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906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石雕艺术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重难点:

如何欣赏石雕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布置多媒体展示

二、新授:

欣赏石雕艺术

1、石雕:

亦称“石刻”。

雕刻艺术之一。

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

古代大型石窟、摩崖、陵墓雕刻与建筑雕刻,绝大多数用石雕成,现仍保存大量的石窟。

秦代的石鲸鱼是巨大的石质雕刻,玉石雕刻则多为小型。

常用的材料为大理石、青石、花岗石、砂石等。

由于石的原材料得诸自然,且能长期保存,故石雕成为大型纪念性与装饰性雕刻的主要艺术品种。

传统石雕,是以斧、锤、凿等作为工具,近代有采用甘油、火药及简单机械替代的。

因石雕品种繁多,色泽纹理绚丽多彩,与天空地貌融为一体,材料质感和景物协调一致,如“乐山大佛”等,给人以崇高和美的享受。

2、中国古代石器:

从我国各地现在已经发现的文化遗址和遗物可以推断:

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人们过群居生活,合力劳动,生产资料和生产品公有。

他们建立了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

他们在共同的生活里积累了劳动经验,创造并发展了语言,进一步发展了脑和思维能力。

古代石器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对于造型样式的认识的发展。

中国猿人使用的石器多半是从河床上拣来的砾石(鹅卵石)打击而成。

或者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

刃,可为敲砸之用。

或者是从石英砾石上打下一层层石片,成为一种薄刃的刮割工具。

中国猿人的石器,可以看出是不加选择地采用能得到的任何石质原料,无论打石片或打砾石,都没有固定的方式,也不是打成一定的形状,基本不进行第二步加工,任选一片,即行使用。

石器形式的重要的进步表现在中石器时代的石器及其以后的细石器上。

特别是细石器如雕刻器、石旋、尖形器、石叶、石钻等,有完全对称的形式,经过很精细的加工剥制。

选用的材料,特别是细石器,有石英、玛瑙、碧玉、黑烁石等,都是颜色美丽,有光泽,半透明的矿物。

这种精细的加工,完整的对称形式和美丽的色泽等特点,都使细石器具有了审美的价值。

继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以磨和钻孔(一种利用磨擦加工)的技术和极整齐对称的形式(方的、长方的、圆的等等)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古代石器制作和形式的发展过程:

由不固定的形式进步为固定的,由不整齐的进步为整齐的,由非对称的进步为对称的,由随意拾来的原料进步为特别采择的原料,都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和在不断的劳动生活中发生的。

石器的演进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反映了人手的进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代玉器的形式是由石器而来,制作技术也是由石器而来。

处理玉的原料,因其硬度较高,需要特殊的技术,其主要的如剖、磨、琢、碾、钻等,都是在制作石器的长时期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

此外,有关玉器的原料的各种知识,也是在新石器时代为了制作石器而获得的。

除了对材料性能及质地美丽等特点的认识以外,最重要的是关于出产地的知识。

在细石器的考古发掘中可见,很多细石器的发现地点都远离那些原料的产地,足证是有意寻求的。

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软玉双孔斧,以及安阳殷墟发现大量玉器,其原料来源的产地,我们今天不能确知。

若就汉朝以后直到今日为止的矿物知识而言,这些玉石原料都是来自遥远的新疆。

从石器和玉石工艺各方面的联系可以看出,石器首先作为劳动工具引起人们的热爱,因而同时被当作了美的对象。

进入阶级社会,一些精美的石器、玉器为统治阶级所独占。

其中如石斧、圭,就被作为统治者的威权的象征。

一些饰物,则含有人格身份的意义。

各种不同的玉器和社会等级、政治仪式、宗教仪式相联系的成套的制度(如“五瑞”的说法等);

还把它解释成为道德生活的标志。

玉代表着封建制度初形成时的各种人生理想和美德。

儒家哲学中关于玉的学说,成为古代美善合一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

3、世界著名石雕艺术欣赏

●阿布辛贝勒神庙(埃及/约公元

前1257年)

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这座大型岩窟神庙,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了,位于阿斯旺市。

他建造的众多神庙中,

登峰造极之作就是这座阿布辛贝勒神庙。

正面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像高达20米。

游人们可从这里进入神庙内部。

内部是一个大列柱室,是由8座高达10米的模仿俄塞里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构成的。

大列柱室两侧墙上的雕刻绝对不容错过。

上面刻着拉美西斯二世在叙利亚大战赫梯人的壮观场面。

大列柱室深处的圣地内并排有4座雕像:

拉?

