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47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11.A(第一空后面的“空间”与“开辟”搭配得当,第二空后面的“平台”与“搭建”相配,可得答案A。

12.C(第一空:

同为“亚洲国家”,“山水相连”当属自然;

第三空后面的“历史境遇”不可能完全相同,故只能选“相似”,第四空有“相同”的梦想而非“相连”,故选C。

13.B(“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与前面的歌曲相合;

“异曲同工”强调方式不同而结果一样,“不谋而合”强调事先没有商量,根据语段语境判断选B。

14.D(第二空与“大自然神奇”相搭配的只能是“伟力”,第三空“淡泊”与“情怀”搭配为佳。

故选D。

15.A(第一空,“迎接”比“面对”更显主动的意味;

“坦荡”形容心地单纯,胸襟宽畅,多指没有杂念;

“坦然”则指“心里平静,没有顾虑”与“内心”相合;

“承受”有“接受”的含义,“忍受”则是在“承接”之后“而忍耐”的意思不妥;

“惶惑”指疑惑畏惧,“彷徨”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没有“畏惧”的意思,故选“惶惑”。

16.B(“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与“异乡”相合;

“飘零”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固定,与语境不合;

“功勋卓著”为常见搭配;

“凝视”比“注视”程度更深。

故选B。

17.A(第一空由“邻”“邦”可得“相处”之意,故选“处世之道”。

第二空由前文的“利”“富”含“价值”之意,故选“价值导向”。

运用排除法则选A。

18.B(“逐臭争利”与“锱铢必较”相对,与“是非”关系不大;

后三空分别由“轻嘴薄舌”“管弦嗷嘈”“沉思默想”三个词可知。

19.B(“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并驾齐驱”指齐头并进,不分前后;

或指地位与程度相等,不分高下,与语境不合;

“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长处和优势;

“难分伯仲”指符合“帕瓦罗蒂”与“胡里奥”的艺术地位和影响,人或事物不分上下;

“经久不息”强调不停止,“长盛不衰”强调不衰落更符合语境。

20.B(第四空“引领”与“前行”搭配;

第三空“启迪”与“心智”搭配;

第二空“振奋”与“精神”搭配;

第一空“安放”与“心灵”搭配。

21.D(D选项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由浅而深。

22.C(鹤立鸡群:

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形容英拉的外形很准确。

卓尔不群:

则侧重指人的才华和内在的精神,形容书法家的作品更合适。

多用于书面。

出类拔萃:

超出同类,形容中国文物的地位合适。

23.D(第一空由“政治”和“互商互谅”判定选“平等相待”;

第二空由“经济上”判定选择“包容互惠”;

第三空由“和而不同”暗示“兼收并蓄”;

第四空由“绿色发展”推定选“尊崇自然”。

24.D(限定,重在“定”,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与“遵守”搭配;

限制,规定的范围,或规定范围而不许超出。

抨击,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

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或专指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

生僻,不常见的,或不熟悉的词语、文字、书籍等;

冷僻,不常见的字、名称、典故、书籍等。

25.A(“焦躁”意思为“着急而烦躁”,“焦虑”意为“焦急忧虑”;

“豁然开朗”意为“突然明白某件事”,与句中“百思”一词搭配恰当,“茅塞顿开”意为“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句中不含“启发”之意,故第二空应填入“豁然开朗”;

“疑惑”指怀疑困惑之处,“困惑”指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使困惑。

“百思不得其解”没有“不相信”的意思,所以第三空应填入“困惑”;

“蕴含”意思是“包含”,“蕴藏”指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根据句意应为“蕴藏”。

26.A(“蕴含”指包含,“包容”除了指“容纳”之外,还有“宽容大度”的意味,与语境不合;

“睿智”指英明有远见,“明智”指懂事理、想得周到、有远见,两个词语的词意侧重点不同;

“生生不息”强调不停止,“薪火相传”强调传接继承,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用“薪火相传”。

27.C(“彰显”与“地位”搭配;

“表明”与“立场”搭配;

“弘扬”与“精神”搭配,选C。

28.C(“即便”表让步,“诚然”表事实。

“刺激”与“调动”有先后关系,应先刺激而后调动。

“形成”指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含“由散而聚”的意味,“滋生”意为“繁殖”“引起”,含“从无到有”的意味。

29.C(“活跃”指行动活泼而积极,气氛活泼而热烈;

“活泼”指生动自然,不呆板;

“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他向新的方向发展;

“冲突”与“激荡”相比,语意相对狭窄。

30.A(第一空由第一句中的“一代又一代”可得“悠久”,第二空由“积淀”可得“深厚”,第四空的“沙漠”虽可称广袤却谈不上富饶,故选A。

二、判断语句表达的正误

1.B(“借鉴”与“思考”两个词序需调换:

