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13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艾灸文档格式.docx

古人云:

一针、二灸、三药,可見灸疗在中国医学上受到肯定与重视的程度。

而艾灸就是灸法中的主要组成,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一块瑰宝!

所谓传统艾灸疗法:

是以手工操作,点燃艾壮、艾条,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穴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

以它古老的操作方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艾灸疗法有:

壮灸、铺灸、艾条灸、隔物灸等。

但传统艾灸疗法在操作上却有着许多难以推广的不足之处,例如:

燃烧艾条作治疗时需专人看护,而且难于同时多个穴位施灸,操作不方便;

艾条燃烧后温度不易控制,会无意中灼伤患者等等。

针对这种情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研制推出一种易于操作的全新的艾灸方式——中华艾罐灸。

艾罐灸,是在传统的艾灸的基础上,对艾灸实施工具进行有效改良,使艾灸方便操作、避免炙伤、突破穴位限制、提高治疗效果的艾灸新方法。

另外,也通过对古籍和经络的研究,针对各种症状配出相应的施灸组穴,使艾罐灸能真正成为居家保健、辅助治疗的必备手段。

与传统的艾灸相比,通过突破性的改进后的艾罐灸在治疗保健的效果上也有了许多重大的突破。

例如:

艾罐灸施治时,艾绒与草药在铜罐中燃烧令铜罐发热而产生远红外线,远红外线能击活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令细胞保持最高的活跃状态。

远红外线照射和中草药的熏蒸,可大大地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器官组织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传统的艾灸法因为火候不易控制,容易给受灸者造成损伤,因而规定了24个禁灸穴,如:

委中、迎香穴等,这使治疗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而经过改良后的艾罐灸法,对其中大部分穴位施灸不但没有产生不良效果,而且其疗效还特别显著。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艾罐灸疗法对传统的禁灸穴是可以突破的。

更加重要的是,改良后的中华艾罐灸可以实现多穴位同时施灸,无须讲究穴位先后,大大节省了每天保健治疗的时间;

在通经活络的原理上,多穴位同时施灸能更好地实现经络上多穴位的牵引作用,疗效更佳。

在临床疗效上,传统灸法的疗效早以被肯定和证实。

艾罐灸讲究配穴,与传统针灸取穴精准的要求相比,因其取穴的范围较大,所以容易掌握,温度又可调控,从疗效上真正体现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古训。

实践证明,通过突破性的改进后的艾罐灸由于简便易操作,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情况下,方便、广泛应用于内科、小儿科、皮肤五官科、外科、妇科、以及各种慢性病的治疗,更是家居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美容养生的绝好的方法。

总的来说,经多年的临床试验,我们发现艾罐灸疗法应用范围广泛,病症无论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均可施灸,治疗效果较好,易学易用,经济节约,安全速效,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灸处感觉温暖舒服,十分轻松,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它广泛运用于各科的治疗与保健中,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性疾病,慢性疾患,骨伤科疾患,小儿科疾病,各种痛症,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都有很好的疗效。

同时艾罐灸的经穴易于被普通老百姓所掌握,所以易于在家庭保健中使用和推广普及。

艾罐灸的使用方法

一、装填艾绒往灸罐的内罐装上一层(约1.5厘米)艾绒,用食指轻压至平(不要压实)。

然后用小勺子装0.2克药粉轻洒在艾绒面上。

再装上一层艾绒(约1厘米,总2.5厘米),轻压至平(不要压实)。

本药量大约可灸40分钟。

如遇重症,每0.5厘米艾绒可撒上一层药粉。

总量2.5厘米的艾绒里,可将药粉层数提高到两到四层,总约0.5到1克药粉。

二、点火1、往艾绒上匀撒上少量药用酒精,用明火将艾绒点燃。

2、等酒精明火熄灭后,用扇子轻扇艾绒。

直到艾绒表面90%以上面积点燃变黑为止。

3、盖上盖子,把灸罐放进布袋内;

并把布袋上口的绳子拉紧绑牢。

三、施灸1、将灸罐底面朝皮肤穴位方向,隔一层布(可用纱布口罩或小毛巾。

另外,如果患者隔衣服的位置施灸,可先不放置隔布),调整松紧带长度使其适合躯干或四肢,将灸罐固定在需要施灸的穴位上。

2、如遇冬天或皮肤裸露的穴位上施灸,可在灸罐及附近的穴位上覆盖一条毛巾,用来保温。

四、几个部位的灸罐固定法1、躯干颈、胸椎部位,宜使用交叉带法

腰椎、腹部等部位,可使用平衡带法 

肾俞等脊椎旁双穴连袋施灸,利用布袋旁边的纽扣连接两个布袋(需扣上两层纽扣,使其更牢固),再用松紧带固定(如图):

