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47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准解析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docx

湖区西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湖岸,降水较东侧多,B对。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C错。

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湖区周围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水库消落区是指由于水库水位变动使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特殊区域。

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东部季风区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消落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植被覆盖率较低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③围湖造田④水库波浪的侵蚀⑤库区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

5.治理消落区水土流失,合理的做法是()

A.将消落区改造为梯田,兼顾农业

B.打坝淤地,多级阻滞地表径流

C.种植耐贫瘠植物,加强水土保持

D.平整消落区土地,减缓径流流速

【答案】3.B4.D5.C

【3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应该是降水量最大的时期,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最多,水库消落区的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B。

【4题详解】

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严重,加上水库波浪的侵蚀,使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严重,故①②④正确。

而围湖造田和库区泥沙淤积严重使库区蓄洪能力下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故③⑤错误。

故选D。

5题详解】

将消落区改造为梯田、打坝淤地和平整消落区土地,都会破坏消落区表土,会加重水土流失,ABD错。

消落区水土条件很不稳定,种植耐贫瘠植物,有利于加强水土保持,C对。

【点睛】水库消落区是一个陌生的地理事物,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干中材料提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此题。

冰冻气泡由湖底植物腐烂后释放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冻结形成。

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亚伯拉罕湖(52°

N)冬季“冰泡”景观异常惊艳,吸引众多游客。

下图为该湖“冰泡”景观。

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不属于亚伯拉罕湖“冰泡”形成必备条件的是

A.冬季多大风

B.冬季气温低

C.降温速度快

D.湖底多水草

7.人们能直接观察到“冰泡”景观主要得益于

A.人烟稀少,人类破坏小B.湖水较浅,透明度高

C.湖底气体丰富,气泡数量多D.风力强盛,吹散湖面积雪

【答案】6.A7.D

【6题详解】

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结冰;

降温速度快,能使湖底保存大量生物;

湖底多水草,可以产生大量气泡,故BCD都是有利于冰泡形成的必备条件,而冬季多大风对冰泡的形成影响不大,对观赏冰泡有影响,故选A。

【7题详解】

湖底生物多,气泡丰富,是冰泡形成的条件;

人烟稀少,人类破坏小,水质好,使湖水透明度高,湖水浅,是水下冰泡能过清晰可见;

但是形成冰泡的地区地表积雪厚,如果没有强劲的风力,吹散湖面积雪,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冰泡景观,故选D。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

位于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北面是火地岛,南面合恩角是距离南极洲最近的陆地之一,最高点海拔高度1195米。

北部平均年降雨量467毫米,而南部则是800毫米。

该岛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人口较少,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该岛北部降水少于南部的原因可能是

A.南部气温低,易形成降水B.南部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大

C.南部海洋面积广,水汽多D.南部多地形雨

9.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10.该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冻土冰川遍及全岛B.土地盐碱化严重

C.土地生产力低D.自然资源短缺

【答案】8.B9.D10.C

【8题详解】

该岛南部纬度高,气温低,对流作用弱,不利于降水,故A错误;

该岛屿位于55°

S附近,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

S附近,多极锋,岛屿南部受其影响比北部大,多锋面气旋雨,使得南部降水多于北部,故B正确;

图示区域为岛屿,四周环海,南部海洋面积广,但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故其水汽和北部比相差不大,故C错误;

受西风带(西北风)的影响,北部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仅从该条件看,南部降水会少于北部,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9题详解】

从材料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该岛位于55°

S附近,处于西风带,常年受来自较低纬度的西风(西北风)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冬季气温较高,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冬季气温较高,故冻土冰川分布范围较小,所以A错误;

该岛屿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为丰富,土地不易出现盐碱化,故B错误;

该岛屿纬度高,寒冷,即使是最热月,平均气温也仅为9.6℃,这导致很多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土地生产力低,生活供给难以保障,因此岛屿人口稀少,故C正确;

自然资源对该岛屿人口的多少的影响不大,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地面和大气构成的整体称为地气系统。

