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892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医学技术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文档格式.docx

D.90%的杀灭率

E.100%的杀灭率

【答案】D【解析】表示消毒效果的指标,指杀灭微生物数量的对数减少值。

计算公式为KL=lgNo-lgNt。

1个杀灭对数值等于90%杀灭率,5个杀灭对数值等于99.999%杀灭率。

6.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  )。

A.所有微生物

B.病原微生物

C.环境微生物

D.寄生虫

E.微生物与寄生虫

【答案】B【解析】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的保证水平为10-3。

7.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应当由哪个部门建立?

(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计量行政部门

C.国际计量行政部门

D.计量单位

E.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第五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8.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

A.0.5%醋酸氯己定溶液

B.75%乙醇溶液

C.含1000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

D.0.5%碘伏溶液

E.2%苯扎溴铵混合溶液

【答案】C【解析】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包括细菌芽胞的化学制剂。

其中可以达到灭菌要求的,又称灭菌剂。

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但需要注意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B、D项为中效消毒剂;

A、E项为低效消毒剂。

9.确定疫源地是否被消灭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即(  )。

A.病人、带菌者、动物

B.空气、水、土壤

C.家庭、医院、运输工具

D.传染源、外环境中的病原体、易感者

E.病家、疫点、疫区

【答案】D【解析】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3个条件:

①传染源被移走(住院隔离、死亡、移居)或消除了排菌状态(痊愈);

②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

③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

10.传染病病人死亡后对传染病病房进行的消毒属于(  )。

【答案】C【解析】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源地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目的是完全消灭病人所播散的、遗留在居室和各种物体上的存活的病原体,使疫源地无害化。

11.环氧乙烷熏蒸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属于(  )。

A.灭菌

B.消毒

C.防腐

D.保藏

E.抗菌

【答案】A【解析】

12.下列微生物中对大多数消毒处理耐受力最强的是(  )。

A.分枝杆菌

B.真菌孢子

C.亲水性病毒

D.细菌繁殖体

E.细菌芽胞

【答案】E【解析】卫生防疫消毒工作中遇到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它们对各种消毒处理的耐受性亦不一样。

细菌芽胞对大多数消毒处理的耐受力比其他类型微生物强得多,只有使用较强的热力与辐射处理或灭菌剂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一般都以它们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

13.化学消毒中的作用强度是指(  )。

A.作用时间

B.药物浓度

C.作用温度

D.加热时间

E.剂量率

【答案】B【解析】强度,在热力消毒中是指温度,在紫外线消毒中是指照射强度,在电离辐射消毒中是指剂量率,在化学消毒中是指药物浓度。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国际单位制长度的基本单位名称是(  )。

A.厘米

B.分米

C.米

D.寸

E.尺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我国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

15.按消毒的程度划分,消毒学应该包含的四个方面是(  )。

A.抗菌、抑菌、卫生与消毒

B.抑菌、抗菌、灭菌与消毒

C.防腐、抑菌、卫生与消毒

D.保藏、抗菌、灭菌与消毒

E.消毒、灭菌、防腐与保藏

【答案】E【解析】

16.消毒剂对手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使用现场中随机选定受试者,试验人数不少于(  )。

A.50人

B.45人

C.40人

D.35人

E.30人

17.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制剂称为(  )。

A.消毒剂

B.抑菌剂

C.灭菌剂

D.防腐剂

E.保藏剂

【答案】C【解析】灭菌剂可将传播媒介上微生物,包括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全部杀灭,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的保证水平为10-6。

18.在细菌计数时,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

A.一个细菌

B.多个细菌

C.一群细菌

D.聚集成团的细菌

E.单个细菌或聚集成团的多个细菌生长繁殖后所形成的集落

【答案】E【解析】菌落形成单位(cfu)是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以表达活菌的数量。

