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886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真题试卷Word下载.docx

ιo=0.8×

5000mm=4000mm,I=1504/12=42.1875×

106mm4,A=1502mm2=22500mm2i==43.3mm,λ=4000/43.3=92.4第5题

  关于木结构的防火,有一些的理解:

Ⅰ.两座木结构之间,建筑的防火间距与外墙门窗洞口的开洞面积有关。

  Ⅱ.由于木结构的可燃性,故对建筑物内填充材料的可燃性能可不作要求。

  Ⅲ.当梁为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为1.00h。

  Ⅳ.因防火要求,木结构房屋不能超过三层。

  试问,下列何项的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理解?

  A.Ⅰ、Ⅲ、ⅣB.Ⅰ、Ⅱ、ⅢC.Ⅱ、Ⅲ、ⅣD.Ⅰ、Ⅱ、Ⅲ、Ⅳ

A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第10章:

Ⅰ:

符合规范10.4.3条要求;

Ⅱ:

不符合规范10.5.4条要求;

Ⅲ:

符合规范10.2.1条要求;

Ⅳ:

符合规范10.3.1条要求。

  第6题

  一幢平面为矩形的框架结构,长40m,宽20m,高30m,位于山区。

该建筑物原拟建在山坡下平坦地带A处,现拟改在山坡上的B处(见图5-14),建筑物顶部相同部位在两个不同位置所受到的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

  WA、WB(kN/m2)。

  试问,WB/WA的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不考虑风振系数的变化。

  A.1B.1.1C.1.3D.1.4

  由于不考虑风振系数的变化,WB/WA=μZB/μZA=ηB,实际上就是求μZB的修正系数。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7.2.2条,坡顶点O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修正系数:

  第7题

  某一拟建于8度抗震设计区、Ⅱ类场地的框剪结构房屋,高度为72m,其平面为矩形,长40m,在建筑物的宽度方向有3个方案,如图5-15所示。

如果仅从结构布置相对合理角度考虑,试问,其最合理的方案应如下列何项所示?

  A.方案aB.方案bC.方案cD.三个方案均不合理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2.3条,方案c:

  =4.2>

4,不合理。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4.5条,方案b:

B1<

0.75B=0.75

  ×

18=13.5m,不合理。

  方案a:

B1>

0.75B,合理。

  第8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结构中是否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几种观点,其中哪一种超出了规程的规定?

  A.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8度抗震设计时,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8度抗震设计时,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D.8度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D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2条3、4款,答案

  A、B准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6条,答案C准确。

  对答案D,规范、规程无特别要求。

  第9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几组计算参数,其中哪一组相对准确?

下述答案(D)中的“调幅系数”,是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所定义的调幅系数。

  A.现浇框架结构,其楼面活荷载5.0kN/m2,当设计时未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对框架梁正负弯矩可以同时乘以放大系数1.1~1.3。

  B.当对9~20层高层住宅的墙、柱、基础计算时,其活荷载楼层折减系数取0.65。

  C.剪力墙结构,当非承重墙采用空心砖填充墙时,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8~0.9。

  D.现浇框架结构,可对框架梁组合弯矩进行调幅,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取0.8~0.9,跨中弯矩相应增大。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8条及条文说明,A。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1.2条,B不准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17条,C不准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2.3条,D不准确。

  第10题

  下列对于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几种观点,其中哪一种相对准确?

  A.可不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B.选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各个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

  C.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D.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条3款,A不准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5条1款及条文说明,B准确,C不准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5条4款,D不准确。

  第11题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为矩形,抗震等级为二级。

框架底层角柱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其柱底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已按式∑Mc=ηc∑Mb调整)M=300kN.m。

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柱底截面用于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弯矩设计值(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00B.350C.413D.375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2.2条M2=1.25×

300kN.m=375kN.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2.4条M=1.1×

375kN.m=412.5kN.m

  二、案例分析(共29小题,共29.0分)第1题

  某墙体钢筋砖过梁净跨ιn=1.50m,墙厚为240mm,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过梁底面配筋采用3根直径为8mm的HPB235钢筋,As=20mm,如图5-8;

