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934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4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培优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维持生物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

1.检测原理(显色反应或染色)

(1)糖类的检测

2.材料的选择:

要检测的物质含量高;

白色或无色。

3.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

生物组织样液―→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水浴加热(50~65℃)―→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检测

方法一:

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橘黄色(或红色)

方法二:

(3)蛋白质的检测

豆浆(或稀蛋清)―→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溶液呈紫色

注:

①用蛋清做材料时,要稀释10倍,防止反应后黏固在试管壁上难以洗刷。

②双缩脲试剂与肽键作用呈紫色。

③双缩脲试剂B液不能使用过量。

◆ 深入思考

1.蛋白质检测时,为什么先加A液再加B液?

B液为什么不能过量?

提示 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2+生成紫色络合物,所以先加A液营造碱性环境,后加B液提供Cu2+。

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不能过多,因为过多的双缩脲试剂B液会与双缩脲试剂A液反应生成Cu(OH)2,使溶液呈蓝色进而掩盖实验生成的紫色。

2.为什么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和蒸馏水也能鉴定蛋白质?

提示 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的成分分别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B液相同,只是斐林试剂的乙液的质量浓度比双缩脲试剂的B液大,故只需将斐林试剂乙液用蒸馏水稀释即可。

◆ 自查诊断

1.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  )

答案 √

2.沙漠植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3.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4.因为C是细胞鲜重中最多的元素,所以其是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 ×

5.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等。

板块二 考点·

题型突破

考点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016·

上海高考]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

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纤维素B.胰岛素

C.叶绿素D.甲状腺素

[解析] 据图可知蒿甲醚的组成元素为C、H、O,纤维素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A正确;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等,B错误;

叶绿素含有镁元素,C错误;

甲状腺激素含有碘元素,D错误。

[答案] A

题型一 元素的种类和功能

1.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动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重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是RNA

答案 A

解析 有机物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细胞干重含C多,表明有机物是干重的主要成分,A正确;

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别,B错误;

蛋白质基本元素组成为C、H、O、N,还含有S等,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动物血钙低则会发生肌肉抽搐,C错误;

RNA元素组成为C、H、O、N、P,D错误。

2.下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

B.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

C.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例最大

D.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

答案 B

解析 题图中O元素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表示细胞鲜重中元素所占的比例,A正确;

O元素含量最多是因为细胞中水分含量最多,不能说明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B错误;

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重最大,C正确;

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技法提升

1.三种常考元素

(1)最基本的元素(或核心元素)为“C”(干重最多)。

(2)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鲜重最多)。

(3)数目最多的元素为“H”。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间及各种生物彼此之间就化学元素“种类”来看具有统一性,就元素“含量”来看却具有差异性。

3.判断元素与化合物的四个“明确”

题型二 根据元素判断化合物

3.[2017·

邯郸模拟]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的初步水解产物为多肽,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若②大量积累于人和动物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为脂肪

C.若③为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分子,则③为磷脂

D.若④在低血糖时直接分解以补充血糖,则④可能是肌糖原和肝糖原

答案 D

解析 由示意图中的元素组成特点,可以判断①可能是蛋白质,②④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可能是核酸、磷脂等。

根据A项中的“催化作用”可以确定①是蛋白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折叠后形成蛋白质,A正确;

通过B项的叙述可以确定②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脂肪,B正确;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分子,磷脂含有的化学元素有C、H、O、N、P等,C正确;

在低血糖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来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以补充血糖,即④可能是肝糖原,但不会是肌糖原,D错误。

4.[2017·

郑州一中调研]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

①胰岛素 ②乳糖 ③核苷酸 ④磷脂 ⑤[H] ⑥脂肪 ⑦RNA ⑧抗体 ⑨纤维素 ⑩ATP

A.①②⑥⑦⑧B.④⑤⑥⑧⑨

C.②⑤⑥⑦⑩D.③④⑤⑦⑩

解析 ①胰岛素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S;

②乳糖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有C、H、O;

③核苷酸是组

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组成元素有C、H、O、N、P;

④磷脂属于脂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P;

⑤[H]组成元素有C、H、O、N、P;

⑥脂肪属于脂质,其组成元素有C、H、O;

⑦RNA属于核酸,其组成元素有C、H、O、N、P;

⑧抗体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S;

⑨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有C、H、O;

⑩ATP组成元素有C、H、O、N、P;

所以,选项D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多,都有C、H、O、N、P五种元素。

1.据特征元素推测化合物的种类

2.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代谢终产物: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C、H、O,故其代谢终产物都有CO2和H2O;

蛋白质中还有N,其代谢终产物中还含有尿素。

3.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多少:

脂肪的碳、氢比例高于糖类,因此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和释放能量都多于糖类。

考点2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四川高考]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解析]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在细胞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正确;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正确;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2反应产生H2O,其中[H]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和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错误;

H2O光解产生的[H]用于还原暗反应固定的CO2,D正确。

[答案] C

 细胞中水的产生和利用

题型一 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功能

1.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

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抵御寒冷

B.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

D.在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降低植物的细胞代谢

解析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产热增加,有利于抵御寒冷,A不合理;

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导致葡萄糖(可溶性还原糖)氧化分解减少,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合成淀粉需要的是淀粉合成酶,而不是线粒体内的氧化酶,B不合理;

