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02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论文1Word下载.docx

i’啊,捉‘zé

i’啊!

”我和小丽飞快地追上去……跑着跑着,小华、小钢zhuà

ng了个满怀。

好机会!

我和小丽上前一把抓住了“dà

ozé

i”,把书还给了小红。

游戏结束了,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4、秋天

秋天悄悄地来到了,让那绿色的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衣shang。

秋天,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轻轻走过的地方,就会变了:

秋天,走过果园,果园里的树叶变黄了,水果shú

透了。

秋天,又走过草地,小草有的干枯了,有的睡着了。

秋天,走遍田野,染黄了田野,一眼望去就觉得她像金黄的毯子一样,她用最后的力量使大地丰收。

…………

秋姑娘飘过的地方都穿上了一件件黄衣服,真是美丽!

我真xīà

nmù

她。

曾经以为低年级的孩子是很幼稚的,不会写出让人感动的文字,但当我读着这些低段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时候,我不由得产生了许多感想——

1、童化(话):

充满稚气的言语,让人感受到无比的趣味与天真。

儿童的视野的确与成人是不同的,儿童心灵深处最纯真的那些思维与语言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回味。

当前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最可怕的是失去了纯真的童年心灵与童年思维,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原因何在,的确值得我们成人,尤其是我们语文老师反思。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孩子在最初的心灵中想说的是最真挚的话语,是谁让孩子失去了“话语”的权利,甚至幼稚的权利?

这样一个问题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2、实化:

不矫揉造作,对世界是写实的,没有丝毫地做作。

孩子都喜欢把最可贵的精神与视野写进自己的本子,这些文字没有点滴的修饰与伪装。

比如,孩子选材的视角就要比我们成人更为广阔。

再比如说,有些老师最反对孩子的作文是“流水帐”式的。

可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你能让他们写什么?

他们认为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自己过的每一天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它)改变过来。

其实,一个低段的孩子,能把自己经历的、经受的,再适当地加上一些感受与感觉,写成通顺与完整的一段话,或者说几段话,这其实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了。

为什么要苛求或追求孩子作文的完美、精确、修饰与伪装呢?

3、情化:

情感丰富与真挚,喜怒哀乐皆流露得一览无遗。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特别是低段学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离开了这些,那么这肯定不是真实的孩子。

因此,在低年级孩子的作文(日记)里面能感受到幼稚与天真,其实是十分正常的。

读了这些充满活力与情感的文章,想必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人本来就是情感的化身,为什么我们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整天关在压抑的笼子里呢?

这些孩子的作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真情畅述与表达。

文字是幼稚的,但情感是完美的,甚至于是崇高的。

因此,释放孩子的情感,回归情感的本源,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4、诗化:

这里面有许多成人感受不到的创造,绝对不是平凡的写实,这是一种自由的畅想,一种对生活的诚挚的表达,更是一番诗意的驰骋。

有人说:

每一个人不可能成为诗人,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不能缺乏诗意。

我以为,孩子是最容易产生诗意的年龄阶段。

(二)现实与生情的条件存在:

从低段学生写作“真情日记”可行性分析中想到的……

日记,据《辞典》注释:

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真情感受。

小学生日记,就是孩子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比较有意义或感触最深的事情,清楚扼要地记下来。

应该说,一切日记及日记文学往往是作者真实思想的流露。

从作者日记中,我们可以真实触摸他们特写时间、特写境界下写作的冲动、情感的脉博、遐想的线条、灵感的轨迹……因此,日记有鲜明的“真实性和情感性”,我们可以归并称之为“真情性”。

小学低段年级是就学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涉及文学殿堂的开始。

文学的样式很多,但基本的一点是基于真实这个特性。

小孩子的视野是天真而烂漫的,他们眼中的事物都是真实的,感受也是极为真切的。

那么,我们低段的语文教师能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始写“真情日记”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良好心智的开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次,按照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阐述的要求:

在作文方面,低段学生要能“写话”。

那么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写话机会来说,是数量较少、内容较窄的,而且主要是依托仿照内容为主。

我想,其实写话未必要局限于课本之内的话题,完全可以将“生活”搬进内容,将哪怕极为幼稚的感受写入话中,展现的是最真实与真切的文章,真正形成“我手写生活”的目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课程标准虽然作了这样的要求,但是,一、二年级的教材中却没有安排写话的教学内容。

如何用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低年级“写”的教学要求?

