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09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docxWord文档格式.docx

词语:

皓月当空 

万里无云 

月朗星稀

月亮的别称:

玉蟾 

 

玉兔 

婵娟

3.师: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著名的诗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4.你对又苏轼有了哪些了解?

出示:

《水调歌头》苏轼像

师: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和弟弟苏辙、父亲苏洵都非常有才华,被人们称为“三苏”。

他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水调歌头》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题目《但愿人长久》取自诗歌中的一句。

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先轻声把这几句诗读一读,注意红字是本课的生字,要注意读正确。

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

评:

读很好,同桌两人互相读给对方听一听。

看看读音是否正确。

5.好,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板块二:

初读诗文

6.那一年的中秋,苏轼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出示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准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读,注意纠正

3.生字中有一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

你还知道另外一个读音吗?

可以用má

i这个读音组词吗?

出示:

苏轼 

苏辙

做官 

品尝 

欣赏 

眼睁睁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出示:

埋伏 埋藏

4.练习:

能用这几个词完成句子吗?

八路军战士( 

)在山沟里,等着打败敌人,好挖出( 

)的枪支弹药。

爸爸一到家就玩电脑游戏,妈妈看见忍不住( 

)起他来。

板块三:

初读课文

1.观察这些词语,你还有什么发现?

有一组词语都是描写苏轼的心理活动的。

你还能说出哪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2.苏轼的心理为何会发生变化呢?

让我们去课文中了解究竟。

请6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学生说说课

文主要内容

板块四:

写字指导

“缺”和“绪”:

两撇的不同。

(让学生先观察)

“缺”:

左短右长,左半部分要写得紧凑,右半部分的撇是竖撇。

竖撇上半部是竖的写法,重按起笔,下半部开始慢慢向左下角伸去(弯)

“绪”:

左窄右

宽,“者”字的撇是长撇。

长撇要写得像柳叶一样,从右上向左下带有一空弧度出锋。

“尝”和“赏”:

都有点,但点又写的不同。

(让学生先观察)“尝”:

上部短竖在竖中线上,“云”第二横略长。

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

古人说:

“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

在写“云”字点时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转。

“赏”:

上部不宜过大,秃宝盖要盖下,“口”要扁。

“贝”字的点是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右下边或作捺用。

写法和“尝”字的点相同,行笔稍长一些。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中秋节的故事,我们来读一读屏幕上有关中秋节的词句,注意读准读好每一个词。

(点击PPT)

过渡:

千年以前,就在中秋节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长年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他大笔一挥,作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请同学们欣赏。

(点击PPT)一起来读一读,预备齐!

(点击PPT)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描写苏轼情绪变化的词找出来,用记号标一标。

你从哪些词体会出苏轼的情绪变化?

板书: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谁来读一读,齐读。

(点击PPT)是啊,苏轼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孤身在外,他心绪不宁,原因是什么呢?

(思念弟弟 

思念)。

第2、3段

现在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二、三段,思考苏轼在这个月圆之夜思念弟弟的原因

讨论交流得出:

(还有什么原因?

原因有三:

(1)思念之情 

(2)孤独之情 

(3)触景伤情

让我们一起去这首诗创作的那个夜晚去看看:

这天夜晚,一轮皎洁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中,万里无云,天气十分晴朗。

此时人们,都在做什么呢?

(人们都在……)

是呀,当别人齐家团聚,热热闹闹庆祝佳节时,如果你孤身一人,就会格外的思念亲人。

所以,此时的苏轼也不禁(因思念……)

难怪古人会说(独在……)引读。

(点击PPT)课文是怎么描述苏轼兄弟手足情深的?

(指名读)

你还能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苏轼与弟弟这样的深厚感情的?

老师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补充资料举出事例)

1:

苏轼的父亲共生有三男三女,后来因为之前的四个孩子生病去世,只有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活了下来,他们相依为命地长大。

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他们的老师,每天教他们学习诗文。

2:

苏轼和苏辙不但从小玩到大,连学习也是每天都在一起。

两个人的感情特别深厚,直到长大当官后就分开了,但仍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

据说,保留下来的他们之间的书信就有几百封。

3:

苏轼21岁母亲去世了,29岁时妻子去世了,30岁时父亲也过逝了。

可以说,只有弟弟是他唯一的亲人和感情的寄托。

(4)现在请同学们读读2--3段,读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读出她的心绪不宁。

(指名读、齐读二、三段)

第4段

瞧,月亮渐渐西沉,远远望去,月光如水,,苏轼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心中升起的是难以名状的埋怨。

他在埋怨谁?

