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62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趣味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大笑起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

“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

”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

贾母笑道:

“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蝗!

快别信他的话了。

参考答案:

(一)1.

(1)使歪曲

(2)看、观察

3.“你说的何尝不是……是实不忍为的”。

4.A5.A

(二)作者通过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这个农妇的纯朴、开朗。

她有意无意地逗乐贾母,说出有趣的话语,做出滑稽动作,引起在场的人一齐“哈哈大笑”。

湘云“茶都喷出来”,写出她的随意、豪爽。

黛玉“笑岔了气……”写出她的娇弱柔嫩。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写出他的撒娇。

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写出祖母的爱孙。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写她看破了凤姐儿在使计,但一方面不便说穿,一方面也实在笑得厉害。

薛姨妈“也掌不住,……”,作为长辈、客人,稳重如山的薛姨妈都“掌不住”,可见场面实在“引人发笑”。

几个姑娘探春、惜春,笑得更无拘束。

惜春叫奶妈“揉揉肠子”写她的天真无邪。

丫环、使女“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是想笑个痛快,但碍于身份又怕失了态。

有的只有忍笑替姐妹换衣服,是职责所在,不敢怠慢。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可见他们是笑料的策划者。

一场“笑”刚过,刘姥姥的几句话又引出了“余波”,贾母“笑的眼泪出来……”,最后由她笑着点出了“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这写出贾母是这次宴请的主人翁,是从星托的月,是名副其实的老祖宗。

三,看诗猜作者。

清朝某年,春末夏初的一天,三位同窗好友约定在酒楼小酌。

细雨霏霏,方生、姚生先至。

稍候片刻,刘生也上楼来了,手中的雨伞淌着水,见了两人便说:

“咳,这雨怎么下个不止?

真烦人!

“这个季节就是多雨啦。

”方生接口说,“古人不是早就这样说了吗——‘黄梅时节家家雨’?

方刘两人平时就喜欢抬杠,方生话音刚落,刘生马上反击:

“这个季节未必多雨,古人早就这样说了——‘梅子黄时日日晴’。

两人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两位所言,都有一定道理。

”姚生历来是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这时他开口了,“不过,还有一句古诗,两位倘是记得,就不用如此争辩了。

“是哪一句?

”方刘两人齐声急问。

“‘熟梅天气半晴阴’”,不是吗?

姚生话音刚落,“哈哈哈——”三人齐放声大笑起来。

三人言及的诗句,都是出自宋人的诗:

你能说出这几个名句的出处吗?

答案提示:

它们的出处分别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戴敏《初夏游张园》

四、婚联撷趣

●两位数学教师喜结良缘,同事赠了一幅横批为“天遂人愿”的贺联:

恋爱自由无三角;

人生幸福有几何。

“三角”与“几何”是数学名词,嵌入联中含义双关,既含两人职业,又祝贺他们的婚姻美满,可谓是珠联璧合。

●某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为百年之好,工会赠与一幅喜联:

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算尽;

好合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完。

此联语言朴实,显浅易懂,尤其是巧妙地应用数学名词来表达美好祝愿,自然而别致。

●某校的两位生物教师,平时互教互学,感情甚笃,有情人终成眷属。

同事们赠一喜联云:

恩爱如植物,萌发生长开花结果;

婚恋贵同心,精诚团结播种育苗。

此联赠贺这两位新人结婚,意境全新,既影射两人任教科目,又祝愿他俩白头偕老,姻缘美满。

●某校一位教植物的教师和一位教动物的教师结为伉丽,人赠喜联云:

常慕连理花并蒂;

今效鸳鸯蝶双飞。

联中嵌有动植物名称,暗喻婚恋,构思奇巧,诗情画意,颇有情趣。

●更有趣的是某校教工宿舍贴有一副奇特而别致的婚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ABCDEFG。

横批:

OK

此联颇费人猜测,一经点破,却原来是一位音乐教师与一位外语教师喜结秦晋之好。

更奇妙的是横批中的“OK”中的“O”乃是乐谱符号,“K”还是英文字母,真可谓是同心永结,天缘地合。

●与此有同工异曲之妙的是某地一历史教师和一音乐教师的婚联:

室内容古今中外;

琴中飞一三五六。

此联通俗诙谐,趣味盎然,颇见匠心。

五、 

对联创作

对联的创作,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词性相同、字数相等、没有重字,并且下联要用平声结尾,以取得余韵悠长的效果。

按对联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串对

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

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

例如章太炎讽慈喜太后七十岁生日:

今日到北海,明日到南苑,何时再到古长安?