再次,真情日记的指导与实践,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学生语言的基础。

一、二年级的孩子对生活和语文都是朦胧的。

他们在享受着生活,但不知道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他们在学习着语文,但对于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认识也是十分粗浅。

如果,孩子能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将多姿多彩的生活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在自己的一句话、一段话中的时候,再让孩子把这些话朗诵出来的话,那么无疑对于促进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生活的真谛是极有意义的。

最后,根据低段学生的学情来看,也具备了开展“真情日记”写作与指导的可能,因为:

1、识字量。

一年级的学生积累了近1000个汉字,记写了350个以上的汉字;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近2000个生字,记写了近800个字。

学生的拼音能力已经具备,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与方法也已经具备,并且能运用音序查字法或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因此,从文字的储备上面是不成问题的。

2、阅读量。

课内的阅读:

学习了课文近四十篇,而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课文的篇幅也比较长,第一册每篇文章有100—200字,而从第二册开始的文章更长,有300字左右,而且基本上要求学生能够直接借助各种手段进行朗读与初步阅读。

因此,从阅读量的角度来看,也不成问题。

课外的阅读:

学会借助拼音认字,为学生尽早进入课外阅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同学们都喜欢看一些童话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书籍。

因此,部分同学已经拥有自己的课外书,同时学校一级图书室的藏书量,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了基础。

课程标准提出的低年级学生不少于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达成这一要求能为学生的写作开辟广阔的空间。

3、认知量。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已有所发展,心智开发起步,虽然语言的积累尚少,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欠缺,但一般的孩子已经有了急需书面表达的欲望,他们也会对世界产生一种新奇与希冀,他们有独立的思考(虽然这种思考是极为朦胧和幼稚的),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写作,那么,必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这样,一种莫名的冲动激荡在心中,如果能正确地认识孩子的日记,引领孩子认知走向,激发其写作(写话)的兴趣,获取低段孩子写作潜能整合的方法,理性面对低年级孩子的诗意创造,诱发真情,真实的再现生活中的人和事,那必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或许这更是一种理性的创造,促进童稚的升华、文学种子的萌芽,或许也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所以,这样一种冲动牵引着我的思维,我想对低年级孩子的写话——“真情日记”的指导作一些实践与探究,在实践之中获取一些更多、完整的体验。

二、实践记述

(一)积累“真情日记”材料的两大侧面。

确定材料是低年级学生在写日记时候最困苦的。

很多老师总是感觉到学生日记中材料少见丰富,好像孩子的世界就这么一点,甚至现在的孩子都不会写作文了。

我们也经常能发现,孩子的作文“材料撞车”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是否能够思考一下:

孩子为什么不能很好的积淀与使用材料?

为什么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素材?

造成这种后果的责任是谁的呢?

这应该值得我们老师去反思。

一、二年级的孩子,假如没有形成很好地收集和整理素材的感觉和能力,那么到了中高段,是很难再去塑造和培养的,学生下笔会越来越难,也别说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所以,在指导低段孩子展开“真情日记”的写作之前,必要要引导学生过好材料的积淀关。

1、豁然开朗,原来材料可以这么收集的。

(1)我交往的人。

能给孩子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周围的人。

在孩子的生活圈内,必定有许多的人与其戚戚相关,孩子在与其交往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的感想与感受,这成为素材来源的第一要素。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观,陶行知曾说过:

“别看孩子小,内心世界却很大!

”他们对周围人的感受都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

因此,可以引导低年级的孩子这样去操作:

①说说在生活中,你和谁接触的最多?

②确认你最喜欢谁?

③填填下面这张表:

假如是你的妈妈,当你遇到妈妈高兴、生气、伤心的时候,你给亲爱的妈妈画画脸谱,写写自己当时的心情,说说自己对她的心理话,并说出自己对她的感觉。

④类似扩展:

那么除了你妈妈,你还喜欢谁?

列举几个,按照同样的方法去认识与更家亲近自己喜欢的人。

⑤差异拓展:

除了他们有同样的地方以外,你还感觉到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情绪

感觉

喜(高兴)

怒(生气)

哀(伤心)

画画脸谱

写写我的心情

说说我对他(她)的心理话

我喜欢他(她)的……

例文1:

粗cāo的手

今天下午,我摸了一下妈妈的手,啊,多么暖和!

可是,皮肤却很粗cāo。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妈妈整天忙上忙下地忙个不停,所以手才变得粗cāo了。

我又摸了爸爸的手,呀,怎么冷冰冰的?

而且比妈妈的手还要粗cāo?

