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39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

C、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

D、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9、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缺乏严格的实验研究

B、以强迫症和癔病为研究的基础

C、以研究潜意识为出发点

D、以研究自我概念为主要内容

10、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原因的描述的是()。

A、是弱的、经常性的精神刺激

B、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C、是脑的新陈代谢障碍

D、是大脑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

1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特征的是()。

A、首先提出某种假设

B、赋予这种假设某种“固有特性”

C、吸收了以往心理学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

D、从这种“固有特性”推论成“学说”

1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质的是()。

A、欧洲15世纪反宗教“怀疑论”哲学的副本

B、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

C、带有分析性特色的宗教性理论

D、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1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的是()。

A、通过演绎式的方法

B、通过动物试验

C、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D、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14、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

B、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

C、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

15、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

A、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

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

C、是“超我”的活动机制

D、绝大部分“防御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16、弗洛伊德主义诞生后,遭到了严重的抨击和打压,这种力量主要来自()。

A、哲学界

B、宗教界

C、心理学界

D、精神病学界

17、下列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B、异常心理可以部分改善

C、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D、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

18、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是()。

A、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的感受性上

B、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皮层的新陈代谢上

C、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D、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组织的解剖关系上

19、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

A、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20、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

B、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

C、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

D、强化了“上帝决定人类生存动机和行为”的理念

二、多选题:

21、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A、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

B、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

C、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

D、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

ABCD

2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包括()。

B、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C、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D、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潜意识的研究方面

ABC

23、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

B、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全部异常的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ABD

24、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

A、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著”

B、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

C、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

25、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

A、变态心理只能使用神经科学进行解释

B、变态心理学渐渐融入精神病学

C、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D、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CD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

(二)

QQ:

805903255

1、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

A、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事

B、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C、与自我要求一致

D、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

A、能使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B、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C、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D、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3、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过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

A、将症状当作内省经验标准

B、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C、将心理过程当做重要分析点

D、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

4、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

A、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B、各种情绪和情感活动的协调一致

C、意识活动和心理动力过程的一致

D、“高级神经类型”的功能协调

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以“非标准化标准”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主要内容的是()。

A、从精神医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B、从统计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C、从心理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视为个性心理特征与他人不一致

D、从社会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6、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方法不包括()区分法。

A、标准化

B、半标准化

C、非标准化

D、常识性

7、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涵义的是()。

A、病人的内省经验

B、亚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C、普通人的内省经验

D、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A、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

B、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和独特性

C、人格类型与心理结构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D、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9、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

A、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获得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B、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

C、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

D、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10、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A、心理结构与人格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B、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C、“自我状态”与“自我理想”的协调关系

D、可以稳定地表达一个人的“心境”

11、“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

A、主一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D、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

12、“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是指()。

A、“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B、自我意识对身体状态的反映

C、是对“自我概念”的扭曲

D、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AD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三)

1、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

A、意向倒错、作态等

B、缄默、模仿动作和言语

C、被动服从、刻板动作

D、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情感低落”的临床特点的是()。

A、思维迟缓、愉快感消失

B、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不足

C、自责自罪、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D、常常伴有思维内容极度贫乏

3、关于“注意减弱”,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B、多见于智力障碍群

C、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

D、见于意识障碍时

4、根据教材中对梦中的情绪体验的描述,作者不赞成的关于梦的观点有()。

A、梦中的情绪体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B、梦境本身经常不具有现实意义

C、梦仅仅是对性本能的宣泄

D、梦中的情绪体验经常具有现实意义

5、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

A、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B、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C、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

D、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

6、“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

A、超价观念

B、音联义联

C、强迫观念

D、妄想

7、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B、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

C、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

D、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8、关于“虚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虚构概念的是()。

A、以记忆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

B、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C、虚构内容常常变化

D、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

9、“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内心被揭露感

C、病理性象征思维

D、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10、从“梦境的结构”来看,梦是非逻辑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非逻辑性特征