多孔砖砌体自重18kN/m3,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在距窗口顶面800mm处作用有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7.0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OkN/m,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7。

  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试问,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B.14C.17D.19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2.2条:

楼板荷载作用于高度hw=800mm<

ιn=1500mm处,应计入楼板传来的荷载;

过梁高度hw=800mm>

ιn/3=500mm,取500mm高墙体自重作为梁的均布荷载。

过梁墙体荷载标准值为gk1=18×

0.24×

0.5kN/m=2.16kN/m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P=γG(gk+gk1)+γQqk=1.2(7.0+2.16)+1.4×

6.0=10.992+8.4=19.392(kN/m)第2题

  该过梁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B.21

  C.18D.15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2.3条:

受弯承载力计算式[M]=0.85h0fvAsh=800mm,as=20mm,ho=h-as=800mm-20mm=780mmfv=210MPa,As=3×

50.24mm2=150.72mm2[M]=0.85×

780×

210×

150.72kN.m=20.98kN.m第3题

  该过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B.14C.17D.21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4.2条:

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式[V]=fvbz,z=2h/3=2×

800/3mm=533m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3.2.2,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v=0.14MPa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γa=0.8所以修正后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为:

fv=0.14×

0.8MPa=0.112MPa,V=fvbz=0.112×

240×

533N=14.33kN第4题某砌体建筑物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采用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

假定垫层材料重度为19.5kN/m3,土层分布及基础尺寸如图

  5-10所示;

基础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260kPa。

  采用下列何种垫层最为合理?

  A.B、C、D均可B.素土垫层C.灰土垫层D.砂石垫层

  根据存在地下水情况确定,由于地下水位在基底下0.5m处,采用排水良好的砂石垫层比较合适。

  第5题

  基础底面处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0B.105C.115D.121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式(5.2.4):

其中由淤泥质土查表5.2.4得ηb=0,ηd=1.0fa=fak+ηbγ(b-3)+ηdγm(d-0.5)=80+O×

l7×

(3.6-3)+l×

(2-0.5)=105.5(kPa)第6题

  假定做2.2m厚的砂石垫层,试问,垫层沿宽度方向,其底面从基础边缘外放的所需最小尺寸(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假定θ=30°

)A.0.3B.0.9C.1.3D.1.5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4.2.2条式(4.2.2),垫层宽度应满足b'≥b+2ztanθ由假定θ=30°

,垫层外放宽度ztanθ=2.2xtan30°

=1.27m第7题

  条件同题3。

  试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0B.150C.170D.190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4.2.1条式(4.2.1-2)pc=17×

2kPa=34kPa,b=3.6m,2ztanθ=2×

2.2×

tan3O°

=2.54

试问,垫层底面处的土自重压力值P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B.34C.57D.60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4.2.1条,采用垫层材料重度Pcz=17×

2.0+19.5×

O.5+(19.5-10)×

1.7=59.9(kPa)第9题

试问,垫层底面处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0B.230C.250D.270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根据粉质黏土e=0.82,IL=0.82,均小于0.85,查规范表5.2.4,得ηb+0.3、ηd=1.6,代入式(5.2.4)faz=fak+ηbγ(b-3)+ηdγm(d-0.5)=150+0.3×

(19-10)×

(3.6-3)+1.6×

(2.5×

17+0.5×

7+1.2×

9)/4.2×

(4.2-0.5)=150+1.62+1.6×

13.52×

3.7=231.66(kPa)第10题某砌体建筑物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尺寸如图5-11所示;

墙体作用于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标准值为:

永久荷载FG=280kN/m,可变荷载FQ=122kN/m;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基底以上基

  础与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

  满足承载力要求的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最小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A.220B.230C.240D.250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2条,计算基础和填土自重时埋深取平均值(1.5+1.7)/2m=1.6mfa≥Fk/A+gk/A=(FG+FQ)/b+γGd=(280+122)/2kPa+20×

1.6kPa=233kPa第11题

  假定基础计算时采用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系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试问,该净反力设计值(k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3B.258C.300D.305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7条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3.2.3和3.2.5条:

  第12题

  假定基底净反力设计值为250kPa,试问,设计基础底板时采用的基础单位长度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kN)与最大弯矩设计值(kN.m),应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A.203.6,83B.228,93C.246,104D.280,140

  最大剪力设计值出现在墙左侧边缘处,距离左侧基础边缘的距离a1=(2/2-0.37/2)m=0.815mVmax=pi×

a1=250×

0.815kN=203.75kNMmax=pi×

第13题/2=250×

0.8152/2kN.m=83kN.m

  基础的边缘高度h1(mm),最小不宜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A.150B.200C.250D.30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第1款,边缘高度最小不宜小于200mm。

  第14题

  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小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所示?