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

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二)、正对

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

例如邓石如碧山书屋的一幅对联: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三)、反对

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

例如,某樵夫为其岳父祝寿,请一学究代做的一副旨在把岳父称得高高、把自己说得低低的对联:

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

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此外,对联的创作也讲究辞格的运用。

常用的辞格有以下几种:

(一)、拆合格

就是利用汉字偏旁的拆分和组合来构成对联,例如:

1、闲看门中月;

思耕心上田

2、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尤妙

(二)、镶名格

就是在对联中巧妙地镶入人名或地名或事物名,例如:

1、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角)葛亮;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2、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3、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内含中药材名)

(三)、急转格

就是对联的上下半联中间各自的意思向反面突然转变。

例如:

1、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2、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非山乎

(四)、回文格

就是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一样,例如:

1、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联)

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乾隆出);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纪晓岚对)

(五)、拟人格

就是利用拟人手法构成的对联,例如:

1、鸦叫鹊鸣,并立枝头谈风雨;

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六)、反诘格

就是利用反问形成对联,例如:

1、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

金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

(七)、同音格

就是利用字的同音形成对联,例如:

烟飞飞,云飞飞,想入非非,皆非也;

情悠悠,恨悠悠,凡事忧忧,是忧也。

此外,还有一些辞格,今后再做介绍。

六、千古一绝-回文诗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化,形成各种各样的体式。

回文诗是其中的一种,顺读成诗,倒读也成诗,这是回文诗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有的还可以从中间断读,回旋读后也可成诗;

有的甚至不以诗歌的格式书写,令不知者无从读起,可一理领悟,无不称其绝妙。

清代永嘉民女吴绛雪有四首回文诗可谓奇中一绝,其诗每首仅十字,往复回读可得二十八字七绝一首。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读作:

莺啼岸柳弄春睛,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睛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梦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梦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梦江秋。

同学们,你们能把她的《冬》读出吗?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答案: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这是回文体和连环体的混合应用。

先从开头连环诵读到尾部,再从尾部连环读到开头。

若仅从回文角度来读,也可各自成五言绝句一首,如《春》诗可读成:

莺啼岸柳开,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岸啼莺。

其余三首也可照此读成五言绝句。

七、你能将小说名编成文章吗?

鲁迅小说《呐喊》集收入1918—1922年间写了14篇小说:

《狂人日记》《孔已巳》《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何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集收入的是1924—1925年的11篇小说: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常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同学们,怎样巧记这25篇小说,我们可以把这些小说篇目编成两段短文,试试吧!

《呐喊》集:

《孔已巳》《端午节》时在《故乡》看《社戏》,看见了一道《白光》,原来是《兔和猫》和《鸭(闹)的喜剧》。

这不是什么大的《风波》是《一个小事》而已,但他生了病,吃了《阿Q(正传)》开的《药》,仍不见疗效,还天天拽着自己的《头发》写《狂人日记》不知《明天》能否康复。

《彷徨》集:

《高老夫子》原来有个《幸福的家庭》,现在成了《孤独者》,原因是他的《弟兄》偷了祥林嫂(《祝福》)家的《肥皂》和《常明灯》,弟媳和弟弟《离婚》了,弟弟《在洒楼上》被《示众》后便《伤逝》了。

八、你会说礼貌用语吗?

初次见面说“久仰”,看望别人用“拜访”。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用“留步”。

对方来信叫“惠书”,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人帮助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教说“请教”。

请人指点用“赐教”,请人解答用“请问”。

赞人见解用“高见”,归还原物叫“奉还”。

请人原谅说“包涵”,欢迎购买叫“光顾”。

请同学们看了上面这些礼貌用语后,思考一下,下面这些应该说什么?

1.老人年龄叫__________ 

2.客人来到用__________

3.与人分别用__________ 

4.赠送物品用__________

5.好久不见说__________ 

6.中途先走用__________

7.赠送作品用__________ 

8.请人收礼叫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高寿2.光临3.告辞4.惠存5.久违6.失陪7.斧正8.笑纳

九、看对联,猜人物

请同学们看下列对联,想一想对联所写的是涉及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哪些人?

1.神仙诗酒空千古,明月江天贮一楼。

2.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4.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席思卿一怆然。

5.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6.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7.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

一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8.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1、2.写李白3、4写白居易5写孟浩然6写苏轼7、8写岳飞

十、水的联想

若以“水”为话题,写一议论文,有哪些立意角度?

看谁写的立意角度最多。

参考答案

1.污身垢体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没有涓涓细流,就没有汪洋大海。

3.不放任自流,才能勇往直前。

4.柔弱的点点滴滴,照样能穿透岩石。

5.纵然千回百折,终要流入大海。

6.积累越多,力量越大。

7.地位越高,向下之心越切。

8.甘愿在卑微低下的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9.安于潭中的宁静,就永远流不进海洋。

10.靠堤坝的扶持,才高深莫测。

11.洪流所至,既摧枯拉朽,也泥沙俱下。

12.为了自由,即使是“蚁穴”,也要开拓为“通途”。

13.即使是深广的大海,也不拒纳百川。

14.险恶之处,往往饰以旋涡的笑靥。

15.因一心向下,才被人们高高的抬到水塔之上。

16.那怕是一丝缝隙,也要以柔和的方式挤进去。

17.总是把比自己贵重的油举到上面。

18.能到达目的地,就在于前仆后继、源源不断的涌来。

19.益人一生,却从不需要回报什么。

20.谁对它冷酷异常,它便回报异常的冰冷。

21.在温暖、高涨的热情下,使飘飘然了。

22.虽为廉价,但世间万物,谁也离不开它。

23.宁走一辈子的下坡路,也从不违背自然规律。

24.即使船只沉重地压在身上,也要把它托浮着送向理想的彼岸。

25.在载舟的同时,也能覆舟。

26.虽造福万物,但从不自矜自傲。

27.无论升得多高,也要投向母亲的怀抱。

28.总是在冷热面前,显现为不同的面孔

29.进入怎样的环境,就以怎样的形态行动。

30.前进的道路,不会是笔直的。

 

