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44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阶段测试二Word文件下载.docx

解析 A.割弃:

割除,放弃。

如“割弃文中空话”,此应为“割舍”。

B.境遇:

境况,遭遇,此应为“境况”。

C.勾通:

勾结。

D.鼓动: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此应为“鼓吹”。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重庆的教育部门开始逐渐封杀“奥数”,取消各类学科奥赛的升学加分。

得到这一消息后,广大学子________不已。

②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11月3日在井冈山________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旧址,并出席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带领全体公安厅局长宣誓。

③失去________之心的医学是冰冷的,是有缺陷的。

没有医师资格的学生非法行医,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医疗事故,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全国知名的北大第一医院,确实令人震惊。

A.激动 参观 慈善   B.感动 拜谒 慈悲

C.激动 拜谒 慈悲D.感动 参观 慈善

解析 激动:

(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感动:

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拜谒:

瞻仰(陵墓、碑碣)。

参观:

实地观察。

慈善:

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慈悲:

慈善和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褒贬误用、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A.历历在目:

指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

指对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一般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像“亲情”这样的抽象事物。

这里是用错对象。

B.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这里用在褒义语境,属褒贬误用。

C.求全责备:

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不是“批评责备”的意思,这里属望文生义。

D.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这里用来形容“近景魔术表演”,正确。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B.呵护一个与自己无关的生命,不但不想回报,还要捐献出自己的东西,甚至搭上生命,这种爱会使本来无助的生命柳暗花明。

(绝处逢生)

C.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是一个腰缠万贯却锱铢必较的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斤斤计较)

D.谶谣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语言,其制作和使用既有民众,也有方士、士大夫甚至皇帝,其目的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难以一概而论。

(扑朔迷离)

解析 “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两者意义不同,不能替换。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先考府君讳麟书,号竹亭。

平生困苦于学,课徒传业者,盖二十有余年。

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

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召之,已而三复之。

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

其视他学童亦然,其后教诸少子亦然。

尝曰:

“吾固钝拙,训告若辈钝者,不以为烦苦也。

”府君既累困于学政之试,厥后挈国藩以就试,父子徒步橐笔,以干有司,又久不遇。

至道光十二年,始得补县学生员。

府君于是年四十有三,应小试者十七役矣。

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至是乃若创获,何其难也!

自国初徙湘乡,累世力农,至我王考星冈府君①,乃大以不学为耻。

讲求礼制,宾接文士,教督我考府君,穷年磨厉,期于有成。

王考气象尊严,凛然难犯。

其责府君也尤峻,往往稠人广坐,壮声呵斥。

或有所不快于他人,亦痛绳长子,竟日嗃嗃②,诘数愆尤。

间作激宕之辞,以为岂少我耶?

举家耸惧。

府君则起敬起孝,屏气负墙,踧踖③徐进,愉色如初。

王考暮年大病,痿痹暗哑,起居造次,必依府君。

暂离则不怡,有请则如响,然后知夙昔之备责府君,盖望之厚而爱之笃,特非众人所能喻耳。

咸丰二年,粤贼窜湘,围攻长沙。

府君率乡人修治团练,戒子弟讲阵法、习技击。

未几,国藩奔母丧回籍,奉命督办湖南团练。

明年,又奉命治舟师,授剿湖北。

府君僻在穷乡,志存军国。

初令季子国葆,募勇讨贼,既又令三子国华、四子国荃,募勇北征鄂,东征豫章,粗有成效。

而府君遽以咸丰七年二月四日弃养。

阅一年,国华殉难于三河,又四年,国葆病没于金陵。

朝廷褒恤,并予美溢。

而国藩与国荃,遂克复安庆、江宁两省。

虽事有天幸,然亦赖先人之教,尽驱诸子执戈赴敌之所致也。

(选自曾国藩《台洲墓表》,有删改)

注 ①王考星冈府君:

指作者的祖父。

②嗃嗃:

严酷的样子。

③踧踖:

恭敬而局促不安的样子。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课徒传业者课:

教授

B.以干有司干:

求取

C.诘数愆尤数:

屡次,多次

D.国葆病没于金陵没:

通“殁”,去世

解析 本题C项“数”应为“责备,数落”。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先父品行优异的一组是(3分)(  )

①其视他学童亦然 ②累困于学政之试 ③穷年磨厉,期于有成 ④训告若辈钝者,不以为烦苦也 ⑤僻在穷乡,志存军国 ⑥朝廷褒恤,并予美溢

A.①③⑤B.③⑤⑥

C.①②④D.①④⑤

解析 本题筛选指向为表明先父品行优异。

②句是说先父参加科举考试不顺。

③句说的是祖父。

⑥句是说朝廷对国华、国葆的褒扬。

含此三句的项排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父科举考试不顺,屡考不中。

到道光十二年,才得以补县学生员,而这时先父已经四十三岁,参加童生考试已达十七次之多。

B.先父传授学业极为严厉,并且不以为麻烦辛苦。

他从早到晚给我讲授知识,殷切教诲,对我听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讲解直至我懂为止。

C.先父为人孝顺。

祖父对他特别严格,常常大声呵斥,有时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祖父也会狠狠地指责他来发泄,但父亲却更加恭敬和孝顺。

D.先父以国难为忧。

贼寇围攻长沙,先父率乡人组办团练;

又让小儿招募乡勇讨伐贼寇;

随后让三儿、四儿招募乡勇北征湖北,东征江西。

解析 本题C项中“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错,原文说“或有不快于人”,即对他人不满而迁怒于父。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夙昔之备责府君,盖望之厚而爱之笃,特非众人所能喻耳。

