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09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试题Word下载.docx

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甚至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走上犯罪的道路;

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三、科学合理的利用科技,使之真正造福人类。

  虽然我们讨论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社会的发展很明显需要高科技来推动,不能完全否认高科技,现代生活离不开高科技。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利用科技,使之真正造福人类。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高科技只是一种手段,问题不在于高科技本身,而在于你如何去运用它。

所以,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平衡高科技与工作生活的关系,该怎样尽量减少对高科技产品的依赖,保持自我。

  其次,每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真正认清科技利与弊,认识科技的重要性,宣扬和利用高科技带给我们的正面影响,热爱并尊重科技,学好并利用好科技,同时调整好心态,克服对高科技产品的依赖性,有意识地去使用它们,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减小高科技产品对自己生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填空题]2调查自己学校或居住小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写一篇调查报告。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油田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油田是美丽的,但是美丽中隐藏着一种“奇特的色彩”。

因为个别市民不注意卫生,给美丽的油田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

  白色污染,可怕!

纸张的发明使到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

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

  浪费纸张:

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在垃圾池里。

黄的、白的、绿的⋯⋯眼花缭乱。

一张张色彩艳丽的作业纸揉成一团。

  纸张回收:

我在调查中,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

  “混”,原来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

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纸杯:

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

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比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

市民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

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

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产生,使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

市民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当心!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的什么生物都会无法生存。

  “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

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

  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

  河流:

我曾经油田周围的河流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河流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河水混浊,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垃圾,并且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难闻的味道。

许多人把垃圾仍到河里,这给河流留下了很大的创伤。

还有人吃喝拉撒,随地大小便⋯⋯任由他们这样持久的持续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会被他们给糟蹋。

如今,大多数河流都已干涸,而那些尚未干涸的河流也早已不堪重负。

  所以,我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的饮用水中不是总有许多漂白粉么,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净化水源。

  在调查中,我深受启发: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环保在行动在今年“五·

一”黄金周里,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在小区里捡垃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得小区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

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

  [填空题]3原子核

尺度为10(-14)----10(-15)m大小的,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区只有原子的万分之一大小,这里却是原子中的全部正电荷和近全部质量集中区,也是核外电子环绕运动的中心。

  [填空题]4形状记忆合金

在一定温度下加工成型的某些合金,在其他温度下是它发生新的变形后,一旦环境回到原来的成型温度,其形状会自动恢复成原加工的形状。

  [填空题]5太阳大气有三层,自外向里依次是()、()和()。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填空题]6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繁殖过剩;

  ()。

变异的普遍性;

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

  [填空题]7()分子通过()方式把()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DNA;

半保留复制;

遗传信息

  [填空题]8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和()相当严重,总体在(),局部有所改善。

具体表现为()、(),生物物种(),森林资源(),土地沙漠化和()。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恶化;

淡水资源短缺;

水体污染严重;

减少;

破坏;

水土流失

  [填空题]9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酸雨和海洋环境恶化等等。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

  [填空题]10由于人们第一次认识到核能的巨大威力,是从日本广岛、长崎受到原子弹的袭击而得来的。

不少人从此也形成了对核能的恐惧,认为核能是灾难、污染的化身。

其实核能与传统能源相比的优点是明显的,概况说来是高效、清洁与安全。

表2-2列出了各种能源的能量密度,从中可以确认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清洁是指废物总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座1000MW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核燃料(称作乏燃料)30余吨,其中绝大多数经处理后可回收利用,仅50余千克是真正待处置的"

废物"

当然,由于这些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

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与此相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每年需耗煤200余万吨,向环境排放的废物有650万吨CO、1.7万吨SO、4000吨NO及28吨烟灰。

在烟灰中约含400吨有毒的重金属,如砷、汞、铅、镉。

还有0.68克镭、4.3吨钍及2吨铀放射性物质随烟灰排放到大气中。

煤电站排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根源,二氧化碳则是影响全球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均属应限制及减少排放的对象。

