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92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高新区创新优势不断积聚,知识产权产出快速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5.7%,2016年,新增专利申请?

件、授权?

件,分别是2013年的?

倍和?

倍;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倍。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1件,增长?

件。

商标注册1080件,万人商标注册量154.5件,著名商标58件,驰名商标9件,均取得显著增长。

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日益突出,60%以上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5家企业完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培育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家,知识产权示企业?

家。

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增强,4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项,1件专利荣获省级专利奖项,1人荣获优秀发明人奖项。

2016年,高新区知识产权许可/转移金额高达?

万元,知识产权质押金额高达?

万元。

二、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十三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重要部署,加快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着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高新区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并优化创新质态为基础,以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为保障,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大力弘扬知识产权先进文化,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能力,为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成效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数控机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数控机床主体、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重点发展方向取得较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

园区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面实现产业、知识产权、人才和园区建设并进发展,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活力强劲、成果转化高效、保护措施有力、管理体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的知识产权强区。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大幅提升。

以“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为原则,专利申请数量、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省前列,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国(境)外专利申请稳步提高;

商标注册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

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计划,到2020年,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30%以上,申请国(境)外专利的企业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3.5%以上;

到2020年,高新区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5000件,发明专利申请累计超过4000件,PCT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50件,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800件,每百万R&

D经费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0.35件;

商标注册量累计达到1800件,万人商标注册量突破200件,新增著名商标20件,驰名商标3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增长明显。

2、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

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开展专利导航、评议、预警等专项具体工作;

建立专利运营工作机制和体系,推荐优秀专利成果评选中国专利奖和省级专利奖,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活动,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期间,高新区知识产权许可/转让金额达到?

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骨干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70%以上,贯标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75%以上,核心专利转化率达到80%以上,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将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围,并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建立健全由高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三方共建的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加强高新区知识产权相关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

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保障有力,每年对知识产权的财政支持达到300万元以上,不低于园区财政支出的0.55%,且知识产权工作经费增长每年不低于1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不断增强,力争到2020年,新增知识产权试点企业5家,新增知识产权示企业4家,知识产权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企业实现贯标全覆盖,中小企业中新增贯标企业20家。

4、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体系,为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初步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盗版、假冒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依托“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中心”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维权援助、行政执法工作,每年服务企业不少于50家;

落实《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活动方案》,护航创新之路,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5%以上,权利人满意度超过90%。

5、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以引进知识产权源头企业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全套服务和系列资金扶持;

每年组织召开4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转移;

引进不少于3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中介服务机构。

与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帮扶工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每年开展宣传活动2次以上,扶持知识产权重点企业10家以上,帮扶中小微企业50家以上。

6、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落实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形成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到2020年,高新区参加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的超过30人,参加市级以上知识产权培训的超300人,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高级人才9名,培育知识产权总监5人,新增专利代理人20名,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0人。

每年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4期以上,年度培训人员达到500人次,其中事业单位人员达100人次;

企业不少于350人次。

四、重点工作

(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培育知识产权密集产业

1、大力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

以扬力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立的“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中心”为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中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专利链,开展技术攻关,在数控机床、粮食机械、工程机械等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模式。

将高价值专利拥有情况作为推荐申报、省、市各种项目的重要依据,作为科研项目立项和验收的必要条件。

2、加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部署。

坚持把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引领支撑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开展专利导航、分析评议和预警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立产业专利布局,引导专利创造和集聚,加快推动数控装备制造产业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统计制度,加强发展监测分析,定期发布发展报告,引导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

3、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创业。

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级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创业载体,“上市基地创新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级众创空间,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及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开展优秀专利发明人、高质量专利、创造等评选活动,激发大众的发明创造热情,推动园区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二)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积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1、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

探索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保障有力、专利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支撑有效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专利导航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与发展格局,使专利导航成为园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设的“指南针”。

并编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围绕数控装备制造业,针对数控机床主体(IPC:

B23)、数控系统(IPC:

G05B19、H03M、G06F3、G05B11)和伺服系统(IPC:

B23Q、F15B)等重点发展方向开展专利导航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定产业专利布局方向;

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进行发布,鼓励相关企业围绕确定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企业专利微导航,补短板、强优势,构建主导产业的专利储备体系。

2、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

将中科院中心(级技术转移示机构)、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为连接研究院所-技术团队-行业企业的有机体,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

通过与扬力集团有限公司、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消化改良引进技术、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共同实现科技攻关。

将“火炬计划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省机械装备制造之都”“省数控机床产业核心制造基地”“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出口基地”作为对外科技合作的桥梁,组织更多的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专利协同运用共同体,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装备技术进行协同攻关。

3、加快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和运营。

重点支持企业与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合作,开展专利资产管理,通过专利交易、专利许可、投融资等活动,促进企业专利价值最大化和行业地位的提升;