19.GBZ是指(  )。

A.国家标准

B.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C.卫生行业标准

D.国家推荐性标准

E.国家职业卫生推荐性标准

【答案】B【解析】国家标准以“GB”表示,国家推荐性标准以“GB/T”表示;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GBZ”表示,国家职业卫生推荐性标准以“GBZ/T”表示;

卫生部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以“WS”表示,推荐性标准表示为“WS/T”。

20.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

A.紫外线照射

B.压力蒸气灭菌

C.滤过除菌

D.戊二醛浸泡

E.流通蒸气

【答案】D【解析】细菌芽胞对大多数消毒处理的耐受力比其他类型微生物强得多,只有使用较强的热力与辐射处理或灭菌剂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戊二醛为灭菌剂能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包括细菌芽胞。

21.颁布《消毒管理办法》的机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卫生部

E.省卫生厅

【答案】D【解析】

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不适用范围是(  )。

A.医院

B.妇幼保健院

C.厂矿医务室

D.托幼机构

E.卫生防疫机构

【答案】D【解析】《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

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3.疫源地消毒是针对哪一流行环节的控制措施?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人

E.病原体

【答案】B【解析】从总体上讲,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易感人群三大措施。

疫源地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措施的方法之一,在控制传染病流行的过程可以扮演非常主要的角色。

24.《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批准)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  )。

A.1年B.2年

C.3年D.4年

E.5年

【答案】D【解析】《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批准)第二十三条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每年复核一次。

25.受有机物影响较小的消毒剂是(  )。

A.次氯酸钙

B.戊二醛

C.乙醇

D.苯扎溴胺

E.氯胺T

【答案】B【解析】在化学消毒中,有机物本身可通过化学反应消耗一部分消毒剂。

受有机物影响较大的有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26.计量认证考核合格后,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部门是(  )。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答案】B【解析】计量认证考核合格后,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

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27.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  )。

A.推荐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统一性标准

D.鼓励采用标准

E.适用性标准

【答案】B【解析】卫生标准按实施性质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28.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模拟现场灭菌试验中应使用的菌株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

D.白色念珠菌

E.分枝杆菌

【答案】C【解析】

29.用物理方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时,实验应设计的分组数为(  )。

A.3B.4

C.5D.6

E.7

30.适用于对真菌孢子污染物品消毒的消毒剂是(  )。

A.新洁尔灭B.来苏儿

C.含氯消毒剂D.苯扎氯铵

E.三氯羟基二苯醚

【答案】C【解析】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多数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A、B、D、E项均属于低效消毒剂,A、D项属于季铵盐类消毒剂,B、E为酚类消毒剂。

31.下列标准号属于卫生行业推荐性标准的是(  )。

A.GB/T16009-1995

B.WS/T135-1996

C.JJ/T15236-1996

D.GBZ2-2002

E.JJG/T15002-1995

32.杀灭或抑制有机物上各种微生物,防止其变质的处理称为(  )。

A.消毒B.抗菌

C.灭菌D.保藏

E.防腐

【答案】E【解析】按消毒的程度划分,消毒学应该包含消毒、灭菌、防腐与保藏四个方面。

杀灭或抑制有机物上的各种微生物,防止其腐败变质的处理,称为防腐。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剂称为防腐剂。

33.热力消毒中的作用强度是指(  )。

A.加热时间

B.浓度

C.温度

D.加热器的功率

【答案】C【解析】作为消毒处理的剂量,包含有两个因素,一是强度,二是时间。

强度,在热力消毒中是指温度,在紫外线消毒中是指照射强度,在电离辐射消毒中是指剂量率,在化学消毒中是指药物浓度。

时间,是指所使用处理方法对微生物作用的时间。

34.《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一般物体表面现场消毒试验中,使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减少多少为消毒合格?