二氧化硫对人的健康是对人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上述的排放量约为人群致死剂量的1/10。

1952年12月伦敦发生"

毒雾"

事件,引起4000人死亡、10余万人生病,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气象条件使燃煤烟雾及二氧化硫不能及时扩散所致。

  关于放射性安全问题,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本来就存在天然放射性,来自于土壤、居室、空气及宇宙线这些放射性称为"

天然本底"

由于核电站采取了严格的技术与管理,对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外的整个循环过程中,都采取了严密的与环境隔离的措施,周围居民因为核电站而受到的放射性污染只比"

增加了百分之一,而煤电站由于煤的吞吐量大,没有隔离防护措施,随烟灰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比"

高一倍,其放射性污染也比核电站大得多。

  由于人们对核能的认识是始于原子弹,不少人形成了对核能的恐惧。

核电站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因为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核电站动力堆的核燃料中,铀-235的浓度一般只占3%~4%,而原子弹的核燃料中,铀-235或钚-239的浓度必须在90%以上。

因此核电站动力堆根本不具备原子弹那样的爆炸条件。

万一"

事故"

一旦发生,由于核电站的反应堆内核燃料是分散放置的,铀会因热膨胀而散开,这样它就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

瞬间"

把铀紧密地集聚在一起而引起爆炸。

原子弹爆炸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而反应堆中核燃料裂变后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则被层层包围在三道屏障内。

第一道是密封核燃料的包壳,万一包壳损坏还有压力壳和安全壳两道屏障,不会让放射性物质排放出去。

  历史上核电站发生事故的记载有两次:

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

三里岛事故发生在1979年,由于二回路给水泵跳闸,引起一系列意外,致使反应堆内冷却剂沸腾,部分燃料露出了水面,从而最终导致2/3堆芯溶化。

尽管由于堆芯溶化向安全壳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但是由于有了安全壳的屏障,故从安全壳向环境释放放射物相对来说还是相当小的。

它使周围居民受到的最大有效剂量为0.85mSv(毫希);

在80km范围内,平均个人剂量为0.015mSv。

  这些数值均低于规定值,更远远低于其他人造辐射和天然辐射本底值,这说明了安全壳的有效性,由于它起屏障作用,即使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事故,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也很小。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核事故,所造成的放射性环境污染和辐射后果及其影响范围远比三里岛事故要严重得多。

  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到环境中放射总量为12×

10Bq,其中I为(1.3~1.8)×

10Bq,占堆芯中I总量的50%~60%。

惰性气体为(6~7)×

Bq,占堆芯中惰性气体量100%。

切尔诺贝利事故使"

清除人员"

受到的平均剂量约100mSv;

从厂区周围撤出的人员受到的剂量远远超过规定值,如近1万人平均受到大于50mBv剂量,近5000人受到大于100mSv的剂量,这相当于正常规定的10~20倍之多。

总共有237名职业人员被确诊得了"

辐射病"

,其中有31名职业人员死亡;

但周围公众却无一人因此事故而死亡。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设计有严重错误。

例如:

没有安全壳:

这种石墨反应堆有正温度系数,即温度上升时,反应性增大等等。

这些不安全因素在压水堆核电站上都不存在。

其直接原因是工作人员一再违反操作规程,最后导致堆芯溶化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抛弃选择石墨堆,认真改进安全设计,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表2-3是对在反应堆厂址周围生活的居民各类事故引起的死亡人数的一个估计。

表2-3反应堆厂址周围1500万居民中各类事故引起的死亡人数的估计值

  为什么说核能是安全的能源?