组织召开企业、创新载体、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维权、转让、许可、风险评议、评估、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入股、融资等活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转移;

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外并购贷款业务,鼓励企业以获取核心知识产权为目标,开展跨境和跨国投资经营。

通过一系列知识产权运营,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三)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发挥知识产权示作用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健全由高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三方共建的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定期开展涉及数控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及研发中的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和布局,建立并完善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联动、互补互促”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充分调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的各成员单位力量,举全园区之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2、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奖励政策。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基本功能,专利奖励向发明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倾斜,加大对优质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奖励力度,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建立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高价值专利评价,形成有利于高价值专利产出的鲜明导向,重奖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的高价值专利或核心专利。

3、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创建工作。

鼓励园区企业加大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标准执行力度,实现DB32/T1204-2008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向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标准转化过渡。

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企业、“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联盟企业实现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标准全覆盖。

4、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鼓励“走出去”企业实施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1、完善专利维权援助制度。

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与举报投诉工作站,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各类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建立专利维权联盟,广泛开展专利维权工作;

畅通投诉与举报渠道,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专利纠纷应对机制,同时,将贯彻落实《省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奖励办法》,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维权援助监督。

2、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

落实《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活动方案》,围绕重点创新领域、侵权高发地和制造业集中地,开展“护航”、“双打”、“红盾网剑”、“剑网”等常态化专项检查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保驾护航。

力争为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每年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结案率不低于70%,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专利案件立案数、处理案件数等执法信息,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通报。

(五)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厚植知识产权发展优势

1、加快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利用中科院中心(级技术转移示机构)、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优势,积极打造集商标、专利、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数控装备等主导产业以及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评议评估、失效专利信息利用、企业和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专家辅导和专业人才培训等多形式的知识产权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层次的知识产权多元化需求。

2、引进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大力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包括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咨询、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法务、无形资产评估、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分析利用等企业迫切需求的知识产权服务链,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引导中介机构为广大科技型企业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化服务。

进一步推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相关主管部门、知识产权试点示园区、企事业单位多层面与省专利信息中心、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佰腾科技等知识产权专业研究和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挥研究和服务机构与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中的智库作用。

(六)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高地

1、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培训。

加强知识产权系统人员业务轮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总监培训,加快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培养,集聚一批能够支撑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所必须的管理、执法、服务等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人才,技术、法律兼备的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操作人才。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在职培训、专业培训、学习交流等常态化机制,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容,年开展集中规模培训活动4次以上。

2、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人才密集高地。

将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作为紧缺人才纳入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培养机制,选拔一批发展潜力大、业务水平高、工作业绩强、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人员,作为园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实现企业知识产权高管、知识产权运营、专利信息分析等人才的快速增长。

3、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

建立园区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纳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家的咨询作用,开展高起点的知识产权理论和公共政策研究,为高新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决策咨询;

建立企业与专家库的访问对接窗口,为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知识产权疑难。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经济发展局、党政办、城乡工作局、招商局、投资服务局、规划建设局、市场监督局、派出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规划、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开展,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园区知识产权局,负责有关日常工作。

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由领导小组组织,向省、市知识产权局汇报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宜,争取省、市领导的重点指导和支持。

2、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考核监督制度等相关工作机制,把专利、商标、品牌、标准等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到高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干部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障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政策保障。

认真贯彻执行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文件,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

修订对现有相关政策文件,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政策,把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贯穿于政策制定、修订、执行等工作中,为促进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4、资金保障。

园区将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并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助资金份额,对符合政策的知识产权项目予以支持。

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专利申请、名牌产品奖励、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高价值专利项目、知识产权产业化、知识产权宣传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以及、商标战略实施等方面。

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期间,园区对知识产权的财政支持总计将达到300万元,不低于园区财政支出的0.55%。

5、环境保障。

园区各部门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理顺财政渠道,改善知识产权管理条件,确保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规、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快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全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和信息支撑体系;

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实施步骤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容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17年5-6月前,成立“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知识产权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启动园区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2017年

●启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召集相关部门、扬力集团、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相关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

●启动“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工作,建立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机制;

●做好“426”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形成良好的示作用和社会效应。

2、2018年

●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18年工作计划制定;

●继续推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完成《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级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创业载体,“上市基地创新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级众创空间,推动园区的知识产权创业和专利技术产业化;

●利用“426”活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宣传。

3、2019年

●2018年度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19年工作计划制定;

●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发挥“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中心”的示作用,号召更多的同类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

●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专利技术交易展览会、市专利拍卖会、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和专利成果洽谈活动,服务创新创业,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实施。

(三)检查验收阶段

●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20年工作计划制定;

●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应用;

●跟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开展其他项目工作及园区验收工作。

二〇一七年五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