答案 

(1)有时把我带在路上,有时把我从枕边叫醒,又询问我旧有的疑难问题,一定要让我彻底明白才罢休。

(2)这时我才能明白过去他严格要求父亲,是因为对父亲期望很高而且爱得很深厚,只不过是众人不能理解罢了。

参考译文

先父名麟书,号竹亭。

一生在学业上困苦不已,带学童教书的时间,总共有二十多年。

我愚昧笨拙,从八岁起在家中随父亲读书。

父亲从早到晚给我讲授知识,殷切教诲,(严格要求,)有听不懂的地方就再讲一遍,接着又第三次重复讲解。

有时把我带在路上,有时把我从枕边叫醒,又询问我旧有的疑难问题,一定要让我彻底明白才罢休。

他对其他学童也这样,以后教育几个小儿子也这样。

他曾经说:

“我本来迟钝愚笨,训导你们这些迟钝的孩子,不认为麻烦辛苦。

”父亲以前多次科考受阻,以后便带着我参加考试,父子二人携带笔墨一同徒步赶赴考场,希望求得考官的赏识,但又很久没有考中。

到道光十二年,才得以补县学的生员。

父亲这时已四十三岁,参加童生考试已有十七次了。

我们曾家从衡阳到湘乡五六百年间,竟然没有一个人进身于科考的秀才行列,到这时才首获此荣,多么艰难啊!

我家从本朝初年迁居湘乡,几代专力务农,到我祖父星冈大人,才把不读书认为是耻辱。

祖父重视礼制,善待文士,教育督导我父亲读书求学,一年到头刻苦磨炼,希望能有所成就。

祖父神情庄重严肃,凛然不可冒犯。

他要求我父亲尤为严格,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中,予以大声呵斥。

有时他对别人不满意,也会狠狠地指责长子来发泄,整天冷若冰霜,责问数落我父亲的过错。

有时甚至言词激烈,说儿子难道胆敢轻视他?

全家人为此担惊受怕。

父亲却更加恭敬,更加孝顺,背靠着墙屏息静声,小心谨慎地慢慢走向前去,让祖父神色和悦如初。

祖父晚年身患重病,四肢麻痹,说话困难,日常的起居,必定要依靠父亲。

父亲暂离身边,他就不高兴;

父亲有事请示,他马上答应。

这时我才能明白过去他严格要求父亲,是因为对父亲期望很高而且爱得很深厚,只不过是众人不能理解罢了。

咸丰二年,广西贼寇窜至湖南,围攻长沙。

父亲率领乡人组办团练,教年轻人演习兵法,练习武艺。

不久,我奔母丧回到家乡,奉命督办湖南团练。

第二年,又奉命建立水师,援助湖北剿匪。

父亲身在穷乡僻壤,心系军国大事。

起初让小儿子国葆招募乡勇讨伐贼寇,随后又让三儿子国华、四儿子国荃招募乡勇北征湖北,东征江西,略有战绩。

但是父亲突然在咸丰七年二月四日去世。

过了一年,国华在三河殉难,四年之后,国葆又病死在金陵。

朝廷褒奖抚恤,都给予美好的谥号。

而我与国荃最终收复安徽、江苏两省。

事情成功虽有天幸,但也靠着先父的教诲,尽遣几个儿子执戈杀敌才取得了胜利。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

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

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

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

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

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

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

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

如此等等,其说不一。

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

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一”,而是具有弧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钺阑。

“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

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发掘出隋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

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矢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

这也是由它产生的时代决定的。

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

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

“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

”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

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

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D.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

解析 D项“只有”的说法太绝对。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

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威力就不复存在。

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

解析 B项中“始终……中”错。

答案 B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前殷王室的遗物。

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

解析 D项中“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错。

原文中说“这一切”是指“横置斧钺”的内容,而不是“甲骨文、金文”。

14.文中对“王”字的含义有多种解释,文章作者最认同的一种解释是什么?

请用简要的话回答。

(10字以内)(3分)

答:

答案 “王”字之本义,斧也。

15.作者认为“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其依据有哪些?

请分条列出。

(6分)

答案 ①从甲骨文、金文的写法中可看出最下一笔具弧刃之形,上端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阑。

②斧钺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而王的称号由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而来。

③横置的斧钺表示实施砍杀的功能。

四、语言表达(15分)

16.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

(4分)

学生会主席说:

“近来大家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不少意见。

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想请同学们________,有什么说什么,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了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强调了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也提醒学生对熟语的掌握一定要结合语境。

答案 示例:

①畅所欲言 ②打开天窗说亮话

17.余光中先生说:

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

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1】 墨:

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 鸿:

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解析 本题考查准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拆拼汉字,要从字形结构入手,再联系汉字的意义,写出一句或意义深刻或形象生动的话。

答案 尘:

小小的一粒粒泥土,在广袤的原野中孕育出勃勃生机,每一粒都能给予种子最无私的滋养。

舒:

舍弃自我的贪念,心灵便会展翅高飞。

18.下面是同事老王给张老师留的便条,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5分)

张老师:

惊悉您的女儿考上大学,我万分荣幸,你的寒舍肯定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此时叨扰多有不便,留片语聊表寸心。

老王即日

(1)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惊悉”改为“获悉”

(2)将“万分荣幸”改为“十分高兴”

(3)将“寒舍”改为“家中”

(4)将“蓬荜生辉”改为“气氛热烈”(或去掉)

(5)将“叨扰”改为“打搅”(每点1分,修改后的答案,意思对即可给分)

五、写作(50分)

19.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士兵突击》是一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

其中,许三多可以说是个“在卑微中伟大”的赤子。

他“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

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活得很精彩,活得很有意义。

无疑,他是一个成功人士,因为他懂得珍惜机会。

就像高连长说的那样“最重要的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

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

有一天我一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试想,我们有几个人能像许三多那样做到这一点?

请以“做好手上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