哦,我知道了,因为爸爸在涂料厂上班,tú

料整天粘在手上,皮肤才变得干裂粗cāo了。

我还摸了奶奶的手,是那么的粗cāo,还有许多一条条的zhò

u纹。

我想:

一定是奶奶年纪大了,做的事比我们都多,这些辛苦变成了zhò

所以,我们更应该zūn敬老人。

(2)我周围的物。

孩子的周围是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物体,小房间、小玩具,小文具、教室、操场等等。

物与人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不一样,因为人是有鲜明的生命性,而物却是毫无活力可言,但假如我们能揉进生命的力量,想必物也会产生活力的。

由于其存在充分的差异,只有从其他角度去思索帮助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

可是要把没有生命的事物揉进生命的特征,这其实比较难。

以学生的玩具类素材积淀为例,可以通过“玩玩——摆摆,说说——叙叙,想想——评评”的过程,积淀对玩具的感受。

1、摆弄玩具。

低段学生最喜欢玩玩具,当他们认为自己对一样东西感兴趣时,就会十分地投入。

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小伙伴中间,互相摆弄、玩耍,找一找,我的玩具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2、介绍玩具。

可以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介绍,说明玩具的来历、玩法或者是奇特之处,并加以演示,产生积极的互动。

3、反馈强化。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融动:

“看了这个玩具后,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

”交流一下感受。

4、拓展延伸:

从玩具中,你还可以想到其他什么?

例文2:

礼物

前些天,外婆整理东西时发现了一个布娃娃,那是我幼儿园的好朋友送给我的。

这个布娃娃可漂亮了!

她披着金黄色的长发,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像血一样红,眼睛大大的、圆圆的,还有长长的眼jié

毛。

于是,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白雪公主”。

我真要感谢外婆,因为她不但帮我找到了这个可爱的布娃娃,还让我想起了那个好朋友,友谊真好!

(3)我接触的事。

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每天与小伙伴、家人等频繁接触,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的事,这些事对于孩子产生什么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响呢?

这都可以写进“真情日记”之中。

1、观察,从世界中发现。

善于看世界,探究世界的本来面目。

2、经历,从活动中获取。

直观感觉事情的全过程,只有真实的经历方能产生情感的激荡。

3、体验,从交流中产生。

产生体验的情感,漫进真实的感受。

4、表达,从指导中积实。

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台阶,让学生把要说的话有序地说出来。

比如:

在写一次购物的经历时,我让孩子们都去购物。

回来后,说说自己的经历。

我给孩子提供了这样的一组词:

“一进超市的门,我就看到……沿着(顺着、穿过)……来到……专柜。

”接着,我又出示一组词:

“我看到这里有……有……有……还有……。

”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表达出来。

例文3:

“十个手”

一个关于手指的游戏?

怎么玩?

自从上午凌老师宣布下午要进行“抬人游戏”以后,一串串好奇的问题总是在我脑中回荡。

唉,多希望时间快点过去呀!

终于á

o到下午第一节课,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只见她将两张桌子拼lǒng,叫班级里个子最小,体重最轻的赵佳炜躺了上去,然后对大家说:

“谁能一个人用双手托起赵佳炜同学?

”安静了很久的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我来!

”“我来!

”大家争先kǒng后地叫着,因为大家都在想:

这么个小个子,我准行!

“倪彬!

”老师叫了个比赵佳炜稍wēi大一点的同学。

他快步走到桌子旁边,把双手伸进赵佳炜的身下。

“一、二、三,加油!

”大家为他喊加油,可他涨红了脸还没成功。

老师又换了个中等个子的同学上来,他也没有成功。

“叫陈铭来!

”大家一齐要求我们班最胖、力气最大的陈铭来试一试。

奇怪的是,陈铭咬jǐn了牙关也没有成功。

怎么回事呢?

这时,凌老师叫了十个我们班个子比较小的同学出来,并且要他们每人只伸出右手的食指,然后对我们说: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班的大力士用10个手指没有把赵佳炜托起来,现在我叫了10个人,每人一个手指,加起来也是十个手指,看他们能不能成功?

”“一、二、三!

”刚说完,赵佳炜就被举得高高的。

接着,又换了个重一些的同学,又被托起了,后来连大胖子陈铭也被托起了。

同样是10个手指,只是因为不同的组成,却有这么大的差别?

哦,我明白了——人多力量大!

人心齐,tà

i山移!