中国的成功经验需要先经过“思考”,有价值的才会“借鉴”。

2.C(句式杂糅:

去掉“也参加了学习”。

3.B(介词误用。

“根据”与“出发”不搭配。

将“根据”改为“从”,或者去掉“出发”。

4.B(“价值”后面加上“高低”或“大小”。

“是否”双提,“大小”“高低”双承。

5.C(残缺宾语。

在“最燃青年教师”后面加上“名单”。

6.D(用词不当,“融洽”改为“融合”)

7.D(“达到”的宾语残缺,并与“鉴赏力”不搭配。

D选项的结尾处需加上“的目的”。

8.B(去掉“根据”,否则语意杂糅。

9.B(去掉“和展览”:

“发布”与“展览”搭配有误。

10.D(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动词,应在“向土卫六发射”前加“进行”。

11.D(语序不当,“通过金融网络”应放在“把公益需求”之前。

12.D(去掉“来听课。

”“挤满”的是“村民”,不是“来听课”。

13.D(语意含混:

“对此”的“此”指代的内容不明确。

14.C(句式杂糅:

“旨在”与“以……为目的”去掉一个。

15.B(语意重复:

“较”与“比起来”重复。

16.D(整句的主语是晋文公,不能充当末句“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语。

17.C(“提升”与“习惯”搭配不当。

18.B(句式杂糅,应去掉“引起的结果”“造成地球生物的不良反应”。

19.B(缺少主语,去掉“自”。

20.D(主谓搭配不当,“一些道德败坏现象”与“违反……秩序”不能搭配。

21.C(“面临”和“被处以”句式杂糅。

22.C(“通过……引导……”为介宾短语,不能充当主语,句子缺主语。

23.B(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由于”。

24.D(“靠的是利用……来实现”句式杂糅。

25.B(“关键”对后面的“能否”不妥。

单提双承,不符合语法规则。

26.C(成分残缺,句末加“的功能”或“的作用”。

27.B(“编写”与“均有收录”杂糅,去掉“编写”。

28.D(“保存、拯救、发现、收集”四个词的语序有误。

29.D(语序不当,“决定甚至影响”改为“影响甚至决定”。

30.B(缺宾语,在“等问题”后加“监管”。

三、判断标点符号运用的正误

1.C(“依然很差”后的冒号改为句号。

“并非如此后”的冒号引出的内容里面还有一个冒号,不妥。

2.A(“蜂拥而至”后的句号改为冒号:

后面三个分句是对第一个分句的解说。

3.D(“高潮”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后一个分句是对前一个分句的内容的评价,是另一层语意,用句号为宜。

4.B(“关注重点”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前一个分句谈论“民众关注”,后一个分句谈“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两个分句分属两个语义层次,中间应用句号。

5.C(“半似梦幻”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其前后两个长分句构成并列关系。

6.D(“圈养所”后的逗号改为冒号:

“导师被利益圈养,学生被导师圈养”是对“圈养”的解释。

7.C(“共识”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前后两个分句各表述一层语意。

8.B(“体悟”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体悟”前的分句是观点,“体悟”后的分句是对前面观点的评说,两者是不同的语义层级。

9.D(“等等”后的分号改为句号:

“结局”后面是冒号,冒号要管到句末,但“而我们看知识型的书籍”这个分句已明显不是分号管束的内容。

前者谈小说,后者谈知识型书籍,是两个并列的类型,不是隶属关系。

10.B(“植物”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与“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是并列关系,两个分句内部又有并列成分,所以这里要用逗号。

11.A(“火红势旺”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前一个分句谈榜样的示范作用,后一个分句谈榜样群体的感召,属于两个不同的语义层级,故中间应改为句号。

12.B(“第一位的”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

最后一个分句属于“最理想的状况”,属于冒号管束的内容。

13.D(“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后的分号改为句号:

前面解说哪三种关系,后面说处理这三种关系。

14.D(“没有胜利”后的分号改为句号,“革命烈火”后的句号改为分号。

“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是上位语义,后面两个“没有”引起的是并列的两个下位分句。

15.D(“当之有愧”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太好的谣言”“太坏的谣言”构成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

16.D(“角黍”后的句号改为分号:

两种粽子都是史书记载的内容。

17.A(“啸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的分号改为逗号,共前面的主语“月亮”。

D选项四个“之美”的短语是各自独立语意的分句,前面都省略了语意“体现了”,而并非同一层语意的并列。

18.D(“写字的”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前后分别为两层语意。

19.D(“出元帅”“出伟人”后的顿号改成逗号:

共同一主语,分句之中没有用逗号。

20.C(“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后面是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属另一层语意。

21.B(“武汉蝉联该称号”后的逗号应为句号。

22.C(句中的分号用得不当:

第一个分号应改为句号,最后一个分号应改为冒号,总概上文。

23.B(“生活”后面的逗号改句号。

24.C(“另一方面”语义已完,“易受网络影响”后用句号)

25.D(“无论是”与“还是”是一个层级,用了逗号隔开;

于是“无论是”中的“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和“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形成第二层级,需用顿号隔开)

26.C(“结果”后的分号改为句号。

因此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

27.D(“对外开放”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因语意没有结束。

28.D(“乐趣”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29.D(“必须四德具备”前的逗号改为句号。

因前面部分是个具有完整语意的几个分句。

30.C(两个主语,要分层次,“焦点”后为句号)

第二部分阅读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C(偷:

刻薄,不厚道)2.A

3.B(理由:

原文说魏先生认为李密是乱世豪杰,但还是给他指引了出路。

4.李密抖动衣服(很不开心地)说:

“学养浅陋的儒生,不值得一起商讨大计。

”(“拂”“竖儒”“足”“计”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共6分。

【参考译文】

隋朝末年发生战乱,魏先生隐居在梁、宋之间。

杨玄感(隋朝人杨素的儿子)战败,谋士李密(襄平人,字玄邃)亡命雁门关,变更姓名教书,与魏先生有所往来。

魏先生开玩笑说:

“我看您的气色沮丧而视线紊乱,心志动摇而言语刻薄,当今正在追捕薄山党人,长者您是不是与该党有关呢?

”李密惊讶地站起来,捉住先生的手说:

“既然能了解我,难道不能救我吗?

”魏先生说:

“您没有帝王的规模,也无将帅的才略,只是乱世的豪杰罢了!

”接着陈述自古帝王将帅与乱世豪杰,如何兴衰成败的道理。

又说:

“我曾望气,知道山西汾阳一带有出圣人之气象,您前去追随他,就可以得到富贵。

”李密抖动衣服很不高兴地说:

“学养浅陋的儒生,不值得一起商议大计。

”后来李密向西逃走,所到之处招收士兵,最后还是失败,投降唐朝后又反叛,终于被杀。

魏先生真是学识卓越的人,比起严子陵更胜一倍。

1.D(假:

借)2.B

3.C(理由:

辛弃疾要杀陈同甫灭口是陈同甫自己认为的。

4.辛弃疾一向慎重话少,因为喝酒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如果酒醒回想起来,一定杀我灭口。

(“寡”“因”“误发”“若”各1分,句意正确2分。

辛弃疾寄居江南时,却仍不改豪侠的气概。

有一天,陈同甫来拜访,经过一道小桥,陈同甫策马三次,马却向后退三次。

陈同甫生气起来,当下拔剑斩下马头﹝豪气十足﹞,大步而行。

辛弃疾正好在楼上看见这种情形,很惊叹陈同甫的豪气,立刻派人去延请结交,而陈同甫却已经上门,于是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好朋友。

数十年之后,辛弃疾已成为淮地一带的将帅,而陈同甫还贫困不得志,陈同甫上门去见辛弃疾,一起谈论天下事。

辛弃疾在酒酣耳热之际,开始高谈阔论起南宋和北方外族的军事形势,并说明南宋想收复北地要如何如何来作战,而北方若想并吞南宋又要如何如何。

辛弃疾说:

“钱塘一带非常危险,不适合建为国都,北人只要占领牛头山,就能阻断四方来援的勤王之师,然后再引西湖的水来灌城,马上整个京城的军民百姓都成了鱼鳖。

”酒后,辛弃疾留宿陈同甫在馆里。

陈同甫想起辛弃疾一向慎重寡言,酒后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如果酒醒回想起来,一定杀他灭口。

于是半夜偷了辛弃疾的骏马逃走。

辛弃疾大惊,后来陈同甫写信向辛弃疾借十万缗钱济困,并在信中暗示当晚辛弃疾说过的言论,辛弃疾只好如数给他。

1.B(微:

不显露的)2.A3.C(理由:

虞翻因为孙策也爱好驰骋打猎。

4.然而毛病还是改不掉,所以军队还没有渡江,就被许贡的家客所杀。

(“悛”“济”“果”各1分,被动句各1分,句意正确2分。

三国时,孙策占领整个江东地区之后,遂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听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就打算攻打许都。

曹操部属听了都很害怕,只有郭嘉说:

“孙策刚刚并合了整个江东,诛杀了许多原本割据当地的英雄豪杰,而这些人其实都是能让人为他拼命的人物,孙策本身的性格又轻率,对自己的安全一向不怎么戒备,虽有百万大军在手,和孤身一人处身野外其实没什么两样,若有埋伏的刺客突然而出,一个人就可以对付他,以我看,他一定死在刺客手中。

”虞翻也因为孙策爱好驰骋打猎,劝孙策说:

“即使是一些残兵败将、乌合之众,在您指挥之下,都能立刻成为拼死作战的雄兵,这方面的能力您并不下于汉高祖刘邦。

但是您常私下外出,大家曾经非常担忧。

尊贵的白龙做大鱼游于海中,渔夫豫且就能捉住它。

白蛇挡路,刘邦一剑就把它杀了,希望您稍微留意一些。

”孙策说:

“你的话很对。

”然而毛病还是改不掉,所以军队还没有渡江,就被许贡的家客所杀。

孙策不死,曹操就不能安枕。

这或许是天意要三分天下吧!

与人事有何干?

1.B(骤:

屡次,多次)2.D

原文说刁绎怀疑代为送诗的人得罪盛文肃。

4.第二年,夏有章任馆阁校书郎,后因事停职,改任国子监主簿,仍带原职。

(“明年”“除”“坐”“差”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宋朝时盛文肃任尚书右丞、扬州知州。

为人简约庄重,极少称许人。

当时夏有章从建州司户参军转任郑州推官,经过扬州,盛文肃多次赞他才气雅正,设酒宴请他。

夏有章感念盛文肃的美意,作一首诗来道谢告别。

盛文肃接到信时,并没打开,派人退回,拒绝接见。

夏有章很不理解,去拜见通判刁绎,把情形告诉他,刁绎怀疑代为送诗的人得罪盛文肃,就拜见

文肃问明事故。

文肃说:

“没有什么。

我起先看到他气韵清秀,认为前途一定很远大,后来看到他在信封上居然自称新圃田从事。

得到一个幕僚官的职位,行为处事就变得这样轻率。

你看着好了,他的官位就到此为止,因为他已经志得意满了。

”第二年,夏有章任馆阁校书郎,后因事停职,改任国子监主簿,仍带原职。

不久,即死在京师。

1.C(如:

按照,依照)2.A

原文说由于司马康与邢恕是同年登科,邢恕又出于司马光门下,所以司马康就依邢恕的话上书。

4.邢恕大概认为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如果他说蔡确有尊立哲宗之功,世人必定相信。

(“盖”“以……为……”“言”“见”各1分,句意正确2分。

蔡确任宰相期间,宋神宗崩逝,哲宗即位。

邢恕从襄州调河阳,去拜见蔡确,商议尊立天子的事。

事后,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上京师,邢恕请他先到河阳走一趟。

邵伯温对他说:

“你刚除下丧服,还没有晋见新天子,不该绕道先去见朋友。

”司马康说:

“可是我已经答应他了。

”邵伯温说:

“邢恕是个巧诈、有颠覆性格的人,可能有事要求你,如果答应他,将来一定会后悔。

”但司马康还是去了河阳,邢恕果然劝司马康上书称许蔡确,作为往后自己保全身家的打算。

由于司马康与邢恕是同年登科的,邢恕又出于司马光门下,司马康就依邢恕的话上书。

邢恕认为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若由他口中说蔡确有尊立哲宗之功,世人一定相信。

不久梁焘与刘安世一起上书请求诛杀蔡确,而且要追究邢恕的罪,司马康也被拖累要自我辩白,司马康这才后悔起来。

1.D(伺:

等待,侦候)2.C

3.D(理由:

装神弄鬼的是一个善于潜水的人,小吏藏在那儿随时可捉拿装神弄鬼的人。

4.后来果然抓到一个人,原来是因为那些举行庙会的人不想庙会停止,就请善于潜水的人装神弄鬼。

(“已而”“盖”“策”“没”各1分,句意正确2分。

明朝时戚贤初任归安县令,县中有一座萧总管庙,是一座不法的庙宇。

地方上有权势的人如果想诅咒官吏,就先举行庙会,把庙装饰得非常壮丽。

一天,戚贤经过萧总管庙,正逢举行庙会,他走进庙中,站在阶下对众人说:

“很久没下雨了,你们如果能祈神得雨我就放过你们,若做不到,庙就要拆毁,你们的罪过我也绝不宽贷。

”于是派人把庙里的神偶抬到陆桥上,仍然没有下雨,就把神偶沉入溪流里。

几天后,戚贤乘船经过该处,忽然间,神偶从水里跳入船中,侍从大惊失色,争相逃避道:

“萧总管来了!