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地面和大气辐射。

图为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

卡/厘米2·

分)统计图。

11.有关地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大气逆辐射

B.地面热量支出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

C.大气辐射热量强弱与云层的厚薄有关

D.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12.与甲地相比,乙地年辐射差额呈现正值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厚,热量支出较小

B.海拔高,热量支出较小

C.河网稠密,热量收入较大

D.日照较长,热量收入较大

【答案】11.C12.A

【11题详解】

地面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故A错。

地面热量支出取决于地面温度的大小,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支出越大,故B错。

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地面辐射越少,大气辐射越少,所以大气辐射热量强弱与云层的厚薄有关,故C正确。

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故D错。

故选C。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是撒哈拉沙漠,乙地是刚果河盆地,地气系统吸收太阳短波(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差,成为辐射差额,乙地为正值,说明收入大于支出。

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多晴天,刚果盆地阴雨天多,云层厚,热量支出较少,故A正确。

与两地的海拔高度和河网分布关系不大,故B、C错。

乙地阴雨天气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收入较甲地少,故D错。

2020年4月30日,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这意味着我国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正式启动。

要准确地测出珠峰高度,那就必须登顶珠峰,4月和5月,风雪天气相对较少,有利于登顶,而5月的登顶条件又优于4月。

下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图,图中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

13.图示登顶线路中,从甲到乙前进方向大致为()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14.5月登顶条件优于4月,因为5月()

A

白昼更长B.云雾更少C.昼夜温差更大D.冰雪层更稳定

15.甲处冰雪层厚度大于丙处的原因是()

A.降雪偏多B.气温偏低C.地处阳坡D.地处山谷

【答案】13.C14.A15.D

【13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知,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图中珠峰应该位于东南方,结合甲乙路线,可知从甲地到乙地前进方向大致向正南,故C正确,ABD错误。

【14题详解】

与4月份相比5月份太阳直射点位置更北,昼长更长,登山用时长,昼长长利于攀登,A正确。

5月份气温高于4月,太阳辐射强,碎石升温快,气流沿坡面上升,盛行上升气流,云雾更大,B错误。

4月到5月,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珠峰地区的大风区域风力会明显减弱,昼夜温差也在逐渐缩小,所以5月份昼夜温差小,C错误。

5月份山顶温度高于4月份,冰雪融化量大,冰雪层不稳定,D错误。

故选A。

【15题详解】

读图可得,丙处海拔高,气温低,降雪量大,A错误。

甲地地处山谷,海拔较低,气温相对于丙地而言,气温较高,B错误。

甲乙都处于珠峰的北坡,为阴坡,C错误。

甲地位于山谷,山坡上的冰雪因坡度陡,受重力作用下滑,聚集于谷底,所以甲地冰雪层厚度大,D正确。

【点睛】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因此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此题。

左图为大陆东岸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EF处河谷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河流整体流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17.下列关于EF所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段位于南半球B.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层

C.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D.该河段河流以下蚀为主

【答案】16.D17.C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河流发育在谷地,等高线凸高为谷,根据方向标确定南高北低,所以河流整体自南向北流,D正确。

【17题详解】

该河段F河床坡度较大,说明河流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位于北半球,A错误。

图中岩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B错误,C正确。

该河段河流河床沉积物丰富,并且两侧河床坡度不同,所以是以沉积和侧蚀为主,D错误。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是()

A.沟壑纵横B.山地崎岖C.起伏较小D.山高谷深

19.渭源县城()

A.位于宽阔的山谷之中,起伏平缓B.处于背阴坡,夏季温度不高

C.河流的出山口,海拔超过2100D.向阳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答案】18.C19.D

【18题详解】

从图可知,该区域海拔较高,但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相对高度较小,地表起伏不大,C正确。

从图的信息可知,这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区,没有沟壑纵横地表特征,A错误。

从等高线的高差看,相对平缓,BD错误。

【19题详解】

从图可知,县城所在地海拔介于2100-2200米之间,县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地势判断,所在位置不

山谷,A错误。

县城由于西南高,东北低,向阳坡,白天光照强,气温高,由于海拔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正确,B错误。