哈拉奇特、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阿蒙?

拉神和普塔神。

每年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太阳光直接射进纵深60米的神庙深处,以其迷人的光芒将法老和三位神灵依次照亮。

神庙在被纳赛尔湖湖水淹没之前,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埃及政府成功地把神庙切割成很多块迁移到地势高出65米的现在的位置上。

在岩石构成的山体中建有一个大拱顶,神庙就被放在拱顶内。

但可惜的是,尽管科学家和建筑人员非常仔细地勘测和施工,太阳光射进神庙的时间仍然错后了一天。

●阿芙洛蒂特

的诞生(希腊/

约公元前5世纪/现藏于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

这是“路德维希宝座浮雕”上三块大理石浮雕板中的一块,据推测是古希腊雕塑家卡拉美斯的作品。

公元前500年开始,希腊各城邦联合起来展开了反抗波斯侵略的战争。

直到公元前449年,双方签订和约,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段时间在西方艺术史上被称为“过渡时期”。

在这段时期,希腊艺术家们自由构思,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品,为后来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开拓了道路,“路德维希宝座浮雕”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浮雕艺术作品之一。

这个作品是在拆除罗马皇帝路德维希的别墅时发现的,三

块浮雕分别位于其宝座的后背和左右两侧,《阿芙洛蒂特的诞生》位于宝座后背,宽1.44米,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特,也就是维纳斯从海洋中诞生的故事。

宝座左侧是焚香的妇女形象,右侧是吹笛的裸女形象。

三块浮雕都表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虽然是浅浮雕,但有很强的人体真实感。

作品《阿芙洛蒂特的诞生》表现维纳斯从海水中诞生,两位山林水泽仙女从海

面上轻轻把维纳斯扶起。

维纳斯正身侧面,两臂抬举成对称式。

衣着贴身,海水沿着女神丰满的身体细密地向下流淌。

两边的仙女一手托着维纳斯后身,一手扯着布幔,形成了以维纳斯为中心的对称式构图。

弯腰曲臂的仙女,繁复的衣裙褶纹按照身体的变化而变化,整个形象犹如一幅立体绘画。

虽然侍奉仙女头部已损,但人物仍然充满着生命气息。

整个画面的人物动作自然、舒展、和谐,体态秀美,表情洋溢着纯洁和欢乐。

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女神虽然身着衣衫,但已被海水浸湿,紧贴身体,细腻的衣褶在浮雕画面中表现得维妙维肖,就连女神由于双臂上举而造成的胸腹部骨骼肌肉的位置变化也被雕塑家表现出来。

作品饱含了对青春和美的赞颂,极富魅力,毫无冷冰冰的石头感,给人以温馨美好的艺术享受。

●人首翼牛像(两河流域/约公元前8世纪)

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帝国建立后,其建筑风格汲取两河下游和埃及的经验,开始兴建都城,其中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

城市平面为方形,每边长约2公里。

城墙厚约50米,高约20米,上面有可供四马战车奔驰的大坡道,以及碉堡和防御性门楼。

宫殿与观象台同建在一高1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

从地面通过宽阔的坡道和台阶可达宫门,宫殿由30多个内院组成,功能分区明确,有房间200余。

平台的下面砌有拱券沟渠。

王宫正面的一对塔楼突出了中央的券形入口。

宫墙满贴彩色琉璃面砖,上部有雉堞(垛口),下部有高3米余的石板贴面。

其上雕刻着从正、侧面看起来均形象完整的人首翼牛像。

这样的雕塑被称作“拉马苏”(lamassu)。

人们认为它是可以赶走恶灵的守护神。

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

它们的正面为圆雕,侧面为浮雕。

有五条腿,正面有两条,侧面是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

从正面看它是直立不动的,从侧面看它又是缓步向前的,因为它们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所以并不显得荒诞。