(月亮)你从哪里知道的?

(点击PPT)“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

谁再来读读苏轼的埋怨?

(2-3人)

(2)同学们看,这句话后面有一个省略号,这表示他要埋怨的还有很多很多,他还会埋怨什么呢?

(请2~3人) 

(3)是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看着这么圆这么亮的月亮,他躺在床上,睡不着,他的神情是怎么样的?

再读这一段,你能从哪个词得到启示?

点击课件(眼睁睁)

从“眼睁睁”这个词你看出苏轼现在怎

么样?

(很孤独、很无奈)

是啊,中秋之夜,月圆人不圆,苏轼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眼睁睁地望着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啊!

听老师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老师突出了哪些词语。

(读完“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提问同学,点击课件)

老师觉得苏轼好不讲道理哦,月亮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总是从初一时的镰刀状弯月慢慢变圆,然后再又变成弯月,如此循环。

它是故意针对苏轼的吗?

你们觉得苏轼的埋怨有道理吗?

(生答)

苏轼埋怨月亮,看似没有道理,其实正是因为在苏轼的眼里,月亮也应该是有感情的,应该同情他们手足分离啊。

越圆满

的月,越热闹的人群,更加地对比出了苏轼此时一人的孤独和冷清。

让我们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苏轼的孤独、无奈。

(齐读)

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这种情绪一直蔓延吗?

他后来的情绪有了怎么样的转变?

(宽慰)

那他是怎么想通的呢?

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仔细地品读5-6两个自然段。

第5、6段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5、6段,同桌之间再说一说。

他为什么宽慰了呢?

(请生答)

苏轼埋怨月亮,却也从月亮身上得到启发,是呀,月亮尚且都有阴晴圆缺,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人当然也是有悲欢离合的,况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

“转念”什么意思?

(转变念头)默读课文第5段,找出反义词。

点击PPT(标红,出示: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齐读

是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兄弟俩虽然远隔千里,不能相聚,但是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也是一桩美事呀!

于是他豁然开朗,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

出示诗句师生齐诵

请同学们结合上文在书本中找找这两句话的意思。

用“~~~~~~~”画出第一句的解释。

用“————”画出第二句的解释,再好好的读读。

女生读词,男生读解释句

(点击PPT)同学们看,这首词前面也有省略号,与前面的省略号有什么不同?

它表示(省略了成段的话)

这是《水调歌头》中最有名的几句诗,也最让人感受到苏轼豁达乐观的句子。

让我们读好背好。

自己先练练。

指名读背。

试着不看课本,填填看,看看我们能不能背的出来?

我们背书啊,一般也要抓住关键词,就能把前后语句组织起来、

总结课文

1、同学们,你从苏轼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热爱生活 

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1.我们有时

也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悲伤离合。

相信同学们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特别有感受,我们刚刚经历过一次分别,我们班的黄希桁小朋友前

几天转学了,相信我们中间一定有他的好朋友,分别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分别,但是用课文中的话来说,我们都会“千里共婵娟”、

2.学习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首

词的全部内容,古代很多词的创作都是用来在坊间流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词。

希望这一轮美好的明月也能留在你们的心里。

3.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美好、团圆的象征,也是人们相思的寄托。

明月触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怀,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词吗?

课件出示

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 

2、摘抄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学唱歌曲《明月几时有》

3、继续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睹明月、思亲人,苏轼眼中的这句千古名句,已经不再单纯是兄弟之情。

给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我们可以送上最衷心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给暑假将要分别的同学,我们也可以奉上最真诚的祝愿——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上完这一节课后,老师和你们就要再见了,老师也期待下一次的重逢,祝愿你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六、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

 苏轼        

热爱生活

    埋怨  

积极乐观 

   宽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