(4)我感受的情。

孩子的日记不一定都要写实,也可以“务虚”。

情致的产生其实很容易,把每天一点一滴的情致全部写实下来,并且任由孩子去发挥,不要苛求正确与否。

低段的孩子很难用精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但他们也正尝试着这么去做。

可以让学生进行“每天一记,随记随感。

”把一天的经历中,让他难忘的一些情景,用自己朴实的言语记录下来,表达在当时情况下,自己的所想所感,也是低段学生可以写入日记的素材。

例文4:

我想当校长

今天,我们在操场上yǜ见了校长,很有礼貌地向他问好:

“校长好!

”校长wēi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候,有个同学说:

“当校长真好,我将来要当校长!

”另外一个同学说:

“吹牛!

你居然还想当校长?

”“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当校长?

”这句话被校长听见了,他转过身来,和ǎi地说:

“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就有当校长的可能。

”我听了校长的话,心里想: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出色的校长。

(5)我想象的天空。

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能产生想象,如果能把握住这些想象的资源,那么,孩子给予我们的将是五彩的天空。

1、串词成段(篇)。

任意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它们串写成一个故事。

如:

早晨、青蛙、注意。

2、添画成物。

出示圆圈、三角形、椭圆等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添加笔画,使之成为一件新的物体,并以它为对象,叙写一个故事。

3、新编卡通故事。

卡通片以其神奇的故事情节和跳跃的思维形式,对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让学生抓住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实施再创造,可以让他们想象的天空更辽阔。

例文5:

青蛙捉虫

春天的一个早晨,小青蛙一蹦一跳地来到麦地里捉虫吃。

“啊,地里的虫子真多呀。

”青蛙自言自语地说,“运气不错,我可以美美地饱cān一顿了。

”没过多久,青蛙就找到了一只小飞虫,心里想:

这只小飞虫胖dūndūn的,我可以放开肚皮尽情地吃个饱了。

于是,小青蛙小心yì

地靠了上去。

狡huá

的小飞虫在小青蛙眼前xuá

n转着,小青蛙趁小飞虫不注意时,用它那长长的富有niān性的舌头“sōu”地一下就把小飞虫钩住了,吞进了肚子。

小青蛙真不kù

i为捉虫的高手!

例文6:

老鼠偷粮

一只老鼠想去偷粮食,可是一次也没有成功。

他实在是饿极了,老是在想坏办法。

有一天,老鼠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先偷来了一条美味的鱼和一瓶zuì

人的美酒,来到了猫队长那里。

他看看猫队长那威风凛凛的样子,有点害怕,可还是装得笑眯眯地说:

“队长,我给你送东西来了。

”猫队长知道老鼠没那么好心,生气地说:

“把东西放着。

”jiǎohuá

的老鼠就把东西放在了猫队长面前,猫队长闻到阵阵香味,忍不住吃起了鱼和酒。

不一会儿就zuì

倒了。

老鼠见周围没人,就偷了yà

oshi去开粮仓,还叫来伙伴一起bān。

当他们bān到半路上的时候,被猫头yīng发现了。

猫头yīng消灭了老鼠,又把粮食往粮仓里bān。

猫队长xǐng来一看:

“zāo了,yà

oshi不见了,粮食也不见了,都怪我!

”正在这时,猫头yīng运着粮食来了。

猫队长一脸的cá

nkuì

连声说:

“谢谢你,谢谢你!

”从此以后,猫头yīng就帮助猫队长一起消灭老鼠。

2、柳暗花明,原来材料可以这么整合的。

材料的整合过程就是指导积淀材料的一个重要过程,如果能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紧紧地把握住,注重细节,经历日久天长,通过日积月累,材料意识肯定会在低年级孩子的心灵中扎下深深的根,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文学发展。

(1)课堂精彩五分钟—口述每天经历

为了丰富低年级学生的交际生活,增加对生活的直接感受。

可以设置“课堂精彩五分钟——口述每天经历”的交流阵地。

每天抽一节语文课,利用课开始时的五分钟时间,给学生铺设口语交际的平台,相互交流一天(昨天或今天)中印象深刻的经历。

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或独自陈述,或同桌交谈,或小组交流,让学生找话说,有话说,以此来丰富孩子的材料接受面。

(2)性情感触一点点——设立情感交际场

每周安排一节特殊的“心灵感触”课,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去感受,去体验,触摸心灵深处的情感脉搏,倾诉心中的独特情怀。

如:

有一次,围绕“两只录音机”,我在引导学生时,这样操作:

A、猜想。

上课了,我把上级领导部门赠送给我班贫困生的两只录音机放到了讲台上,故作神秘地问:

“你们知道这两只录音机是用来干什么的?

