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243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智常识教案第十三册Word文件下载.docx

教 

目 

重难点

准 

书本,PPT

课 

安 

一课时

集体教学

个别指导与缺陷补偿

1.观察认识

(1).仔细观察图片

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讲讲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维护集体利益。

(2).分析图片

第一幅图是同学们在做值日,共同打扫学校卫生。

第二幅图是发生火灾时,大家共同努力灭火并抢救重要物品。

第三幅图是当有人在工地上偷窃时,勇敢地去制止这种错误的行为。

教师继续提问怎样维护集体利益的,教师可以介绍集体利益是我们共同的利益。

当集体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要挺身而出,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3).介绍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课后练习应尽量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如举例说明还有哪些行为是维护集体利益,可由课文中的图片引出,让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做才是维护集体利益。

2.训练

(1).刮大风时,教室的窗户开着。

让学生说说自己应该怎么干,才能维护集体的利益,引导学生小事从我做起,共同维护班集体的利益。

(2).发现有人偷学校的财产。

提问学生如何做才能阻止不良行为,举例说明有哪些方式。

引导学生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然后再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来维护集体利益。

(3).有人破坏公共设施(如电话亭、公园内的椅子等)。

解释清楚这些公共设施的含义,再让学生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公共设施。

引导学生明白如果破坏这些公共设施就是在损害集体利益。

如果有人破坏这些公共设施,需要及时制止,共同来维护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集体利益。

3.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后

反思

在这次课中,学生不太理解集体概念的意义,所以使用大量的实例图片进行说明。

意图使学生对集体概念增进理解,明白为集体服务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

第二单元

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使学生明白公益劳动的重要意义,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公益劳动当中去。

1.理解公益劳动的概念。

2.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意识观念。

理解公益劳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公益劳动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益劳动当中去。

本单元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书本

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讲讲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然后教师提问有谁做过这些行为,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公益劳动行为。

第一幅图是同学们在擦洗警察叔叔的值班亭。

第二幅图是同学们在植树,给小树浇水。

教师继续提问怎样应该怎样参加公益劳动,教师可以介绍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所有人都应该做的事。

由课文中的图片引出,详细解释图画中所做的公益劳动的含义,引导学生明白参加公益劳动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教育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多为社会做贡献。

让后让学生举例说说其他的公益劳动种类,运用具体图片展示公益劳动的类型,鼓励同学们多多参与到公益劳动的活动当中去,为同学、学校和社会多做贡献。

(1).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图片中的几位学生在帮助环卫工阿姨一起清扫马路上的落叶。

这是一种公益劳动的行为,我们经常会在路上看到有学生帮助大家做这些清洁工作,我们自己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当中去。

我们还要注意讲究卫生,不要在马路上乱丢垃圾,损害大家的劳动成果。

(2).你参加过什么公益劳动?

同学们平时在学校每日的值日就是一种公益劳动,大家都应该自觉努力做好值日。

学校也在组织大家参加进社区的活动,帮助老爷爷老奶奶们做家务,这也是公益劳动,同学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努力表现。

(3).参加一次公益劳动。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做到的一件事。

参加不同的公益劳动,可以使大家得到帮助别人的乐趣,还可以帮助有困难的人,使大家都体会到生活在大家庭中的温暖。

又能锻炼我们自己,使我们成为有用的人。

在这次课中,学生不太理解公益劳动的意义,所以使用大量的实例图片进行说明。

意图使学生对公益劳动的概念增进理解,教导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

第三单元

我国的海洋

我国的海洋面积宽广,学习这一课有助于学生们增加对自己祖国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1.理解海洋的概念。

2.明白我国海洋的组成。

理解我国海洋的概念,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的具体位置并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

本单元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书本,海洋挂图。

我国的海洋

书本,PPT,挂图

(1).仔细观察我国的海洋图片

先让学生观察我国海洋的插图,让学生读一读我国主要海域的名称,再看看具体位置,讲一讲这些海洋分别是怎样分布的。

(2).分析插图

第一幅插图是工人们在海上的渔船上工作,他们从海里拉起了捕鱼网,正从网里往外面倒捕到的鱼。

第二幅插图是在海边的盐场里工作的工人们正在把用海水晒制好的盐堆到一起。

第三幅插图是海上建起了油井,用这样的油井,可以从海中抽取到石油供人们使用。

第四幅插图是一艘海上邮轮正在航行,可以把货物通过海洋运输的方式送到世界各地。

教师继续提问学生还知不知道其他海洋的用途,介绍海洋的多种用途的同时,巩固海洋的概念。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洋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保护海洋资源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国家。

举例说明我们的城市靠近黄海,我们的海洋资源丰富。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

海里有鱼类等各种各样的生物;

海底有石油、天然气等多种矿产。

可由课文中的图片引出,让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想象海底的美景。

利用我国地图,说明我国海岸线绵长曲折,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为发展我国海洋运输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1).在地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位置。

使用挂图或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在不同海洋的部分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明确海域界限,了解我国海洋的构成情况。

