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6770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药学(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

pH在6.77~9.11,可用于磺胺类药物。

  滴眼剂如为混悬液,混悬的颗粒应易于摇匀,其最大颗粒直径不得超过50μm。

  4、下列哪项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复制并具有较强烈传染性()。

  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

  C.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

  D.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E.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

本题考查要点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HBV复制的指标之一,位于HBV病毒颗粒的核心部分。

阳性见于:

①乙型肝炎活动期。

在HBV感染的早期,HBeAg阳性表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病毒颗粒,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害和血清具有高度传染性;

若血清中HBeAg持续阳性,则提示乙型肝炎转为慢性,表明患者预后不良;

②乙型肝炎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有助于预测肝炎病情;

③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其感染的阳性率为70%~90%。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多项选择题]

  5、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须慎重,以下情况应及时停用该药的是

  A.治疗30天

  B.治疗3个月

  C.严重急性感染

  D.有急性严重症状提示为肌病者

  E.有横纹肌炎继发肾衰的危险因素者

B,C,D,E

本题考查HMG-CoA的临床应用。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严重不良反应是肌病,尤其是横纹肌溶解症。

  凡有急性严重症状提示为肌病者、有横纹肌炎继发肾衰的危险因素者应及时停用该药。

  连续用药3个月有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应及时停用。

严重急性感染、大手术、创伤、严重的代谢、内分泌和电解质紊乱,癫痫患者等有横纹肌炎继发肾衰的危险因素,亦应及时停用。

一般情况下,连续用药30天不会有发生肌病的危险。

  [单项选择题]6、2010年卫医管发

  (2010)出台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下列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A.处方点评是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B.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C.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D.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

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E.一个考核周期内10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E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第二条: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六条:

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第七条:

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第八条: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九条:

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

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第十一条:

三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

  专项处方点评是医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第二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

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7、给予12kg重的5岁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按体表面积计算应为(成人剂量1次400mg)A.80mgB.90mgC.100mgD.110mgE.120mg

  本题考查儿童用药剂量计算。

儿童按体表面积计算,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m)=12×

0.035+0.1=0.52;

在不知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剂量时,儿童剂量=成人剂量×

儿童体表面积/1.73=400×

0.52/1.73=120mg。

  8、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B.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C.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D.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E.医疗机构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口服剂型不得超过3

  种

A,B,C

本题考查处方书写规则,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品种的限制。

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的内容及用药不适宜情形的处理,调剂处方"

四查十时"

、签名及不得调剂的规定。

  药师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故A正确。

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故C正确。

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故B正确。

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故D错误。

医疗机构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故E错误。

故选ABC。

  9、下列临床上联合应用的药物属于合理的包括

  A.依那普利与格列齐特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

  B.异烟肼与维生素B合用可以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

  C.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应用可以延缓耐药性发生

  D.增强疗效时可以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E.普萘洛尔与氨酰心安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

A,B,C,D

异烟肼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炎,此作用是由于异烟肼的结构与维生素B相似,使维生素B排泄增加而致体内缺乏所致。

因此使用异烟肼时应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B,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核病灶中的致病菌有敏感菌株及原始耐药菌株。

  敏感菌株在抗结核疗程中极易产生耐药性,故单一给药治疗常常导致失败。

联合用药则可交叉杀灭耐药菌株,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联用可以加强抗菌作用,增强疗效。

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剂,可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亦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能迅速控制心动过速、震颤、体温升高等症状。

氨酰心安湖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无膜稳定作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一般用于窦性心动过速及早搏等,也可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及青光眼。

由于二者药理作用属于同一类,因此联合应用不合理。

  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尿蛋白排出,提高肾脏血清肌酐清除率,改善或延缓肾功能减退。

格列齐特是日服降糖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10、发热的用药与健康提示有

  A.应用解痉药后可引起口干、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

  B.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

  C.使用本类药物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D.驾车司机、高空作业者、精密仪器操作者在服用或滴药后4小时内不宜从事本职工作

  E.布洛芬用于晚期妊娠可使孕期延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B,C,E

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与健康提示。

①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起重视。

②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并注意间隔一定的时间(4~6小时),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③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多数解热镇痛药(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

④阿司匹林可透过胎盘屏障,在动物试验中对妊娠初始3个月内母体致畸(脊柱、头颅、面部裂,腿部畸形),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布洛芬用于晚期妊娠可使孕期延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⑤如患者对解热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此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⑥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天,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