A.90%

B.99.90%

C.99.99%

D.99.999%

E.100.00%

【答案】A【解析】消毒剂对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现场鉴定试验评价规定,试验重复3次,阳性对照组应有较多细菌生长,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消毒样本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可判为消毒合格。

35.以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为依据进行的相关工作不包括(  )。

A.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标准

B.正确评价卫生状况

C.消除疾病的发生

D.正确评价卫生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E.实施有效的卫生监督

【答案】C【解析】制定和实施卫生标准,评价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状况,不仅要有检验数据,而且要求检验的数据准确可靠。

有了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作为依据,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标准,才能正确评价卫生状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实施有效的卫生监督。

36.灭菌的保证水平为(  )。

A.10-2B.10-3

C.10-4D.10-5

E.10-6

【答案】E【解析】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的保证水平为10-6。

37.在消毒技术规范中,杀菌试验用指标菌中以大肠杆菌8099作为(  )。

A.细菌繁殖体中条件致病菌的代表

B.细菌繁殖体中致病菌的代表

C.细菌繁殖体中化脓菌的代表

D.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的代表

E.细菌繁殖体中非致病菌的代表

【答案】D【解析】试验前,必须先按不同种类的试验微生物分别进行相应的化学中和剂或其它残留消毒剂去除法的鉴定试验,选出适宜的中和试验微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作为细菌繁殖体中化脓性球菌的代表;

大肠杆菌8099作为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的代表。

38.消毒剂对食具消毒效果的模拟现场试验,鉴定试验合格标准为每种食具30个样本中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大于等于(  )。

A.3.00B.4.00

C.5.00D.6.00

E.7.00

【答案】A【解析】该实验评价规定是以每种食(饮)具30个样本中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3.00所用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为消毒合格剂量。

39.对油性液体和固体粉末,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

A.干热法

B.巴氏消毒法

C.流通蒸气灭菌法

D.下排气式蒸气灭菌器

E.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

【答案】A【解析】干热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的一种,包括燃烧法和干烤法。

其中干烤法主要适用于耐高温物品的消毒与灭菌,是玻璃、陶瓷及金属制品,油剂及粉剂等物品的主要灭菌方法。

40.卫生标准不仅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技术法规,还是(  )。

A.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防治的法定依据

B.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法定依据

C.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

D.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检验的重要依据

E.进行经常性医疗工作的重要依据

【答案】A【解析】《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一条明确指出:

“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是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防治的法定依据。

41.我国国家标准按约束性可分为(  )。

A.强制性标准、试行标准、推荐标准

B.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半强制性标准

D.推荐性标准、参照性标准

E.强制性标准、试行标准

42.杀菌试验用指标菌中以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作为(  )。

A.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的代表

B.细菌繁殖体中化脓菌的代表

C.酵母菌的代表

D.致病性酵母菌的代表

E.真菌的代表

【答案】D【解析】试验前,必须先按不同种类的试验微生物分别进行相应的化学中和剂或其它残留消毒剂去除法的鉴定试验,选出适宜的中和试验微生物以大肠杆菌8099作为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的代表;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作为细菌繁殖体中化脓性球菌的代表;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黑曲霉菌ATCC16404作为致病性真菌的代表。

43.消毒剂对食饮具消毒效果的模拟现场试验中,试验组样本数和对照组样本数分别为(  )。

A.30个和30个

B.15个和15个

C.30个和2个

D.30个和3个

E.15个和2个

44.某消毒剂产品说明书中的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在进行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模拟现场试验时,作用时间应设为(  )。

A.30min

B.20min

C.15min

D.10min

E.5min

【答案】A【解析】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模拟现场试验以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进行消毒效果的测定。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剂量,选定该试验拟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45.某品牌0.5%碘伏消毒液要求进行产品鉴定杀灭试验,说明书规定的消毒时间为2min,此时定量杀菌试验的时间设计应为(  )。

A.1min、2min

B.2min、4min

C.2min

D.1min、2min、3min

E.1min、2min、4min

【答案】D【解析】消毒产品鉴定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使用说明书,选定试验菌和一个消毒剂浓度(即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指定的最低浓度)以及3个作用时间(说明书指定最短作用时间,指定最短作用时间的0.5倍,指定最低作用时间的1.5倍。