(2).说一说,海里有哪些资源。

利用多媒体展示海洋资源,让学生予以区分说明。

启发学生想一想,各种海洋资源能用在哪些地方,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用途。

学生对种类繁多的海洋名称记忆欠缺,因此运用实物地图及地球仪等物,让学生加深记忆。

第四单元

我国的河流

我国的河流分布广泛,为我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习这一课有助于学生们增加对自己祖国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1.理解河流的概念。

2.解释我国河流的构成和用途。

理解河流的概念,使学生明白我国河流的重要用途及其主要构成。

本单元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书本,中国挂图。

我国的河流

(1).仔细观察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先让学生观察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讲讲图中都有那几条河流,分别说说它们(从北往南:

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位于我们国家的那些地区。

这些河流的共同点都是自西往东流,最后流入到海洋当中。

第一幅图是群山之中的河流上,有很多船在航行。

在山区,这种沿河漂流的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

比较其他的交通方式来说,沿河漂流简单易操作,且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桥造路。

第二幅图是建造在河流边的田地里,农民伯伯正在引水灌溉。

这样直接取水的方式非常便捷经济。

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挖沟渠引水灌溉农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河流的水使庄稼茁壮成长。

第三幅图是在河流上建起了大水坝。

利用河流的水通过水坝,来产生电能,输送给人们使用。

水力发电非常清洁,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这样的水坝还能起到控制水流的作用,防止河流在夏季水量太大,从而发生水灾危害到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举例说明我国河流的主要用途。

介绍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是我国的主要大河。

其中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

自古以来,黄河、长江流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黄河、长江流域是我国文明的发祥地。

我国众多的江河为我国的航运、农田水利和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看图指出我国的主要河流。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国家地图,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来描出不同的河流,强化学生对我国主要河流的记忆。

让学生读一读河流的名称,说一说附近的地名加深理解。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

要求学生写一写“长江”两个字,要求学生记忆我国的两大主要河流。

(3).众多的江河为我国的航运、农田水利和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让学生谈一谈河流还能有哪些其他用途。

想一想我们大家有没有什么自己喜欢吃的用的是从江河当中来的。

让学生自己说说有没有去过江边或者河边的经历和体验。

学生对我国主要的长江、黄河两条河流比较记忆深刻,因此运用实物地图让学生识记,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我国几条重要河流的名称及方位。

第五单元

我国的湖泊

第五课讲解了我国的湖泊,主要列举了我国的五大湖泊。

增加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1.理解湖泊的概念。

2.介绍我国的主要湖泊。

3.知道我国主要的淡水湖、咸水湖及其作用。

理解湖泊的概念,解释我国湖泊的用途及构成。

我国的湖泊

(1).仔细观察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图

先让学生观察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图,说一说在图上能看到那几个湖泊,分别念出它们的名字。

第一幅图是群山环绕下,有美丽的湖泊,在湖泊当中有两艘小帆船。

山是绿的,水是清澈的,帆船倒影在湖水中,景色美丽极了。

第二幅图是清澈的湖边,有大片大片的农田。

农田里的庄稼都是绿油油的。

青山绿水还有农田,景色很美丽。

第三幅图是在湖面上,很多叔叔一起拉起了渔网,渔网里有很多条大鱼。

举例说明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洪泽湖。

湖泊周围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

我们国家有很多湖泊,天然湖泊一共有2万多个,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就有2800多个,按水中含盐量的高低,可以分成淡水湖和咸水湖两类。

湖泊有蓄水、灌溉、防洪、水产养殖、发电、航运等许多功能,可是人们对湖泊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严重影响了湖泊的功能。

我们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来保护湖泊资源。

(1).在我国主要湖泊分布图上,指出著名的淡水湖和咸水湖。

我国一共有五大淡水湖,分别是:

鄱阳湖、洪泽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我们书中的图片上只标出了其中的四个。

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不同的湖来加以区分。

咸水湖的这个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由于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因而形成了许多咸水湖。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就是鄱阳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省内的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湖畔绿草如茵,牛羊遍野,是著名的天然牧场。

(3).我国有这么多的天然湖,除此以外,我国还有8万多个人工建造的湖泊(即水库)。

这些湖泊也都是我国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我国湖泊的挂图,使学生对我国的五大湖泊有大致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对湖泊和河流的概念不清,因此需要播放一些媒体文件加深学生理解。

第六单元

我国的气候

第六课讲解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使学生对我国的主要气候有所了解。

1.理解气候的概念。

2.了解我国南北冬夏气候差异的特点。

理解气候的概念,了解我国南北不同地区,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

对我们当地的气候现象有所了解。

我国的气候

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讲讲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行为活动。