2、四肢 

五、头部等不方便固定的位置的施灸1、如遇需要在头部穴位施灸,可用带手柄的铜罐,用上面方法点燃艾火并盖上盖后,不需要放入布袋内。

施灸者手持手柄帮助患者在相应的穴位上1.5到3厘米施灸。

同时患者相应的穴位上需覆盖一层薄纱布,预防艾灰烫伤患者。

2、某些病症,如渗出性外伤及皮肤病、痔疮等,不便于用以上方法熨灸,可用带手柄的灸罐,将灸罐内的艾药点燃后敞盖放置灸罐于灸位下方熏灸,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一般熏20到30分钟。

六、观察1、密切留意患者温感,预防烫伤患者。

如患者感觉烫,需要在灸罐底部加上一层垫布,患者感受温热舒适为佳。

2、观察铜罐温度,预防艾火熄灭。

如铜罐温度过低,即打开铜罐上盖,用扇子轻扇艾火,直到全燃再固定上穴位。

七、灸后处理要等艾火彻底熄灭后,才可将艾灰倒出,以防引起火灾。

可用废旧牙刷清理罐壁残灰。

若长时间不灸,宜将灸筒清理干净后放置干燥处保存。

如内筒底面四周壁内侧已形成艾炭灰附着层并使孔眼堵塞变小,可用铁丝捅刮筒内及孔眼,使附着的炭灰脱落。

这些质硬的炭灰对湿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将炭灰研细,以香油调,敷于患处即可。

同时,炭灰还可以用于治脚气,搽在足趾缝内,立即止痒,但这是临时的效果,严重的脚气病,可按“关节炎常规灸法”在腿步穴位施灸。

八、隔物灸 

隔物灸,指的是隔姜、隔蒜等灸法。

姜能祛风,蒜能消炎,是比较常见的施灸手法。

可先将姜、蒜剁成绒(或切片,中间刺数小孔),置于灸罐的内、外罐之间的缝隙里,然后点着內罐里的艾绒按正常方式施灸。

九、适宜施灸的时间进食前后不宜施灸,宜在一个小时前和一个小时后。

施灸后不宜马上洗澡,应等施灸部位皮肤的温度和旁边皮肤的温度一致后(一般45分钟后),才可洗澡。

十、施灸应避风寒夏日炎热,择凉爽之时施灸(比如在早晨),或在凉爽之处灸,但要避风。

天凉时用灸,要注意保温。

在每次施灸结束时,特别是治外感症,不要立即将灸罐拿开,使施灸面的温度骤减。

应以分次抽走垫布的方式使施灸面的温度逐渐下降,然后再将灸罐拿掉。

这样可避免风寒邪气趁穴道大开而侵入。

在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暖。

十一、副作用施灸时及施灸后,应适量喝水。

艾罐灸的副作用很少,只有极少数患者灸后有头晕、口干、咽燥、鼻出血、乏力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减少灸量。

也有少数咳喘病患者对艾烟过敏,施灸时可使用毛巾包裹灸罐减少烟量。

严重者不可使用艾罐灸。

中医的治病方法可以分为四种,叫做“一砭(bian)二针三灸四药”,“砭”即刮痧,“针”即针刺,“灸”就是使用艾叶灸烤,“药”即服用中药。

今天说说灸疗。

【灸法起源】

灸疗是中医学中非常古老的疗法之一,灸疗历史悠久,其起源已难稽考。

但从文物出土、社会发展规律、文献记载等方面探索,灸疗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

火的应用为灸疗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疾病受到烘烤而感到舒适和缓解,在利用火的过程中不慎灼烤了某处,竟然使某种疾病得到减轻或消失,于是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

在春秋战国时,灸疗就已经很盛行。

关于灸疗,考古学者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商周时代应用灸法治病的记载,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左传》,里面详细记载了公元前518年有一个叫“缓”的医生给晋景公诊病的过程。

通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从使用各种树枝灸烤,发展为用艾叶灸烤,形成了现在的灸法。

【灸法疗效】

针刺和艾灸并称针灸,与针刺不同,灸疗是一种用艾火熏烤穴位的方法,具有无创、绿色、环保的特点。

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另外艾灸对哮喘、肺结核、痢疾、疟疾、肠炎等有显着疗效外。