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

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

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填空题]11自从网络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对"

社会"

的认识也在悄然变化,一个由看不见的线路连接而成的"

虚拟"

社会--网络社会正在变为现实。

  在社会中生活,我们的行为靠道德和法律来调节。

从孩童时代起,我们就受到尊老爱幼、忠于职守的道德教育,这些意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强,正是它们遏制了我们的某些不良行为。

但是网络社会就不同了,目前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非常严重,网络黑客、网上拍卖欺诈、网络虚假新闻、网上贩黄等等大肆泛滥。

  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

个人性"

在真实的社会,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

监视"

之下,我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们在网上的时候,别人是无法真正看到我的,人与人之间虽然通过网络联系得很近,但是这种距离是始终存在而无法突破的。

个人就象处在一个保护伞中,别人只能靠我提供的信息来认识我,理解我,而基本上无从约束我的行为。

这种极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

因为在现实社会中,"

慎独"

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而能够做到这点的毕竟是少数。

  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

虚拟性"

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中去体验另样的网络生活的时候,我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我们的姓名、年龄、职业、长相甚至性别都可以自己选择而别人根本无法识别,于是我们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行为在一种他人约束的真空状态,不道德的行为就容易出现。

"

不要跟我讲道德,要讲道德你就不会上网了。

持有这种思想的网民恐怕不在少数。

网络的虚拟性,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欲望、包括不可告人的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的"

沃土"

于是,一切在现实社会中视为离经叛道、另类甚至卑鄙龌龊的事都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大放厥词。

  网络道德失范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

青少年学生较难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网络道德失范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向网络尚未成熟这一原因。

事实上,网络社会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如何在两个社会之间形成道德规范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任重而道远。

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

在真实的社会,个体的人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

之下,人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然而人们在网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来相互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无法约束个人的行为。

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

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

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时,人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网络的虚拟性,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与各种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的"

网络道德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在网络中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约束的松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

  [填空题]1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它具有两重性。

  一、科技革命与社会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不能分割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我们通过考察自然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产生,又在社会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引起社会经济、物质生产、政治斗争、军事活动、意识形态等社会现象的变革,反过来,这些因素又促进科学的发展。

社会不能没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离开社会。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

  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已成为"

第一"

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当代国际、国内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新趋势、新情况、新经验得出的,它不仅概括了人类对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成果,继承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学学说,具有新的理论内容。

许多学者把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力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定量化地用一个公式描述: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

科学技术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

为此,又有人提出现代高科技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应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因此,两者的关系不再只是乘数规律,而应该是指数规律,即: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

  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1)三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生产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手工业向大工业生产过渡。

大工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这一次以动力技术革新为主的技术革命,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也包括内燃机发明和应用),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完成了两次以动力技术革新为主导的技术革命,这两次革命都是以解放人力为目标的。

目前,我们正处在以解放人脑为目标的信息技术革命。

  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日益显示其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能力。

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

  主要表现为:

①科技成果转化为现时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

  ②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科技在生产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成果将是科学技术的产物,而科学技术也成为组织、管理、协调生产力中各要素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改变了世界生产方式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直接转变成生产力,促进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增长。

大约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用研究阶段。

即选择社会需求进行实验研究,形成技术发明。

  ②技术开发阶段。

即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试销。

  ③产业化和商品化阶段。

即形成生产线,规模生产,投放社会,获取利润。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经济活动,促使社会经济的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愈高、则经济就愈发展,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经济生产值也愈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2)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使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社会生活方式。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推动了技术发展,而且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重要创造力量,不断完善着人类自身。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作为人们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表现,以及运用人的创造力的一个领域,影响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

现在的人们"

不出家门,可知天下事"

,他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最快、最及时的查询最新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网络使世界变小了。

计算机手段的普及化和现代化,大大有利于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全体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网络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开发人的智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人们又可通过上网、娱乐、游戏,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使人类思维方式从绝对走向相对;

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

从精确走向模糊;

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

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

从分析方法走向综合方法和系统方法;

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

一种新的视觉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也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另外,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也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更加促使当代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并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二、科技革命与自然环境的变迁在过去一百多年中,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本加厉。

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无法容忍,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形成的双重冲击,日益恶化了自己和大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