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327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格的生物性影响着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决定某些人格特征的形成。

二、人格的发展和类型

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与塑造,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期、重建期和成熟期。

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格与气质和性格的关系最为密切。

没有离开人格的气质,也没有缺乏气质的人格。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划分,性格是对人格的评价,而人格则是对性格的再评价。

研究气质与性格,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青年的人格塑造有重要的意义。

1.气质

现代心理学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及其典型表现是不同的。

(1)胆汁质。

属于这种气质的人,其基本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性,由此在行为上表现出的均衡性。

概括为:

有活力、乐观、爱冲动、易变化、易兴奋、敢做敢为、不安静、爱生气。

(2)多血质。

属于这种气质的人具有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容易适应环境,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智慧敏捷,注意力易于转移等特征。

善社交、开朗、健谈、敏感、随意、活跃、关心自由、好领头。

(3)粘液质。

属于这种气质的人,基本特点是安静,均衡,稳重,交际适度;

反应缓慢,沉默寡言等。

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有思想、谨慎、多虑、被动。

(4)抑郁质。

属于这种气质的人具有独特的特征,如:

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体验深刻等。

安静、不善社交、有节制、悲观、善思考、刻板、喜怒无常、多愁善感。

上述四种气质类型仅是一种典型划分,在实际生活中,属于上述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是接近某种气质,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的某些特点。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气质特点。

2.性格

如果说气质是个性特征系统中影响其特征表现形式的一种外部色彩的话,那么性格则是个性的特征系统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

根据“力必多”(Libido)的倾向来划分,性格可以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

这两种基本倾向具有四种心理机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这四种心理机能的支配形成了性格的八种类型:

(1)外倾思维型。

这种人重视理解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规律,重思考而不重感情,喜欢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讲求逻辑顺序,有判断和鉴别能力。

(2)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不关心外界现实,以自我为主,情感冷漠,与人疏远,倔强偏执,不体谅他人。

(3)外倾情感型。

这种人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反应强烈,热情奔放,爱浮华虚饰,喜怒无常。

(4)内倾情感型。

情感沉着,不向外表露,沉默寡言,对人冷淡,有抑郁情绪,有时表现为恬静、深沉,给人以自信自足之感。

(5)外倾感觉型。

这种人依据感觉估量生活价值,讲究实际,情感体验肤浅,对事物存在的意义不作更多的思考。

(6)内倾感觉型。

这种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重视个人内心的感觉,在事物与自我之间凭借知觉观察一切,缺乏实际的思想和情感。

(7)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凭直觉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不安于稳定的情境,不能保持长久地追求对工作目标的兴趣,对反复出现的日常事物容易厌倦,不断转移方向。

(8)内倾直觉型。

此类型的人不关心外部事物,以自己的意象为主,从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而又不能超出个人直觉的范围,内心充满幻想。

大学生性格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性格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水平提高了,会常常主动观察自己,自觉地分析、总结和评价自己的态度及行为并积极作出调整以达到适应环境和完善自我的目的。

第二节常见的人格障碍与调适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的特殊时期,因此大学阶段仍然是人格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能正确认知自我、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富有事业心,具有一定创造性和竞争意识、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情感丰富多彩,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占主导。

二、大学生不良人格和调适

不良人格,又称为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

常见不良人格品质包括自卑、羞怯、猜疑、狭隘、急躁、拖拉、抑郁、焦虑等。

(一)自卑

有些学生一遇到不如意便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或自认为无能为力并甘愿失败,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灰意冷……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

引起自卑的既有人生态度、意志品质方面的原因,也有认知错误、人格不成熟的因素。

有些则是因为理想破灭、道路坎坷而灰心丧气。

这实际上是用自卑来对待挫折,结果是用挫折来打击自己,在已有的失败感中又增添新的失败感。

自卑心理是一种严重的不健康心理,对人身心的危害极大。

德国心理学家皮特·

劳斯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1)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

因此,一定要懂得积极态度所带来的力量,要坚信希望和乐观能引导你走向胜利。

(2)即使处境困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这样,你就不会放弃争取微小胜利的努力。

你越乐观,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越会倍增。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轻松地克服厄运,排除随之而来的倒霉念头。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发现有利的条件。

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到处都有一些小的成功。

这样,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长了。

(6)不要把自卑作为保护你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乐观是希望之花,能赐给人以力量。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如果十个问题你做对了五个,做错了五个,那么你完全有理由庆祝一番,因为你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五个问题。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通过观察培养起你的乐观态度,乐观的火种会慢慢地在你内心点燃。