  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

⑦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

⑧使用本类药物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⑨发热时宜注意控制饮食,多喝水、果汁,补充能量、蛋白质和电解质;

对高热者当用冰袋和凉毛巾冷敷,或用50%的乙醇擦拭四肢、胸背、头颈部以帮助退热。

发热期间宜多休息,在夏季注意调节室温,保证充分的睡眠。

  11、药物出现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药物的选择性低

  B.药物的剂量过大

  C.药物的代谢速度慢

  D.药物排泄过慢

  E.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A

药物副作用产生的原因与药物的选择性低有关,即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可产生多个效应,其某个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的效应就成为副作用。

  12、可乐定的降压机制包括

  A.激动脑干红核区咪唑啉受体

  B.激动中枢突触后膜α受体

  C.激动中枢咪唑啉受体

  D.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受体

  E.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

A,B,D

可乐定为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直接激动下丘脑及延脑的中枢突触后膜α受体,通过激活抑制性神经元,降低血管运动中枢的紧张性,使外周交感神经的功能降低而引起降压作用。

可乐定还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受体,增强其负反馈作用,减少末梢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外周血管和肾血管阻力,减

  慢心率,降低血压。

此外,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可乐定也作用于侧网状核(NRL)的咪唑啉受体使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本品尚有降低眼压、预防偏头痛、消除吗啡成瘾等作用。

  13、目前已经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的品种包括

  A.麻醉药品

  B.血液制品

  C.中药注射剂

  D.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

  E.国家基本药物

A,B,C,D,E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安全规划。

  至2012年2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分三期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已于2011年12月31日前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三类纳入电子监管。

  14、用阿托品时,下列哪些是阿托品治疗有效的指标是

  A.皮肤干燥、颜面潮红

  B.瞳孔较大

  C.啰音消失

  D.心率增快

  E.神志模糊

阿托品治疗的指标为:

瞳孔较前散大;

口干,皮肤干燥;

颜面潮红;

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

心率加快等。

如果出现瞳孔扩大甚至到边缘、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

  15、下列选项中,属于药物警戒的工作内容的有()。

  A.进行药品价格监测

  B.对药物的风险/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C.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动态和发生率

  D.确定风险因素,探讨不良反应机制

  E.早期发现未知(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提出新信号

本题考查要点是“药物警戒的工作内容”。

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①早期发现未知(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提出新信号;

②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动态和发生率;

③确定风险因素,探讨不良反应机制;

④对药物的风险/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⑤将全部信息进行反馈,改进相关监督、管理、使用的法律、法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E。

  16、他汀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

  A.动脉粥样硬化

  B.静脉血栓形成

  C.肾病综合征

  D.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E.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

A,C,D,E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

①动脉粥样硬化。

适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Ⅱb型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亦可应用;

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对病情较严重者可与胆汁酸结合树脂合用。

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难以生效,对高甘油三酯(TG)血症疗效不显著。

②肾病综合征。

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此作用除与调血脂有关外,可能与他汀类抑制肾小球膜细胞的增殖、延缓肾动脉硬化有关。

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一般认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类似性,他汀类对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效应。

④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他汀类能增加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或使斑块缩小,而减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⑤其他应用。

此外,他汀类还可用于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17、下列药物中属于内源性拟肾上腺素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麻黄碱

  D.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拟肾上腺素是指能激动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其中包括体内本身存在的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以及一些合成药如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和植物来源的麻黄碱等。

其主要作用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散大瞳孔、舒张支气管、弛缓胃肠肌、加速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等,临床上主要用为升压药、平喘药、治鼻充血药等。

  18、关于难溶性药物在片剂中溶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亲水性敷料促进药物的溶出

  B.药物被辅料吸附则阻碍药物溶出

  C.硬脂酸镁作为片剂润滑剂用量过多则阻碍药物的溶出

  D.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促进药物的溶出

  E.药物崩解时限不一样,溶出度不一定有差异

B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检查此项制剂不需检查崩解时限,是评介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

溶解度小于0.1%~1%的药物,在体内一般均受溶解速度的影响。

因而片剂的溶出度主要用于难溶性药物

  的测定。

  影响溶出度的因素有:

①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药物本身的粒子大小,愈小速度愈快;

晶型,无定型比结晶型药物溶解度大。

②制剂中的赋形剂会影响溶出度。

③压片压力的影响。

④贮存期的影响。

  19、对脑出血患者的一般治疗有

  A.一般卧床休息2~4周,蛛网膜下隙出血应绝对卧床4~6周

  B.保持气道通畅

  C.有意识障碍、缺氧现象患者给予吸氧

  D.定期翻身、肢体被动活动、气垫床等措施防治压疮

  E.加强口腔护理,及时吸痰

本题考查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一般治疗:

①卧床休息,脑出血一般应卧床2~4周,蛛网膜下隙出血应绝对卧床4~6周,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②保持气道通畅;

③吸氧,有意识障碍、缺氧现象的患者给予吸氧;

④鼻饲,昏迷或有吞咽困难者;

⑤对症治疗,过度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量用镇静药;

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⑥预防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及时吸痰;

昏迷患者可酌情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⑦定期翻身、肢体被动活动、气垫床等措施防止压疮;

⑧病情监测,严密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呼吸等改变.有条件时应对昏迷患者进行监护。

  20、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是

  A.氯丙嗪

  B.甲基多巴

  D.五氟利多

  E.吡罗昔康

A,B,D,E

  本题考查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

氯丙嗪及其衍生物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

此外利舍平、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碳酸锂、甲氧氯普胺和吡罗昔康等也可致锥体外系反应。

麻黄碱易引起癫痫发作。

  21、地高辛对心脏的作用包括

  A.加强心肌收缩力

  B.减慢心率

  C.减慢传导

  D.抑制左心室肥厚

  E.降低自律性

A,B,C,E

抑制左心室肥厚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其余各选项为地高辛的药理作用,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

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

通过对心肌电活动的直接作用和对迷走神经的间接作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

  22、以下所列药物中,有腹泻的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的是()。

  A.洛哌丁胺

  B.鞣酸蛋白

  C.盐酸小檗碱

  D.复合乳酸菌胶囊

  E.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本题考查要点是“腹泻用药的注意事项”。

洛哌丁胺不能作为有发热、便血的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药。

对急性腹泻者在服用本品48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停

  用。

肝功能障碍者、妊娠期妇女慎用,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3、O/W水型乳化剂的HLB值一般在A.7—9B.5~20C.8~16D.3~8E.15~18

  HLB3~8是W/O型乳化剂,如

  Tween、一价皂;

  HLB8~16是O/W型乳化剂,如

  Span、二价皂。

  24、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需考虑的因素有

  A.利弊对比

  B.药物方面因素

  C.机体方面因素

  D.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E.药品质量问题

本题考查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应考虑如下因素:

①只有利大于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才有实际意义;

②药物方面因素:

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给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均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③机体方面因素:

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精神因素、病理状态、时间因素等对药物治疗效果均可产生重要影响;

④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25、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途径

  C.给药剂量

  D.体液pH及药物解离度

  E.器官血流量

A,D,E

在药物向体内诸脏器分布的过程中,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pH值、血浆蛋白结合率、器官血液量、膜通透性、组织结合率以及屏障作用等。

  26、β受体阻断药的适应证有

  A.高血压

  B.心律失常

  C.心绞痛

  D.房室传导阻滞

  E.甲状腺功能亢进

β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于:

①高血压:

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作用是阻滞不同部位β受体的综合结果。

阻断心脏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下降;

阻滞肾脏β受体,可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Ⅱ下降,从而降低血压;

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β受体,减少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元活动减弱,从而抑制外周交感神经的功能。

  ②心律失常:

能使心肌的自律性降低,传导减慢,对多种原因所致的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如窦速、室上速。

对房性早搏也有效。

③心绞痛:

β受体阻断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使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发挥抗心绞痛作用。

  与硝酸酯类合用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④慢性充血性心衰:

传统观点认为β受体阻断药有负性肌力作用而禁用于心衰,但现代观点认为心衰时心脏的代偿机

  制在长期的心衰发展过程中对心肌产生有害的影响,加速患者的死亡。

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β受体阻断药可对抗这一效应。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也证实了这类药物治疗心衰的有用性。

由于β受体阻断药确实有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仍应谨慎,应从小剂量开始。

⑤甲状腺功能亢进。

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有支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