萧总管来了!

”戚贤笑着说:

“这是因为还没有将它烧毁的缘故。

”立刻命人把它先绑起来。

戚贤看见岸边有一土神祠,于是另外派一个灵慧的小吏,换了便衣藏在祠中,吩咐他说:

“等到水中有人冒出来,就把他捉来。

”后来果然抓到一个人,原来是因为那些举行庙会的人不想庙会停止,就请善于潜水的人装神弄鬼。

1.C(畜:

蓄养)2.D

原文说凡是因为灾害而被遗弃的小孩,亲生父母不能再认领回去。

4.因此他制作了几千份空白的热券,详细说明这条法令,就发给城内外乡里之间的人家。

(“遂”“数”“具”“即”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叶石林在武昌时,正逢水灾,京师西边一带特别严重,从唐邓等地漂来的浮尸不可胜数。

叶石林命令以库存的常平米来救济灾民,但很多被遗弃的小孩却不知该如何处理。

有一天,叶石林问左右的人说:

“民间没有孩子的人为什么不收养他们呢?

”左右的人说:

“怕养大以后又被亲生父母认领回去。

”叶石林翻阅旧法例:

凡是因为灾害而被遗弃的小孩,亲生父母不能再认领回去。

于是制作数十份空白的契券,详细说明这条法令,就发给城内外乡里之间的人家。

凡是领养到小孩的,都让他们自己说明从哪里得来的。

登录在契券后发给他们,并由官府登记在户籍里。

如此一来,一共救活了三千八百个失怙的小孩。

1.A(市:

买)2.B3.B(理由:

原文说胜的人赏给二顷田地。

4.曹玮让士兵自己开辟土地再圈围起来作为马社,一匹马死了,让众人共同出钱买马。

(“立”“皆”“市”,补充主语各1分,句意正确2分。

曹玮任职泰州时,环、庆两地骑战原属于羌人的田地,多数被边境的汉人所收购,但因此地汉人势力单薄,无法保护自己,因而往往又被羌人侵占。

曹玮于是命令羌人归还所有的田地,若有违犯的羌人,一律将他们迁徙至内地。

曹玮又招募善于骑射的弓箭手,并要他们比赛骑马射箭,胜的人赏给二顷田地,又规定下一次秋收,获得赏田的弓箭手一定要买一匹担当得起骑战使用的马,再由官方统一登录于簿籍之内,这些都能做到,再加赏田地五十亩。

这样的弓箭手每累积到三百人,便成立一个团,每团设一个指挥。

曹玮在地势险要处建筑堡垒,让士卒自己开辟土地,再圈围起来作为马社,一匹马死了,由众人共同出钱买马。

曹玮又在边境上挖掘壕沟,要求壕沟的深度、宽度得达到要一丈五尺。

山势险峻无法挖掘的,就利用峭壁修建防御工事,后来各州都起而效法。

1.C(系:

囚禁,被捕)2.C

“替囚犯们偿还官府的债务”是莘老提出来的。

4.佛殿没有严重损坏,也没有露天无遮而坐的佛像,不如用这些钱替囚犯们偿还官府的债。

(“未”“甚”“孰若”“偿”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孙莘老任福州知府,当时有许多百姓由于积欠官府的贷款而被捕下狱,当时恰好有富翁捐钱五百万给寺庙修佛殿,来请示孙莘老。

孙莘老慢慢地说道:

“你们捐这些钱是为什么?

”众人说:

“愿佛祖赐福。

”孙莘老:

“佛殿没有损坏,也没有露天无遮而坐的佛像,不如用这些钱代囚犯们偿还官府的债,使数百人被释放出来,因而获得的福报岂会少吗?

”富翁不得已答应,当天就把钱捐给官府,监狱一时空了不少。

1.D(竟:

最终)2.B

是巡按御史邀请郡守和季本一起协办科考之事。

4.如果没有我们两人,要和谁(一起)去防守?

(“微”“我们”“守”各1分,句意正确2分。

季本,起初任建宁府推官,正值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叛变,王阳明正准备出兵讨伐。

然而建宁有个分水关,是从江西进入福建的要道。

季本向长官请求,亲自去防守。

此时刚好有某位巡按御史因科举考场的事,商请郡守和季本一同去协办。

郡守写信来催促季本,季本回信说:

“建宁府所仰仗的,只有我们两人。

战事已迫在眉睫,而往返科举考场估计要四十天。

现在江西的胜负还不知道,地方强盗生事与否也无法预测。

如果没有我们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