(9)要知道,自卑不是天生的。

像人类的其他态度一样,自卑不但可以减轻,而且通过努力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这就是乐观。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么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

乐观是成功之源。

此外,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加强体育锻炼,多看幽默剧、相声等给人带来笑声的节目,都有助于培养乐观的性格。

(二)羞怯

羞怯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比如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见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便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

羞怯是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它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个人正常发挥才能,还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

虽然羞怯的人格特征与神经类型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还是后天因素所致。

所以通过有意识的调节是可以改变的。

(1)要对自己作一个具体分析,找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发扬所长可增强信心并补偿不足,特别是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增强信心。

(2)放下思想包袱。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怕羞心理,只是有些人善于调节,注意锻炼罢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说错话、办错事没什么可怕,也不必难为情,错了改正就是了。

(3)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

所谓“人多口杂,金子也会熔化”,总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便寸步难行,什么也不敢做,不敢说了。

只要自己看准的就大胆去做。

无论你做得多好,也不可能人人称赞。

(4)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胆量和能力都是锻炼的结果,要敢于说第一句话,敢于迈第一步。

一旦这样做了,会发现自己不仅有能力把事情干好,而且有潜力把事情干得更好。

(三)猜疑

所谓猜疑,一猜二疑,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往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也缺乏合理的思维逻辑。

好猜疑的同学往往对人对事敏感多疑,看到同学背着自己说话,便疑心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某同学没和自己打招呼,便猜他(她)对自己有意见等。

当出现了猜疑心理时,可以尝试运用以下的方法加以调整:

(1)当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可留心观察所疑的人和事,若猜疑被证实,不会因此感到震惊;

当猜疑不成立,应打消疑心。

因为不曾外露也不会伤害他人。

(2)加强沟通。

猜疑常常是由于误会或他人搬弄口舌引起的,因此碰到这种情况应主动地和被猜疑者沟通交流,这样有助于消除误会,改善、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3)抛弃成见和克服自我暗示,学会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改变封闭的思维方式。

(4)“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就无畏,坦坦荡荡地做人,和同学朋友坦诚相处,别人如何看自己,不必过分在意,相信“日久见人心”。

总之,要克服猜疑的心理主要是自己做人要正,“人正不怕影子斜”;

对他人宽厚为怀,即使被别人误会也不必去计较;

充分驾驭好“语言”这个工具,出现了误会或彼此不信任、猜疑时,通过沟通思想,说明情况,彼此谅解。

只有这样,你才会生活得愉快。

(四)狭隘

受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中的“狭隘”现象有增无减。

凡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好嫉妒,好挑剔,容不得人等等,都是心胸狭隘的表现,即日常说的“气量小”。

心胸狭隘往往影响人际关系,伤害他人感情,也常给自己带来烦闷、苦恼,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于人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

狭隘人格多见于内向者,尤其是女性。

克服狭隘,一要胸怀宽广坦荡,一切向前看;

二要丰富自己,一个人的视野越开阔,就越不会陷入狭隘之中,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三要学会宽容,宽以待人。

(五)急躁

急躁是常见的不良人格品质,表现为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

做事缺乏充分准备,没准备好就盲目行动,急于达到目的;

缺乏耐心、细心、恒心。

性情急躁之人说话办事快,竞争意识强,容易冲动,情绪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日常生活中有急躁特点的人为数不少,常常什么都想学,而且想短时间内学会,生怕比别人落后,急于求成,但实际常常达不到期望的目标,从而泄气、发怒,既影响自己的健康和工作学习效率,又妨碍人际关系。

要克服急躁的人格缺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思先于行。

加强自我修养,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在学习、生活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尽量避免与人发生矛盾以致激化,把精力用到积极思考之中。

(2)改变行为,细心认真行事,吃饭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细嚼慢咽;

说话控制语速,想好了再说,不随意打断别人谈话;

看书要一字一句细读,边读边想;

走路骑车有意不超过别人;

学习生活中改掉冲锋陷阵式的习惯,不着急,有条不紊地干。

(3)控制发怒。

性格急躁的人容易发怒,应把制怒格言“能忍则自安;

退一步则海阔天空”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

(4)采用松弛疗法,坚持静养训练。

在学习之余,常听轻松、优雅、恬静的音乐,赏花悦心,书画静神,打太极拳和练练气功,闭目养神,使肌肉、神经都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六)拖拉

