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813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船杜甫答案Word下载.docx

(3分,意思对即可)

(2)句中,“青”“黄”互衬,“过”“来”交织,凸显了两岸风景的独特优美,使本来静止的山峦和橘柚立即鲜活灵动起来。

(2分,意思对即可)

【同题诗拓展阅读】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赏析】

这是永泰元年自忠渝下云安时作。

川江帆船,在缺乏动力的唐朝时期,在黄昏时候到达云安县的码头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杜甫是在重阳节前几天到达云阳的。

秋季的川江,水势还是湍急的,没有帆船可能在傍晚的“戎戎暗,淰淰寒,独鸟怪,夜色阑?

?

”的恶劣环境下从上游的万州放船下行的。

况且这只小船还要穿过云阳境内的窄窄的水流湍急的巴阳峡和大小磐石——青龙滩?

这里的“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和

“江市”好像都指明了,杜甫的小船就泊在现在的州。

前程渺茫,小船飘摇;

阖家大小,天地沙鸥。

面对夜色与明月,听微风细语,看大江奔流,想病老官休。

荒林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上四放船暮景,下四泊船暮景。

帆以御风,幔以蔽日,曰收曰卷,日将晚矣。

市暗、云寒,行舟所见。

荒林、独鸟,停舟所见。

无径入,林已昏也。

怪人看,鸟将宿矣。

自放而泊,夜色未阑,正见行舟之速。

庾肩吾诗:

“离舟卷幔城。

”《诗》:

“何彼穠矣。

”注:

“穠,犹戎戎。

”张衡《冢赋》:

“乃树灵木,戎戎繁霜。

”【黄注】戎戎,市中晚烟之盛也。

董斯张曰:

《礼运》:

“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

“群队惊散貌。

”淰淰者,状云物散而不定。

孔氏曰:

读淰为闪者,淰从水,闪从门中人,言水中之形状忽有忽无,如人在门,或见或不见也。

何逊诗:

“独鸟赴行楂。

”阑,尽也。

胡应麟曰:

诗用叠字最难。

叠字中最譬语,对属尤不易工。

如“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下句稍逊。

不若“山市戎戎暗,江云淰淰寒”,铢两既敌,而骈偶天成。

昔人有以“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为的对者,彼特常格常语耳。

【篇二:

语文园地六练习答案】

唐: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刘禹锡,李商隐,杜牧

宋:

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王安石,陆游;

元:

马致远,张养浩;

明:

于谦;

清:

袁枚,赵翼

一、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惠崇春江晓景》其一【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忆江南?

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

二、关于夏天的诗句《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孟夏》

【唐】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暑旱苦热》【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无名杂诗》【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三、关于秋天的诗句《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夜曲》

2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四、关于冬天的诗句《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咏梅》【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冬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冬》【明】康海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立冬》

【明】王稚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

五、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诗之六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唐.马戴.《出塞》)

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8、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

11、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1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14、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王贺.《南国》)

六、思念家乡与亲人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

闻笛》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唐)卢纶《长安春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与友人寻山》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七、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

《送友人》

5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

《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篇三: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6】

class=txt>

高三语文2015.0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

待客之道,首

在分清宾主。

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

主人居主位,自家环境,礼俗..

成习,言语行动一任自然。

客人居客位,避地移形,俗异物换,其所为必然谨慎小心察言观

行。

主客相遇,是否彼此相得,关键在东道主。

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

待客的基本态度。

具体而言,

中国宾礼讲究让客人舒适,没有陌生感,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

所以如是,是由于身处

客位的人,经常会遇到种种蹇难不便,自己又无法解决。

因此古人记载羁旅愁思的诗文特别..

多,如孔尚任《桃花扇》:

“伤往事,写新词,【甲】乡梦乱如丝。

”南朝沈约亦有句:

“闻雁

夜南飞,【乙】夜沾衣。

”宋代张咏的《雨夜》写得更凄苦:

“帘幕萧萧竹院深,【丙】孤

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这种种情形,亟需细心的主人关心体谅。

所.

以亚圣谆谆告诫我们:

“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主人待客如此,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

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

不给主人添麻烦。

“□□□□”和“□□□□”两个成语,最能反应“客道”的真谛。

这两条.

做到了,主人就会由“色难”变成“色喜”。

另一个成语“恭敬不如从命”,说的也是这个意.

思。

“客道”最忌讳的是“反客为主”,这有违传统礼仪,被视作对东道主的大不敬。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礼记》中“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

②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

③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

④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

a.①②③⑤④b.⑤③①②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④①⑤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客愁客泪客怀b.客泪客怀客愁

c.客愁客怀客泪d.客怀客泪客愁

4.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宾至如归客随主便b.入乡随俗相敬如宾

c.喧宾夺主不速之客d.入乡随俗客随主便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

后以“东道主”指称待客或宴客的主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南宋朱熹曾将《论语》与《礼记》《大学》

《中庸》合为“四书”。

“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c.孔尚任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戏剧作家,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称为“南洪北孔”。

代表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传奇剧的典范。

d.“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

们熟悉的“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均出自《孟子》。

6.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常以对联突显产品或经营的特色,以下对联与“一得阁”“同仁堂”“王

致和”“全聚德”“张一元”这些老字号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

②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

③一艺足供

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

④剪裁奇妙随心动,斩切艰难任意行。

⑤同气同声济世济民,

仁心仁术医国医人。

⑥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⑦鸿鹄高飞志在千里,宾朋满

座亲如一家。

a.④⑤②①⑥b.③⑤①②⑥c.③⑤①⑦②d.⑥①②⑤③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之大法;

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

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

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曰:

“行己有耻。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

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

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

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

“齐朝一士夫,

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

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

嗟乎!

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吴子》曰: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尉缭子》言:

“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

则可以死易生。

”《后汉书》载:

“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

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

‘使马如羊,不以入厩;

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

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呜呼!

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杜子美诗:

“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

然吾观

《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

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

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

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

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

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弃礼义,捐廉耻捐:

抛弃.

b.年已十七,颇晓书疏疏:

文书.

c.亦不愿汝曹为之曹:

等,辈,们.

d.由佖之黩货也黩:

滥用.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悉以金马还之在小足以守矣..

b.由佖之黩货也此人之教子也..

c.吾时俯而不答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

d.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那些曲意逢迎、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b.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风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

c.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使用金钱如同消耗粟米一样,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d.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所以贪财的人担任统帅,边关的大门到晚间也还洞开着无人把守。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鸡鸣不已于风雨”写出了“独醒之人”身处乱世,也会毅然决然发出正义的声音。

②古人治军以廉耻作为基础,将士们懂得礼义廉耻的道理,便足以克敌制胜,保存自己。

③作者借颜之推讲述齐朝一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表达了反对后人出仕做官的观点。

④作者倾向于杜甫的诗句是“安得廉耻将”。

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却蕴藏着作者的期许。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1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结尾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意思是说士大夫没有羞耻心,

可以称之为国耻。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这

一认识的看法。

(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

(5分)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骑,并车揽辔。

上曰将军怯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