它们的构思,不受雕刻体裁的束缚,把图雕和浮雕结合起来,很有创新精神。

大门处的一对人首翼牛像高约421厘米,它们象征着智慧和力量,守护着宫殿。

●霍去病墓前石刻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墓在陕西省兴平县汉武帝陵东北处,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石人、卧马、卧牛、卧象、伏虎、野猪等10余件,均由花岗石雕成,造型整体有气势,生动传神。

同时,大部分作品是依石拟型,稍加雕刻,突出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势,显示出汉代石刻刚强气魄、深沉宏大的风格特色。

和课本上介绍的《伏虎》一样,《马踏匈奴》也是霍去病墓前的著名雕塑之一。

《马踏匈奴》像高168厘米,长190厘米,是纪念性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为了表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者别出心裁地塑造出一匹气势轩昂、庄重雄健的战马,并巧妙地利用战马腹下的岩石,雕成一个仰面朝上、手持弓箭作垂死挣扎状的匈奴败将,既保持了马的四肢的坚固联系,又加强了雕像整体浑厚的体积感,更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品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马的神情果断沉着,仿佛时刻警惕着,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败将挣脱而逃,体现出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坚定意志。

对匈奴的形象,不是处理成死于马下的僵尸,也不是甘愿失败而跪地求饶,而是凶相毕露、又无法挣脱,做垂死的挣扎。

这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歌颂胜利的主题思想。

作者没有直接雕凿霍去病的形象,而是通过“马踏匈奴”整个作品去体现他的品格和精神,使人联想到英勇无敌的青年将军,似乎听到击败匈奴的胜利呼声。

这种带有浪漫主义象征的手法,揭示出寓意深刻的主题,使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赵州桥石栏板(河北/隋代/长212厘米、高84.5厘米,1952年河北省赵县安济桥址出土。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石家庄东南45公里赵县城南,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建于隋代,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的。

桥长64.40米,宽9.

6米,跨度37.02米,桥两端肩部各有两个小孔,既可增大流水通道,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又增强了桥身稳定性,这种构造称“敞肩型”,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赵州桥是当今世界上跨度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距此只有40多公里的邢台1966年发生的7.6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先后共修缮过8次。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新桥专供人车日常行走使用,赵州桥则只供游人观赏。

赵州桥的两侧栏杆、栏板和柱子也装饰得十分华美。

桥的石栏板上雕有蛟龙穿岩的形象,刀锋犀利、雕法洗练,是艺术性很强的石雕作品。

其造型表现了神龙的矫健形态,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这些蛟龙,有的互相缠绕,有的回盘相望,有的张目怒视,有的做成二龙戏珠,有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变幻多端,“若飞若动”。

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艺术风格豪放而清新,刻工精细,意境深远,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风貌。

它是隋代石刻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像(河南/唐代)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

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

又因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公元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种,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

奉先寺中巨大的卢舍那雕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这尊佛像

,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

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有人说,这尊佛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整个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卢舍那大佛侧旁还有其弟子阿难、迦叶、胁侍菩萨和力士、天王的雕像。

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诚,再看边上的天王、力士像,则是面目狰狞、咄咄逼人,把主像烘托得更突出。

●北岳庙石狮(河

北/

北魏)

北岳庙,是历代帝王为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岳庙”。

北岳庙坐落在曲阳县城内西侧。

庙内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庙建于北魏,而后,唐、宋、元、明、清诸代屡加修葺。

其建筑风格为“田”字形布局,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为17.4万平方米。

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午门等。

正殿两侧为东、西昭福门。

还有碑楼等其他建筑8座,散建在中轴线两厢。

“德宁之殿”是庙内主体建筑,通高30米,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双檐高琢,以青瓦铺顶,黄色琉璃瓦为殿脊,整个大殿建在石砌的台基上。

