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49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爱和平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3.为了争取和平,许多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新中国的少年也要为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三 

我们爱和平

  2.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教学重、难点:

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

  2.录像带(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3.投影胶片(讨论题、战后景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

你们知道当前世界上哪里还有战争吗?

  2.投影(战后景况)。

  提问:

你们看到这战后的景况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

我们看到战后到处是一片废墟,尸横遍地。

无辜的儿童成了孤儿,在那里啼哭。

我们感到这情景十分悲惨,为他们难过。

  我国河南省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她渴望和平,憎恶战争,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学习课文;

分析明理

  1.听录音,看课文。

  2.提问:

  

(1)小女孩为什么给许多国家元首写信?

  

(2)小女孩的信为什么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

  小结:

小女孩给这些国家元首写信是为了促动他们用自己的权力制止战争、扑灭战火。

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愿望。

她的愿望受到了许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说明世界人民和我们一样希望和平,反对战争。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板书:

世界人民期望和平

  3.了解战争对中国的创伤。

  

(1)过渡语: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创伤,中国人民饱受太多的战争之苦。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大家都知道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又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同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2)放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

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看到我们的同胞,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我们心如刀绞,愤慨万分。

但是,在战争中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4.提问:

你看过哪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电影或书籍?

说说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

同学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情况了解得还比较清楚。

侵略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生命,流离失所,使无数的孩子成了孤儿,在死亡线上挣扎。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

  5.介绍白求恩、宋庆龄的事迹。

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2)提问:

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做事要负责任”一课时看的录像“手术台就是阵地”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3)提问:

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这样做?

  (4)宋庆龄奶奶为什么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伟大的和平使者宋庆龄奶奶,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善良的人,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努力奋斗了一生。

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为维护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辨析讨论.指导行为

  1.投影讨论题。

  有人说:

“既然我们反对俄争,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有军队,还要加强国防建设?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热爱和平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帝国主义还存在,还有极少数的人侵略本性不改,总想发动战争。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迎击敢于来犯的敌人。

为此,就要有人民的军队,用强大的国防来保卫我们的祖国,防止敌人的侵犯。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和平,使我国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开展“我们渴望和平”的活动。

  从最近的报纸和电视中了解国际间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就感兴趣的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都很关心国内外大事,所以了解了许多国际上近期发生的大事。

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元首也不断来华访问,我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这说明我们的国家、人民热爱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我们爱和平

  四、总结全课

  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

课后我们每个人给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来表达我们的心愿。

让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吧!

板书设计

世界需要和平

  天,依然蓝, 

 

横尸遍地。

  只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看,那荒芜的田地!

  水,依然绿, 

看,那光秃的山林!

  只是散发出一股腥气。

是谁造成了这一切?

  我们忘不了, 

是战争!

是那无情的战争!

  忘不了9·

11恐怖袭击, 

我们不愿战火纷飞,不愿炮声轰鸣!

我们不愿硝烟弥漫,不愿横尸遍地!

  忘不了悲惨的阿富汗难民。

还我们一片蓝天,

  在那战火纷飞的地方, 

还我们一片宁静,

  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世界需要和平!

[1] 

[2] 

下一页

教学目标认知

  1、懂得遇到危险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要沉着镇静,动脑筋,想计谋。

不要不顾后果而蛮干。

  2、知道一些勇敢机智的故事和格言。

情感

  敬佩勇敢机智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遇到危险不惊慌,沉着镇静,动脑筋,想计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伸。

上节课通过对典型事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勇敢与逞强的含义。

本课着重教育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既要有勇还要有谋,要沉着镇静,善于开动脑筋,利用智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事情处理好。

  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少,遇事极易惊慌或不考虑行为后果,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本课所讲的林峰机智救火车的事例,突出了林峰遇事不慌,机智,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

教法建议:

  1、教学时充分利用机智勇敢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重点在,遇事不慌、想计谋、等方面给学生以点播。

  2、课上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机智勇敢的训练。

如:

将课后练习题具体化创设出情景。

  3、因为学生年龄小,所以,应以保证学生自身的安全为前提,提倡勇敢,但不蛮干。

  4、在讨论时应多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既要有勇还要有谋,要沉着镇静,善于开动脑筋,利用智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事情处理好。

  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的紧急情况想出确实可行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谁勇敢》一课。

大家通过学习,分清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

也知道要做一个勇敢的人,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

假如你外出游玩时,看见有人掉进水里,你自己又不会游泳,你会怎样做?