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减少,C不合理;

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代谢减慢,D合理。

2.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解析 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因此合成时不需要磷酸盐,A错误;

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无机盐离子参与构成细胞中一些复杂化合物,B正确;

0.9%的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同,细胞的形态没有变化,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C正确;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D正确。

1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比例升高,则代谢旺盛;

反之代谢缓慢,如衰老细胞与癌变细胞相比,前者该比例下降,后者该比例升高。

2秋冬季节,蒸腾作用弱,吸水减少,结合水含量相对升高有利于植物抗寒性提高。

3种子晾晒过程中,丧失的主要是自由水,此时细胞仍具活力,种子烘烤过程中可导致结合水丧失,此时种子丧失活性。

题型二 无机盐的功能分析及实验验证

3.某农场在田间试验时发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的地块低,技术员怀疑该农田可能缺乏某种元素。

现将该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5块样地,分别编为1~5号进行试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元素是(  )

A.KB.NC.PD.S

解析 通过图中数据可知1号、3号、4号分别补充了氮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硫元素和氮元素,但作物产量与5号不施肥相差无几,说明田中不缺乏上述元素,而2号地中补充了磷元素和钾元素,产量明显提高,故钾元素应是该农田中缺乏的元素。

4.无机盐能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面列出了若干确定无机盐X是否是植物必需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设计是(  )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

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

③只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 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 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培养液 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培养液 ⑦不用基质,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 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

A.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

B.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

C.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

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活的环境是否含有该无机盐。

植物正常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缺少无机盐或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培养植物,植物均不能正常生长,不能作为对照组;

土壤、沙土中都可能含有这种无机盐,也不能作为对照组。

因此对照组应该用完全培养液,而实验组为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确定实验结论。

 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无机盐吸收的主要方式:

主动运输。

(2)无机盐生理功能的验证

①对照组

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

②实验组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海南高考]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解析] 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正确;

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不产生蓝色,B错误;

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C正确;

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D正确。

[答案] B

1.[2018·

石家庄月考]在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

①甘蔗的茎 ②油菜籽 ③花生种子 ④梨 ⑤甜菜的块根 ⑥豆浆 ⑦鸡蛋清

A.④①⑥B.⑤②⑦C.①②⑥D.④③⑥

解析 ①甘蔗的茎中含有丰富的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②油菜籽中富含脂肪,但种子体积较小,不易操作,不宜用于脂肪的检测;

③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种子体积较大,易操作,宜用于脂肪的检测;

④梨中富含还原性糖,且近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⑤甜菜的块根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⑥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⑦鸡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所以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④③⑥。

2.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第10天时有较多的可溶性糖,其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

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可显紫色,B错误;

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加入苏丹Ⅲ试剂后,出现橘黄色,C正确;

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为零,用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D错误。

襄阳质检]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如图所示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适宜温度)水浴保温5min,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2min,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解析 小麦种子在30℃条件下比20℃条件下生命活动旺盛,淀粉酶的活性相对更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的速率更快,相同条件下产生的麦芽糖更多。

麦芽糖属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麦芽糖越多显色越明显,斐林试剂本身为蓝色,可得出甲试管呈浅砖红色,乙试管呈砖红色,丙试管呈蓝色。

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颜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番茄和成熟西瓜均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蔗糖等还原糖,但不适合用于还原糖的检测实验

B.利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或组织切片进行脂肪检测实验时,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紫色,该过程不需要水浴加热处理

D.还原糖检测实验中,应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解析 蔗糖为非还原糖,A错误;

采用组织样液进行脂肪检测实验时,不需要显微镜也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B错误;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待测样液中,D错误。

1.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g/mL。

“三不同”分别指:

(1)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

(2)使用方法不同。

鉴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

(3)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2.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

若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3)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

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

板块三 方向·

真题体验

1.[2017·

全国卷Ⅰ]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解析 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与细胞的存活率,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细胞活性鉴定染色剂,A正确;

双缩脲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因为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也就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氨基酸的含量,B错误;

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常用的碱性染料为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C正确;

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应现配现用,可溶性还原糖中含有的醛基或酮基具有弱还原性,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Cu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氧化亚铜)沉淀,D正确。

2.[2017·

海南高考]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解析 草酸与食物中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正确;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氧,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有组成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但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C错误;

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正确。

3.[2014·

海南高考]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与休眠种子的相同

解析 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A正确;

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B正确;

自由水可以作为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C正确;

萌发种子充分吸水,代谢旺盛,因此,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大于休眠种子,D错误。

4.[2014·

上海高考]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

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

解析 组成丙酮酸和脂肪酸的化学元素均为C、H、O;

组成核苷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和P;

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为C、H、O、N,有的氨基酸还含有S等。

故B项符合题意。

5.[2016·

海南高考]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3)从细胞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答案 

(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双分子层 水通道

解析 

(1)风干种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量变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阶段Ⅰ,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

(3)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经过磷脂双分子层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K+来说,Na+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B.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磷脂、ATP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解析 K+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更重要的作用,A错误;

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磷脂、ATP中含有P,而核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含P,D错误。

江西吉安期中]下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C.若③为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物质,则④是糖原

解析 ①的组成元素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