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9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文档格式.docx

旧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所谓封闭,指的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对历史事件都有一个准确、固定的评价;

而所谓开放,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虽然有倾向性,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不容怀疑

的结论。

例如,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旧课程明确指出,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造成的;

而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没有给出任何现成的结论,这其实就是给教材编撰者和教师一个巨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把新的研究成果补充进去。

例如,高德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世界经济通史》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归纳了11种之多。

我们并不要求教师在课堂里宣讲这11种观点,但如果一名历史教师直

到今天还天真地认为解释1929年经济危机的只有凯恩斯的理论,那么他的知识储备就未免太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3.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

尽管高校的研究与中学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但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由高校教师组成却是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规则,对于实行新旧课程的省区都是适用的,惟一的差别就是命题教师发挥的空间有所不同而已。

当中学课程是一个封闭系统的时候,命题者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当中学课程是一个开放系统的时候,命题者所受的制约就会少得多,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学术思路和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但总的说来,任何高校教师都没有两个脑袋,一个用于高校的学术研究,一个用于中学的教学研究。

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

因此,关注史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新思路也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的必修课。

下面拟从史学观念转变的角度入手,谈谈史学研究的进步是如何影响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尤其如何改变我们历史科高考命题的面貌的。

二、历史新课程体现了什么样的史学观念

任何课程都是时代的产物,它因时代的需要而产生,也将因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而消亡。

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意义不在于高考,不在于某些领导的言论,也不在于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而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

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

从这个层面上讲,新课程首先要改变的并不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而是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理解。

要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离不开对当前世界发展现状的认识和判断;

而要清楚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世界的发展大势,最可

借鉴的资源就是高校学者的研究成果了。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新人辈出,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成果丰硕。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研究依然延续这一发展势头,而且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步。

中国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金冲及在2004年于陕西师大召开的中国史学界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

“在这个世纪之交,大家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周围一切的变化实在太快太大了。

这是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不曾有过的。

中国的历史科学,近年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是一派喜人的繁荣景象。

历史著作的出版,研究成果的发表,几乎使人目不暇接。

中国古代史是我国历史学基础最厚实、大家辈出、成绩显著的一个领域。

这些年来,在过去基础上继续发展,无论通史的编写、断代史的研究、古籍的整理,都取得了系统的成果。

考古新发现,包括大量出土简帛的整理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十分活跃,从1999年到2003年这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出版的著作约两千种,发表的论文超过一万篇,涉及的方面很广。

这在前些年是难以想象的。

……世界史的进展有目共睹。

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今天,中国人更加迫切需要了解世界,了解它的今天,也了解它的历史。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方法更加多样,跨学科研究成为引人注目的突出现象。

综合性研究,对重大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研究,又往往同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制度史以至古文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民族学、地理学等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把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民众心理变动的大背景下来考察”。

¨

然而,我个人却强烈感觉到,我国史学研究的繁荣对中学的历史教学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和应有的影响。

与史学研究领域热闹非凡、研究成果精彩纷呈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不少的中学历史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苦苦挣扎。

由于制度的制约,中学教师并不太关心高校

的学者在做什么,高校的学者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向中学普及新的研究成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课程的实行是势在必行,而高考命题作为中学和大学最紧密的联系点,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史学观念转变的根源和动力并不直接来自高校的研究成果,而是来自我们激烈变动着的社会现实,高校的研究成果只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即我们可以借助和分享学者们的智慧,看看他们是如何解释历史和现实的。

但是学者们的成果只供借鉴,并不能够代替我们去思考,每位历史教师和学习历史的学生都应该有自己观察社会的视角,也应该有自己思考历史的心得。

观察和思考的起点和终点并非历史本身,而是鲜活的社会现实。

掌握新的研究成果、参考专家学者的意见,为的是使我们的观察更准确,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体现了哪些史学观念

尽管我国的史学研究成绩显著,但近20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巨大变化并没有催生出一本广为接受的世界通史性著作。

许多历史学家都是依据某一视角和方法在有限的领域中进行研究。

然而,作为大学的学者,他们可以回避通史的问题,但作为中学的历史教学,通史的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

如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之在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反而成为了历史新课程的难题。

通观初中、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高考的基础。

下面简单地分别叙述三种史观的主要内容。

这里需要声明的是,由于当前学术研究活跃,学术成果丰富,学术思想精深,企图通过一篇短文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来归纳各种史观的内容是很冒失的行为,亦非笔者学力所能及,其中挂一漏万、以偏概全的失误在所难免,请读者朋友明辨。

首先是唯物史观。

建国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是依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

唯物史观不仅给我们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思想方法。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多种,有原本的马克思主义,有经斯大林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业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当前的历史新课程,我们仍然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被苏联僵化了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话观备受瞩目。

现代化史观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扭转了过去不少教条化的认识,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①现代化的定义:

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

从广义来看。

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

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下面的例1和例2是对现代化的广义理解,例3和例4是对现代化的狭义理解。

【例l】

(05上海历史)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全面胜利”?

【例2】

(07广东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B.英法俄C.美法德D.英法德

【例3】

(05上海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

A.召开亚非万隆会议 

B.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C.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D.开展不结盟运动

【例4】

(06上海历史)“如果世界上有更多陆地。

他们也会到达那里。

”——诗人卡蒙斯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

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

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

已经陷入了重围……

(1)“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后?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它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请概括出两种不同反应的类型。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

这一观点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过去的一些机械的想法。

过去我们一度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然会有一种惟一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但我

们却很难解释清楚一个问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究竟有何不同?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又有何本质的差异?