(学生讨论)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种意见,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说应该跳水救人,有人说那样会淹死不如赶快大声呼救,到底怎样做才好呢?

我们不急着回答,相信学完这课同学们就明白了。

  二、学习课文,启发明理。

  老师先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林峰救火车》(课文录音放到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林峰在紧急关头是怎样做的,她是一个勇敢的人吗?

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林峰是个勇敢的孩子。

当时,山崖塌方,铁路被埋,情况十分危险,可小林峰不怕他也和父亲一起赶到现场。

当一个叔叔要他离开时,他说: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小林峰为了迅速排除险情,保护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临危不惧,表现得十分勇敢。

眼看一场令人生畏的重大车祸就要发生,林峰想到的是不让人民受损失,不让国家受损失,完全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呜----(只播放急促的汽笛声)

  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看来要排除障碍已经来不及了,在这危急时刻怎么办?

(大家想办法)

  林峰心急如焚,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看!

林峰高举着胸前的红领巾沿着铁路边向迎面开来的火车奔去……

  你对林峰这样的举动怎么看?

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林峰冷静、沉着,临危不惧,他想的办法在当时最好不过了,他真是一个既勇敢又机智的少先队员。

板书:

机智勇敢

  林峰的方法怎样,火车司机看到林峰没有,险情发生了吗?

(继续听录音)

列车得救了,乘客脱险了,国家的财产保住了,这是林峰有勇有谋,勇敢机智的结果。

  大家为什么夸林峰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

  (林峰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红领巾做信号,沿铁路边跑,既能迅速向火车发出警报,又不使自己受到伤害---机智)

板书:

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动脑筋想计谋

  你认为机智有什么好处?

只有临危不慌乱,想办法,有勇有谋才能把事情办好。

如果有勇无谋,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发生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1、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机智勇敢的故事?

请你讲给大家听一听。

  2、议一议:

  

(1)如果你看见电线在冒火,怎么办?

(主要让大人来帮忙)

  

(2)如果你看见邻居家有陌生人在走动,而邻居家又没有人,你怀疑有坏人作案,你怎么办?

(办法很多,但要注意这个情况的复杂性:

这个人有可能是邻居的亲戚,也有可能是坏人.。

比如你要是知道邻居家某个人的单位电话,或联系电话可以先把情况告诉他们。

还可以找大人说明情况。

如果你看到的情况可以肯定是坏人也可拨打报警电话。

  (3)在公共汽车上,看见扒手用小刀在割乘客的提包。

  (这道题应告诉学生,保证自己和乘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

如有的同学说可以稍用力踩一下乘客的脚,使他身体移动,避开扒手;

还有的同学说用眼神提醒乘客;

趁买票时悄悄告诉售票员。

  (4)回到课前老师问的:

看见有人掉进水里,自己又不会游泳怎么办?

  首先不能蛮干自己跳进水里,因为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幸。

可以一边呼救一边想办法;

扔浮木,找长棍子竹竿等。

  (5)张滨说,李强看到一家商店着火了吓得大喊:

不好了,着火了真是胆小鬼。

  这是机智的表现,不是但小。

如果说当时李强有些紧张也是有情可原的,毕竟我们还是小孩。

但他的做法是机智勇敢的表现。

当我们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要努力排除险情,解救别人于危难之中;

要敢于同坏人作斗争有要注意安全。

既要有勇更要有谋。

四,学习谚语,总结全课。

  俗话说的好:

有勇敢而没有机智,就像一枝没有准星的枪。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同学们说得对,学习了这课以后,我真诚的希望大家今后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的时候能够不怕,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搜集机智勇敢的事例,大家互相交流并举办机智勇敢故事会。

2、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把你的想法跟家长说一说,看是否同意。

  

(1)在街上你看一个人正在追小偷,恰好小偷向你跑来。

  