由于西南高,西北低,在县城位置并没有形成河流,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分布来判断地势起伏,地形的特征。

俄罗斯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

“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A.湖泊较深B.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

C.河流入湖泥沙量小D.湖泊周围

人类活动少

21.“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而成。

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22.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

C.大陆轮廓D.纬度位置

23.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A.终年盛行干热风B.位于西风迎风坡

C.常年受寒流影响D.气温日较差较大

【答案】20.B21.B22.A23.C

【20题详解】

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可能与湖泊较深有关,湖泊越深,水量大,水色碧绿,A不符合题意。

若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则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B符合题意。

河流入湖泥沙量小,故水的透明度高,湖水“温柔碧绿”,C不符合题意。

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污染少,水质好,湖水“温柔碧绿”,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题详解】

该湖位于大陆内部,降水较少,A错误。

据材料,湖泊“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说明高跷树根部由于风浪巨大,土壤被侵蚀而裸露,B正确。

湖水并非终年结冰,且树木生长在湖岸沙滩上,冻士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

积雪掩盖不会导致根部裸露,D错误。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区域无霜期等值线没有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也没有随距海远近而变化,而是呈现闭合状态,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这里安第斯山脉纵贯,该区域无霜期等值线与等高线平行,由此推断图示区域无霜期的长短与海拔高低密切相关,A正确。

海陆位置、大陆轮廓、纬度位置均不是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BCD错误。

【23题详解】

若甲地终年盛行干热风,其无霜期应更长,而不是更短,A错误。

该地纬度较低,西风影响不大,B错误。

甲地距海近,无霜期短,主要是受沿岸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作用的影响,C正确。

气温日较差大,无霜期不一定短,D错误。

【点睛】理解材料,分析材料,准确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与冰川交错分布。

地质学家称,这里的山体由大面积熔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塔状尖峰是在板块运动、外界营力和山体岩性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山地从3000米以上到200米左右皆有冰川分布,东部高原上的树都不高,且都几乎倾向东南一侧。

左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塔状尖峰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推测巴塔哥尼亚山脉上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是

A.板块俯冲----变质作用----节理发育----风力侵蚀----重力脱落

B

板块碰撞----火山活动----节理发育----外力侵蚀----重力脱落

C.板块张裂----火山活动----节理发育----外力侵蚀----重力脱落

D.地壳抬升----变质作用----节理发育----冰川侵蚀----重力脱落

25.与同纬度相比,该地冰川海拔低至200米左右的主导因素是

A.西风B.洋流C.坡度D.植被

26.“几乎倾向东南一侧”的树所处自然带为

A.常绿硬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灌丛荒漠带

【答案】24.B25.A26.D

【24题详解】

根据地图可判断,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南美大陆南部,巴塔哥尼亚山脉为安第斯山脉的南端山脉,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地壳褶皱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板块的碰撞使得火山活动频繁,大量岩浆喷出地表,在地表流动,并冷却凝结形成熔岩。

材料已知“熔岩多垂直节理”,故容易遭受外力侵蚀。

这里地处西风带,西风自西部广阔的海洋吹来,摩擦力小,在高山上流动速度极快,形成强风,并且在高山上形成丰富的冰雪,在大风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垂直节理进一步加大加宽,岩石变得破碎不稳定,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节理脱落坍塌,形成尖峰。

B正确,ACD错误。

【25题详解】

根据“山地从3000米以上到200米左右皆有冰川分布”可知,冰川分布范围广,且分布海拔低,是典型的低海拔海洋性冰川。

这里地处西风带,西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山脉阻挡不断抬升,降雪量大,使得这里形成了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区,故西风、降水是主导因素,A正确。

BCD错误。

【26题详解】

东部高原指山脉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风被山脉阻挡,东侧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典型的温带灌丛荒漠带,西风穿过山地峡谷,风速加快,所以,造成“树都不高,且都几乎倾向东南一侧”。

D正确,ABC错误。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但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发育出了密集的蛇曲地貌。

