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39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B.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4、每年12月1日是艾滋病日,艾滋病基因治疗疫苗在中国首次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果研究成功,注射艾滋病疫苗可使人体获得对艾滋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D.隔离病原体

5、下面有关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上

B.热量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C.能量的释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益的

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能源所释放的能量都可以完全有效地利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

②铜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说明铜比汞活泼

③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④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7、如图所示,拉力F的功率为3.6W,物体A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A重力的0.3倍,不计轮重、绳重和轴摩擦,则(▲)

A.1s内重力做功3.6JB.A的重力为120N

C.拉力F=36ND.摩擦力为18N

8、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

①基因②DNA③染色体④细胞核⑤受精卵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③②① D.①②④③⑤

9、宁强同学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决定中考结束后参加一个野外生存训练活动,他为此准备了下列用品,其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有机玻璃水杯B.尼龙布制作的帐篷

C.腈纶布制作的雨伞D.纯棉T恤

10、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用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分钟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表)。

设电阻丝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

2

4

6

水的温度/℃

20

26

32

38

液体的温度/℃

28

36

44

A.该液体的比热容为3.2×

103J/(kg•℃)

B.该液体的比热容为5.6×

103J/(kg•℃)

C.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D.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11、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的一项是(▲)

A.个体生长太快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个体发育太好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12、取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分别加入同一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均为NaCl。

若与氢氧化钠反应用去盐酸ag,与碳酸钠反应用去盐酸bg,则a与b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C.a<

bD.a>

b

13、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灯不亮。

小明用试电笔测试A、B、C、D四处时,发现只有在A处时氖管不发光,这是因为(▲)

A.火线、零线短路

B.线路A、D之间某处断路

C.灯丝已断

D.进户线零线断路

14、A、B是两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弹簧测力计分别以如图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动物体在同一水平长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5秒通过50厘米,F1=5N,F2=8N。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丙图运动时状况的分析:

①A物体受到二个力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6.5焦③长木板对B物体的支持力和B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大于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⑤B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二个力。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⑤

15、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

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

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16、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是(▲)

A.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B.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

C.冠状动脉变短D.A、B两项均是

17、如图甲所示,长1m的粗细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有一光滑滑环,用竖直向上的测力计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使杆保持水平状态,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点的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杆重(▲)

A.500NB.50NC.100ND.10N

18、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D.H2SO4、Na2CO3、HCl、BaCl2

19、如图,电源电压恒为4.5V,灯泡L标有“3V0.9W”字样,在不损害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B.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可以调到10欧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是0.45W

20、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分解

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D.④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溶液

试题卷Ⅱ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时应选用如图中▲(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制成▲,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当今社会有一个庞大的人群,身体有种种不适,而医生检查又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这种状态国内称为“▲”,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

23、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制备氧气的一些方法,例如:

A.分离空气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C.分解过氧化氢D.加热分解氯酸钾E.电解水等等;

也熟悉了一些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例如:

(1)以上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制氧气的有▲(填字母,下同)。

要用到催化剂的反应有▲。

(2)若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4、下表中是一家庭成员某些生物性状的调查结果,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调查项目

性状类型

父亲

母亲

女儿

第一项

眼皮

单眼皮

第二项

酒窝

有酒窝

无酒窝

第三项

卷舌

不卷舌

(1)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

(1)相对性状..。

(2)表中女儿和父亲都有酒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2)遗传

(3)已知决定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D,决定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基因d,那么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4)以上调查的这些性状都是由▲控制的,生殖细胞则是它的传递“桥梁”。

25、如图所示,物体重力是300N,动滑轮重20N(不计摩擦和绳重),

要使物体匀速升高2m,那么人的拉力是▲N,绳子自由端被

人拉下▲m,使用该装置▲(填“能”或“不能”)

改变拉力的方向。

26、现有A、B、C、D、E五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先将A加入其他四种溶液中,结果只有C是无色的,其它均为红色;

②将B与剩下的两种溶液混合,B和D混合后呈现浑浊,B和E混合无现象。

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是▲;

(2)利用现有试剂如何鉴别B和D▲取适量B、D两种溶液与试管中,分别滴加C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

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某元件(阻值不变)标有“6V6W”字样,将该元件与灯L接入电路中,如图1所示,通过灯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各元件都安全的情况下,灯L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可达到▲W。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3分)