  A.C10B.C15C.C20D.C25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第4款。

  第15题

  假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基础高度h=550mm,试问,基础底板单位长度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85B.300C.350D.385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7条式(8.2.7-1~2),作为at=ab=ι=1的特例,即可导出:

  Fι≤0.7βhpftho也可直接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7.5.3-1)进行计算。

  V=O.7βhsftho=0.7×

1.1×

103×

(0.55-0.05)kN=385kN第16题

  条件同题6。

假定基础底板单位长度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120kN.m,试问,基础底板受力主筋(HRB335级)的配筋面积(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40B.810C.890D.1160

  As=Mmax/(0.9h0fy)=120×

106/(0.9×

500×

300)mm2=889mm2第17题

假定基础底板单位长度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l00kN.m,试问,基础底板的配筋(主筋/分布筋)选用下列何组数值最为合理?

  A.8@80/8@200B.10@100/8@250C.12@150/8@300D.14@200/8@35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As=Mmax/(0.9h0fy)=100×

300)mm2=740mm2500×

1000×

0.15%mm2=750mm2

  第18题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桩及承台相关尺寸如图5-12所示,柱为方柱,居承台中心。

柱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9500kN;

承台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10mm。

  已求得βox=βoy=0.6,试问,验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时,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50B.7240C.8580D.880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17条第1款进行计算aox=aoy=1040mm,h0=1040mm,ft=1.71N/mm2,bc=hc=700mmβhp=1-0.1×

(1100-800)/(2000-800)=0.9752[βox(bc+aoy)+βoy(hc+aox)]βhpftho=2×

0.6×

(0.700+1.040)×

0.975×

1.71×

(1.150-0.110)kN=7241kN≈7240kN故选B第19题

  承台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840B.6285C.7180D.752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18条进行计算:

  ax=ay=1040mm,ho=1040mm,ft=1.71N/mm2λx=λy=ax/ho=1,βhs=(800/ho)1/4=(800/1040)1/4=0.937β=1.75/(λ+1)=1.75/2=0.875βhsβftboho=0.937×

0.875×

103×

4.0×

1.04kN=5832kN与5840最近,故选A第20题某拟建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图5-13所示。

假设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试问,方案a与方案b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比值?

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解题。

  A.1:

1B.1:

1.15C.1:

1.2D.1.15:

1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3.2.1条,wk=βzμsμzwo。

  根据已知条件,两个方案中的βz,μz,wo都相同,仅μs不同,根据第3.2.5条,μsa=1.4,μsb=0.8+=1.22

  wka:

wkb=μsa:

μsb=1.148:

1≈1.15:

  第21题

  当估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试问,方案a和方案b相同高度迎风面中点处单位面积风荷载比值,与下列何项比值最为接近?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解题。

  A.1.5:

1B.1.15:

1C.1:

1D.1:

1.2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7.1.1条,wk=βgzμsμzwo已知条件:

βgz,μz,wo都相同,仅μs不相同。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30,μsa=0.8,μsb=0.8,wka:

wkb=0.8:

0.8=1:

1第22题某10层框架结构,其中一榀框架剖面的轴线几何尺寸如图5-16所示。

梁、柱的线刚度

  ib、ic(单位为1010N.mm),均注于图中构件旁侧;

各楼层处的水平力F为某一组荷载作用的标准值。

在计算内力与位移时需采用D值法。

  已知第6层每个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α边=0.34,试问,第6层每个中柱分配的剪力标准值(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4B.13C.18D.25

  中柱:

第23题

  已知底层每个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α中=0.7,试问,底层每个边柱分配的剪力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B.17C.20D.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