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71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观察维度

我们确信

•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万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我们对课堂分析缺少概念的框架,就可能不理解课堂行为。

我们的理念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

我们的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传统

•建立四维视阈/支架,

•关注教学现场的关键和细节,

•进行非结构性、开放式观察。

实施课堂观察,你的关注支架是

•课程——教/学内容(是什么)>

>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4页

•教师——教师技艺(怎么教)>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5页

•学生——有效学习(怎么学)>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6页

•课堂——文化氛围(怎么样)>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7页

实施课堂观察,操作的要领是

•课前会议>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8页

•课堂观察>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9页

•课后会议>

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10页

维度1:

课程

•角色:

师生课堂共同面对的教/学的客体

•状态:

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对象(客观世界)

•追求:

适切(需要)

•观察点设置:

1.课堂,从“课标”出发走向“生活”,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2.课堂教/学客体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资源”和“练习”等5个指标;

3.五个指标均可从“预设”和/或“生成”方向去观察。

——如左图所示。

•观察指标:

指标观察举例

目标•预设的课时目标(学会/会学/乐学)是什么?

怎么样?

•课时目标是根据什么(课标/学科/教材/教师/学生)预设的?

•预设的课时目标在课堂遭遇到怎样的生成问题?

生成什么?

•课时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矛盾是什么?

教师如何解决?

内容•预设哪些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学科/教材/课时/教师/学生)预设的?

•生成哪些教/学内容?

根据什么生成的?

•教/学内容突显本学科的主导概念、核心技能、逻辑关系是什么,怎么样?

•教/学内容有没有明显的科学性、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为什么会产生?

•教/学内容的容量、新旧知识迁移、重点难点处理、兼顾学生差异等方面怎么样?

方法•预设哪些教/学方法(启发/讲授/讨论/活动/探究式)?

根据什么预设的?

•生成哪些教/学方法?

•预设/生成的教/学方法有没有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预设/生成的教/学方法有没有引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

资源•预设哪些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人)?

意图是什么?

•预设资源有没有得到实际利用?

利用(对教师、学生)的效果如何?

•生成哪些资源?

利用的效果如何?

•向学生推荐哪些资源?

现实性、有效性如何?

练习•预设、生成哪些(课堂、课外)练习?

怎么布置的?

•练习的质和量,发挥怎样的作用?

•练习有指导吗?

指导的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

•在练习和“回归生活”上有哪些探索?

维度2:

教师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有效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局部“活动”“手段”和教学“机智”以及体现“特色”;

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

•这些环节是切合教学目标吗?

•这些环节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

•这些环节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学习?

活动•教师有哪些活动(讲授/训练/讨论/提问/合作学习/自学指导/作业设计/评价)?

•这些活动是如何展开的?

•这些活动的展开切合教学目标吗?

•这些活动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的学习?

手段•教师运用哪些手段(语言/板书/实物与模型/多媒体/实验)?

•这些手段是根据什么(自身水平/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学生特征)选择的?

•这些手段是如何运用的?

•这些手段的运用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的学习?

机智•教师遇到哪些生成性问题?

如何解决?

•教师遇到哪些课堂管理事件?

如何应急处理?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调整的依据?

效果怎么样?

•学生答错、犯错后的反应、态度、语言表达方式怎样?

特色•哪些方面(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比较有特色?

•这个特色是怎样表现的?

•推测这个特色的形成因素是什么?

•对这个特色的进一步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

维度3:

学生

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教师布置还是自己做的?

•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难生参与进来了吗?

•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准备习惯分别怎么样?

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能倾听多少时间?

对哪些感兴趣?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有多少人没认真听?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阅读/提问)?

有多少人?

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吗?

•回答行为(主动/被动,群体/个体,教师/学生,回答水平)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提问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

•提问对象(向老师提问,学生互相提问)有哪些?

•讨论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

•讨论对象(同桌/小组/班级/师生)有哪些?

多少人没参与?

活动有序吗?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学难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自学•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难生的参与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

•学生的学习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多媒体/教师/学生)有哪些?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难生情况?