WHO传统药物合作中心的丹尼拉·

巴戈泽博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早在1979年,WHO就已列出适合针灸治疗的300种疾病。

【灸法治大病】

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刮痧善治轻浅之病,针刺善治经络之病,灸疗善治膏肓之病。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灸疗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出现了医院重“针”轻“灸”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灸法耗时费力,医生必须全程观察,及时调整火力,掌握不当可能造成皮肤灼伤,而且灸法的治疗收费也较低,医生无利可图,使得不少医院针灸科都重“针”而轻“灸”,甚至只“针”不“灸”。

据了解,大多数医院针灸科里,90%以上的患者仅接受针刺法,不少患者对灸法毫无所知。

【灸疗养生】

艾灸具有奇特的养生保健作用,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施灸能提高白细胞的功能,加速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防御力,对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有调节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我国已故著名中医研究员刘炳凡老先生在《颐年金名-预防提要》中强调:

“有疾宜先治,无疴应早防。

”“关元足三里,常灸保安康。

”保健取穴一是关元穴,二是足三里穴,三是整体调节备用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

印会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强调“继承不泥古,发展需创新”,在中医理论方面多次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观点。

中医需要发展,对于广大的中医工作者来说,应当肩负起创新的历史使命。

现代化的艾灸治疗仪是传统艾灸材料与光电仪器的结合,在现代新型热源的作用下(如红外线、磁疗)充分发挥艾的药物效用,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

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

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

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

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家庭艾灸-家庭保健良方讲解如何进行家庭艾灸

艾灸是我们老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它能温经散寒、消淤散结,除了日常保健,还能协助高血压、盆腔炎等病的治疗。

  艾灸时是躺是坐要看穴位位置

  还记得韩剧《人鱼小姐》里雅丽英给婆婆做艾灸的场景吗?

艾绒制成的艾炷、艾条(艾条在药店可以买到),点燃后,熏灸身体相应的穴位,能治病防病。

  "

艾灸取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灸治效果,灸前必须选好体位,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使体位与点穴相统一。

"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高希言说,若坐着点穴,躺下施灸,受骨骼、肌肉牵动变化,必影响取穴准确。

灸肢体的穴位:

以正坐为主灸胸腹部的穴位:

取仰卧位灸背腰部的穴位:

取俯卧位要点:

体位须摆放平直,肌肉放松,让准备施灸的穴位暴露而出,既防烫伤,亦增加疗效。

  自我保健可选择温和灸

  艾灸有艾炷灸、艾条灸等多种方法,最常用、操作简便的是艾条灸还有专用的药艾条,如哮喘病药艾条、冠心病药艾条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

  买来艾条,在家怎么用呢?

这里,给读者介绍最常用的方法温和灸。

  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

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

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

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高希言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

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

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在家艾灸注意安全

温和灸作用温和,适用广泛,最适合患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还能消疲劳、防感冒,很适合家庭保健。

但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大夫吕沛宛提醒,艾灸虽有"

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之说,却不意味着有病不用看医生。

艾灸是人体自身的有限调节,一旦疾病发展超过自身调节,就要求助医生。

  她提醒在家艾灸注意这些: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

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

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的相关记载更是比比皆是。

它能温经散寒、消淤散结,除了日常保健,还能协助高血压、盆腔炎等病的治疗。

家庭如何进行中医艾灸 

  艾灸时是躺是坐要看穴位位置

  还记得韩剧《人鱼小姐》里雅丽英给婆婆做艾灸的场景吗?

  "

自我保健可选择温和灸

  艾灸有艾炷灸、艾条灸等多种方法,最常用、操作简便的是艾条灸还有专用的药艾条,如哮喘病药艾条、冠心病药艾条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

  买来艾条,在家怎么用呢?

  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

  要点:

分享一下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

  在家艾灸注意安全

  她提醒在家艾灸注意这些: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调理脾胃灸足三里

足三里 

  穴位点:

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

艾灸条每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一天1次,勿烫伤。

  作用:

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加强消化系统功能。

治高血压灸涌泉穴

涌泉穴 

涌泉穴,约在足底前中1/3的交点,第二、第三跖趾关节稍后处。

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灸条每次一支,截成两段,由他人点燃后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

一天一次,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可连灸3~5个疗程。

能温通血脉,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治盆腔炎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

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治疗腱鞘炎,也是哪儿疼灸哪儿。

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

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

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

rdenpersö

nlichenfü

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

é

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

desfinspersonnelles;

pasà

desfinscommercial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