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403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高三期中)据史书记载,历史上曾经通过硫酸铜与硫铁矿的反应来制取硫酸,其反应为:

14CuSO4+5FeS2+12H2O

7Cu2S+5FeSO4+12H2SO4.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硫酸铜

B.Cu2S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C.被氧化与被还原硫元素的质量比为7∶3

D.若以该反应为原理设计原电池,电池的正极为碳棒,负极是吸附有FeS2粉末的多孔石墨电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

A.Cu、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为CuSO4、FeS2,故A错误;

B.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Cu元素被还原,Cu2S是唯一的还原产物,故B正确;

C.由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S原子守恒可知,10molS中有3molS失去电子,7molS得到电子,则被氧化的S和被还原的S的质量比为3∶7,故C错误;

D.原电池中失电子的负极,则该反应中FeS2即失电子又得电子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错误。

3.(2019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诊断性考试)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

L-1和2mol·

L-1,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0.448L  B.0.672L  C.0.896L  D.0.224L

n(H+)=4mol/L×

0.01L×

2+2mol/L×

0.01L=0.10mol

n(NO3-)=2mol/L×

0.01L=0.02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H+过量。

设生成气体为nmol

3Cu+8H++2NO3-===3Cu2++2NO↑+4H2O

     2        2

    0.02mol      n

n=0.02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02mol×

22.4L/mol=0.448L故A正确。

4.(2019年山西省应县高三月考)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易溶于水,尤其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某校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

Cl2↑+H2↑

B.由NaClO2溶液制取0.6molClO2时,至少消耗0.1molNCl3

C.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器以除去ClO2中的NH3

D.溶液X的主要成分为NaClO2和NaOH

根据流程图可知,电解时的反应物为NH4Cl和HCl、产物为H2和NCl3,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

NCl3+3H2↑,A错;

NCl3与NaClO2按物质的量之比1∶6恰好反应生成ClO2,还生成NaCl、NaOH,结合电子守恒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还生成NH3,NCl3+3H2O+6ClO2-===6ClO2↑+3Cl-+3OH-+NH3由NaClO2溶液制取0.6molClO2时,至少消耗0.1molNCl3,故B正确;

碱石灰无法除去NH3,C错;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元素守恒可知,溶液X的主要成分为NaCl和NaOH。

5.(2019年四川省泸县高三三诊)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

晋人葛洪《抱朴子·

金丹篇》记载: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其中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D.置换反应

A.“积变又还成丹砂”是指汞与硫化合生成硫化汞,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不选;

B.“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是指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不选;

C.硫化汞的分解反应和汞与硫的化合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选;

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与置换反应无关,选项D选。

D

6.(2019年江西省学军中学高三选考)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2O3、KNO3、KOH混合共熔,反应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1molK2FeO4,转移6mole-

C.K2FeO4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

KNO3>K2FeO4

在反应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中,铁元素化合价由Fe2O3中的+3价变为K2Fe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Fe2O3为还原剂,而N元素则由KNO3中+5价变为KNO2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选项A正确;

B.反应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6价,故1molFe2O3转移6mol电子即6NA个,生成2molK2FeO4,故当生成1molK2FeO4时转移3NA个电子,选项B错误;

C.K2FeO4中铁元素为+6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选项C正确;

D.反应中KNO3为氧化剂,而K2FeO4为氧化产物,而氧化性是氧化剂>

氧化产物,故氧化性:

KNO3>

K2FeO4,选项D正确。

7.(2019年四川成都高三入学考试)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A

加入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加入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

C

加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

加入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A.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亚铁离子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说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8.(2019年河南郑州高三一模)向红色CrO3固体表面喷洒酒精,会剧烈反应,生成绿色固体Cr2O3,同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乙醛生成。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说明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若有1mol乙醇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由此反应可知,酒精严禁与强氧化性试剂混合存放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O3+3C2H5OH===Cr2O3+3CH3CHO+3H2O

A.向红色CrO3固体表面喷洒酒精,会剧烈反应,生成绿色固体Cr2O3,同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乙醛生成,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则CrO3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所以CrO3体现氧化性、乙醇体现还原性,故A错误;

B.如果有1mol乙醇参加反应,则1mol—CH2OH~—CHO,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mol,故B正确;

C.该反应中CrO3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则CrO3体现氧化性、乙醇体现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酒精严禁与强氧化性试剂混合存放,故C正确;

D.该反应中CrO3和乙醇是反应物,Cr2O3和乙醛是生成物,结合转移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为2CrO3+3C2H5OH===Cr2O3+3CH3CHO+3H2O,故D正确。

9.(2019年郑州高三一模)将过量H2O2溶液加入(NH4)2CrO4的氨水中,加热后冷却,生成暗棕红色晶体M(化学式为Cr(NH3)3O4),其离子方程式为CrO42-+3NH3+3H2O2===M+2H2O+2OH-+O2,测得M中有2个过氧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中Cr的化合价为+3

B.参与反应的H2O2全部被氧化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M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D.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M的质量为16.7g

根据题意知,M的化学式为Cr(NH3)3O4,且含有2个过氧键,而H2O2含有1个过氧键,类比H2O2的结构可知,M中O为-1价,则Cr为+4价,A错误;

由已知方程式可知,Cr(NH3)3O4中过氧键来自H2O2,反应前有3个H2O2,反应后生成的M中含有2个过氧键,则参与反应的H2O2只有三分之一被氧化,B错误;

因为Cr(NH3)3O4中Cr为+4价,具有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溶液会由浅绿色变为黄色,C错误;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M,转移2mol电子,则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M的质量为16.7g,D正确。

10.(2019年山西六校联考)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能致癌。

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4-+NO2-+

―→Mn2++NO3-+H2O(未配平)。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生成1molNaNO3需消耗0.4molKMnO4

D.