本题中应为2min、1min、3min。

46.关于仪器标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必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应贴黄色准用证

B.经检定合格者,应贴绿色合格证

C.多功能检测设备的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中所用功能正常,经校对合格者,应贴黄色准用证

D.设备无法检定,经比对或鉴定适用者,应贴黄色准用证

E.检测仪器设备超过鉴定期限,应贴黑色停用证

【答案】E【解析】每一台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计量检定标志:

①合格证(绿色)计量检定合格者。

②准用证(黄色)一般为不必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

多功能检测设备的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设备无法检定,经比对或鉴定适用者。

③停用证(红色)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期限者。

47.紫外线照射消毒中,处理剂量是指(  )。

A.温度

B.照射强度

C.剂量率

D.照射强度和时间

E.温度和时间

【答案】D【解析】作为消毒处理的剂量,包含有两个因素,一是强度,二是时间。

48.可中和次氯酸盐消毒作用的是(  )。

A.肥皂

B.阴离子洗涤剂

C.硫代硫酸钠

D.柠檬酸

E.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C【解析】对于化学消毒,还可有其他拮抗物质。

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作用可被肥皂或阴离子洗涤剂所中和;

次氯酸盐的作用可被硫代硫酸钠中和;

过氧乙酸的作用可被还原剂所中和。

49.微生物杀灭试验中,作为空气中细菌代表的是(  )。

C.铜绿假单胞菌

D.白色葡萄球菌

E.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

大肠杆菌8099作为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的代表;

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作为医院感染中最常分离的细菌繁殖体的代表;

白色葡萄球菌8032作为空气中细菌的代表;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作为细菌芽胞的代表。

50.残留消毒剂去除的目的是(  )。

A.检测消毒剂的残留量

B.立即终止消毒剂的消毒作用

C.立即终止残留消毒剂的继续作用

D.防止消毒剂彻底杀灭细菌

E.确保有活细菌生存

【答案】C【解析】残留消毒剂去除目的是在化学消毒试验中,达到规定消毒时间终点时,要求立即终止残留消毒剂的继续作用,以便准确检测出消毒体系中残留存活的微生物及其数量。

51.中和剂鉴定试验中,用来观察中和剂是否有抑菌作用的组别是(  )。

A.消毒剂+菌悬液→培养

B.(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培养

C.中和剂+菌悬液→培养

D.(消毒剂+中和剂)+菌悬液→培养

E.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培养

【答案】C【解析】中和剂鉴定试验分为6组,其中第3组中和剂+菌悬液→培养用于观察中和剂是否抑菌。

A项为第1组观察消毒剂对试验菌有无杀灭或抑制能力。

B项为第2组观察残留消毒剂被中和后受到清毒剂作用后的试验菌是否能恢复生长。

D项为第4组观察中和产物,或未被完全中和的残留消毒剂对试验菌的生长繁殖是否有影响。

E项为第6组作为阴性对照。

52.消毒剂对手消毒模拟现场试验中,对外科洗手后的泡手一般设定时间是(  )。

A.0.5分钟

B.1分钟

C.2分钟

D.3分钟

E.5分钟

【答案】D【解析】对手的卫生消毒一般设定作用时间为1分钟,对外科洗手后的泡手一般设定作用时间为3分钟。

53.制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目的是(  )。

A.加强消毒产品的卫生管理

B.保证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

C.保证消毒产品卫生质量和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D.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

E.贯彻落实《消毒技术规范》

【答案】A【解析】为加强消毒产品监督管理,规范消毒产品生产行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2009年卫生部组织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进行了修订。

54.计量认证对检验工作公正性的措施不包括(  )。

A.声明对所有检验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B.检验结果不受行政的干预

C.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

D.检验人员不得从事所检验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

E.检验人员不得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