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31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8 大小:1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8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8页
亲,该文档总共2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2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五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理论2学时,上机4学时)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数据通信、Internet与WWW和浏览器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Internet

计算机网络、WWW和浏览器

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理论2学时,上机4学时)

多媒体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多媒体创作工具、虚拟现实技术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创作工具

超文本与超媒体、多媒体创作工具

第七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虚拟专用网、计算机职业道德与计算机犯罪、防御技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防御技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计算机犯罪、防御技术、计算机病毒

第八章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研究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教学、制造业、商业、银行、证券业、交通运输业、医学、临床护理、医学诊断、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对整章内容作了解

第九章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择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职业种类、有关岗位

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职业种类、有关岗位

第十章计算机常用的软件介绍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软件PowerPoint

掌握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十二、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做实验让学生对理解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实验项目、内容及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时数

每组人数

实验类别

必做选做

所在实验分室

1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

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结构与工作原理

2

验证

专业基础

必做

机房

计算机硬件系统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并掌握各硬件的功能、作用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熟悉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操作系统的工作环境

4

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系统

熟悉掌握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方法

5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熟悉计算机网络、Internet和浏览器,并掌握使用方法

6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熟悉并理解多媒体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掌握创作工具

7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掌握计算机防御技术、防病毒软件

8

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软件PowerPoint

合计

28

十三、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考试

成绩评定:

1)总成绩(100分)=平时(30%)+卷面(70%)

2)平时成绩共30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出勤、实验和作业。

除这三项以外,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加其他的项目(如期中测试考试)。

十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1]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陶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葛建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教学参考书:

[1]计算机导论,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计算科学导论(第二版),赵致琢,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3]计算与算法导论,[美]R.L.Shackelford著,章小莉等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课程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第五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9

10

56

 

《普通物理

(一)》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

(一)

Generalphysics

五、开课学期

六、学时数、学分

56学时,3学分

月英,副教授

2008年2月

十、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讲授普通物理的基本内容,讲授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研究方法,目的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思考方法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十一、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

由于本课程需要应用《高等数学》的某些知识,建议选课学生先修习相关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高等数学》。

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铺垫。

十二、各讲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教学课时

绪论

第一章点的运动

14

第二章牛顿运动方程

20

第三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第四章刚体的转动

注:

普通物理实验已经独立开课,本课程将不涉及实验内容

十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

了解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

了解它是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跟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重大支柱,现代物理学已成为基础学科中发展最快、影响最深的一门学科。

知道运动的描述、曲线运动方程的矢量形式;

理解质点、参考系、运动方程的意义、圆周运动及其描述;

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1.主要内容

1.1质点参考系运动方程

1.2位移速度加速度

1.3圆周运动及其描述

1.4曲线运动方程的矢量形式

2.本章重点

位矢、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它们的计算(矢量运算)。

3.本章难点

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常见力和基本力;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的物理意义;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

1.主要内容

2.1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

2.2常见力和基本力

2.3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微分形式

2.4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举例

2.5牛顿第二定律积分形式之一:

动量定理

2.6牛顿第二定律积分形式之二:

动能定理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积分形式。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微分及积分形式。

知道保守力、成对力作功、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理解势能、功能原理、、火箭飞行、碰撞;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3.1保守力成对力作功势能

3.2功能原理

3.3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4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火箭飞行

3.5碰撞

3.6.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刚体的平动、刚体的转动和定轴转动、刚体的自由度;

知道刚体的角动量、转动动能、转动惯量;

理解力矩、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

4.1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

4.2刚体的角动量转动动能转动惯量

4.3力矩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4.4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4.5刚体的自由度

4.6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

转动惯量、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十四、课程考核方式

采取多种形式的采分办法,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作业记分、章末考试等来确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并要求平时采分4次以上。

期末考试由教师统一命题,闭卷笔试。

以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评定成绩。

十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第一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赵凯华、罗蔚茵,《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

HigherMathematics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六、学时数、学分数

124学时,7学分

其木格,副教授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入学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目标是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并具备专业要求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各讲学环节学时分配

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实践教学环节

机动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6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第三章微分的中值定理和它的应用

第四章不定积分

第五章定积分

第五章多元函数的微分法

18

第六章重积分

第七章无穷级数

124

十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

使学生正确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性质,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特征,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和连续的定义,熟练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无穷小量的性质、两个重要极限以及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1.1变量与函数

1.2函数的极限

1.3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

1.4极限的运算

1.5极限存在法则两个重要极限

1.6无穷小量的比较

1.7函数的连续性

极限是微积分的基础,是学生由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思维方法转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和求法上。

在ε─δ语言变化思维的应用上,要注意加以突破。

极限证明、计算,特别针对分段函数的习题应多布置。

4.本章作业

教师自定。

第二章计算学科中的科学问题

熟练掌握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导数的基本公式及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会求简单的初等函数的导数。