现代化史观认为,到现在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无非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而同一生产力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

例如,农业生产力可能导致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奴隶制因素、又包括封建制因素的生产关系。

同样,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

中国1978年以后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就同时包含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因素.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其实也是承认在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在一个国家里并存。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是落后国家采取非资本主义方式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特殊方式”。

心’下面的题目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可以发现,命题者的立足点并不是社会主义如何与资本主义一较高下,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而道路的方向,其实就是追赶西方,发展工业化的生产力。

【例5】

(07上海历史)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

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例6】

(07广东文基)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从近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直接对资本主义进行评价的题目大量减少,甚至“资本主义”这个词汇都很少出现,代替它的就是“工业化”这个词汇。

这其实就印证了现代化史观的思想——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其生产力基础

无非就是工业化的生产力。

尤其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大多是在落后的亚非拉国家中建立起来,发展工业化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迫切,因为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取代,而与这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是不能取代的。

2007年几乎所有全国和各省区的试题都涉

及工业化生产的内容。

【例7】

(07全国文综一)《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

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A..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活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例8】

(07北京文综)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图略)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

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j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D..x-,_lk革命_v-~lk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例9】

(07上海历史)下图反映了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一生产组织的创始人是(图略)

A.亚当·

斯密 

B.泰勒

C.比尔·

盖茨 

D.洛克菲勒

【例10】

(07广东历史)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⑧非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局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但现代历史学研究表明,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

对中学教学而言,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该问题是建国后史学研究的热点,为的是证实毛泽东的论断——要不是西方侵略的打断,中国一样可以自己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然而,今天西方的历史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概念仍然感到莫名其妙,如我国的学者到加拿大讲学,“讲到明末以后中国历史的大局面的时候,我理所当然地要讲资本主义萌芽,讲其有无,讲其下稍。

学生们却说什么也不理解我说的‘thesprouts 

0f 

Capitalism’是什么东西。

我去求教于波纳,他也不懂。

于是我给他看白寿彝的英文本中国史AnOutlineHistory

China,他还是觉得这个词载义不明。

”口’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也是副产品和负产品多于正产品。

所谓副产品,指的是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了解,今天大多数学者都承认明清时期经济的商品化程度的确是迅速增强了;

所谓负产品,指的是很多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自数百年前的所谓‘萌芽’以来却未显示出自己发展资本主义的动向”。

阻’关于这个问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了一个很巧妙的表述: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方面承认有“资本主义萌芽”这回事,第二方面对它能否修成正果不作判断,第三方面就是强调专制主义的政治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摧残。

其含意很清楚——明清时期中国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势头,但这

一势头被专制主义的政治野蛮地扼杀了。

由于这个问题实在不好把握,所以近几年都淡出了高考命题的内容。

对现代化史观运用得最明显的是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

请看下例:

【例11】

(07广东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这道题目在高考的历史上可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第一次明确地告诉学生——你们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

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其实是面临着两大任务:

一是反帝反封建,赢得国家的独立;

二是如何走出中世纪,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国

家。

第一个任务在1949年已经基本完成,而第二个任务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努力之中。

中国走向现代化国家之路依然遥远而艰巨,这是现代化史观给我们开拓的新的研究视野。

类似的命题思路在其他省区的试题中也有所体现。

【例12】

(07北京文综)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两党均曾经历由夺取政权向执掌政权转变的经验。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

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iY,-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革命党,她成功地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这是她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个执政党,她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

直至今天,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迈向强国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同样的一个历史问题,由于研究者的思路和角度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大不一样。

上述题目在内容上并没有超出中学教学的要求,但它们却充分地反映了命题者的旨趣。

归根到底,这就是史学观念的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命题思路。

其次是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发端于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集大成于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此后,西方的文明史巨著层出不穷。

然而,西方文明史研究中学派林立,各家的观点和思路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本文不拟作详细的分析。

我国研究文明史的学者中,马克垚教授和赵林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两位。

下面简单归纳一下文明史观对新课程的教学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

许多高中教师认为,新课程呈现的并不是通史,而专题史。

其实,新课程呈现的也是通史,只是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通史有所不同。

旧课程的所谓通史,是把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串连起来的编年史,而文明史观认为,这些短时段内发生的事情并不足

以说明人类发展的趋势,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国别史、朝代史的界限,才能够更好地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在旧课程的学习中,尽管学生能够很流畅地叙述封建王朝的变更,并且罗列大堆的事件和人物,但却很难准确地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是什么,经

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是什么,相反,文明史观却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些问题。

因此,文明史研究的也是通史,只是视角转换了。

在旧课程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个社会形态的“嬗变”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而文明史观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

例如,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划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

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分为古代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

根据宗教特色,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文明来构建必修模块的体系源自汤因比的思想。

汤因比认为,任何一个文明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去分析,而在这三个方面中,作为精神活动集中体现的文化是文明的精髓。

因此,对三个必修模块的理解,不能够停留在过去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划分,而应该从文明史的角度去理解。

【例13】

(06上海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系。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与问题均略)

②文明史观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

当我们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时,就不可能一一照顾到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变迁线索,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时间和地域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

例如,我们把“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一个专题,其立足点就是把它视为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

一个进步。

在讲述这一制度文明时,涉及英、美、法、德等多个国家,正是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才显示出代议制度的特征。

相反,当我们拘泥于某一国的人和事的时候,这一特征是难以反映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讲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时候,就应该跨越两千年的时空来探索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而不是满足于让学生熟记每一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的经济事件。

【例14】

(06上海历史)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③文明史观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