”同学们有的说:

“一只是上体育课时练广播操用的,一只是上音乐课用的。

”随即,就有人反驳道:

“不对,不对,上体育课和音乐课的时间是分开的,可以用同一只录音机呀。

”有的说:

“是奖给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的。

“一只是给数学老师的,另一只是给语文老师的。

”我摇摇头,小声地说:

“是赠送给我们班级里两位极需要帮助的小朋友的。

”“哦。

我知道了,是给陈立和钱清的。

”有一个学生也兴奋得大叫起来: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不知是为两位贫困生,还是为那位同学精彩的回答。

B、体验。

我将两位贫困生请到了讲台前,让他们手捧崭新的录音机。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对陈立和钱清说些什么?

”有人站起来说:

“陈立、钱清,你们真幸福,不但有老师和同学关心你们,还有上级领导关心你们呢。

”有人说:

“陈立、钱清,你们可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

“陈立、钱清,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一向不会笑的钱清今天竟然笑得那么灿烂,而陈立眼里却含着激动的热泪,说: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大家的。

”掌声再一次响起。

C、诉怀。

基于以上情感的酝酿与碰撞,让学生拿起笔,写下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的独特感受。

D、反馈。

不一会儿,以“激动的时刻”、“陈立、钱清,我想对你说”、“幸福”等为题目的文章写出来了。

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有的读着读着,竟然声泪俱下。

(3)读书乐趣真体验——开辟“书香园地”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将学生的阅读空间引向校内图书室,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只要是能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的书籍,均可被学生接纳,并为其创造展示的舞台,感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

我在班上开展了“我是阅读小能手”活动。

班上每个孩子人手一个小本子,记录每天阅读的篇目,一周评比一次,月末评奖,前五名还会得到我精心准备的日记本。

这样一来,就让孩子充分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拓展了视野,产生了模仿的感觉,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4)文本感受真遐想——感受遐想园—摆置图画小板块

低年级的学生充满了童真与童趣,他们的想象空间是五彩的。

他们有意愿表现自己,愿意在交际场中畅所欲言,也喜欢将自己的情感跃然纸上,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真情”,点缀成彩色的画面,来展示自己遐想的园地。

(二)真情日记写作指导的四个环节

要让低段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日记写法,我以为是很难的。

因为文章本身是千变万化的,章法结构是因人而宜,因时而宜的。

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化的方法指引的话,学生的写话能力也难以提高与发展。

因此,围绕一个“真”字,展开一定的指导活动。

环节之一:

即景生情——真景引发真情。

兴趣与情感是学生撰写日记的前提,学生喜欢的是具有一定场景的活动,并且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找春天》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到现实的生活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美好的,他们在田野里奔跑着,玩耍着,那天真与浪漫的欢乐让我感动。

我抓住这个时机引导他们: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孩子说:

“找到了,老师你看,那里的小草都发芽了,绿绿的多好看啊!

”我也兴奋地走过去蹲下来,扒开枯萎的杂草,一片葱葱的绿色露了出来,我对他们说:

“春天真的来啦!

这嫩嫩的小草,穿着绿油油的衣服,还打着一把小伞呢,多可爱呀!

你们想对它说点什么吗?

”孩子的兴趣一下激发出来了,有的说:

“小草啊!

感谢你,是你告诉我春天来临了。

“小草啊,你是春姑娘吧!

长得这么好看,我把你带到我家去吧!

”还有的说:

“小草啊,你快快长大,长大了,就把大地打扮得更美了。

”孩子七嘴八舌地发言,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

我因势利导,再问他们: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

“我发现柳树长出了绿叶,一片一片的。

”我说:

“一片一片的像什么呢?

”“像一只只小蝴蝶落在上面。

“嗯,你真会想象。

”我再次提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

”“找到了。

”“你和春天握手了吗?

”“握手了。

”“你和春天说悄悄话了吗?

”“说啦”。

“你想把春天带回家吗?

”“想。

”“你怎么带回去呀?

”“我们把春天放在心里啦!

”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不仅创设了气氛,还引导了学生怎么想象。

由此我想,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

如此的情景,如此的生活,学生还不愿写作文吗?

环节之二:

见文生意——真文诱发真情。

在低段年级的新课程课本中,很多的文章都涉及到孩子的生活世界与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