2.1导数概念

2.2求导法则

2.3反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

2.4高阶导数

2.5隐函数的导数和参数方程确定函数的导数

2.6函数微分

2.7微分的应用

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导数的基本公式及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使学生能用微元法。

复合函数和隐函数的导数法则的应用。

掌握微分的中值定理,会用罗必达法则求极限,会用导数判别函数的单调性;

理解函数极值和最值的定义,掌握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和求函数最值的方法;

会判别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拐点。

3.1微分的中值定理

3.2罗必达法则

3.3泰勒公式

3.4函数单调性

3.5函数的极值

3.6函数的最值

3.7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罗必达法则及其应用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

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掌握不定积分性质与不定积分基本公式,会计算简单的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4.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4.2换元积分法

4.3分部积分法

*4.4几种特株函数的积分

*4.5积分表的应用

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性质,掌握Newton-Leibniz公式,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

理解广意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广意积分。

5.1定积分的概念

5.2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5.3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分法

5.4定积分的应用

5.5广意积分

2.本章重点

定积分的概念和定积分的应用

定积分的概念的理解和定积分的应用

第六章多元函数的微分法

理解多元函数概念。

理解偏导数概念,掌握偏导数求法。

理解全微分概念,了解函数在一点可微、偏导存在及连续相互关系。

掌握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求导方法。

理解多元函数极值概念,掌握极值求法,并能解决实际中二元函数的极值最值问题。

6.1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6.2偏导数

6.3全微分

6.4多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6.5隐函数求导公式

6.6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多元函数的有关定义和微分法

二元函数极限与连续,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第七章重积

理解二重积分概念、性质,熟练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及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

理解三重的概念和性质。

能用二重积分计算几何体的几何量。

7.1二重积分概念与性质

7.2二重积分计算方法

7.3三重积分

7.4二重积分在几何方面的应用

重积分计算方法和其几何方面的应用

用重积解决几何方面的应用问题

教师自定。

第八章无穷级数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的定义及收敛准则。

要求学生能够判断简单级数(数项,函数项)的敛散性。

使学生简单了解傅里叶级数。

8.1常数项级数

8.2函数级数

8.3幂级数

*8.4泰勒公式和泰勒级数

*8.5傅里叶级数

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的定义及收敛准则,

判断简单级数(数项,函数项)的敛散性。

十三、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总成绩包括试卷成绩(70%)、平时成绩(30%)。

《高等数学》,布和额尔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1]《高等数学》,张荫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高等数学(微积分》,章学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高等数学》,陈庆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文)

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

二、课程名称(英文)

DigitalLogicandDigitalSystem

第三学期

六、学时数、学分数

85学时(理论51,实验34),3+1学分

八、先修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

九、编制者

吕生荣,副教授

十、编制时间

十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主要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

“掌握”、“理解”和“了解”。

对于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些内容还要求会应用。

“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些知识必须熟记。

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当知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逻辑代数基础

主要内容:

模拟量与数字量的概念;

数制与码制;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概念;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逻辑函数的代数(公式)化简法与卡诺图化简法。

1)掌握:

数制和码制;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

2)理解: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及应用;

逻辑代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二)门电路

半导体二极管及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逻辑门电路;

TTL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技术参数;

CMOS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

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接口电路。

1)理解: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

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由分立元件组成的与、或、非门电路。

2)了解:

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结构;

其它类型的双极型和MOS型数字集成电路;

(三)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及描述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常用中规模集成的组合电路器件的功能及应用。

组合逻辑电路在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上的特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了解:

常用中规模集成的组合电路器件的内部逻辑电路;

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成因,消除竞争-冒险现象的方法。

(四)触发器

触发器按电路结构的分类;

按电路结构所分的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动作特点;

触发器按逻辑功能的分类;

按逻辑功能所分的各类触发器的功能分析及描述方法。

各种电路结构的触发器的动作特点。

触发器按照逻辑功能的分类和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各种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五)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

时序逻辑电路功能的描述方法;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常用的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器件的功能及应用。

时序逻辑电路在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上的特点,时序电路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异步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时序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六)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典型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特点、功能与应用;

单稳触发器的组成、原理及主要参数的计算;

单稳触发器的应用;

多谐振荡器的组成、原理与应用;

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用555定时器分别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和单稳触发器的方法。

脉冲波形产生和整形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七)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每种类型存储器的特点;

扩展存储器容量的方法;

用存储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方法。

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和每种类型存储器的特点;

扩展存储器容量的方法。

存储器内部的电路结构;

动态存储器和串行存储器。

(八)数-模和模-数转换

D/A、A/D转换器的一般工作过程、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应用。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标准器件的应用;

D/A转换器的转换过程;

A/D和D/A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与转换精度及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

A/D转换器内部电路结构和详细工作过程。

十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逻辑函数的化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各种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及应用、各种结构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各种时序逻辑器件的功能及应用、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特点及应用、555定时器的应用、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知识。

难点:

门电路的分析、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分析、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十四、实践教学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