第一幅图是北方地区的两个学生在滑冰。

他们脚上穿着冰刀鞋,在户外的冰面上自由地滑来滑去。

第二幅图是在南方地区的水田里,农民伯伯赶着一头牛在耕地。

牛身上套着一个耕地用的犁耙,农名伯伯手里拿着鞭子,催促着水牛往前走,地里到处都是水。

第三幅图是在西北地区的沙漠里,一位农民手里牵着骆驼,在艰难地往前走。

第四幅图是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山里,青草地上,很多牦牛正在吃草休息。

远处的冰山上全是皑皑的白雪。

举例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

北方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南方地区炎热多雨,气候湿润;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

青藏高原地区为独特的高寒气候,全年气温较低。

多样的气候,为我国发展多种农牧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因此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就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影响。

(1).我国各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哈尔滨冬天的气温会达到零下50度,而新疆吐鲁番盆地夏天的气温能达到零上50度。

(2).说一说,你居住的地方一年四季的气候是怎样的。

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对于我们家乡气候的认识。

我们家乡近海,四季分明,夏天最高气温在38度左右,冬天最低气温在零下0度左右,全年降雨量中等,春夏之交时会有梅雨季节,雨量较多一些。

夏季容易受台风影响,有大风多雨的天气。

使用四季不同的图片,使学生对全国南北的主要季节有所了解。

还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明我们当地所具有的气候特征。

第七单元

我国的农产品

第六课讲解了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利用学生对这些农产品的识记介绍其分布特征,增加学生对我国农产品的了解。

1.理解农作物的概念及分类。

2.初步了解农产品的价值及分布区域。

理解农作物的概念及分类,初步了解农产品的价值及其分布区域。

我国的农产品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讲讲图中都有哪些农产品。

分析这些农产品的价值及使用途径。

图片中的农产品分别是:

小麦、稻米、玉米、高粱、大豆、油菜籽、棉花、甘蔗、甜菜、花生、茶叶以及蚕丝。

举例说明我国的农产品丰富多样,稻米、小麦、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蚕丝等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农产品分布很广。

小麦、大豆、棉花、花生主要产在我国北方地区,稻米、油菜籽、茶叶、蚕丝主要产在我国南方地区。

(1).我国重要的农产品有哪些?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豆类作物(大豆、蚕豆、豌豆等)和薯芋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等)。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为:

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等),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甘蔗、甜菜),以及特用作物(烟草、茶叶、桑等)。

(2).说一说,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高温多雨,适宜甘蔗生长,尤其是热带地区,热量丰富,甘蔗含糖量高。

我国的油菜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到油菜开花季节,万亩油菜花绽放,形成美丽的盛景,吸引众人前来观赏。

我国北方地区高温季节短,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甜菜生长。

许多河漫滩地区适宜花生生长。

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注意是花生,糖类作物主要是甜菜。

在介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同时,需要相应地介绍其用途及使用价值。

在我国不同的农产品有不同的产区,可以利用地图等媒介,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八单元

宝岛台湾

第六课讲解了我国的第一大岛---台湾。

在介绍其地理位置的同时,需要利用多种多媒体图片展示台湾的不同风土人情。

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其构成。

2.认识宝岛台湾的美丽富饶。

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其构成。

知道宝岛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宝岛台湾

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宝岛台湾的地图,让学生读一读台湾都有哪些地形,再说一说台湾的地理位置情况。

台湾地区是由台湾本岛及其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绿岛、兰屿等几十座岛屿组成。

第一幅图是台湾的阿里山,这里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被誉为三大奇观。

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的说法。

第二幅图是台湾的日月潭,它位于台湾岛的中部,是岛上最大的天然高山湖泊。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林叔葱郁,山水相映,景色秀丽。

湖中有个小岛,可以泛舟到达。

岛的北边叫日潭,南边叫月潭,因湖面形状近似日月而得名。

盛暑酷夏时节,日月潭四周却凉爽宜人。

因此,这里成了岛上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人们称日月潭为“宝岛明珠”。

第三幅图是宝岛台湾的主要产物:

树木、稻米、鱼虾以及荔枝和菠萝等热带水果。

台湾被称为“米仓”“糖库”“水果之乡”等,因为台湾盛产多种物产,极其富饶。

(3).介绍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举例说明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岛上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岛周围的海域有着丰富的水产;

美丽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游览胜地。

台湾既有着优美的风景名胜,也有着丰富的物产。

它真不愧是一座宝岛,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闪闪发亮。

台湾人们在文化、习俗、信仰等许多方面与我们大陆人民完全一样。

台湾和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岛上盛产稻米和甘蔗,有“米仓”和“糖库”之称。

岛上水果四季不断,又被称为“水果之乡”。

(2).美丽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游览胜地。

在介绍我国的宝岛台湾时,学生对台湾这个抽象的概念比较缺乏,需要利用地图先引入,再使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加深对台湾地区的了解。

第九单元

电报和长途电话

电报和长途电话是我国九十年代的主要通讯手段。

本课介绍了这两种通讯手段的方式和方法。

1.理解电报和长途电话的概念和业务种类。

2.了解电报单的填写以及国内长途直拨电话号码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理解电报和长途电话的概念和用途,了解电报单的填写以及长途电话号码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本单元教学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