拖拉是我们学生的通病,可以完成的事而不及时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正是: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又冷,一心收拾待明年。

”导致拖拉的原因,一是试图逃避困难的事,二是目标不明确,三是惰性作用。

拖拉一方面耽误学习,另一方面并没有使人因此而轻松些,相反往往会导致心理压力,引起焦虑,总觉得有事情没完成,干别的事也难以安心,还会贻误时机。

改变拖拉,首先,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找到自己拖拉的原因,下决心改变。

其次要科学地安排时间,凡事有轻重缓急,要一件一件完成,讲究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再次,要敢于做不合心意或者需要花大力气的工作,必须完成的事,与其拖着、欠着,还不如及早动手干,完成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会有一种欣喜感、满足感、成就感,而拖拖拉拉只会带来疲倦、松垮及焦虑的情绪。

(七)抑郁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

抑郁人皆有之,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很快会消失;

但那些性格内向,多疑多虑,不爱交际,生活中遭遇意外挫折的人更容易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导致抑郁症。

抑郁的主要表现在:

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兴趣丧失,缺乏活力,反应迟钝,打不起精神,体验不到快乐。

抑郁在低年级学生中更为普遍。

所谓的“周末综合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抑郁。

要避免抑郁或从抑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建立自尊,增强自信;

调整认知方式,建立理性认知,不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

扩大人际交往,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

如果抑郁情绪较严重,应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八)焦虑

焦虑是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感,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

在这个紧张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增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处于一定的焦虑状态中。

适度的焦虑对于保持生命活力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焦虑主要是指不适当地高度焦虑。

被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动不灵活,身体不舒服等症状。

焦虑主要集中在考试和人际关系上,与大学生的交往技能差、自尊心过强等密切相关。

不适当的高度焦虑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为此,应增强自信,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应不怕困难、磨炼意志,无所谓的担忧正是焦虑的本质,应当机立断,积极行动。

(九)虚荣

虚荣心普遍存在于某位大学生身上,尤其是女生。

这是正常的,但一旦过分,则有害无益。

虚荣心强的同学一般性格内向,情感脆弱,多愁善感,虽然自惭形秽,却又害怕别人伤害自己的尊严,过分介意别人的评论与批评,与人交往时总有一种防御心理,不允许有稍微的侵犯,经常会千方百计地抬高自己的形象,捍卫的往往是虚假、脆弱、不健康的自我。

防止或改变过强的虚荣心,首先要对其危害性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有决心改变自己。

其次应当努力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

再次要树立自信和健康的荣誉心,正确表现自己,不卑不亢。

最后要不为外界的议论所左右,正确对待个人得失。

(十)自我中心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感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千变万化、独一无二。

那些有较强自信心、自尊心、优越感、独立感的同学,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

当这种倾向与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如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等和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如过强的自尊心、唯我独尊等结合时,就会表现出过分的、扭曲的自我中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因而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克服过分自我中心的方法包括:

第一,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自觉地将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第二,恰当地评价自己,既不低估也不高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

第三,尊重他人,只有尊重和信任才能获得友谊。

第四,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真诚地关爱他人,从而做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

锻炼——改变人格缺陷的方法

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学生时代是一个严重的口吃患者,他发现自己越是在众人面前说话就越口吃,这非但没使他退却,反而使他下决心克服口吃。

于是他索性参加了学校的话剧团,迫使自己背台词,并要背得烂熟,否则无法登台演出。

就这样,他百折不挠地锻炼,终于战胜口吃,不但话剧演得很成功,后来还参加竞选演讲,出任一届日本首相。

可见锻炼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个好办法。

三、人格的评估

对人格的评估一般采用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两大类。

客观测验相对简单、易施测、对于评分的解释对相对规范。

最常用的人格测量客观测验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投射测验不同于客观测验,它预先没有标准的答案,被试者可以自由作答。

典型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及主题统觉测验。

四、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其矫正

人格障碍也称病态人格、变态人格,它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及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一般认为,人格障碍可能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尤其是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大学生人群中真正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多,但存在不良人格倾向的人却不少。

大学生是人格障碍的易感人群,应该引起警惕。

(一)常见人格障碍的类型

1.偏执型

主要特点是:

极度的感觉过敏,思想、行为固执死板,坚持毫无根据的怀疑。

对别人特别嫉妒,而又非常羡慕。

对自己过分关心,且又无端夸张自己的重要性。

把由于自己的错误或不慎产生的后果归咎于他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意愿,认为别人存心不良。