下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曲群的位置与景观。

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

27.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相比,此处形成“蛇曲”河道的关键是()

A.黄河中游的岩层松软B.中游水量丰沛冲刷能力强

C.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D.继承了古河道的原始形态

28.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①地壳运动抬升②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 

④河水侵蚀下切

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答案】27.C28.C

【27题详解】

蛇曲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此处形成“蛇曲”河道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不同,排除A;

黄河中游水量并不丰沛,排除B;

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应是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利于侵蚀,C正确;

古河道的原始形态不是原因,排除D;

【28题详解】

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是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形成,故首先应有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然后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使河道加宽,随后地壳运动抬升,水流速度加快,河水侵蚀下切形成;

故③②①④正确;

【点睛】考查河流侵蚀地貌,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引黄入晋一期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经过隧洞等设施和汾河上游天然河道向汾河水库输水,供给太原的生活、生产用水,达太原用水量的65%。

但是引黄入晋调水工程也对汾河上游输水河段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下图示意汾河上游引黄入晋输水河段某观測断面河水、河岸带地下水水位时间变化。

29.引黄入晋工程实施后,汾河上游输水河段水文过程出现的变化有

A.河流汛期径流量显著增加B.全年地下水持续补给河水

C.河流流速在不断降低D.河流水位枯水期多高于汛期

30.汾河上游引黄入晋输水河段水文过程变化导致

A.沿河谷地存在土壤盐碱化风险B.汛期洪峰水位过高出现漫堤

C.河流结冰期时间延长冰层变厚D.汾河上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29.D30.A

【分析】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河流枯水期径流量显著增加,河流水位枯水期多高于汛期,A错误,D正确。

全年都是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B错误。

引黄入晋工程实施后,流量增大,河流流速加快,C错误。

【30题详解】

汾河上游引黄入晋输水河段水位升高,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盐分在地表积聚,沿河谷地存在土壤盐碱化风险,A正确。

读图可知,汛期洪峰水位并不过高,B错误。

引黄入晋后,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河流结冰期时间不会延长,C错误。

引黄入晋后,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淤积,D错误。

【点睛】看清楚图例,仔细分析汾河上游引黄入晋输水河段河水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冰是冰冻圈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受大气热状况控制,并对区域能量和水循环有较大的影响,其时空变化能直接反映气候的变化状况。

研究表明,湖冰完全冰结日期和完全解冻日期可以作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

湖冰的冰结、消融主要受气温和风速的影响。

图1为我国纳木错湖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纳木错最大湖冰厚度和冰盛期(2-3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纳木错湖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冬季,纳木错湖区西部降温明显,但其结冰时间却晚于东部。

(1)简述气温对纳木错湖冰厚度的影响。

(2)分析纳木错西部湖区冬季降温明显但结冰晚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纳木错湖水及湖冰的影响。

【答案】

(1)最大湖冰厚度与冰盛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

冰盛期平均气温低时,最大湖冰厚度大;

冰盛期平均气温高时,最大湖冰厚度小。

(2)冬季受西南风影响,西部降温较快;

水流速度较快,不易冻结;

西部水域开阔,冻结初期受风的影响很难形成稳定覆盖的湖冰。

(3)对湖水的影响:

湖水面积增大,湖水水量增加。

对湖冰的影响:

冬季封冻减缓,春季消融加速;

冰层稳定性逐渐减弱。

考查湖泊的水文特征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

(1)先总体说明气温与最大湖冰厚度的关系,然后再结合最大湖冰厚度的变化加以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大湖冰厚度与冰盛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

(2)纳木错湖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受西南风的影响,西部降温快,水流速度较快,风浪大,水体不易结冰,据图可知湖泊西部水域宽阔,受热力作用影响降温慢,冻结时间晚,冻结初期受风的影响很难形成稳定覆盖的湖冰。

(3)该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多高山,全球变暖会使周围高山的冰川融化,增加湖泊水量和湖水面积。

气温升高,会使湖泊结冰时间变晚,消融时间提前,缩短结冰期,减弱湖冰的稳定性。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

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2012年大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