B、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

C、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D、具有非现实性和无效性

11、关于“注意狭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B、注意范围显著缩小

C、见于智能障碍患者

D、可见于激情状态

12、关于恐怖情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B、正常人临危时也会出现恐怖情绪反应

C、伴随明显的、无法摆脱恐怖的内心体验

D、恐惧感与特定环境或事物存在类似于“因果”的关系

13、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

A、远记忆力丧失

B、远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功能性障碍

C、近记忆力丧失

D、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14、潘菽教授认为“梦”是()。

A、“潜意识”的活动和表达

B、“意识活动”的结果

C、心理“内驱力”活动的一种方式

D、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

15、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B、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

C、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D、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

16、关于遗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B、“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C、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两种类型

D、“逆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17、关于情感迟钝特征性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受损

B、正常情感反应量的减少

C、见于焦虑症患者

D、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8、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

A、强迫症

B、偏执障碍

C、躁狂发作

D、抑郁发作

19、“特殊意识状态”指的是()状态。

A、催眠

B、一般意识

C、睡眠

D、觉醒

20、“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

A、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

B、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明显减慢

C、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中断

D、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加快

2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是()。

A、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

B、可以随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C、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应

D、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22、关于人的“正常意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包含觉醒和睡眠两种状态

B、包含“昏迷状态”

C、包含“一般意识状态”

D、包含“特殊意识状态”

23、关于“缄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癔症患者

B、有时可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

C、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D、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

24、关于“继发性妄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

B、可以见于很多种精神疾病

C、指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

D、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

2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是()。

A、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

B、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C、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D、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26、“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

A、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

B、对问题的概念和词汇贫乏

C、对问题的思考吃力,反应迟钝

D、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

27、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知觉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躯体障碍

D、感觉障碍

28、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

A、协调性

B、后天性

C、先天性

D、不协调性

29、“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有()。

A、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

B、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

C、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D、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

30、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可以分为()。

A、躯体幻觉

B、真性幻觉

C、内脏幻觉

D、假性幻觉

BD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四)

1、心理生理障碍是与()相关的精神障碍。

A、饮食习惯

B、生理因素

C、心理因素

D、社会事件

2、癔症,多以()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A、躯体疾病

B、人格倾向

C、社会环境

D、季节变化

3、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亚型不包括()。

A、儿童型

B、紧张型

C、偏执型

D、单纯型

4、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

A、强迫型人格

B、内向型人格

C、偏执型人格

D、反社会型人格

5、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分离

B、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

C、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D、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

6、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

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C、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保持一致

D、是一组精神性障碍征候群

7、关于躯体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复陈述躯体症状

B、症状多种多样

C、症状经常变化

D、有相应的器质性变化

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

A、起病前经历相应的心理创伤

B、在6个月内痊愈

C、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D、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9、以“意向逐渐减退、进程缓慢、预后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属于()。

A、单纯型

C、青春型

D、偏执型

10、关于强迫性思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强迫性穷思竭虑

B、强迫性意向

C、强迫性对立观念

D、强迫性疑虑

11、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

A、与人格特征无关的障碍

B、智力障碍

C、功能性障碍

D、器质性障碍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

A、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B、以思维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

C、病程进展快速

D、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

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神经症的一般共同特征的是()。

A、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轻或消失

B、60%~70%患者无人格障碍

C、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D、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1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的是()。

A、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B、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C、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

D、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

15、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

A、病程演进迅速

B、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C、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

D、常有人格分裂样改变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

A、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B、在4周~6周内急性起病

C、在2个月~3个月内痊愈

17、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受到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出现的精神障碍。

A、数分钟后

B、半年以后

C、数月至半年内

D、一至两天内

18、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起病。

A、2个月到3个月

B、不超过1年

C、1个月内

D、超过6个月

19、进食障碍不包括()。

A、神经性贪食

B、神经性消化不良

C、神经性呕吐

D、神经性厌食

20、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语词新作

B、精神运动性兴奋

C、情绪高涨

D、思维奔逸

变态心理学复习题(五)

1、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叫()。

A、环境适应能力

B、社会交往能力

C、周期节律性

D、受暗示性

2、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

A、心理活动耐受力

B、心理康复能力

C、心理自控力

D、心理活动强度

3、心理咨询工作关注来访者是否“有病”(精神疾病),是为了()。

A、选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B、选出有精神疾病的人,永远不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C、以是否“有精神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

D、选出有精神病的人立即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参考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