全殿面宽9间,进深6间,下层四周为走廊,地面均以方砖、条砖墁地。

殿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装饰有石雕狮像。

课本中的石狮子位于北岳庙朝岳门前,是北魏时期作品。

在北岳庙主殿四周的汉白玉石栏杆的望柱上还雕有99个小石狮子,这些小狮子千姿百态,仰天北望,摆首弄尾,每一只都凶猛威武。

河北曲阳石狮在中国是较为著名的雕刻品种之一。

石质为汉白玉,属大理石的一种。

其他地区也有石狮雕刻。

如惠安青石雕,在明清时期,以石狮、石人、龙柱闻名,石狮造型威武雄壮,口中含一石珠,石珠在口内可以滚动自如,习称为“南狮”,别具一格。

云南大理石狮遍布大理村寨,白族人民认为狮子性情威猛,可驱邪避凶。

因此,常将其立于村口、门前或坟墓两旁,以镇宅或墓地风水。

石狮造型古朴浑厚。

在丽江纳西族村寨黑龙潭的水池边,供奉有一石狮,形体不大,在绿草映衬下神态特别动人,石狮双目贯注,凝视远方,紧缩的身体将一触即发,宁静中蕴藏着极大的爆发力。

狮子滚绣球也是石雕中常见的题材,广州陈家祠堂的石雕“狮子绣球”栏杆做工精雕细琢,刻工细腻,神态温顺,具有鲜明的“南狮”风格。

以龙镇水也常出现在石雕上,如四川青城后山五龙沟的石岩上,刻有五条巨龙,形态生动自然。

贵州苗族地区山野路边常有供奉的石龙,皆为乞求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

麒麟也是石雕中常出现的形象。

秦代即能雕琢巨型石麒麟。

民间传说麒麟为仁兽,圣人降生即有麒麟口吐玉书的先兆。

因此,多以“麒麟送子”寓意早生贵子或子孙贤德。

●和平少女(石雕/高350cm/1982年作/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合作)

北京的长安街上有一座和平少女汉白玉雕像,日本长崎市的和平公园里还有一座与此一模一样的雕像,这座雕像是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时送给日本人民的一尊和平雕像,它代表了中日两国人民希望永久和平的心愿。

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曾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日本长崎市和平公园向世界各国征集和平题材的雕塑作品。

中国是二战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战场。

我国政府决定由潘鹤、王克庆、郭其祥与程允贤共同塑造一座重30余吨的汉白玉《和平少女》纪念像,作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和珍惜中日友好的象征。

几位雕塑家设计的少女与鸽子的生动造型,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发生于40年前的那场战争之后,对于和平意义的领悟和把握。

和平公园里绿树成荫,雕塑选材汉白玉,娴静的白鸽与伸臂的少女仿佛一片从战云里落下的圣洁白云,与碧绿色的大背景相得益彰,更似神祇天降。

这座雕像,在长崎乃至整个日本被誉为“最漂亮的和平女神”和“永驻日本的和平大使”。

●五羊雕塑(广东广州市/1959年/尹积昌、陈本宗、孔繁伟)

传说有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赠给广州人,并祝福这里“永不饥荒”,言毕腾空而去。

羊化为石落在了越秀山上,故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

今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就是根据这个神话雕塑的,但又同神话传说不一样:

五只羊不是一样大小,而是一只大山羊居中雄立、弯角、圆眼、飘须,神态如同活的一般。

其他四只羊环绕在这只大羊的下边,其中还有只小羊在吃奶。

五羊雕塑耸立在越秀山巅,象征着广州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蕾(石雕/吉林长春/秦璞)

位于文博广场,雕塑是采用抽象造型的方式设计的。

整件作品由5个洁白的欣欣向荣的小蕾组成,每个小蕾的顶端都顶有2个嫩嫩的叶片,象征着植物的坚韧和生命的顽强。

5个小蕾排列成一个圆,每个小蕾都面向中心,加上抽象的造型,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始凿于公元453年)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地处云冈村,故名“云冈石窟”。

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前后经过42年,于太和19年(公元495年)才大部分完成。

距今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因工程浩大,历时悠久,工艺精湛而称著。

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依山开凿,有大小石窟53座,大小佛龛1100多个,造像51000多尊,造像最高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整个石窟群雕以佛教题材为主,有佛、菩萨、罗汉、金刚、力士等,栩栩如生。

其中五尊近17米高的大佛,个个形态端庄,气势雄伟,是这里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整个石窟中的群雕,既有各种佛像,又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古代各种乐器等的雕刻,形像生动,活泼逼真,大部继承了秦汉时的雕刻技艺,并巧妙地糅合了外来艺术的精华。

这对隋唐及其以后我国艺术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史学界、艺术界誉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

”它对研究我国的古代艺术、宗教状况和中外的文化艺术交流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