(2)一天放学你回到家刚想用钥匙开门,忽然听见屋里有动静。

  (3)一天,你一个人在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

  (4)下课了,当你在操场上玩儿的时候一个陌生人对你说:

跟我们走,不许喊,不然你会有危险。

  (5)在大商场里,你发现有个人在偷一位顾客的钱包。

  (6)在校门口,你看见公安局正在通缉的杀人犯。

  (7)当你发现邻居家着起了大火的时候。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祖国就要爱家乡。

  2.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

  1.感受家乡的可亲可爱。

  2.敬佩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为建设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想一想”是说,身为“游子”,才会倍感故乡的亲切。

本课用一首怀念家乡的古诗作为教学导入,自然地切入本课的主题。

  栏目二“想一想”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体会陈家庚的爱国之情。

  栏目三“议一议”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认识,设计了四个小问题。

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论她贫瘠或者富饶,我们都应该爱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栏目四“说一说”是一道导行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贡献,使学生懂得为家乡做事不在做多,贵在参与。

  本课课文讲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家乡、为家乡捐资办学的感人事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懂得要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1.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上。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热爱家乡的音像资料,用生动的音像资料感染学生。

  2.关于陈嘉庚的事例十分感人,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或通过网络查找一些陈先生捐资办学的资料,课上可以以汇报交流的方式了解陈嘉庚先生的事例,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十一 心系家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本课着重介绍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学生向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读过《静夜思》这首诗吧?

(师生共同吟诵《静夜思》)

  2.教师提问:

  

(1)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你的家乡在哪里?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3)你们关心自己的家乡吗?

  3.小结:

同学们都关心自己的家乡,因为我们是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粮长大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如果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我们会引以为自豪的。

如果我们的家乡还不太发达,甚至贫穷落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

二、初步明理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陈嘉庚先生捐资办学的事迹。

请同学们说说陈嘉庚先生生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分组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

(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及有关资料,介绍陈嘉庚先生为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3.提问:

  

(1)对陈嘉庚先生报效家乡、兴办教育的这种做法,你是怎么看的?

(此问题同想一想栏目的内容。

  

(2)当办学经费发生困难时,有人劝他停办学校,他是怎样表示的?

这说明了什么?

  4.小结:

  陈嘉庚先生把家乡的建设看得比自己事业的发展还重要。

  5.师:

根据统计,陈嘉庚先生一生为家乡捐资大约有一亿美元。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1)为什么陈嘉庚先生对家乡如此大方,可对自己却这么小气?

  

(2)他为家乡所做的一切说明了什么?

  6.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7.小结:

正像陈先生说的那样久居南洋,心怀祖国;

希图报效,已非一日。

陈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嘉庚先生深深地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爱着自己的家乡。

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家乡、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家乡的繁荣富强,就是他的快乐与幸福。

他把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当作他一生的信念,为建设家乡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强化观点

  1.教师提问:

  在你们课前调查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时,有没有查到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人的事例?

  2.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找到的为家乡做贡献人的事例。

  3.教师提问:

  在阅读这些热爱家乡的人物的事例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4.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5.小结:

  这些人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家乡做着自己的贡献,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

十二心系家乡

  6.教师提问: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为建设家乡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此问题同说一说栏目的内容。

  7.学生小组讨论。

  8.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关心、了解家乡状况立志建设家乡……

  9.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

我们小学生要向陈嘉庚先生学习,热爱家乡,心系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好家乡。

爱家乡

  10.课件演示 下载(内容:

课后练习议一议)

  11.学生分组自选题目进行讨论,汇报时可以用辩论的形式。

  12.小结: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不论她贫瘠还是富饶,我们都应该爱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爱祖国

五、总结全课

  师:

同学们,爱家乡就要心系家乡,关心、了解家乡的状况,立志建设家乡,并付诸行动,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自己家乡方面的资料,我们搞一次以我爱家乡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调查家乡的情况,并为家乡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写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然后在班上朗读。

看一看谁写得最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明确家庭的含义

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

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

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介绍自己家里人

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

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

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

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

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

3、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

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

“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

”“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

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

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

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工作 

爱好 

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

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