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62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2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4页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4页
亲,该文档总共1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语文试题大全Word格式.docx

我听见有人A_________(啜泣、哭泣),正B_______(纳罕、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C_______(恐惧、害怕)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⑦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将①②段A、B、C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3分)

A:

B:

C:

【答案】A:

啜泣、B:

纳罕、C:

恐惧

【2】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_______描写。

【答案】景物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

为什么?

【答案】不能。

“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原意,表达效果不好。

【4】找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

【答案】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第⑨段中你认为哪一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请写出来。

【答案】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6】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

请说出你的理由。

(3分)

【答案】略

【7】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你将怎么办?

3.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包罗咿哑闪射离合悲欢

B.亢奋清扬蹿掇尽态极妍

C.朱砂粲然晦暗参差不齐

D.搏击幽暗疏密大彻大悟

【答案】B

【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B“蹿”为“撺”。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4.幸福是什么?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

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

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

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

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

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关注生活中感动你的幸福时刻,请以“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有真情实感,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如果说人生是一篇诗歌,那幸福就是华丽的语句;

如果说人生是一张画纸,那幸福就是优美的图案;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曲,那幸福就是动人的音符……而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幸福•母亲的字条

还记得那年,你每天都要加班,每天都早出晚归。

我只好自己复习、自己上学、自己玩,每天都十分无聊,我想:

什么时候你才能陪陪我啊?

那天,你还像往常一样,早早就上班去了,而我爸爸和爷爷有些事就先走了。

我起床发现屋子里除了我之外空无一人,而我又发现桌子上有现成的饭菜,我想:

天助我也啊!

正好我饿了,就让我尝尝这几道菜怎么样?

我上了餐桌,拿起了筷子就开吃。

等我吃完,在收拾餐桌时,发现了一张小纸条,我一看,上面写着:

儿子,妈妈最近很忙,没有陪你,真对不起。

快吃吧,这是我亲手做的饭——妈妈。

上面的一个个字、一个个词都像滴滴清泉,滋润着我已干枯的心田。

是暖阳吧,温暖了我的心房,您——我的母亲,让我感到,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幸福•老师的雨伞

还记得那天,放学后,我刚想回家,天却下了大雨,可我却没有带伞。

我想:

我是走还是等雨停?

走?

那我不成了“落汤鸡”。

不走?

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那家长会担心死我的。

天上的雨愈下愈大,我心中的雨也愈下愈大;

天边的乌云愈来愈多,我心头的乌云也愈来愈多。

最终,我选择冒雨回家。

我刚想走,只听您叫住我说:

“不介意的话,我们一起回家吧。

”我高兴地同意了,我们边走边谈天,不知不觉中,我到家了,我回头向您道谢,却看见您的右肩已经被雨淋湿了。

天上的雨还在下着,可我心中的乌云已经散了,明媚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

是春风吧,吹散了我的燥热,您——我的老师,让我感到,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幸福•朋友的铅笔

还记得考试时,我把书包都给翻烂了,也没有找到涂卡笔。

我只好向朋友们借,可平日里的铁哥们儿却像不认识我一样,竟没有一个人借我。

外面的天,灰灰的;

外面的地,黑黑的。

本该常青的树也光秃秃的。

树梢上,小鸟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什么,像是嘲笑我的粗心。

在我心灰意冷时,你把自己的铅笔借给我。

我问:

“你怎么办啊?

”你想了想,用力把笔掰成了两半,又将其中一个削好,给了我。

我用这支“神笔”过五关斩六将,取得了考试的胜利。

我抬头望去,只见乌云已散,暖阳挂在天边,我的心房也暖暖的。

蓦然回首,你那灿烂的微笑,比阳光还要温暖。

而这支笔,也像桥梁一般,连接了我们的友谊,我们的心。

是春雨吧,洗濯了我的心灵。

你——我的朋友,让我感到,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幸福,如一张纸、如一把伞、如一支笔……幸福的种子,经过暖阳的关照、春风的爱抚、清泉的滋润,在经过数年的努力,一定会在某一刻绽放。

【解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没有提示语。

审题可知,题目中的“那一刻”点明了特定的场面、特定的时间等,表明“幸福”是在“那一刻”的感受。

具体考虑一下,“那一刻”可以是感受到爱的时刻,也可以是得到帮助的时刻,还可以是自己付出的时刻等。

这样思考之后,相信同学们就能确定要写的内容与主题了。

我们可以以爱为主题,写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关爱给予我们的幸福之感;

也可以以共建和谐为主题,写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中,因为自己的付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受到的幸福之感;

还可以以文学作品为内容,写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的幸福之感。

总之,我们可写的内容很多,可选取自己熟悉的内容和主题,做到有话可写,有真情可抒。

点评:

审题之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确立选材和主旨,完成构思。

我们在构思的过程中,最初的两三个想法最好是先扔到一边,再想有没有更佳的材料和内容可选,不要急于落笔,等到构思真正成熟后再下笔。

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

【考点】按要求写作。

5.综合性学习

(1)、“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

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

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把“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根据上述内容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七

(1)班准备举行一次“交流座右铭”口语交际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并被同学们推举为这次活动主持人。

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开场白。

那么现在请你展示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座右铭”是放在身边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如“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座右铭是:

“一个人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为自己创作一条座右铭。

(不超过30字)

【答案】 

“座右铭”的由来 

开场白要有称呼语,此次活动的内容、目的。

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解析】

(1)注意从“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称为“座右铭”等语句分析,可知文段介绍的是座右铭。

(2)注意开场白的要求,首先要是口语,然后要求称呼,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等。

(3)注意题干的要求:

“学习、生活”方面,和运用“修辞手法”。

6.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答案】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词中画面的内容,要求考生对诗词有较深理解。

此题中“绿肥红瘦”指的是绿叶繁茂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抒情方法的掌握和对作者写作意境的整体把握。

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此题为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可以看出主要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7.根据要求默写诗文。

(8分,每句1分)

(1)斯是陋室, 

(2)结庐在人境, 

(3) 

,江春入旧年。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5)《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6)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牌,总要让家长给买名牌,对于这样的同学,你要用《弟子规》中哪些话劝导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循分下称家。

【答案】惟吾德馨 

而无车马喧 

海日生残夜 

同予者何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衣贵洁不贵华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本题中易出现错别字的句子是:

惟吾德馨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

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

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上”,便要撞头碰壁。

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

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

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

觉得有无限诗意。

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

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替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

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

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

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

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缩缩地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经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

诗人感喟曰:

“鸟!

你连这一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

”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

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

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

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

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

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

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第②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

请举例说明。

(4分,回答两种即可)

【答案】引用:

“抟扶摇而直上”说明鸟儿的自由翱翔与笼子里的鸟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反问: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

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

”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遇的同情。

类比:

“粘在胶纸上的苍蝇” 

与“笼子里的鸟”类比,形象直白。

反语:

“优待”。

对比。

【解析】注意答出“引用”“反问”“类比”的修辞,然后结合文章分析艺术效果。

【2】联系全文,作者爱鸟体现在哪几方面?

请简要说明。

【答案】⑴爱鸟的声音:

清脆、嘹亮,圆润而不觉单调,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⑵爱鸟的形体:

身躯玲珑饱满、跳荡轻灵、让人无限迷惘、有令人喜悦的雄姿。

【解析】注意对文章的内容简单的划分段落,然后概括内容“爱鸟的声音”“爱鸟的形体”,然后后举例说明。

【3】作者着力写了鸟给人的喜悦和鸟的生活的悲哀,从这些描写中,你感悟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

【答案】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

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解析】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文章的主旨:

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由现实到回忆,既写出鸟儿的喜又写出鸟儿的悲,但中心始终围绕着作者对鸟儿的真挚感情展开回忆与联想,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B.第④段,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从多角度多层次表现对鸟儿令人喜悦的雄姿的真切赞叹。

C.第⑥段,引用哈代的诗里描写的鸟儿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鸟儿的凄惨遭遇,用在此处显得与爱鸟的主题不一致。

D.结尾作者再次提到令人触目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既与前文照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又发人深思回味悠长,深化了主题。

E.本文语言质朴、简练直白、干脆利落、富于变化。

美中不足的是仅写出作家自身的感受,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CE

【解析】C“显得与爱鸟的主题不一致”错误,E“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错误。

9.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_________)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

(_______)

③即更.刮目相待 

更:

(_______)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答案】推托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重新再是

【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

如“博士”的古今异义。

点睛:

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

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2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

词组短语也是如此。

3语法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

4音形推断法。

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

从形旁可推知字义。

5邻词推断法。

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多以联系内部语境为主:

指句子本身语言环境。

【2】翻译。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解析】翻译时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但”“涉猎”“耳”“即”“更”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

请予以说明.

【答案】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探究题。

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

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答“对比”也可。

注意答修辞效果时,不能离开原来的语境。

10.默写。

(1)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4)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暗含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7)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 

,     。

【答案】

(1)万里赴戎机

(2)双袖龙钟泪不干(3)不问苍生问鬼神(4)政入万山围子里(5)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戎”“钟”“苍生”“悠悠”“怆然”“作”“苔痕”的写法。

11.阅读文言文选段(有删改),完成小题。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②。

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

“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