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67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及教案Word下载.docx

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

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结论: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

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

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

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黄帝的学说:

治身(养生)

老子的学说:

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

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

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

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

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4.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⑤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第三讲宋明理学

一、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

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2、隋唐:

“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宋代: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1)内容: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历史地位:

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提出“发明本心”(发:

产生于;

明:

懂得;

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他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

思想上:

都属于唯心主义;

目的上:

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

把握“理”的方法。

三、评价: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第四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历史背景

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时期:

明后期

主张:

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评价:

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

著作:

《明夷待访录》

主张:

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

④主张“工商皆本”

(2)顾炎武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3)王夫之

思想:

唯物主义

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

②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

2、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学术上:

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评价

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

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五讲儒家思想小结

一、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概况: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始皇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

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

四、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五、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

名称: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

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

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

1、产生背景:

①经济基础: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②政治条件:

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

③人才结构:

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主要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3、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

4、评价:

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

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亚里士多德:

――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名言: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形而上学》、《政治学》

最大哲学成就:

创立了逻辑学

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历史背景:

经济因素:

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因素: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思想因素:

基督教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人才因素:

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

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3、实质:

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主要成就:

①前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②后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大卫》、《摩西》;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③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5、历史意义: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局限性:

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二、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

2、兴起:

首先兴起于德意志地区。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导火线:

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②开始标志: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③改革主张:

“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④影响:

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

4、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改革主张:

“信仰得救”、“先定论”(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②改革影响:

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5、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

作用: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6、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含义: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第三讲启蒙运动

一、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一)历史背景:

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②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

③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二)主要内容:

1、核心内容:

“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2、具体内容: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国家

人物

代表作

主要观点

评价

法国

伏尔泰

①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倡导平等、自由和民主政治;

③否定天主教会。

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孟德

斯鸠

《论法的精神》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利相互的“制约和平衡”。

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②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德意志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①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

②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

③反对暴力革命。

①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

②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四)性质和意义:

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②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⑤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同:

时代背景相同;

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

异:

涉及领域:

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

社会层面:

前者限于规则或社会的上层;

后者包括贵族、平民。

三、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

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背景: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内容:

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

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

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

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科技

一、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

1、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4、中外民族融合和民族交往促进科技发展;

5、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6、古代人民和科学家们的勤劳创新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

描述。

③未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三、概况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纸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唐朝:

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北宋: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④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火药:

唐:

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

五代、宋:

广泛应用。

如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战国:

司南。

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13世纪:

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①对中国:

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对世界: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

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

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2、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腐朽的封建制度。

其它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技发展;

②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③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天文学

①战国:

《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两汉:

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

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③唐朝:

僧一行:

制定《太衍历》;

创制黄道游仪;

世界首次实测子午线长度。

④元朝:

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

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早欧洲300多年。

(三)数学

春秋:

九九乘法表。

西汉:

《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西方500年。

东汉:

《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

南朝:

祖冲之圆周率点后第七位,比世界早1000年。

(四)农学

农业技术——混合选择法(选种)、人工杂交

农学著作——①《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元代的《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③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的《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4/5,附有306幅插图。

④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医学

中医学——①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②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③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④《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⑤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⑥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中药学——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②孙思邈著有《千金方》③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六)建筑学————①能工巧匠——战国鲁国公输般、隋朝工匠李春(赵州桥)

②著名工程——都江堰(战国)、万里长城(秦朝)、大运河(隋朝)、唐都长安、辽代应县木塔、北京城(明朝)。

第二讲古代中国的书画

一、汉字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

③西周——“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