这种性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得好,别人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2.戏剧化型

又称为癔症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具有浓厚而强烈的情绪反应,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装腔作势;

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心,爱虚荣,爱有兴奋的事情发生,常把自己的感觉和情感加以夸张,从而加深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善变,爱挑逗;

要求于人多,内心真情少;

自我中心,依赖性强,常需别人的保证与支持;

有时也善于玩弄或威胁他人。

3.反社会型

又称为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

主要特征是时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妨碍公众,不负责任;

经常违法乱纪。

行动冲动,缺乏羞耻心和自责感。

犯错误后,没有后悔的感觉,也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常把一些责任归罪他人。

4.依赖型

这种类型的人极度地依赖他人,虽然有较好的工作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自觉难以独立,不时地需要别人的帮助。

行动不果断,也缺乏判断力,总是依靠别人为自己做出决策或指出方向。

5.强迫型

主要特征是:

强烈的自制心和自我束缚。

这种人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特别死板,缺乏任何灵活性。

过多的清规戒律,极度地墨守成规,对任何事情都谨小慎微,顾虑多端,怕犯错误,还要求别人根据自己的思想方式和习惯行事,妨碍他人的自由。

(二)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方法

人格障碍的矫正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格障碍者,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可能的限度内,在人格障碍的矫正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人格障碍自我矫正的方法。

1.反向观念法

人格障碍者大多伴随有认识歪曲现象,反向观念法即是改造认识歪曲的一种有效方法。

反向观念法是指自己主动与自己原有的不良自我观念唱反调,原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则应逐渐放弃自我中心,学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原来爱走极端,现在则学习多方位考察问题,来点“中庸”;

原来喜欢超规则化,现在则应偶尔放松一下,学习无规则地自由行事。

采用反向观念法克服缺点的要点是:

先对自己的错误观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反的改进意见,在生活中努力按新观念办事。

这种自我分析可以定期进行,几天一次或一星期一次,也可以在心情不好或遭挫折之时进行。

认识上的错误往往被内化成无意识的,通过上述自我分析,就可把无意识的东西上升到有意识的自觉层次,这有助于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良人格状态。

2.习惯纠正法

人格障碍者的许多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破除这些不良的习惯有利于人格障碍的矫正。

以依赖型人格为例,实施这种方法有三个要点,一是清查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事是习惯地依赖别人去做,有哪些事是自作决定的,你可以每天作记录,记录一个星期。

二是将自主意识很强的事归纳在一起,如果做了,则当作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做;

如果没做,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则应要求自己去做。

而对自我意识差,没有按自己意愿做的事,自己提出改进的想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

三是找一个你信赖的人做监督者,并与监督者订立双边协议,当你有良好表现时,予以奖励,当你违约时,予以惩罚。

3.行为禁止法

对于人格障碍者的许多不良行为,可以采取该法矫正。

如,一个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当对一件事忍无可忍而将要发作时,可以要求对自己默念如下指令:

“我必须克制住自己的反击行为,我至少要忍十分钟。

我的反击行为是过分的,在这十分钟内,让我当即分析一下有什么非理性观念在作怪。

”采取这种方法后,不久就会发现,每次自己认为怒不可遏的事,只要忍上几分钟,用理性观念加以分析,怒气便会随之消减。

不少自己认定极具威胁的事,在忍耐了几分钟后,会发现灾难并未降临,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无谓担忧罢了。

4.情绪调整法

人格障碍者多伴有情绪障碍。

例如,戏剧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无法接受。

采用此法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对他人提出的看法,你应持全盘接受的态度,千万不要反驳,然后用心自问一下,上述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

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

对别人讨厌的坚决予以改进,对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

对无意识的表现,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地自我提醒。

此外,可请自己的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对自己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的过火之处。

这样坚持下去,情绪表达就会越来越得体和自然了。

第三节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们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遗传素质为自然前提的,但环境因素和自我努力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自我意识已趋于成熟,因此,自我塑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

(一)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

无论是多么健全的人,其人格品质中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只不过不同的人好与不好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所以,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然后对自己的人格品质不断进行优化。

人格塑造是为了实现优化人格整合,达到人格的健全。

人格整合的基本含义是:

随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发展到和谐一致状态的过程。

优化人格整合,一要择优,二要汰劣。

择优即选择某些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勇敢、勤奋、坚毅、善良、正直等可作为人格塑造的依据。

汰劣即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比如自卑、胆怯、抑郁、冷漠、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