28、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

乙组没有注射。

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其原因是:

▲,这一现象属于▲免疫。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它进入羊体内作为▲起作用。

29、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试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过程中丁装置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

(3)当丙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同时测得戊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7.6g。

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0、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下图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后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A(选填“A”或“B”)端。

(3)如果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B

A.小灯泡短路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滑动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2HCl+Na2CO3=2NaCl+H2O+CO2↑或2HCl+Ca(OH)2=CaCl2+2H2O四、分析计算题(31题9分、32题8分、33~34每题10分,共37分)

31、如图是一种老式电饭锅的简化电路原理图,该锅的部分参数如下表,煮饭时,温控开关S是闭合的,饭熟后,锅内温度达到103℃时,温控开关S自动断开,电饭锅转入保温状态。

型号

YJ408G

额定功率

煮饭

880W

保温

176W

额定电压

220V

容量

4L

质量

3.8kg

加热方式

底盘加热

(1)在通常情况下用这种电饭锅烧水,开关S的自动断电功能不能起作用,这是为什么?

(2)发热板R1的阻值是多少?

(3)保温时,发热板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32、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

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9N。

求:

(1)重物G的重力

(2)若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6kg的小球,若小球以1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

(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33、某氢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37.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70

80.3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25g时,▲与盐酸发生反应。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4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一个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图乙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最左端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1消耗的功率为P1;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L;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

(3)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

宁波七中xx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科学第三次月考答案(xx.1)

题号

1

3

5

7

8

9

10

答案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甲、发电机

22、亚健康、第三状态

23、

(1)A、C、D

(2)BC或BD、2H2O2=2H2O+O2↑

24、

(1)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

(2)遗传

遗传

(3)DD或Dd、DD或Dd、、dddd

(4)基因

25、160、4、能

26、

(1)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2)取适量B、D两种溶液与试管中,分别滴加C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取适量B、D两种溶液与试管中,分别滴加C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

2HCl+Na2CO3=2NaCl+H2O+CO2↑或2HCl+Ca(OH)2=CaCl2+2H2O

27、1

28、

(1)绵羊体内有抗体、特异性

(2)抗原

29、

(1)吸收CO2、2NaOH+CO2=Na2CO3+H2O

(2)CO

(3)Fe3O4

30、

(1)

(2)A(3)B(4)0.750.75

四、分析计算题(31题9分、32题8分、33~34每题10分,共37分)

31、解:

(1)在通常情况下用电饭锅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水开时温度达不到103℃,温控开关不会自动断开;

(2)煮饭时,温控开关S闭合,电阻R2被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

因为P=U2R,所以:

发热板电阻:

R1=U2/P煮饭=(220V)2/880W=55Ω;

(3)保温时,温控开关断开,两电阻串联,由表中数据可知,保温功率为176W,

由P=UI可知,保温时电路电流:

I=P保温/U=176W/220V=0.8A,

发热板的电功率:

P1=I2R1=(0.8A)2×

55Ω=35.2W;

答:

(1)在通常状况下烧水,温度达不到103℃,温控开关不起作用。

(2)发热板R1的阻值是55Ω。

(3)保温时,发热板的发热功率是35.2W。

32、解: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绳×

AO=G×

BO

即:

9N×

(1.2m-0.4m)=G×

0.4m

∴G=9N

(2)球的重力G球=m球g=0.6Kg×

10N/kg=6N

当绳子拉力为0时,设球离O点距离为L球,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球×

L球=G×

6N×

L球=9N×

0.4m,∴L球=0.6m=60cm

运动时间t===4s

重物重9N,小球运动4s时绳子拉力为零。

33、解: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25g时,反应前质量=45g+25g=70g,反应后质量仍然是70g,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说明是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2.4g+32.6g+37.5g-80.3g=2.2g,

(3)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2.2g

x=5g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氢氧化钙

(2)2.2

(3)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59.7%

34、解:

(1)由图象知,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I=0.5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L=U额I=6V×

0.5A=3W

(2)灯泡两端电压为UL=U-U2=6V-5V=1V

由图象知,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0.2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2=U2/I=5V/0.2A=25Ω

(3)由图象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L=0.5A

电阻R1的电流为I1=I-IL=0.8A-0.5A=0.3A

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

P1=UI1=6V×

0.3A=1.8W

(1)灯泡的额定功率为3W;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5Ω;

(3)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1.8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