及相关维保人员必须贯彻执行。

7.4.6.2设备管理员要经常深入车间,检查规章执行情况,对符合要求的给予奖励,发现违规情况,应严肃处理,做到奖惩分明。

7.4.7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7.4.7.1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

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

因此,应在全厂范围内,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7.4.7.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7.4.7.2.1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7.4.7.2.2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7.4.7.2.3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处理结果)。

7.4.7.2.4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7.4.7.2.5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

7.4.7.3凡在用的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7.4.7.4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含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一份,原资料归厂资料室,复印件交设备使用部门。

7.4.7.5设备大修、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7.5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7.5.1巡检内容

操作工每天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

温度、湿度、仪表以及设备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简单问题可自行修理解决,恢复设备正常状态;

较大故障要积极采取措施并报告有关部门。

7.5.2维修工每周到各车间进行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7.5.2.1操作者应遵守操作规程。

7.5.2.2设备运行情况应正常,应不超负荷。

7.5.2.3设备零部件和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7.5.2.4设备润滑应按要求进行。

7.5.2.5设备应无跑、冒、滴、漏现象。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不能处理的,要上报设备管理部决定处理办法。

7.5.3设备管理部门主管每月巡检两次以上,随时掌握设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问题严重的设备,应列入检修计划。

7.5.4设备管理部应制订巡回检查路线。

巡检路线应以主体设备为主,完成各项检查项目的规定内容,并遵循最短路线原则。

7.5.5设备的巡回检查应如实填写“设备巡回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确实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报有关部门。

7.5.6设备的巡回检查应能形成操作工→维修工→车间主任→设备管理部→设备主管经理的信息传递、反馈系统。

7.5.7设备管理部门对巡检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采取积极措施,根据巡检情况对设备故障的部位、原因、周期等进行系统分析,为设备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7.6厂内压力容器管理

7.6.1压力容器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国家有关的容器安全技术规定、条例和制度。

7.6.2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范围:

a.操作人员应贯彻执行压力容器标准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b.压力容器管理员应参加压力容器的安装、验收及试车工作。

c.操作人员应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装置的校验情况。

d.压力容器管理员根据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组织编制年度检验计划,并组织贯彻执行。

e.压力容器管理员制订压力容器的维护检修规程。

f.压力容器管理员参加压力容器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按规定上报。

g.压力容器管理员、操作人员应执行公司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

h.压力容器管理员应建立压力容器档案,应有:

操作规程、技术资料总图、受压元件图、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产品合格证等。

i.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7.6.3压力容器的使用

a.公司使用压力容器时,应向当地监察机构登记,取得使用证后,才能投入运行。

b.公司应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安全技术使用管理。

c.公司实行定期检查鉴定制度,确保安全运行。

d.公司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取得当地监察机构的合格证,才能独立操作。

e.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操作压力温度进行工作,不得在超压、超温下生产。

生产中严禁带压检修和用物敲打,新置和大修后的设备及容器要经检验试压合格后才可使用,对压力温度、指标改变和结构材料更改,必须报工程部经批准后方可投产。

f.管道、静置设备和容器,在试验前操作人员均应进行内部检查,检查应清洁,附属装置应齐全,法兰、接口、焊缝及衬垫应符合要求,试验前不应进行防腐保温或回填土。

g.压力容器应配备配齐灵敏、准确、可靠的安全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

h.对容器及其管线应进行定点、定时、定线的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上报。

i.已批准报废的压力容器严禁继续使用,如改做不承压设备使用,须经压力容器主管部门批准。

7.6.4压力容器的维修、检测

a.对容器进行修理或改装,必须保证受压元件的原有强度和质量要求,大修后的容器须经工程部和使用单位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工程部要对检查、使用、维修情况记录存档检查。

b.使用容器须定期进行检查、试压探伤和变形测定。

一般压力容器,每三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查,每六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变形测定和探伤。

受腐蚀的压力容器,每年要进行检查和测厚一次,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或有缺陷的容器,检查的时间要相应缩短。

c.对容器检查前,应排除压力,将内容物排净。

对于盛装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的容器,必须清洗干净,切断与容器有关的电源和物料通道。

有关人员进入容器检查时,应将容器入孔全部打开,并使用绝缘良好不超过36伏的低压防爆灯,检验仪器和维修工具的电源电压超过36伏时,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软线和可靠的接地线。

7.6.5受压容器必须装有适合的压力表、安全阀或泄压防爆装置等安全附件,安装和使用安全附件必须做到:

a.安全阀的开放压应调整为最高操作压力的1.05倍。

b.压力表的表刻度极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

c.安全阀和压力表每年应校试一次,不正常的或有损坏的安全阀和压力表禁止使用。

防爆片每年应更换一次,对于超压未爆破的防爆片应立即更换。

d.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容器和安全阀之间管道应保持畅通,不应安装阀门。

e.安装防爆片时,应经过准确计算,同批防爆片要逐片检查厚度,其允许差为3%,严禁任意选用防爆片。

7.6.6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容器应提前做内外部检查或水压试验。

a.停止运行一年以上,需要恢复使用时。

b.移装以后。

c.改变容器结构或对主要受压部件修理后。

d.根据运行和腐蚀情况,必须进行及时检查。

7.7备件管理

7.7.1备件的范围

a.机械设备、设施常用的零部件、滚动轴承、电器、皮带、链条、皮碗、油封、密封环垫及水暖件等。

b.由于经常受冲击或拆装容易损坏,以及可能损坏且加工复杂、要求铸煅的零件:

齿轮、蜗轮、蜗杆、链轮、凸轮、轴、轴瓦等应列为备件。

c.维修或新机器的原材料。

7.7.2备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7.7.2.1备件的计划管理

7.7.2.1.1工程部根据维修计划和储备定额,订出备件的年、月的需用量计划,并提前提出,以保证供应。

各车间的备件用量由车间提出。

7.7.2.1.2备件的储存应以能按时供应,满足维修需要,不占用资金为原则。

备件的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应根据设备零件、部件的磨损磨蚀规律来编制,逐步过渡到用公式计算。

7.7.3备件的基础管理

7.7.3.1制订设备备件目录,绘制整理备件图纸,建立备件卡片及统计图表,使图物相符。

7.7.3.2努力提高备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加强备件的国产化工作。

7.7.3.3在保证设备修复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设备旧件的修复利用工作。

7.7.4备件的储存管理

7.7.4.1备件入库要由采购部门、使用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共同验收并填写“五金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