中的粒子是OH-

Mn化合价:

+7→+2,N化合价:

+3→+5,N的化合价升高,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4-+5NO2-+6H+===2Mn2++5NO3-+3H2O,由此可知C正确。

11.(2019年陕西榆林模拟)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molFe2+被氧化时有1molO2被还原

B.该反应中只有Fe2+是还原剂

C.每生成1molFe3O4转移2mol电子

D.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x=2

A.方程式为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反应生成Fe3O4,可知2molFe2+被氧化,有1molO2被还原,故A正确;

B.反应中Fe、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是Fe2+、S2O32-,故B错误;

C.每生成1molFe3O4,由电子守恒及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4mol电子,故C错误;

D.根据氢原子守恒,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OH-的化学计量数为4,即x=4,故D错误。

12.(2019年云南师大附中期中)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不可能为(  )

A.12.2LB.14.5L

C.15.8LD.16.4L

1molCuS与HNO3失8mole-,1molCu2S与HNO3失10mole-。

若混合物中仅含有CuS,反应失电子(12/80)×

8=1.2mol;

若原混合物中仅含有Cu2S,反应失电子(12/80)×

10=1.5mol,则混合物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数1.2mol<

n(e-)<

1.5mol。

而生成1mol混合气体得到电子数为(5-4)×

1/2+(5-2)×

1/2=2mol,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气体的体积(1.2/2)×

22.4L<

V<

1.5/2×

22.4L,即13.44L<

16.8L,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2019年四川新津高三月考)铈、铬、钛、镍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1)二氧化铈(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

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可生成Ce3+,CeO2在该反应中作____剂。

(2)自然界Cr主要以+3价和+6价存在。

+6价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价的铬。

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Cr2O72-+____SO32-+____=____Cr3++____SO42-+____H2O。

(3)钛(Ti)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工业上在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得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iSO4·

x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

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u2+、Zn2+等杂质,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对滤液Ⅱ先加H2O2再调pH,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1)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反应可生成Ce3+,Ce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双氧水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CeO2在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

(2)自然界中Cr主要以+3价和+6价存在,+6价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价的铬,根据得失电子相等,Cr2O72-与S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r2O72-+3SO32-+8H+===2Cr3++3SO42-+4H2O。

(3)工业上在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得钛,四氯化钛被钠还原为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TiCl4

Ti+4NaCl。

(4)①硫化铜溶解度小于硫化亚铁,向含铜离子的溶液中加入FeS,能够实现沉淀的转化,离子方程式:

FeS+Cu2+===CuS+Fe2+;

②对滤液Ⅱ加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Fe3+,然后调pH使Fe3+完全沉淀;

③NiSO4与Na2CO3反应生成NiCO3沉淀,然后过滤,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样可提高NiSO4的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4)。

(1)氧化

(2)1 3 8 2 3 4

(3)4Na+TiCl4

Ti+4NaCl

(4)①FeS+Cu2+===CuS+Fe2+

②除去Fe3+

③增大NiSO4的浓度,有利于结晶(或富集NiSO4)

14.(20分)(2019年上海静安区高三期末)某学生社团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研究:

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上有a、b、c、d四个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mol/L的四种溶液各1滴,每种彼此分开,形成一个个小液滴。

在圆心e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然后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并将表面皿盖好。

可观察到a、b、c、d、e五个位置均有明显反应。

完成下列填空:

(1)e处立即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KMnO4+

HCl(浓)―→

KCl+

MnCl2+

Cl2↑+

H2O

(2)在元素周期表中Cl、Br、I位于_____________族,它们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b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

若能,则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处所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不止一个

B.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碱性

C.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弱

D.②处所示溶液中:

c(Na+)=c(Cl-)+c(ClO-)

(1)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为+2,得到的电子为(7-2)e-=5e-,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失去的电子为2×

(1-0)e-=2e-,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KMnO4配上系数2,氯气配上系数5,再通过观察法配平,得: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为+2,得到的电子为2×

(7-2)e-=10e-,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失去的电子为5×

(1-0)e-=10e-,单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2)Cl、Br、I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lO4。

(3)在圆心e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然后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出氯气。

b处氯气能置换出碘,2KI+Cl2===2KCl+I2,碘遇淀粉变蓝色,d处发生的反应为:

2FeCl2+Cl2===2FeCl3,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Fe3+和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

e处实验说明氧化性KMnO4>Cl2,d处实验说明氧化性Cl2>FeCl3,因此,三种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

(4)A.①点时没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HClO和水的电离平衡,故A正确;

B.根据图像,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溶液由酸性逐渐减弱,直至中性,没有变成碱性,故B错误;

C.①到②溶液c(H+)之间减小,酸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C错误;

D.②点时溶液pH=7,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O-)+c(OH-),所以c(Na+)=c(Cl-)+c(ClO-),故D正确。

(1)

(2)ⅦA族 HClO4 

(3)由无色变为蓝色 Cl2+2Fe2+===2Cl-+2Fe3+ 能 KMnO4>

Cl2>

FeCl3 

(4)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