达成•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干什么?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表达核心知识和概念吗?

•学生能用核心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什么感受、认同、领悟?

•学生的当堂作业有哪些?

完成情况?

反馈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

维度4:

课堂文化

课堂是师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多重对话。

对话

1.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生命经历,同自己对话(自主)

2.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同他人对话(合作)

3.师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同客观世界对话(探究)

1.课堂文化,从“课程”出发,以建设“对话”文化为目标;

2.观察文化,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基本的“愉悦”感觉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及体现的“特质”;

3.五个指标均可从主体(师生)和/或客体(课程/客观世界)多重关系去观察。

愉悦•学生兴味盎然的时间有多长?

•对整堂课有兴趣的人有多少?

•课堂结束后,学生的表情是怎样的?

•从学生的语言或表现推测,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吗?

•从教师的语言或表现推测,教师是否享受成功感?

自主•教师的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自主学习指导上能从学生出发吗?

•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个体/群体/小组/师生探讨)的时间有多长?

•学生能否从教师推荐的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发现”规律并自由表达观点?

•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合作•课堂呈现的合作形式有哪些?

运用的流畅程度怎么样?

•教师和学生运用哪些合作技能(表述、倾听、询问、赞扬、支持、说服、接纳)?

•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课堂表现,有怎样的差异?

•课堂中出现各种争端时,能否有足够时空表达观点?

是否顾及他人的需要?

探究•课堂产生了哪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有没有进行探究?

探究是怎样展开的?

•教师是否有指导?

提供哪些资源和方法?

•探究是否有结果?

影响结果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特质•整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用怎样一个词可以概括?

•基于哪些方面作出这样的判断?

•对这一文化特质的进一步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

课前会议

•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做好各种相应的准备

课前会议的操作

•课前会议最好安排在听课前一天,时间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

•课前会议的地点安排和会议气氛应该保证观察双方感到轻松和舒适。

•课前会议的议事日程包括:

1.明确教学主题

2.明确教学目标

3.明确授课计划

4.明确困难和问题

5.明确观察工具

6.明确观察重点

7.明确课堂观察以后的讨论时间和讨论地点

课堂观察

•进入课堂

•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法

•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课堂观察的进行

•最好在上课开始前就进入教室,选择能观察到学生学习的位置。

•上课开始后,观察者应该立即进入记录状态。

1.定量的记录方式

2.定性的记录方式

•通过不同的课堂观察记录方式,记录那些所观察的行为,包括:

1.行为发生的时间

2.行为出现的频率

3.师生言语或非言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4.关于观察对象其他行为的文字描述

5.观察者的现场感受和理解

6.音像资料

•辅助观察:

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调查等

课后会议

•为了促进教学、改善实践

•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制定行动方案

课后会议的操作

•课堂观察结束后,双方都应该认真参加课后会议。

每位观察者都应该给被观察者一定的反馈信息。

会议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开始讨论时,双方都应抱着“对话”的研究心态,就具体的话题开展平等、民主、专业的讨论。

观察者不要急于宣读观察记录,应该保证被观察者有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感觉。

•会议后,被观察者需要撰写一份反思报告,围绕一定主题,有选择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或行为变化过程。

•课后会议的一般议程

1.自我反思

2.定量或定性分析

3.思考和对话

4.建议和对策

•伦理原则

1.开诚布公,崇尚分享

2.尊重隐私,澄清误解

3.就课论课,提升专业

敬致谢意

※开发顾问

崔允漷博士/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部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副主任

•国家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沈毅中学高级教师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校长

•余杭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开发人员

•吴江林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教科信息员

•林荣凑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科信息处主任

•李建松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教科信息处副主任

※参与人员

2006年3月5日研发会议参与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少红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校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

•许义中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

•俞小平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副校长

•查文华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教科信息员

※上交调查问卷人员

2006年3月中旬,按学科人数40%抽样,下发问卷60份。

30人上交问卷,他们是:

•语文陈耀清钟霞梅方巧丽祝明富任翼

•英语沈园园徐一珠胡剑锋

•数学吴寅静

•物理陈爱萍臧丽丽王爱强李丽华曹天福葛佳行姜振环

•化学周玉婷陈跟图刘桂清毛红燕吴天国江艳春

•生物彭小妹屠飞燕郑超钟慧

•政治徐晓芸

•体育邓幼玲朱根年章小平

※开发辅助人员

•徐凡

 

相关报导:

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07-5-8)发表日期:

2007年7月3日

余杭高级中学的生物化学教研组,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课堂观察。

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这种方式更加突出了研究与学习的性质,而且更需要教师间的深入合作。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观察活动,学校开发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课堂观察手册》,确定了课堂观察实施的三个步骤,即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

明确了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即课程、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每一个维度都确定了有针对性的观察指标。

  步骤之一:

召开课前会议

  去年寒假前,生化组教高三生物的屠飞燕老师作为被观察者开设了一堂观察课,内容是《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在确定屠老师开设观察课以后,教研组同时确定了参加课堂观察的老师,并召开了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是课堂观察活动的第一步。

在课前会议上,作为开课教师要说课,根据开课教师的说课和参加观察的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明确观察点。

这样的课前会议一般是在开课的前一天召开,参与观察的教师也要做充分的观察准备,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观察。

本次课堂观察活动,屠老师先陈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指出了自己认为是亮点的设计,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遇到的四点困惑:

一是这节课自己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关涉到这节课的成败,但自己对小组合作的指导经验不足;

二是按照设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实现的,但探究活动必然带来耗时多的问题,如何有效分配教学时间;

三是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然会提出一些无法预期的问题,如何高效引导又能有效聚焦核心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四是在情境的创设、利用和拓展以及问题的设置、提出等方面心里没有底。

  根据屠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困惑以及观察者自己关注的问题,参与观察的6位老师确定了6个观察点:

一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观察;

二是目标达成的观察;

三是教师指导有效性的观察;

四是教师讲授的观察;

五是学生回答行为的观察;

六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观察。

  步骤之二:

开展课堂观察

  进入课堂观察时,每一位观察的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要求有定性的描述性记录,也要有定量的记录,比如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出现的频率。

同时,要有观察者的现场感受与理解,观察的教师还要记录音像资料。

这节课,郑超老师观察的是“学生的错误和教师针对这些错误作出的反应和采取的应对行为”,根据他的观察记录,在本次课上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错误为3次,表达性错误为2次,思考不全面的有5次,未把握问题指向的错误5次。

同时,他还对教师的反应和教师相应的行为作了记录。

其他观察教师也都从自己的观察点出发,按照规范的观察记录记下了在每一个观察点上学生的表现、教师的反应和相应的行为,并记录下当时的课堂片断,为课后会议以及写观察报告提供翔实的依据。

  步骤之三:

召开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后,教研组及时召开课后会议。

在课后会议上,开课的教师要先就这节课的实施情况进行充分说明与反思,参与观察的教师就这节课展开对话。

  屠老师在本次课堂观察的课后会议上,就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谈了自己的感受,在平等、真诚的对话氛围中,观察的教师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会后,每一个参与观察的教师都从自己观察的角度,根据自己的课堂原始记录和课后会议的对话写出了详细的观察报告。

报告中有数据有分析还有建议,每一项建议和分析都建立在课堂表现的基础之上。

屠老师根据课后会议上参与观察教师的意见和自己上课的体会,写出了课后反思。

在反思中,她认为自己的课由于课前准备不足,情境创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知识点过渡上,语言太僵硬,逻辑性不够,提问过程中有的问题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答非所问或不知从哪个方面回答;

整堂课在情境创设与讨论上耗时过多,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从整堂课看,自己的语言还有点啰唆。

  说起本次观察活动,屠老师有三点感想:

一是通过这样的观察活动让她对这一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了;

二是这次观察活动对以后的教学行为改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这种方式对参与观察的人来说也有很大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