十一、对联趣谈

先生牛

从前,有一个小官,后来退职靠教书为生,他瞧不起手艺人。

一年端午节,一个学生请他去吃饭。

学生家里正请裁缝、木匠两位师 

傅干活,这个学生的父亲就请他们三个同桌。

那先生想:

这两个“赤脚佬”,沾了我的光,要奚落他们一下。

吃饭时,他便说道:

“今天东 

家请客,我们同坐一桌,大家来点诗文,以助酒兴如何?

”两个师傅 

回答:

“好吧。

他得意地开口道:

“一点起,高、官、客,鸟字旁,鸡、鹅、鸭,无我先生高官客,尔等怎吃鸡鹅鸭?

裁缝师傅听了,接着道:

“雨字下,霜、雪、露,衣字旁,衫、袄 

裤,我不制缝衫袄裤,先生怎御霜雪露?

木匠师傅也慢悠悠地接口道:

“一撇起,先、生、牛,木字旁,格、 

栅、楼,木匠不建格栅楼,何处关你先生牛!

那退职小官听了,脸红气急,无言可答。

妙联

江南一所私塾里,先生讲得起劲,学生却昏昏入睡,先生敲醒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学生,教训他说: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那 

位学生揉揉眼睛,随口应答: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秀才写对联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 

联。

有个秀才去应征。

财主说:

“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 

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

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写完之后,摇头晃脑地把对联念成: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笑话春联

纪晓岚是清代学者、文学家。

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

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

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 

告了他个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 

回道:

“春联是我写的;

没有错。

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 

地门户吗?

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 

数一数二人家吗?

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

”说得乾隆也 

笑了。

解缙应景题对联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 

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 

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 

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 

又改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妙对

戴大宾13岁就中了乡试。

一天有位客人前来他家看他父亲,

知道他颇有才学,出对让他对。

客人说:

“月圆。

“凤扁。

”戴大宾立刻回答。

“风怎么会扁?

“风要不是扁的,怎么会从门缝中进屋呢?

少爷过年

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 

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

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

成了:

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一副春联

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年三十晚上, 

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

“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 

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 

须念道:

“今年好!

”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

“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又 

念道:

“不得打官司!

”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第二天,邻居们来拜年。

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

“今 

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雪里吟诗

秀才、县宫、财主在饮酒赏雪,诗兴大发,便提出以“瑞雪”为 

题,吟诗联句。

“大雪纷纷落地,”秀才举杯起句。

县官应声接道:

“此是皇家瑞气!

富翁摇头摆脑地吟道:

“再下三年何妨?

在门外冷得发僵的乞丐探头进去骂道:

“放你娘的狗屁!

十二、生活谜语

某单位工会女工委员小宫,酷爱编织,还喜欢猜谜。

这不,又出新招了,工会将在三作妇女节举行女工毛衣编织比赛,要求每件衣服图案设计必须是一条谜面。

三八节那天,女工们纷纷穿上自己的作品上台亮相。

第一个上台的是小王,身着大红毛衣,衣服上用黑毛线编织了一只燕子,但却没尾巴,看上去非常别致,她笑着对大家说:

“我出的谜两个底,打字一个、外国文学作品一部。

紧接着是业余诗人小李,在欢快的乐曲伴奏下,轻盈地走上台。

衣服上用毛线织成几间小房,几棵簇合在一起的绿树,一道墙,墙外是座青山。

业余诗人的谜底是唐诗二句。

 

随后上台的是公认的标准模特小于。

毛衣上盛开几朵大黄菊花,一个女子站在花荫下,这女子身材象小于一样苗条。

她的谜底打宋词一句。

小乔的毛衣最新颖,是立体图案,底是用粉色羊毛线织的方格,上面织了一个穿红衣的男孩。

谜底打水浒人物之一。

五十开外的工会主席身穿大红套裙上了台,全场立刻响起了掌声,她的谜底打二字印刷术语。

请同学们猜一猜,你猜中了吗?

提示:

谜底:

①袅、《红与黑》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③人比黄花瘦④朱仝(谐音为童)⑤套红

十三 

数字入诗趣谈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大诗人、大词人都把数字有机地运用到作品中,今天读来,真是别有一种情趣。

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我国宋代大诗人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用20字,把1~10十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描写的是路军的村庄景色,读者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又如西汉时的才女卓文君写的一首情书,巧妙地运用了1~10十个数字,把自己对丈夫的一腔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终于让心有休妻之念的丈夫司马相如深爱感动,打消了休妻念头,安心做学问,终成一代文豪。

司马相如的家信是这样写的: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卓文君的回信是这样的: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